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介紹了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應用。在密度檢測和色度檢測基礎上,介紹了印刷品質量檢測和控制的主要參數,以及印刷中的檢測手段——測控條;接著介紹了質量評價的方法,并結合國際標準對不同印刷品的檢測進行了介紹;從印刷材料、印前、印刷、印后等方面探討了印刷質量控制,分析了各種印刷方式下的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印刷包裝行業作為印刷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本書中也進行了初步探討,最后介紹了印刷品質量檢測系統。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印刷工程類本科專業教材,還可供從事印刷科研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技術人員參考。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等印刷科技的發展,印刷品質量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因此,印刷品質量檢測和控制技術在印刷工業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在印刷工程教育中,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課程也被作為核心課程列在教學計劃中。
本書是印刷工程專業本科教材,系統介紹了印刷品質量檢測和控制技術。本書首先介紹了印刷品質量檢測和控制的基礎——密度和色度檢測,接著介紹了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參數,結合工業應用介紹了常用的印刷測控條與測試版,並提出了印刷品質量的評價方法;結合國家標準和印刷行業標准給出了各類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和具體的參數指標;對印刷品質量控制的方法、控制的要素等也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印刷中常見的印刷故障。現在的印刷企業為了提高產品質量,保持其穩定性,都在致力於印刷標準化的工作,本書對印刷標準化內容也進行了介紹。最後簡單介紹了先進的印刷質量檢測系統。
本書編寫過程中既注重本科教學的理論性,又盡可能地結合了印刷工業的生產實際,同時也注重將印刷質量檢測的新技術如色差評價方法、測控條、印刷質量檢測系統、G7等引入本教材。本教材的參考學時為50學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安排適當調整。
本書可作為印刷工程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印前處理的工作人員、印刷質量和生產管理人員的參考書;本書也適合作為包裝工程、廣告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參考書。
本書由西安理工大學鄭元林老師主編。西安理工大學趙金娟老師、戚永紅老師,陝西科技大學郭凌華老師、智川老師,河南科技大學孫建明老師參加編寫,全書由鄭元林統稿。
限於編者學識水平,本教材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學者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一、印刷品質量1
二、印刷複製質量1
三、印刷品質量評判的標準和演化3
四、評判過程與場合4
五、印刷質量檢測的意義5
複習思考題6

第二章密度檢測原理7
第一節物體的反射、透射與吸收7
一、光的透射和吸收7
二、光的反射9
三、光的散射10
四、熒光10
第二節密度的定義、種類10
一、密度的定義10
二、多層疊合呈色和密度的計算11
三、密度的種類12
第三節密度的測量原理13
第四節密度測量的誤差分析15
一、對數運算誤差15
二、亮調測量誤差15
三、小反差表面的測量誤差16
四、不同密度計之間的示值差異16
複習思考題17

第三章色度檢測原理18
第一節色度測量在印刷工業中的應用18
第二節顏色空間與色差公式18
一、CIE1931XYZ標準色度學系統19
二、CIELAB均勻顏色空間19
三、CMC色差公式和CIEDE2000色差公式21
第三節色度測量25
一、色度測量的幾何條件25
二、測量儀器30
第四節密度與色度的應用對比31
複習思考題32

第四章印刷品檢測與控制的主要參數33
第一節實地密度33
一、實地部位的物理性質33
二、油墨量的控制及控制模型36
三、墨層厚度和反射密度的關係37
第二節網點擴大39
一、網點增大的種類40
二、實地密度與網點增大的關係40
三、光滲現象與網點增大的關係41
四、影響網點增大的因素44
第三節階調複製曲線45
一、控製圖像階調的重要性及復雜性46
二、黑白圖像的階調複製曲線47
三、彩色圖像的階調複製曲線50
第四節灰平衡52
一、灰平衡的確定53
二、影響灰平衡的因素56
第五節相對反差56
一、相對反差值的概念56
二、確定相對反差值的意義57
三、影響相對反差值的因素57
四、DR值部位的選擇58
五、相對反差值的確定及計算方法59
六、最佳實地密度與相對反差59
第六節印刷色序和疊印率60
一、印刷色序60
二、疊印率62
第七節光澤度63
一、基本概念63
二、光澤度的測量65
三、影響印刷品光澤的因素66
複習思考題71

第五章印刷測控條與測試版72
第一節測控條72
一、測控條的起源與發展72
二、印刷測控條的分類73
三、測控條的檢測原理73
四、各種測控條的功能與應用74
第二節印刷測試版83
一、概述83
二、常見印刷測試版84
複習思考題97

第六章印刷品的質量評價方法98
第一節概述98
一、印刷品質量評價的意義98
二、印刷品質量評價的複雜性98
三、印刷品質量評價的方法分類99
第二節主觀評價99
一、概述99
二、主觀評價觀測條件99
三、印刷品表觀質量的評價100
四、主觀評價方法介紹100
第三節客觀評價101
一、階調(層次)再現的評價101
二、色彩再現的評價102
三、清晰度的評價102
第四節綜合評價102
一、綜合評價的特點102
二、綜合評價的步驟103
第五節印刷品質量的檢驗與統計106
複習思考題107

第七章各類印刷品的檢測108
第一節分級與抽樣檢測108
一、印刷品質量等級的劃分108
二、書刊印刷品檢驗抽樣規則108
第二節平版裝潢印刷品110
一、成品規格尺寸偏差110
二、套印誤差111
三、實地印刷111
四、網點印刷要求112
五、印面外觀112
六、印面燙箔外觀112
七、印面凹凸印外觀112
八、印面覆膜外觀113
九、印面上、壓光外觀113
第三節凸版裝潢印刷品113
一、成品規格與尺寸偏差113
二、套印誤差114
三、實地密度114
四、印面外觀114
第四節柔性版裝潢印刷品115
一、外觀115
二、實地密度115
三、印刷墨層結合牢度與耐磨性116
四、套印精度116
五、同批同色色差116
六、網點增大值116
第五節凹版裝潢印刷品116
一、套印誤差116
二、實地印刷116
三、印面外觀117
複習思考題117

第八章印刷品質量的控制118
第一節印刷材料的質量控制118
一、紙張的質量控制118
二、油墨的質量控制123
第二節印前質量控制127
一、菲林的質量控制127
二、晒版質量控制133
三、打樣的質量控制138
第三節印刷過程質量控制141
一、膠印的水墨平衡對印刷質量的影響及控制141
二、印刷壓力對印刷質量的影響及控制145
第四節印後質量控制147
一、印刷後成品的總體要求147
二、裝訂工序的質量檢測與控制149
三、燙印151
四、覆膜152
五、紙基印刷品上光153
複習思考題154

第九章印刷故障分析155
第一節印前故障分析155
一、文檔的設置155
二、頁面內圖像、圖形的檢查155
三、文字、線條、色塊的檢查156
四、陷印(補漏白)的檢查157
五、檢查分色情況157
第二節平版膠印故障158
一、套印不准158
二、條痕158
三、版面帶臟160
四、重影162
五、印刷品乾燥不良164
第三節柔性版印刷故障165
一、濃度不勻165
二、晶化166
三、滲透與透印166
四、印刷龜紋166
五、線條變粗與網點增大167
第四節凹版印刷故障167
一、堵版168
二、刮痕169
三、印品乾燥不良169
第五節絲網印刷故障170
一、堵眼171
二、油墨固著不良171
三、印刷龜紋172
複習思考題173

第十章印刷標準化174
第一節建立印刷生產標準化174
一、標準化的作用與類型174
二、標準化的內容175
三、印刷標準化的保證178
第二節印刷質量管理179
一、印刷質量規範管理的內容179
二、印刷質量規範化管理的原則179
三、印刷質量規範化管理的實施181
四、印刷企業規範化管理的意義183
複習思考題183

第十一章印刷品質量檢測系統184
第一節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4
一、海德堡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4
二、高寶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5
三、曼羅蘭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7
第二節印刷質量在線檢測系統190
一、國外印刷質量在線檢測系統190
二、國內印刷質量在線檢測系統196
複習思考題202
參考文獻203

書摘/試閱

第四章印刷品檢測與控制的主要參數
印刷品複製是一個系統工程,影響印刷品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原稿的質量;分色、掃描、製版因素;印刷設備的精度、印刷規矩、印刷壓力及水墨平衡關係;紙張;油墨;印刷環境,主要指氣溫、濕度的變化;印刷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後加工工序,主要包括裁切、裝訂、覆膜、成型等工序環節。為了保證印刷品質量,印刷工作人員必須檢測印刷品的主要參數。
第一節實地密度
實地密度是指承印物上均勻且無空白地印刷出來的表面顏色密度,即100%網點的密度。實地密度是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最重要的參數,其大小可反映印刷複製的階調範圍、墨量的大小等,進而實現對印刷過程的調節與控制。
一、實地部位的物理性質
1.決定實地部位密度值的因素
印刷品的質量可以用階調再現、色彩再現、清晰度、分辨力、均勻性、光澤等質量參數進行評價,其中階調再現和色彩再現可分別用尤爾·尼爾森公式和紐介堡方程表示。實地部位的密度和色彩與網點覆蓋率共同構成影響圖像再現質量的主要因素。實地部位的密度越高,在單色印刷中階調範圍越寬,在彩色印刷中色彩再現的範圍越寬。
印刷品的均勻性可以根據實地部位油墨附著的均勻性進行評價。
所謂實地部位的墨層厚度,通常指的是平均墨層厚度,但實際上實地部位的油墨在紙上不是平均附著的,如果對實地部位進行顯微觀察,著墨層中殘留有白紙部分。
根據實地部位的測定,可以求出印刷品的階調再現、色彩再現和均勻性等,而用顯微密度計對實地部位和非圖文部位進行測定,可以了解印刷品的空間頻率特性,並可以據此對印刷品的質量狀況作出客觀評價。不管是優質印刷品還是劣質印刷品,油墨在同一張紙上的附著狀況可以做到大致相同,之所以在質量上產生差別,這與網點再現的優劣和油墨在紙上的附著情況密切相關,油墨在紙張上的平均附著情況和是否有未著墨的白紙部分會造成印刷品質量上的差異。雖不能判斷網點的油墨附著情況和實地的油墨附著情況是否相同,但兩者之間存在一定關係,得知這種關係後,實地的空間性質對印刷品階調再現的影響也就明確了。
實地部位的狀態是由以下三個因素確定的:紙張被油墨層覆蓋的程度,為了避免與網點覆蓋率相混淆,在這裡將紙張被油墨層覆蓋的程度稱為實地覆蓋率;第二個因素是紙上的平均墨層厚度;第三個因素是油墨層的表面狀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2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