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體育學法論》講述了:學段劃分形式等等多方面的內容之外,關於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指出:“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其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學會生存》一書中就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學生“學會學習”的科學理論、途徑和方法。體育學科也已逐漸意識到研究學生學法的重要性,而且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學法的探索工作。
作者簡介
于素梅,博士,1969年出生。河南省周口市人。19871年考人河南大學,1991年本科畢業后在周口師範學院任教。2007年調入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大學體育社會科學0f究所兼職研究員。2002~2005年,考入河南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2005~2008年,考人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學位;2008年7月,進人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淪著20余部;主持并完成12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其中七持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3項。 2003年榮獲“全國體育新菡獎”。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007年所著論著《中國體育旅遊研究)被評為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等獎。
毛振明,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6月出生於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體畝學院,1984年赴日本廣島大學學習體育教育理論,1990年獲教育哲學博士學位。其后就職廠日本中京女子大學任講師并進行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國后就職于國家教育委員會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和首郎體育學院等單位。2002年調入北京咖石范大學。任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
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主編各種國家級體育教材10余套種,曾主持過舊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所研制的《國家普通人群體育鍛煉標準》被國家推行,并列入2003年新華社十大新聞第三條內容,所主持的《體育與健康》課程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現擔任教育部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小國學校體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固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分會副主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體療學科組專家等社會工作,擔任清華大學等十幾所院校的客座教授。
2002年,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優秀青年教師”,2003年被授子“寶鋼優秀教師獎”,2005年,獲得困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被授予“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2007年破評為“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2008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淪著20余部;主持并完成12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其中七持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3項。 2003年榮獲“全國體育新菡獎”。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007年所著論著《中國體育旅遊研究)被評為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等獎。
毛振明,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6月出生於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體畝學院,1984年赴日本廣島大學學習體育教育理論,1990年獲教育哲學博士學位。其后就職廠日本中京女子大學任講師并進行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國后就職于國家教育委員會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和首郎體育學院等單位。2002年調入北京咖石范大學。任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
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主編各種國家級體育教材10余套種,曾主持過舊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所研制的《國家普通人群體育鍛煉標準》被國家推行,并列入2003年新華社十大新聞第三條內容,所主持的《體育與健康》課程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現擔任教育部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小國學校體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固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分會副主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體療學科組專家等社會工作,擔任清華大學等十幾所院校的客座教授。
2002年,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優秀青年教師”,2003年被授子“寶鋼優秀教師獎”,2005年,獲得困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被授予“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2007年破評為“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2008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目次
第一章 體育學法研究的意義與邏輯起點
一、為什麼要研究體育學法
二、研究體育學法有何價值
(一)促進體育學法理論的建構
(二)加強對體育學法的有效指導
三、有哪些體育學法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一)體育學法本質的認識問題
(二)體育學法的分類問題
(三)體育教法與學法的關係問題
(四)有效體育學法的指導問題
四、如何確立體育學法研究的邏輯起點
五、本研究採取哪些重要研究方法
(一)查閱文獻確立了研究范圍
(二)課堂觀察找到了研究的切入點
(三)訪談專家統和了研究主線
(四)問卷調查佐證了研究假設
第二章 體育學法相關與相近概念辨析
第二章 體育學法相關與相近概念辨析
一、學習與體育學習
二、動作技能學習與運動技能學習
(一)動作技能學習與運動技能學習的差異性
(二)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及心理特徵
(三)體育課堂運動技能學習的階段劃分
三、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學習能力
四、體育學習行為與體育學習方法
五、體育教法與體育學法
(一)關於學法與教法關係的幾種認識誤區
(二)體育教學中是否重視教與學的方法的四種情形
(三)體育教法與學法的多維比較
(四)體育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動態關係
第三章 體育學法基本理論建構
一、體育學法概念的界定
(一)體育學法概念界定的依據
(二)體育學法概念的界定與表述形式
二、體育學法特徵的分析
(一)多層次性
(二)外顯與內隱的統一性
(三)個體差異性
(四)動態發展性
三、體育學法分類體系的建立
(一)體育學法的分類依據
(二)多層次體育學法分類體系的建立
四、體育學法內外層四要素動態結構體系的確立
(一)體育學法結構中的要素與層次
(二)體育學法內外層四要素動態結構
五、體育學法產生影響因素的分析
(一)體育學法的來源
(二)體育學法產生所需的內外條件
(三)影響體育學法產生的因素及分析
第四章 體育學法表現及個體差異性
一、體育學法表現
(一)不同課型的學法表現
(二)體育課上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的步驟和學習方略
(三)不同學習環節的學法表現
(四)特殊體育學法表現個案分析
二、體育學法表現個體差異性
(一)不同性別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二)不同學段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三)不同氣質類型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四)不同學習內容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五)不同學習興趣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第五章 體育學法指導
一、體育學法指導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中的體育學法指導缺乏針對性
(二)理論上的體育學法指導研究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
二、有效體育學法指導策略
(一)準確把握體育學法指導的依據
(二)突出學法指導的針對性
(三)正確認識體育學法指導作用的相對性
參考文獻
一、為什麼要研究體育學法
二、研究體育學法有何價值
(一)促進體育學法理論的建構
(二)加強對體育學法的有效指導
三、有哪些體育學法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一)體育學法本質的認識問題
(二)體育學法的分類問題
(三)體育教法與學法的關係問題
(四)有效體育學法的指導問題
四、如何確立體育學法研究的邏輯起點
五、本研究採取哪些重要研究方法
(一)查閱文獻確立了研究范圍
(二)課堂觀察找到了研究的切入點
(三)訪談專家統和了研究主線
(四)問卷調查佐證了研究假設
第二章 體育學法相關與相近概念辨析
第二章 體育學法相關與相近概念辨析
一、學習與體育學習
二、動作技能學習與運動技能學習
(一)動作技能學習與運動技能學習的差異性
(二)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及心理特徵
(三)體育課堂運動技能學習的階段劃分
三、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學習能力
四、體育學習行為與體育學習方法
五、體育教法與體育學法
(一)關於學法與教法關係的幾種認識誤區
(二)體育教學中是否重視教與學的方法的四種情形
(三)體育教法與學法的多維比較
(四)體育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動態關係
第三章 體育學法基本理論建構
一、體育學法概念的界定
(一)體育學法概念界定的依據
(二)體育學法概念的界定與表述形式
二、體育學法特徵的分析
(一)多層次性
(二)外顯與內隱的統一性
(三)個體差異性
(四)動態發展性
三、體育學法分類體系的建立
(一)體育學法的分類依據
(二)多層次體育學法分類體系的建立
四、體育學法內外層四要素動態結構體系的確立
(一)體育學法結構中的要素與層次
(二)體育學法內外層四要素動態結構
五、體育學法產生影響因素的分析
(一)體育學法的來源
(二)體育學法產生所需的內外條件
(三)影響體育學法產生的因素及分析
第四章 體育學法表現及個體差異性
一、體育學法表現
(一)不同課型的學法表現
(二)體育課上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的步驟和學習方略
(三)不同學習環節的學法表現
(四)特殊體育學法表現個案分析
二、體育學法表現個體差異性
(一)不同性別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二)不同學段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三)不同氣質類型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四)不同學習內容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五)不同學習興趣學生的體育學法表現差異性
第五章 體育學法指導
一、體育學法指導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中的體育學法指導缺乏針對性
(二)理論上的體育學法指導研究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
二、有效體育學法指導策略
(一)準確把握體育學法指導的依據
(二)突出學法指導的針對性
(三)正確認識體育學法指導作用的相對性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