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學業負擔問題研究-從事實到價值的判斷與反思(簡體書)
滿額折

學業負擔問題研究-從事實到價值的判斷與反思(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 元
定價
:NT$ 138 元
優惠價
871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對中小學學生的學業負擔問題進行研究,在當今具有特別的意義——在學理上這個問題關涉人的自由、和諧、充分與全面發展,在實踐層面又是從更有價值的問題視角出發,引導教育實踐從“教書”轉向“育人”,探索“素質教育”的正確道路和真諦。本書不僅梳理了學業負擔問題的歷史與現狀,分析了內外根源和基本規律,也從教育價值、教育目的等層面進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若干建議。

作者簡介

劉合榮,男,1963年生,湖北英山人。教育學博士,副研究員。曾在英山縣石鎮中學任教10年。在湖北省教研室從事基礎教育研究工作10余年至今。在中文核心期刊、高校學報和相關教育專業期刊公開發表專業論文近30篇。參與或獨立主持4個教育科研課題。

目次

引言——問題、方法與起點
一、作為研究課題的學業負擔問題
(一)確定選題的緣由
(二)本課題的研究價值
二、研究方法及其傾向性考慮
(一)方法論原則與方法組合運用策略
(二)教育理論創生途徑與本研究獨創性的自我期許
三、定義、語言和論域的限定
(一)定義、語言和學業負擔的相關概念
(二)論域邊界及其限定
四、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相關研究概況與本書的主旨
(一)文獻資源及其特點分析
(二)學業負擔問題基本事實的調研與概念討論
(三)學界對過重學業負擔問題不同視角的考察
(四)總體框架與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第一章 學業負擔問題治理的歷程與現狀——一種教育事實的陳述、解釋和判斷
一、半個世紀中國基礎教育中的“減負運動”及其后效觀察
(一)1950年以來國內中小學過重學業負擔問題治理歷程簡要回顧
(二)“教育滿意度調查報告”解讀:學業負擔問題愈演愈烈
(三)“課業負擔”過重:一些淺表層面的描述
(四)對學業壓力的具體分析
(五)學生蒙受的身心損害:學業負擔問題最實質的層面
二、中小學學生學業負擔狀況的總體判斷
(一)學業負擔性質和存在形態的描述性判斷
(二)對學業負擔程度特徵的若干“實證研究”結論的例舉與比較
(三)學業負擔問題的區域差異
(四)關於學業負擔輕重問題的思維定勢和研究方法偏向的再討論
(五)2000年政府向學業負擔問題“宣戰”之后的平靜與沉思
第二章 學業負擔問題的內外根源和基本規律——對一種教育存在的客觀認識與理解
一、學生承受過重學業負擔的力量源泉:對內在需要與動機之理解
(一)為了獲取可能的回報:值得同情的“經濟人”立場
(二)自我實現的執著追求:略偏于個人本位的人性觀察
(三)奧蘇伯爾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論與葉瀾的個體成長階段分期研究:對馬斯洛人性觀的印證
(四)學生在勞動中創造價值與尊嚴:符合馬克思主義人學的人性假設
二、過重學業負擔問題的公共責任
(一)過重學業負擔問題的責任牽連
(二)社會倫理與文化心理因素的干擾
三、學業負擔問題的若干基本規律
(一)社會生產與教育結合的形態:學業負擔的根本來源
(二)國力競爭和社會變革:學業負擔輕重搖擺的時代背景
(三)集權教育管理體制:為學業負擔加碼
第三章 教育意識層面的學業負擔問題反思——教育價值觀、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相關討論
一、學業負擔問題的教育價值反思
(一)對學業負擔問題背後若干教育價值關係的澄清
(二)對教育價值觀變革基本軌跡的認識
(三)學業負擔過重問題的主觀根源:過度的利益計算
二、教育內在價值優先的原則及其意義
(一)對內在教育價值優先原則的理論闡釋
(二)教育內在價值優先:一種超越功利計算的價值取向
三、教育目的價值取向轉換:以學生為本
(一)對教育目的誤區的反思:學生不是教育利益第一主體
(二)關愛生命:以學生為本理念的核心
(三)生命化教育的行動起點:尊重兒童,因材施教
(四)對教育生活場景改造的若干倡議
四、思考學業負擔問題的開闊視野
(一)“活到老學到老”:走向終身教育
(二)閒暇教育:不可等閑的自由和諧發展途徑
第四章 超越“減負運動”——緩解學業負擔的路徑思考
一、緩解學業負擔的外部環境條件假設
(一)學生成長通道拓展與全社會對教育責任的分攤
(二)統一高考與高校招生制度的人性化改革方向
(三)對教育評價管理制度改革與學校轉型的期待
二、在課程變革的歷史機遇中緩解學業負擔
(一)知識觀和課程價值觀反思:探視課程的理論基礎層面
(二)在新課程改革中謀求學業負擔的緩解
三、推動教師從職業倦怠走向專業發展
(一)對中小學教師隊伍現狀的若干反思
(二)中小學教師專業化行動推進策略芻議
四、引導教學的真善美價值取向
(一)由教書轉向育人:教學活動價值觀變革
(二)回歸教學的本質:追求真善關
五、學業中的苦樂觀辯證:兼取古今中外的智慧
(一)向古代中國“讀書人”求教苦學觀、樂學觀
(二)理性對待“愉快教育”(“愉快教學”)觀念
(三)對杜威關於興趣與努力關係學說的重溫
(四)兼聽則明:堅持必要的學業標準
(五)幸福教育過程及其原則的構建
結語
附錄——1950年以來我國“減負”大事記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