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與口述歷史:唐德剛教授逝世周年紀念文集
商品資訊
系列名:綠蠹魚ReadIt
ISBN13:9789573267225
出版社:遠流
作者: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編輯委員會
出版日:2010/11/01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749【高於十二年級】
商品簡介
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是唐德剛教授的周年忌日。唐教授是中國近、現代口述史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由其倡導創辦,也是他的最愛,用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編輯的專集來紀念他,自然最合適不過。
紀念集除了收錄眾多友人的追思文章之外,尤其難得的是,其中有一篇是古蒼林先生數年前對唐教授做的口述歷史訪問稿,使我們得以將這篇寶貴的文稿為本集重頭文章刊出,以這種獨特而又再親切不過的方式來紀念唐教授。唐教授生前曾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對李宗仁、張學良、胡適、顧維鈞等歷史人物進行口述史訪問,寫出《李宗仁回憶錄》、《胡適口述自傳》等傳世名著,為後輩留下從事口述史研究的典範之作。他老人家晚年又欣然同意對他自己做口述史訪問,誠實而又興趣盎然地回憶他的一生,給後輩留下又一典範。唐教授曾多次強調,口述史應記錄「正史」上看不到的、生動具體的生活細節和個人感受。我們讀古蒼林先生整理的唐教授口述史訪問錄,便處處看得到這種寶貴的、生動的生活細節和獨特的感受;我們讀這篇訪問錄,既看到唐教授的「人」,也在字裡行間體會得出他這位口述史開拓者的「技」,對照回想唐教授生前對我們的言傳身教,不由得倍加懷念他。
作者簡介
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
.禤福煇,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會長。
.于仁秋,紐約州立大學(SUNY at Purchase)歷史教授,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會員。
.古蒼林(筆名),原名古兆中,前紐約市立大學(City College, CUNY)數學教授,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會員。
.馬大任,教授和圖書管理專家,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史丹佛大學及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服務,曾任胡佛研究所東亞圖書館館長。
.胡菊人,前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
.朱永德,羅切斯特理工大學(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榮譽教授,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會員。
.熊玠,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
.叢甦,紐約著名作家。
.王渝,紐約著名作家、詩人。
.吳章銓,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會員。
.歐陽哲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汪榮祖,中國近代史學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
.浦麗琳,筆名心笛,詩人,白馬文藝社社員。
.張玉法,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
.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
.孔強生,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副會長
.夏沛然,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會員。
.周勻之,紐約文化工作者、資深報人。
.高岩,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學生。
.韓晶,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中國近現代史○七級博士研究生。
.苗青,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研究生。
.張燕莊,廣東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本科學生。
序
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簡介
禤福煇
唐德剛教授從事中國口述史研究凡數十年,一九九○年有感口述史在海內外未受重視,遂召集好友和門人,倡議成立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獲得大家響應,一九九一年正式在紐約州註冊成立。本會是不涉政治的學術性非牟利團體,以提倡、鼓勵、推動和從事中國近代口述史研究、資料保存、編輯及出版為宗旨。
本會自成立之初,在唐教授的指導下決定全力推動對抗戰口述史的研究。由於抗戰勝利已經六十多年,當年慷慨抗敵的青年現在都垂垂老矣,必須盡快搶救。同時唐先生強調,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已經先後凋謝,最好從普通老百姓及當時的年輕將士入手,希望能夠盡力反映抗戰時期普羅大眾的生活狀況和所思所想。
我們除在紐約展開調查研究、舉辦學術研討會、座談和圖片展覽等活動外,還努力提倡促進兩岸三地的學術性合作。從一九九○年代中期起,我們與復旦大學和北京大學歷史系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進行多項研究。二○○六年又與台北中國空軍退伍軍人協會合作調查第四大隊在抗戰時期所作的貢獻。
二○○二年,我們開始與原石家莊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天義先生合作,就日本強擄中國勞工赴日奴役的史實進行調查,並於二○○五年出版合作研究的成果《二戰擄日中國勞工口述史》(濟南:齊魯書社)五冊。鑒於《二戰擄日中國勞工口述史》卷帙浩繁,同年十二月在香港出版節選繁體本《地獄證言:抗戰時期被強擄赴日中國勞工的血淚口述》(香港:利文出版社)一冊。二○○六年,本會繼續與何先生合作,研究日軍在華北所設的集中營,全面調查被日軍奴役的數百萬勞工的慘況,二○○七年出版《亞洲的奧斯威辛:日軍侵華集中營揭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過去幾年來,我們主要從事中美聯合抗日史實的調查,包括中美空軍混合團(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亦稱中美聯隊)和美國十四航空地勤大隊(14th Air Service Group)的口述史研究。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中美聯隊在印度卡拉奇(Karachi)組成,有三個大隊,其中兩個是驅逐大隊,一個轟炸大隊,由中美雙方派出飛行員和機械士組成。我們在美國的休斯頓、達拉斯、三藩市、洛杉磯、波士頓、紐約,以及兩岸三地的香港、台灣、杭州、北京和天津等地訪問了數十位中美聯隊的飛行員,最近全力走訪美籍人員,希望不久能夠完成這個在太平洋兩岸同時進行的項目。地勤大隊成立於一九四三年,由參加美軍的華僑組成,當時約有一千五百人,自一九四三年底起分批派往中國,隸屬美軍十四航空大隊,為兩個祖國獻身,參加轟轟烈烈的抗戰行列。如今這些健在的抗日英雄散居休斯頓、舊金山、波士頓、紐約等地,除了研究中美聯合抗日的史實外,對華僑史的研究也很有意義。前幾年我們還訪問了一些緬甸遠征軍的老戰士,後來由於人手不足而中途停頓。最近我們再次與一些遠征軍老兵接觸,希望盡力搶救這方面的珍貴史料。此外,我們一直希望對抗戰時期老百姓的逃難浪潮展開大規模調查,過去做了一些初步工作,日後將致力擴大這個項目。
本會舉行的學術會議、研討會等活動很多,例如一九九五年我們與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二十世紀中華史學會及海外華文作家筆會聯合舉辦抗戰勝利五十周年國際研討會,由唐德剛教授和徐迺力教授擔任共同主席,邀請來自兩岸、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等地的六十多位學人與會。哥大東亞研究所所長曾小萍教授(Prof. Madelene Zelin),本會名譽會長吳相湘教授,威斯康辛大學周策縱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教授、楊天石教授、楊奎松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李恩涵教授、張力教授等出席了會議,濟濟一堂,共同研討抗戰史研究的概況。後來將提交的論文整理成冊,於一九九七年出版《抗戰勝利五十周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
二○○六年十一月我們在武漢協辦了中華口述歷史研討會,德高望重的章開沅教授在會上講了話,語重心長。
為了吸引更多朋友參加口述史研究,便利就地進行調查和籌集經費,我們決定在二○○七年成立香港分會,公推陸國燊博士擔任會長,孔強生先生為總幹事。
為了鼓勵年輕一代參與口述史研究,培養下一代的口述史學者,本會與香港分會通力合作,二○○八年夏在大陸舉辦暑期徵文,評審結果,南京師範大學高岩、上海復旦大學蘇聖捷和華東師範大學苗青三位同學獲得最優獎;近年按照原定計劃,繼續舉辦。
本會創辦人唐德剛教授不幸於去年十月二十六日在舊金山辭世,我們痛失良師,深感悲痛,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在紐約皇后區華僑文教中心舉行追悼會,唐教授友好及文化界朋友一百多人與會,對這位史學大師、口述史先驅同表哀思。本會同仁為了表示對唐教授的深切懷念,決定把編輯中的《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學刊》改為紀念集,同時設立唐德剛教授獎學基金,鼓勵青年學子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和口述史研究,將頒發獎學金給合肥安徽大學歷史系研究生。首屆唐德剛教授獎學金,正在安大歷史系的緊密配合下,慎重展開甄選工作。
儘管唐先生已經遠去,但是他的精神長存,我們絕不會忘記他的教誨,定將一如既往,繼續推動口述史的研究工作。這幾年除了上述進行中的計劃外,我們將全力整理唐先生去年西遷加州時留在紐約的資料。當時他決定把全部珍貴藏書一百二十四箱,通過馬大任教授的贈書中國計劃,捐贈合肥的安徽大學;全部手稿、來往書信和研究資料則留交本會保管。希望將來能夠把書信、新舊體詩和單篇史論編輯成書。初步徵集工作已經開始,希望不久的將來在本會同仁的通力合作和文化界朋友的幫助下,能夠盡早完成徵集工作,爭取早日付梓。
目次
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簡介 禤福煇
典範長存:勤學善問、能言善言的唐德剛(代序)于仁秋
紀念唐德剛教授
壹.開拓者的足跡身影
出洋和留學的雜憶 唐德剛口述.古蒼林執筆
貳.難以忘卻的音容笑貌
深切懷念我的老友德剛兄 馬大任
悼唐德剛先生:可讀可賞的文章 胡菊人
紀念唐公仙逝:結識唐公德剛半世紀拾零 朱永德
追思我所認識與懷念的T. K. 熊玠
浩哉斯哲!敬悼唐德剛教授 叢甦
文學的唐德剛 王渝
唐德剛教授和他的史學 吳章銓
唐德剛先生的中國情懷 歐陽哲生
「棄民身世兩心知」:懷念唐德剛教授 汪榮祖
白馬社詩人唐德剛教授 浦麗琳
懷念唐德剛先生 張玉法
悼唐德剛先生:願「唐派史學」後起有人 楊天石
特稿
協和舊事:曹瓊華女士訪談 曹瓊華口述.孔強生執筆
抗日戰爭時期的華人經驗
飛虎揚威:喬無遏將軍抗戰經歷 喬無遏口述.夏沛然執筆
虞為先生訪談錄 虞為口述.夏沛然執筆
鐵翼銀鷹:朱安琪先生回國抗日的回憶 朱安琪口述.禤福煇執筆
為兩個祖國而戰:華裔美國士兵譚灼堯先生 譚灼堯口述.吳章銓執筆
冷戰期間的台灣經驗
白色恐怖下的倖存者:台灣老兵張家林 張家林口述.夏沛然、王渝執筆
「黑蝙蝠」中隊隊員的九霄驚魂記 李國瑞口述.周勻之執筆
後繼者的初試啼聲:暑期徵文獲獎文章選刊
漆貫璞抗戰口述史:我的游擊經歷 漆貫璞口述.高岩執筆
抗戰親歷者白存惠訪談錄 白存惠口述.韓晶執筆
我在抗戰時期的經歷 蔣術口述.苗青執筆
日寇侵華時期的涉縣 張文全口述.張燕莊執筆
本書作者簡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