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印刷色彩學(簡體書)
滿額折

印刷色彩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印刷色彩學是印刷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顏色產生機制與顏色現象、顏色定量描述與測量以及彩色印刷復制基礎理論等。本書的編寫圍繞理解顏色、描述顏色、復制顏色這一主線展開論述,力求做到系統性和完整性。同時,注重將印刷色彩學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編入教材。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印刷工程專業印刷色彩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印刷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次

第一篇 理解顏色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視覺系統的研究現狀
 1.2.2 顏色描述體系的研究現狀
1.2.3 彩色印刷復制理論的研究現狀
 1.3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復習思考題一
 第二章 眼睛和視覺
 2.1 眼球的構造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2 視覺功能
2.2.1 視角、視力與視場
 2.2.2 光譜光視效率
2.2.3 色覺異常
 復習思考題二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減色法
 3.1 色光加色法
 3.1.1 色光三原色的確定
3.1.2 色光加色法
3.1.3 加色混合種類
 3.1.4 顏色混合的基本規律
3.1.5 顏色環
 3.2 色料減色法
3.2.1 色料三原色
3.2.2 色料減色法
 3.2.3 加色法與減色法的關系
3.2.4 物體的選擇性吸收和非選擇性吸收
復習思考題三
 第四章 顏色視覺和顏色視覺理論
 4.1 顏色視覺
 4.1.1 顏色的適應性
4.1.2 顏色對比
 4.2 色彩心理學
 4.2.1 色彩的心理表現類型
4.2.2 色彩的感覺
4.3 顏色視覺理論
4.3.1 三色學說
 4.3.2 四色學說
4.3.3 階段學說
 復習思考題四
第二篇 描述顏色
 第五章 顏色的顯色系統表示法
 5.1 色彩的心理三屬性
5.1.1 色相
5.1.2 明度
 5.1.3 飽和度
5.1.4 顏色三屬性的相互關系
 5.2 顏色感覺空間的幾何模型
5.3 孟塞爾顏色系統
 5.4 其他顯色系統表色方法
 5.4.1 自然色系統
5.4.2 奧斯特瓦爾德表色系統
5.4.3 中國顏色體系
5.4.4 色譜表色法
 復習思考題五
 第六章 CIE 1931 RGB真實三原色表色系統
6.1 顏色匹配實驗
 6.1.1 轉盤實驗法
6.1.2 色光匹配法
6.1.3 顏色方程
 6.1.4 負刺激值
6.2 CIE 1931 RGB真實三原色系統的建立
 復習思考題六
 第七章 CIE 1931 XYZ標準色度學系統
 7.1 CIE 1931 xYZ標準色度學系統的建立
7.2 CIE 1931 XYZ色度圖與Yxy數字表色方法
7.2.1 CIE 1931 XYZ色度圖
 7.2.2 CIE 1931 Yxy數字表色方法
7.3 CIE 1964 XYZ補充色度學系統表色系統
 7.4 物體(印品)色三刺激值xYZ的計算
 7.4.1 光源的光譜相對能量分布
7.4.2 物體(印品)色三刺激值xYZ的計算
 7.5 顏色的客觀三屬性
7.5.1 主波長
7.5.2 純度
 7.5.3 亮度因數
7.6 HV/C和Yxy的轉化
 復習思考題七
 第八章 國際勻色坐標制與色差計算
 8.1 顏色的寬容量和CIE 1931 XYZ顏色空間的不均勻性
8.2 均勻顏色空間
8.2.1 均勻顏色空間的發展
 8.2.2 CIE 1976 L a b均勻顏色空間
8.2.3 CIE 1976 L u v均勻顏色空間
8.2.4 均勻顏色空間的最新研究進展
8.3 色差公式
8.3.1 CMC(1:c)色差公式
 8.3.2 CIE94色差公式
8.3.3 CIEDE2000色差公式
 8.4 色貌和色貌模型
 8.4.1 色貌
8.4.2 色貌現象
8.4.3 色貌模型
 8.4.4 CIECAM02色貌模型
復習思考題八
 第九章 光源的色度學
 9.1 概述
 9.1.1 光的本質
9.1.2 光源
9.1.3 光源色三刺激值的計算
9.2 光源的色溫
9.2.1 黑體
 9.2.2 光源的色溫
9.3 光源的顯色性及其定量評價
9.3.1 評價方法
 9.3.2 顯色指數
9.3.3 光源顯色性的應用
 復習思考題九
 第十章 顏色的密度學體系
 10.1 密度
 10.1.1 密度的定義
10.1.2 孟塞爾明度值與視覺密度的關系
10.1.3 密度的比例性和相加性
10.2 印刷油墨顏色質量的GATF密度評價方法
10.2.1 影響油墨密度的因素
 10.2.2 評價油墨顏色質量的參數
10.2.3 GATF色輪圖
 10.3 印刷油墨密度和墨層厚度
復習思考題十
 第十一章 顏色測量
 11.1 目視測色
11.2 儀器測色的色度基準
 11.3 顏色測量的幾何條件
11.3.1 反射測量
11.3.2 透射測量
11.3.3 多角幾何條件
11.4 分光光度測色儀
11.4.1 機械掃描式分光光度測色儀
11.4.2 電子掃描式分光光度測色儀
11.5 光電積分式測色儀器
11.5.1 光電積分式色度計
11.5.2 色差計
11.6 物體色的測量方法
 11.7 密度測量原理
復習思考題十一
 第十二章 數字圖像的色彩模式
 12.1 概述
12.2 色彩模式
12.2.1 RGB模式
 12.2.2 CMYK模式
12.2.3 Lab模式
12.2.4 其他色彩模式
12.3 色彩模式應用的選擇
 復習思考題十二
第三篇 復制顏色
 第十三章 同色異譜色
 13.1 同色異譜的概念
13.1.1 基本概念
13.1.2 其他可能的解釋
13.2 同色異譜的條件
 13.2.1 改變觀察者
 13.2.2 改變照明體
13.2.3 同色異譜的辨別
 13.3 顏色同色異譜程度的評價
 13.3.1 目視評價法
13.3.2 照明體同色異譜測度評價
 復習思考題十三
 第十四章 彩色印刷復制
 14.1 印刷網點
 14.1.1 網點及其作用
14.1.2 網點的性質
14.1.3 網點面積率與網點擴大
 14.1.4 印刷網點呈色
14.2 網目調(網點)復制
14.2.1 網點密度和網點面積率
 14.2.2 油墨的疊印率與印刷色彩
14.3 顏色的分解和合成
14.3.1 彩色原稿
 14.3.2 色彩的分解與合成原理
14.3.3 分色誤差
14.4 配色理論及其應用
 復習思考題十四
 第十五章 色彩管理
 15.1 色彩管理概述
 15.1.1 色彩管理的內容
15.1.2 色彩管理系統的主要構成
15.1.3 色彩管理系統的工作原理
 15.1.4 色彩管理的步驟
15.1.5 色彩管理的作用
 15.2 ICC Profile
15.2.1 ICC Profile的基本概念
15.2.2 ICC Profile的內部結構和作用
15.2.3 ICC標準中規定的四種色彩匹配方式
15.3 常用的色彩管理軟件
15.3.1 Colorsync色彩管理軟件
 15.3.2 ICM色彩管理軟件
15.3.3 基于CIECAM02模型的色彩管理系統WCS
15.3.4 Postscript色彩管理
15.4 色彩管理的現狀及發展
 復習思考題十五
附表
附表1 CIE 1931色度圖標準光源A、B、C、E(等能光源)恒定主波長的斜率
附表2 計算組合晝光光譜分布用系數值
附表3 CIE一般顯色指數計算用18號色樣的光譜亮度系數
附表4 CIE特殊顯色指數計算用9~15號色樣的光譜亮度系數
參考文獻
彩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