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詮釋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未名‧中國哲學與詮釋學叢書
ISBN13:978730116294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賴賢宗
出版日:2010/01/01
裝訂/頁數:平裝/223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採取本體詮釋學的進路,使儒家的心性論在當代社會之中能夠更具有開放性,建構儒學傳統在當代握手光大的理論基礎,不僅使儒學在社會文化中具有跨界溝通意義的當代開展,同時也春服了全球化聲浪中的西方社會的文化危機和價值上的虛無主義。
作者簡介
賴賢宗,現任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及中文系系主任、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目次
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與易學體用論
導論
第一節 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的基本意義與易經哲學
第二節 成中英本體詮釋學的基本論題之展開與易經哲學
第三節 當代新儒學哲學的批判反思與成中英易學的本體詮釋學
結論
易學體用論的反思:論熊十力到成中英的易學詮釋發展與儒佛會通
導論
第一節 熊十力前期思想的思想突破
第二節 年之后的熊十力晚期思想之考察
第三節 跨文化觀點之中的易學本體論
第四節 從熊十力的易學體用論、牟宗三的《圓善論》到成中英易學的本體詮釋學
結論
臺灣當代新儒家哲學之研究與本體詮釋
導論
第一節 戰后臺灣的儒家哲學的研究的思想位置與主要貢獻
第二節 論牟宗三的圓教思想的當代重構與其對于傳統哲學的詮釋
第三節 走向東西哲學之會通的當代臺灣新儒家哲學:牟宗三的一心開二門的二層存有論的重檢
第四節 本體詮釋: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的前瞻與反思
結論
唐君毅論儒家的精神性之本體詮釋
導論
第一節 本體詮釋與唐君毅論“精神”
第二節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論儒家的精神性
第三節 《道德自我的建立》與《西方近代理想主義之哲學精神》論儒家的精神性
第四節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的三向九境與本體詮釋
結論
熊十力論性覺性寂及其體用哲學在儒佛會通上的含義
導論
第一節 由性覺與性寂之爭議,論熊十力《新唯識論》在儒佛會通一課題上之含義
第二節 性覺與性寂之爭議之重檢:論體用論作為當代新儒家與佛教的共通理據及體用論在儒佛會通上的含義
結論
李二曲的體用全學之人文化成與平章儒佛
導論
第一節 李二曲學思歷程
第二節 李二曲的“體用全學”與融會陽明學與朱子學及其人文化成的新義
第三節 李二曲的體用全學與其平章儒佛之含義
結論
論劉蕺山“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
導論
第一節 劉蕺山以“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背景之分析:蕺山慎獨說的發明與誠意說的精熟
第二節 論劉蕺山以“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
結論
朱子論易體與心統性情的交涉及劉蕺山的批評之本體詮釋
導論 朱子的“心統性情說”與“易(體)-道(理)-神(用)”交涉的理論向度與易經哲學的本體詮釋學
第一節 儒家心學之重檢
第二節 朱子論“心統性情”與“易體”的交涉
第三節 從朱子的心統性情到蕺山的心之性情的一個本體詮釋學的考察
結論
附錄 成中英哲學思想發展與意義
導論
第一節 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的基本意義與易經哲學
第二節 成中英本體詮釋學的基本論題之展開與易經哲學
第三節 當代新儒學哲學的批判反思與成中英易學的本體詮釋學
結論
易學體用論的反思:論熊十力到成中英的易學詮釋發展與儒佛會通
導論
第一節 熊十力前期思想的思想突破
第二節 年之后的熊十力晚期思想之考察
第三節 跨文化觀點之中的易學本體論
第四節 從熊十力的易學體用論、牟宗三的《圓善論》到成中英易學的本體詮釋學
結論
臺灣當代新儒家哲學之研究與本體詮釋
導論
第一節 戰后臺灣的儒家哲學的研究的思想位置與主要貢獻
第二節 論牟宗三的圓教思想的當代重構與其對于傳統哲學的詮釋
第三節 走向東西哲學之會通的當代臺灣新儒家哲學:牟宗三的一心開二門的二層存有論的重檢
第四節 本體詮釋: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的前瞻與反思
結論
唐君毅論儒家的精神性之本體詮釋
導論
第一節 本體詮釋與唐君毅論“精神”
第二節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論儒家的精神性
第三節 《道德自我的建立》與《西方近代理想主義之哲學精神》論儒家的精神性
第四節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的三向九境與本體詮釋
結論
熊十力論性覺性寂及其體用哲學在儒佛會通上的含義
導論
第一節 由性覺與性寂之爭議,論熊十力《新唯識論》在儒佛會通一課題上之含義
第二節 性覺與性寂之爭議之重檢:論體用論作為當代新儒家與佛教的共通理據及體用論在儒佛會通上的含義
結論
李二曲的體用全學之人文化成與平章儒佛
導論
第一節 李二曲學思歷程
第二節 李二曲的“體用全學”與融會陽明學與朱子學及其人文化成的新義
第三節 李二曲的體用全學與其平章儒佛之含義
結論
論劉蕺山“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
導論
第一節 劉蕺山以“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背景之分析:蕺山慎獨說的發明與誠意說的精熟
第二節 論劉蕺山以“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
結論
朱子論易體與心統性情的交涉及劉蕺山的批評之本體詮釋
導論 朱子的“心統性情說”與“易(體)-道(理)-神(用)”交涉的理論向度與易經哲學的本體詮釋學
第一節 儒家心學之重檢
第二節 朱子論“心統性情”與“易體”的交涉
第三節 從朱子的心統性情到蕺山的心之性情的一個本體詮釋學的考察
結論
附錄 成中英哲學思想發展與意義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