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學理念在中國(簡體書)
滿額折

大學理念在中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6 元
定價
:NT$ 100 元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大學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的本質及其辦學規律的一,種哲學思考體系,核心主要是回答“大學是做什麼的”、“什麼是大學”、“怎樣辦大學”和“辦什麼樣的大學”這樣幾個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一種大學哲學觀,《大學理念在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近年來胡錦濤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指導,遵循教育和大學的本質及其規律,從宏觀的高度、歷史的軌跡和文化的視角認真總結了兩千多年來,特別是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大學理念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和經驗教訓,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對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把握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以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制度創新為關鍵,開創中國教育和大學創新新局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大學理念在中國》主要內容包括:對大學理念進行再認識;大學理念在西方的發展進程和基本經驗;中國傳統文化和孔子儒學教育理想;西方近、現代大學理念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在曲折中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念;把握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在競爭中建設若干所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堅持政府宏觀調控下大學組織的文化個性;當代中國強烈呼喚新一代教育家群體的崛起。
《大學理念在中國》可供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和政府教育官員以及廣大大學教師、教育管理幹部、教育理論工作者學習、參考,也可作為高等學校高等教育學科(專業)學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和培訓大學校長、教育管理幹部、政府教育官員的教材。

作者簡介

王翼生,研究員,安徽省廬江縣人,1930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天津市,1952年8月畢業于清華大學電機系,1955年8月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師資研究生班,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講師,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原國家教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司)處長、副司長、正司級巡視員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1981年11月到教育部工作以后,主要研究領域是高等教育宏觀管理和大學文化基本理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已經出版的自著或參與主編的主要著作有:《高等工程教育概論》,王冀生著,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徵》,王冀生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中國高等教育評估》,王冀生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張光斗、王冀生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高等教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問題的研究》,廖叔俊,王冀生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面向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王冀生著,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宏觀高等教育學》,王冀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現代大學文化學》,王冀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大學之道》,王冀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曾任兼職主要有: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第一、二屆高等教育學科組成員、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第一屆全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會理事長、第一屆全國高等教育評估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第一屆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第一屆全國產學合作教育協會副會長、第一屆全國高等理科教育研究會顧問和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顧問以及一些著名大學的兼職(顧問)教授。 現應聘任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顧問和第三屆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顧問。

目次

第一章 對大學理念進行再認識
一、大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二、教育的本質是通過文化促進人的發展的活動
三、大學的本質是一種功能獨特的文化機構
四、大學必須與學術和社會協調發展
五、大學文化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中
六、大學文化建設的靈魂是大學文化精神和使命的確立
七、國家的興衰與大學的興衰緊密相關
八、大學應有的文化品位、獨立精神和價值追求

第二章 大學理念在西方的發展進程和基本經驗
一、早期古典人文主義的“自由教育”思想
二、德國“自由的教學與研究相統一”的嶄新理念
三、美國“融入社會,多元開放,通識教育,追求卓越”的理念創新
四、聯合國“持續發展,引領社會”的新大學理想
五、“注重理性”是西方大學教育永恆的主題
六、“象牙塔”是西方大學精神永恆的象征
七、著名學府是西方大學精神的傑出代表
八、西方大學理念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三章 中國傳統文化和孔子儒學教育理想
一、中國古代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
二、孔子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三、中國歷史文學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四、孔子儒學“以倫理道德為本位”的教育理想
五、我國先秦時期的“大學之道”
六、《中庸》的教育學意義
七、中國的科舉制度和書院教育
八、發展中國大學理念和創建中華民族新教育

第四章 西方近、現代大學理念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一、20世紀初中國高等教育的劃時代變革
二、兩種截然不同的學術價值觀
三、蔡元培和北京大學
四、梁啟超、梅貽琦和清華大學
五、嚴修、張伯苓和南開大學
六、竺可楨和浙江大學
七、我國近、現代大學發展基礎的奠定
八、西南聯大精神永存

第五章 在曲折中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念
一、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二、確立教育發展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三、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四、教育必須與社會需求和環境協調發展
五、堅持高等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
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七、建設若干所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八、加強政府對高等教育工作的宏觀指導和管理

第六章 把握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
一、中國大學百年還是四千年?
二、中國大學理念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三、大學理念在中國發展的基本經驗
四、文化變革與政權更迭
五、宗法人倫與自由文化
六、把握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七、探索和發展當代中國大學理念
八、時代強烈呼喚文化覺醒和制度創新

第七章 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一、全面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
二、確立“文化育人”的科學理念
三、“有社會主義覺悟”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根本方向
四、“有文化”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核心和重點
五、“勞動者”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本質要求
六、高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七、創新型人才的特徵及其培養
八、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九、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
十、構筑高品位和富有活力的和諧校園文化環境

第八章 在競爭中建設若干所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一、“國際競爭力”概念的提出及其發展
二、關於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學術爭鳴
三、世界一流大學有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
四、建設若干所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
五、建立“開放、多元、競爭、有序”的大學格局
六、堅守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的基本精神
七、引領社會文化前進是大學的崇高使命
八、探索建立科學的大學學術評價體系

第九章 堅持政府宏觀調控下大學組織的文化個性
一、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重大轉折
二、官僚化的行政體制對我國大學的侵襲嚴重
三、變“權力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
四、堅持大學組織的文化個性
五、在微觀搞活的基礎上加強宏觀調控
六、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
七、加強和改進學校黨委對大學的領導與監督
八、教育事業應當交予教育家

第十章 時代強烈呼噪中國新一代教育家群體的崛起
一、鑄造大學的靈魂,堅持辦學的根本
二、大學之大在于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三、“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是大學精神的精髓
四、大學應當以智力優異和造就傑出人才為己任
五、大學教育在本質上是一個人文過程
六、創新和豐富大學文化是提高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七、堅定不移地建設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
八、大學創新之魂:開放、多樣、共享、引領
九、“學術語境場”的培育及其對“學術興校”的意義
十、對21世紀的中國大學精神的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作者有關論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10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