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台灣電影靠著《海角七號》與《艋舺》,再度衝出票房與話題的高峰;《練習曲》引起環島單車風潮、《無米樂》紀錄片引發大眾關注台灣農民、《不能沒有你》的風格化掀起社會議題的討論;侯孝賢的《紅氣球》、蔡明亮的《臉》,台灣出品的國際名導,繼續推出廣受國際及國內矚目的作品;李屏賓的攝影、林強的電影配樂,憑藉堅實的技術與風格,頻受國外導演重用。我們看到電影人多年的辛苦耕耘之後,台灣電影再次綻放出美麗的風貌。
2005年創刊的《放映週報》,長期以「放映頭條」每週專訪台灣與國外電影焦點人物,探討台灣影壇重要現象與關鍵議題。本書首度精選了這些台灣影人的深入訪談,剖析電影創作歷程與成功經驗,記錄新時代台灣電影的聲音,對有志電影工作及對電影製作有興趣的讀者,是一本不可不讀的訪談錄。
* 本書收錄影人訪談、作品及影人背景介紹、完整電影資訊、全彩劇照及花絮圖片。
作者簡介
《放映週報》
《放映週報》是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採非營利方式經營的電影網站,為國內目前唯一以獨立製片電影及台灣電影為主要報導內容的電影週報。全年發行五十期,每週四發報,每期發送會員及訂戶(含聯合報追星網訂戶)人數超過4萬人,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非營利獨立電影媒體。
林文淇
美國紐約石溪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並於2009年接受邀請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文系擔任客座副教授,現兼任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與電影研究室召集人。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影研究,曾編有《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與《生命的影像︰台灣紀錄片的七堂課》二本專書,並發表多篇華語電影研究論文。
王玉燕
1982年生,政大新聞所畢。從前只是一個單純愛看電影的人,機遇使然而進入電影圈,先後於放映週報、電影公司、影展等相關領域接案。喜歡公路和電影,後來發現它們都是相似的流動風景。喜歡採訪工作,每一次和創作者面對面,都構築了最直接的感染與心動。是在這樣的過程裡,更加明白人世的善良、細微的關照,以及實踐的美好。
名人/編輯推薦
.《台灣電影的聲音》突顯出台灣電影新樣態的總體性和一種無可言狀的流動力。 ——電影學者 葉月瑜
.一問一答間,除了訪問者下過功夫,更能從受訪者的開誠布公中,領會不同的創作觀,以及有志一同地,對這塊土地所能播生的電影種子的期待。 ——金馬影展執行長 聞天祥
.透過這些訪談作品我看到了台灣電影創作者的活力、野心、與成長或改變歷程,無論結果是否造就了影史留名的傑作,我相信讀者都能更清楚見證台灣近代本土電影發展的脈?,甚至從中發掘出電影得以在各面向成功的條件。 ——前放映周報主編 艾爾
.電影對我來說,是對現實的客觀呈現。電影基本上要非常寫實,必須是細節的落實。 ——侯孝賢
.有的人認為電影是作夢,生活是現實的,但對我而言,電影也是我的現實,我的苦、我的樂都揉在裡面。——蔡明亮
.電影對我來說最有魅力的部分,就是永遠存在這種曖昧性,永遠存在這種距離。
——鍾孟宏
收割與共鳴
文∕聞天祥(台北金馬影展執行長)
隨著報業版圖的變化,與網路時代的來臨,傳統的電影書寫有了極大的改變。前者帶來圖重於文,而文字又以八卦爆料為先的風氣,一些無關痛癢的資訊與消費指南,驅逐了理性說服和分析性觀點的文字;網路本來是個可期待的改變,場域的轉換,鬆綁了有限的平面篇幅,也解除了少數權威壟斷版面的光景,但網路影評和部落格興起後,肆意輕蔑或放了火就跑的譁眾取寵,很多時候還是掩蓋了誠懇與平實的批評。
當輕巧、淺薄成為流行,誠懇和嚴謹就不合時宜了嗎?
以網路為基地的《放映週報》,也許是個有意思的回答。
這裡沒有風花雪月的明星八卦,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電影活動訊息,以及涵蓋院線、經典、上架DVD的影評,還旁觸到電影對白的翻譯。但最特別的,還是「放映頭條」總是一篇又一篇長長的訪談:談影人、談影片、談影展、談現象。這本書就是這些訪談的精華,從大師到新銳,從劇情片到紀錄片,從導演到其他幕後技術人員,一方面聚沙成塔地凸顯了《放映週報》這些年經營下來的部分成果,另方面也為近年台灣影壇的衰興沈浮,作了第一手的見證。因為這些訪談內容,不是茶餘飯後的閒話或照本宣科的公關言詞,一問一答間,除了訪問者下過功夫,更能從受訪者的開誠布公中,領會不同的創作觀,以及有志一同地,對這塊土地所能播生的電影種子的期待。
我有點訝異一年多前和侯導在台北光點的座談(其實我只不過丟幾個自己好奇的問題,引誘他傳道而已),也被記錄成當中的一篇。否則我一定會推卻這個寫序的重責大任,以免被譏「老王賣瓜」!但就如前面所講,我更傾向把這本書視為《放映週報》幾年耕耘下來的一次收割。至於為何選在這個時節收成?我則故作樂觀地期待這代表有更多的觀眾願意關心台灣電影,並嘗試從裡邊找到收穫與共鳴。
台灣電影的文藝復興
文∕葉月瑜(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學系教授兼傳理學院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做為《放映週報》的忠實讀者,我最期待每一期的頭條專訪。採訪小組總是能在及時性與深度報導兩者之間,就受訪者、影片或事件的不同,作適當的調整,找到最好的切入點。從2006年起開始,我都會找時間仔細讀畢專訪,讓自己不至於和台灣電影的現場有著太遙遠的距離。而「放映頭條」的線上投遞方式,也讓我很容易地檢索個別影片的資料。易言之,「放映頭條」的專訪已累積了台灣電影目前最好的口述歷史資料庫。
口述歷史簡單的說,是以訪談的方式,記錄、整理並保存歷史資料。國家電影資料館在1990年代時成立了口述電影史研究計畫,對國語和台語片的影人進行系列的訪談與記錄,這些記錄後來變成《台語片時代》(一)(1994)和《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冊,1994)等口述歷史集。鑑於影史一手資料的匱乏,資料館的口述歷史叢書,對台灣電影史料的重建,有莫大的貢獻。「放映頭條」的專訪雖然以當代電影為主,但是在採訪出版後,就轉變成了一手的影史材料。時間拉長十年,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之後,這些訪談就是台灣電影的珍貴史料。
問題是,非《放映週報》的訂閱者就很難發現、或使用這個保(寶)藏。於是乎(我猜想)有了專訪的第一本選集:《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本書主編林文淇和王玉燕以影片和導演,配上相關的人物(攝影師、錄音師、音樂人、發行人和學者)呈現了專訪的代表面貌。這個面貌雖然還是和作者論相關,但和過去出版的單一導演訪談錄不同的是,《台灣電影的聲音》更想突出的是台灣電影新樣態的總體性和一種無可言狀的流動力。所以我們看到,選集不以導演的資歷或是影片的商業或國際聲譽為排序邏輯。這兩年台灣電影意興風發,有點「文藝復興」的跡象;但整體看,和個別人物、公司團體、風潮、政策等並無直接的關連,很難用一本《台灣電影千禧後浪潮》這樣的書,從一種大一統的觀點論盡。台灣電影的再生看似有形,但不知其名;充滿憧憬但又害怕泡沫。編輯選擇以訪談時間的先後排列選文,好像要說,是時間的沈澱,是歷史的魔力,更是影人的奉獻和努力,才有台灣電影的「文藝復興」。簡單說,如果沒有足夠的「練習」——從《練習曲》、《九降風》, 歷經《海角七號》、《停車》,再到《聽說》——如何有「臉」面對熱情的支持觀眾和佈滿神主牌的羅浮宮殿?
期望《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不僅打動台灣的讀者,更能讓大陸、香港和新馬的華文讀者,認識台灣、感受台灣的影像與聲音。
目次
I劇情片
01深情關照一座島嶼
《練習曲》導演陳懷恩
02青春愛情的困境與出口
《盛夏光年》導演陳正道
03靈魂的共振
《最遙遠的距離》導演林靖傑
04尋獲心的自由
《流浪神狗人》導演陳芯宜
05珍藏美好,與感傷
《九降風》導演林書宇
06老靈魂,新面目
《紅氣球》導演侯孝賢
07溫柔詮釋暴力的深度
《蝴蝶》導演張作驥
08不曾遺落的夢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
09與孤寂的童年道別
《囧男孩》導演楊雅(吉吉)
10在城市的黑夜撥雲見日
《停車》導演鍾孟宏
11逆光奔馳的青春迷走
《陽陽》導演鄭有傑
12重現粗獷的生命力
《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
13我用愛情電影認識「新朋友」
《聽說》導演鄭芬芬
14用盡全部力氣,將電影推向極致的自由
《臉》導演蔡明亮
15義氣至上的生猛青春
《艋舺》導演鈕承澤
II紀錄片
16讓作品回歸市場
《翻滾吧!男孩》導演林育賢、製片莊景燊
17用歲月和土地修得的人生哲學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