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中國軍事科技通史》主要內容簡介:軍事科學技術史(簡稱軍事科技史)是在特定的軍事領域中科學技術發明、發展和被應用的歷史。它既是科學技術史的一門分支學科,也是軍事史的一門分支學科。中國軍事科學技術史不僅源遠流長,內容豐富,而且具有獨自的特點。
作者簡介
王兆春,中國軍事科技史專家,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祖籍江蘇高郵,1937年2月出生於上海,1963年7月畢業于南京大學物理系核物理專業。1963-1973年從事國防科研工作。1974年至今,在軍事科學院從事中國火器史,中國軍事技術史.明代軍事史研究,已經出版的專著有12種。
目次
前言
上篇 冷兵器時代的軍事科技
第一章 石兵器階段軍事科技因素的萌芽
第一節 原始人生產工具製作技術的演進
一、石器製作技術的萌芽與演進
二、復合工具的創造
第二節 生產工具用途的擴展
一、新石器中期生產工具開始用作械斗武器
二、新石器晚期開始製作用于部落戰爭的武器
三、炎黃時期開兵器製造之先河
四、堯舜時期始設工師統領兵器製造之事
五、禹建夏后設置兵器製造機構
六、原始兵器製造材料的演進
第三節 華夏祖先創造的原始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衛體兵器
四、防護裝具
第四節 原始的車船和城堡
一、陸上交通工具的出現和車的創造
二、水上交通工具的出現和船的創造
三、古史傳說中的城堡和古城堡遺址的發掘
第二章 青銅兵器階段軍事科技的興起
第一節 青銅兵器手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一、青銅早期夏朝設銅冶鑄造兵器
二、青銅中期商朝設兵器鑄造場
三、青銅后期西周設司空管理兵器製造
四、春秋戰國出現青銅兵器製造的高潮
第二節 青銅時期製造的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衛體兵器
四、防護裝具
第三節 戰車和車戰的興起
一、戰車的基本構造和裝飾
二、戰車的乘員編制和兵器裝備
三、車戰及其技術和戰術
第四節 舟揖的軍事應用和戰船的建造
一、舟楫的軍事應用和戰船的出現
二、戰船的乘員和裝備
三、著名的水戰
第五節 筑城技術的進步和攻守城器械的初創
一、筑城概況
二、筑城技術的進步
三、攻城器械
四、守城器械
五、作戰方式的演進
第六節 兵器的象形文字和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一、兵器的象形文字
二、各種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第七節 《六韜》和《墨子》對武器裝備及其使用的論述
一、《六韜》對武器裝備及其使用的論述
二、《墨子》對攻守城器械的論述
第八節 最早論述軍事科技的著作
一、《考工記》中述及的兵器製造理論
二、對青銅兵器合金比率和冶鑄技術的論述
三、對青銅兵器各部構造比率的論述
四、製造射遠兵器的理論
五、製造皮甲的理論
六、戰車的製造技術
七、城邑的構筑技術
第三章 鋼鐵兵器階段軍事科技的發展
第一節 兵器製造和管理機構的演進
一、春秋戰國兵器製造和管理機構的多樣化
二、秦漢至南北朝兵器製造和管理機構的集中統
三、隋唐五代兵器製造和管理的系統化
第二節 鋼鐵冶煉業的興起和發展
一、鋼鐵冶煉技術的興起和不斷提升
二、冶煉設備的改進和燃料的拓展
第三節 鋼鐵兵器的創制與發展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衛體兵器和防護裝具
第四節 戰車的轉型和戰船的發展
一、戰車的轉型
二、戰船的創新
第五節 軍事筑城的發展
一、城郭建築的概況
二、城郭建築的軍事特色
三、作業量的估算和工程作業圖
四、長城建築的概況
五、長城的守備設施
第六節 攻守城器械和障礙器材
一、攻城器械
二、守城器械
三、障礙器材
第七節 作戰方式的變革和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一、作戰方式的創新和變革
二、秦漢至五代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三、《太白陰經》初創兵器分類法
中篇 火器與冷兵器并用時代的軍事科技
第四章 宋元時期冷兵器進入高級發展階段
第一節 兵器手工業和鋼鐵冶煉業
一、兵器手工業
二、鋼鐵冶煉業
三、冶煉設備的改進
四、煤的利用
五、灌鋼法的采用和發展
六、鋼鐵兵器製造技術的提高
第二節 宋元時期製造的鋼鐵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拋石機
三、格斗兵器
四、衛體兵器和防護裝具
第三節 鋼鐵兵器的裝備制度和戰車的發展
一、鋼鐵兵器的裝備制度
二、戰車的發展
第四節 戰船和水軍技術的發展
一、戰船建造場的普遍設立
二、戰船的主要類型
第五節 戰船工程技術的提高
一、造船技術與工藝的進步
二、船體結構的改進
三、戰船推進具的進步
四、其他船具的改進
五、戰船建造工程技術的創造
六、指南針用于舟師導航
七、戰船裝備的改進
第六節 軍事工程技術在水戰中的運用
一、宋滅南唐之戰中浮橋的搭架
二、宋金黃天蕩之戰中對軍事工程技術的巧用
三、宋元襄樊之戰中對軍事工程實施的綜合運用
四、宋元焦山之戰中軍事工程技術的運用
第七節 軍事筑城技術的發展
一、軍事筑城的基本規制
二、北宋軍事筑城之最——開封城
三、宋夏交界處構筑的堡寨
四、山地防御筑城
五、其他軍事筑城
六、工程部隊的建制
第八節 遼金夏蒙(元)的軍事筑城
一、遼朝的軍事筑城
二、金朝的軍事筑城
三、西夏的軍事筑城
四、蒙(元)的軍事筑城
第九節 攻守城器械和障礙器材
一、攻城器械
二、守城器械
三、障礙器材
四、攻守城技術和戰術的發展
第五章 火藥的發明和軍事科技的躍變
第一節 火藥的發明
一、先民對硝石和硫黃產地分布的認識
二、先民對硝石和硫黃特性的研究
三、煉丹家對火藥發明的貢獻
第二節 《武經總要》刊載的三個火藥配方
一、《武經總要》的作者
二、三個火藥配方及其配制工藝
三、三個火藥配方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 宋代初級火器的創制
一、火球的創制
二、火藥箭的創制
三、火球與火藥箭在戰爭中的最初使用
四、竹火槍的創制
五、鐵火砲的創制
第四節 運用初級火器的著名戰例
一、宋金陳家島水戰
二、宋金采石水戰
三、魏勝抗金之戰
四、宋軍堅守襄陽之戰
五、張順張貴馳援襄陽之戰
六、宋軍堅守靜江之戰
七、元宋崖山之戰
第五節 蒙元時期火器的外傳
一、成吉思汗西征與火器的西傳
二、拔都西征與火器的西傳
三、旭烈兀西征與火器的西傳
四、中國火器向亞洲的傳播
五、中國火器外傳的路線
六、中國火藥與火器西傳的歷史意義
第六節 元代火銃的創制
一、火銃初創時期的實物及其相關的軍事問題
二、元火銃的特點
三、元火銃在作戰中的最初使用
第七節 宋代有關軍事科技的論著
一、<武經總要》關於軍事科技的思想
二、(守城錄》關於軍事科技的論述
三、《翠微北征錄》關於軍事科技的論述
第六章 火銃發展階段的軍事科技
第一節 明朝的手工業與鋼鐵冶煉業
一、促進手工業發展的政策
二、兵器手工業的製造與管理系統
三、兵器製造及領用制度
四、鋼鐵冶煉業的發展概況
五、煉鋼技術的提高
六、冶煉高爐的改進
七、金屬冶鑄技術的提高
第二節 冷兵器的持續發展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防護裝具
第三節 火器戰車的興起
一、製造火器戰車的軍事背景
二、火器戰車的種類
第四節 火器戰船的興起
一、明朝前期的戰船建造廠
二、戰船的種類
三、明初戰船的大規模建造和水軍的規模
四、戰船建造技術的提高和武器裝備的改善
第五節 軍事筑城技術的高度發展
一、都邑軍事筑城之最——南京城
二、平陸都邑軍事筑城之最——北京城
三、長城的擴建
四、沿海衛所城堡的構筑.
五、攻守城器械
六、障礙器材
七、冷兵器的製造定額
第六節 洪武年間製造的火銃
一、寶源局製造的火銃
二、軍器局和兵仗局製造的火銃
三、各地駐軍和政府系統製造的火銃
四、對洪武和建文型火銃銘文的解讀
五、洪武火銃的種類和構造
六、洪武火銃的改進
第七節 永樂至正德年間製造的火銃
一、統一的造銃機構和有關的制度
二、火銃的種類
三、火銃的改進
四、對永樂型火銃銘文的解讀
第八節 火銃的發展和明代前期的軍事變革
一、軍隊編制裝備結構的變革
二、神機營的創建
三、國防設施的改善
四、新戰術的創造和發展
五、鄭和下西洋把火器傳至東南亞國家
第七章 中外火器融合階段軍事科技的全面提升
第一節 子母炮組合式佛朗機的製造
一、佛郎機的優越性
二、汪鉉建議大批製造佛郎機
三、佛郎機的種類和構造
第二節 火繩槍式鳥銃的製造
一、鳥銃的構造特點
二、兵仗局製造的鳥銃
三、新創制的子母鳥銃
四、趙士楨研制的火繩槍
第三節 傳統槍炮的更新
一、單管槍
二、多管(多發)槍
三、輕型火炮
四、大型火炮
第四節 火箭等火器的創新
一、火箭類火器
二、噴筒類火器
三、火球類火器
四、火攻戰車類火器
五、爆炸類火器
第五節 中國古代火藥理論體系的形成
一、火藥配制技術和工藝理論
二、對火藥配方的總結
三、對火藥理論的闡發
第六節 明朝軍事變革的全面深化
一、軍隊編制裝備結構的變革
二、軍事訓練內容的更新
三、國防設施的改善
四、戚繼光用新戰術殲倭的著名戰例
第七節 明末對西洋大炮的引進和仿制
一、歐洲傳教士的橋樑作用
二、明末火器研制家群體及其貢獻
三、首批西洋大炮的引進
四、明末對紅夷炮的使用與製造
五、后金政權對紅夷炮的仿制與使用
第八節 戰車製造的革故鼎新
一、戰車製造的盛況
二、戰車的種類
三、戚繼光所編車營裝備的戰車
四、遼東鎮所編車營裝備的戰車
五、京營裝備的戰車
六、戰車與火器結合作戰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第九節 戰船建造的新穎多樣
一、戰船建造的概況
二、戰船的種類
第十節 軍事筑城技術的創新
一、長城建築技術的創新
二、長城擴建的意義
三、沿海衛所城堡建築技術的創新
四、歐洲棱堡建築技術的傳人
第十一節 火器製造與使用理論的發展
一、指導火器製造理論的轉軌
二、火器製造理論的進步
三、采用新的造炮方法
四、對西洋大炮的大量仿制
五、神機炮的大量製造
六、火器使用理論的深化
第十二節 軍事科技典籍的百花齊放
一、三種江海防專著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二、兩種練兵教戰專著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三、三種火器專著關於火繩槍炮的內容
四、四種綜合性兵書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五、其他四種兵書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六、火器與冷兵器并用時代軍事科技典籍的特點
第八章 火器曲折發展階段的軍事科技
第一節 清前期的兵器製造與管理系統
一、工部系統
二、內務府系統
三、盛京工部系統
四、八旗都統衙門系統
五、各地駐軍系統
六、兵器製造制度
第二節 金屬冶煉業的發展
一、鐵銅鉛冶的發展
二、冶鐵設備與技術的進步
三、冶銅設備與技術的進步
四、煉焦技術的推廣
五、蘇鋼技術的推廣
第三節 清前期製造的冷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防護裝具
第四節 清前期火藥製造技術的進步
一、火藥原料的采買政策
二、火藥原料的加工工藝
三、製造火藥的幾種配方
四、火繩的製造工藝
第五節 清初紅夷炮製造和使用的高潮
一、南明各方用火炮進行抗清作戰
二、鄭成功所部為抗清驅荷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三、康熙為平叛和反侵略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四、雍正為平叛和反分裂使用的火炮
第六節 乾隆至咸豐年間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一、大小金川地區的石碉群
二、乾隆為平定大小金川所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三、乾隆為平定大小和卓所使用的火炮
四、清前期火炮製造的落后與弊端
第七節 清前期火炮的分類
一、重型火炮
二、輕型火炮
三、短管炮
四、炮彈製造方法的改進
第八節 清前期製造的槍械和地雷
一、主要槍種
二、地雷鑄造方法的改進
第九節 戰船的建造和水師的裝備
一、戰船建造廠的設置
二、戰船的種類
三、主要戰船的構造規格
……
下篇 火器時代的兵器科技
第九章 晚清時期對西方軍事科技的引進和發展
第十章 民國初年和北洋政府時期的軍事科技
第十一章 國民政府時期的軍事科技
第十二章 中國近代兵工產品的製造
第十三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事科技事業
後記
上篇 冷兵器時代的軍事科技
第一章 石兵器階段軍事科技因素的萌芽
第一節 原始人生產工具製作技術的演進
一、石器製作技術的萌芽與演進
二、復合工具的創造
第二節 生產工具用途的擴展
一、新石器中期生產工具開始用作械斗武器
二、新石器晚期開始製作用于部落戰爭的武器
三、炎黃時期開兵器製造之先河
四、堯舜時期始設工師統領兵器製造之事
五、禹建夏后設置兵器製造機構
六、原始兵器製造材料的演進
第三節 華夏祖先創造的原始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衛體兵器
四、防護裝具
第四節 原始的車船和城堡
一、陸上交通工具的出現和車的創造
二、水上交通工具的出現和船的創造
三、古史傳說中的城堡和古城堡遺址的發掘
第二章 青銅兵器階段軍事科技的興起
第一節 青銅兵器手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一、青銅早期夏朝設銅冶鑄造兵器
二、青銅中期商朝設兵器鑄造場
三、青銅后期西周設司空管理兵器製造
四、春秋戰國出現青銅兵器製造的高潮
第二節 青銅時期製造的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衛體兵器
四、防護裝具
第三節 戰車和車戰的興起
一、戰車的基本構造和裝飾
二、戰車的乘員編制和兵器裝備
三、車戰及其技術和戰術
第四節 舟揖的軍事應用和戰船的建造
一、舟楫的軍事應用和戰船的出現
二、戰船的乘員和裝備
三、著名的水戰
第五節 筑城技術的進步和攻守城器械的初創
一、筑城概況
二、筑城技術的進步
三、攻城器械
四、守城器械
五、作戰方式的演進
第六節 兵器的象形文字和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一、兵器的象形文字
二、各種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第七節 《六韜》和《墨子》對武器裝備及其使用的論述
一、《六韜》對武器裝備及其使用的論述
二、《墨子》對攻守城器械的論述
第八節 最早論述軍事科技的著作
一、《考工記》中述及的兵器製造理論
二、對青銅兵器合金比率和冶鑄技術的論述
三、對青銅兵器各部構造比率的論述
四、製造射遠兵器的理論
五、製造皮甲的理論
六、戰車的製造技術
七、城邑的構筑技術
第三章 鋼鐵兵器階段軍事科技的發展
第一節 兵器製造和管理機構的演進
一、春秋戰國兵器製造和管理機構的多樣化
二、秦漢至南北朝兵器製造和管理機構的集中統
三、隋唐五代兵器製造和管理的系統化
第二節 鋼鐵冶煉業的興起和發展
一、鋼鐵冶煉技術的興起和不斷提升
二、冶煉設備的改進和燃料的拓展
第三節 鋼鐵兵器的創制與發展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衛體兵器和防護裝具
第四節 戰車的轉型和戰船的發展
一、戰車的轉型
二、戰船的創新
第五節 軍事筑城的發展
一、城郭建築的概況
二、城郭建築的軍事特色
三、作業量的估算和工程作業圖
四、長城建築的概況
五、長城的守備設施
第六節 攻守城器械和障礙器材
一、攻城器械
二、守城器械
三、障礙器材
第七節 作戰方式的變革和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一、作戰方式的創新和變革
二、秦漢至五代典籍中的兵器記事
三、《太白陰經》初創兵器分類法
中篇 火器與冷兵器并用時代的軍事科技
第四章 宋元時期冷兵器進入高級發展階段
第一節 兵器手工業和鋼鐵冶煉業
一、兵器手工業
二、鋼鐵冶煉業
三、冶煉設備的改進
四、煤的利用
五、灌鋼法的采用和發展
六、鋼鐵兵器製造技術的提高
第二節 宋元時期製造的鋼鐵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拋石機
三、格斗兵器
四、衛體兵器和防護裝具
第三節 鋼鐵兵器的裝備制度和戰車的發展
一、鋼鐵兵器的裝備制度
二、戰車的發展
第四節 戰船和水軍技術的發展
一、戰船建造場的普遍設立
二、戰船的主要類型
第五節 戰船工程技術的提高
一、造船技術與工藝的進步
二、船體結構的改進
三、戰船推進具的進步
四、其他船具的改進
五、戰船建造工程技術的創造
六、指南針用于舟師導航
七、戰船裝備的改進
第六節 軍事工程技術在水戰中的運用
一、宋滅南唐之戰中浮橋的搭架
二、宋金黃天蕩之戰中對軍事工程技術的巧用
三、宋元襄樊之戰中對軍事工程實施的綜合運用
四、宋元焦山之戰中軍事工程技術的運用
第七節 軍事筑城技術的發展
一、軍事筑城的基本規制
二、北宋軍事筑城之最——開封城
三、宋夏交界處構筑的堡寨
四、山地防御筑城
五、其他軍事筑城
六、工程部隊的建制
第八節 遼金夏蒙(元)的軍事筑城
一、遼朝的軍事筑城
二、金朝的軍事筑城
三、西夏的軍事筑城
四、蒙(元)的軍事筑城
第九節 攻守城器械和障礙器材
一、攻城器械
二、守城器械
三、障礙器材
四、攻守城技術和戰術的發展
第五章 火藥的發明和軍事科技的躍變
第一節 火藥的發明
一、先民對硝石和硫黃產地分布的認識
二、先民對硝石和硫黃特性的研究
三、煉丹家對火藥發明的貢獻
第二節 《武經總要》刊載的三個火藥配方
一、《武經總要》的作者
二、三個火藥配方及其配制工藝
三、三個火藥配方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 宋代初級火器的創制
一、火球的創制
二、火藥箭的創制
三、火球與火藥箭在戰爭中的最初使用
四、竹火槍的創制
五、鐵火砲的創制
第四節 運用初級火器的著名戰例
一、宋金陳家島水戰
二、宋金采石水戰
三、魏勝抗金之戰
四、宋軍堅守襄陽之戰
五、張順張貴馳援襄陽之戰
六、宋軍堅守靜江之戰
七、元宋崖山之戰
第五節 蒙元時期火器的外傳
一、成吉思汗西征與火器的西傳
二、拔都西征與火器的西傳
三、旭烈兀西征與火器的西傳
四、中國火器向亞洲的傳播
五、中國火器外傳的路線
六、中國火藥與火器西傳的歷史意義
第六節 元代火銃的創制
一、火銃初創時期的實物及其相關的軍事問題
二、元火銃的特點
三、元火銃在作戰中的最初使用
第七節 宋代有關軍事科技的論著
一、<武經總要》關於軍事科技的思想
二、(守城錄》關於軍事科技的論述
三、《翠微北征錄》關於軍事科技的論述
第六章 火銃發展階段的軍事科技
第一節 明朝的手工業與鋼鐵冶煉業
一、促進手工業發展的政策
二、兵器手工業的製造與管理系統
三、兵器製造及領用制度
四、鋼鐵冶煉業的發展概況
五、煉鋼技術的提高
六、冶煉高爐的改進
七、金屬冶鑄技術的提高
第二節 冷兵器的持續發展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防護裝具
第三節 火器戰車的興起
一、製造火器戰車的軍事背景
二、火器戰車的種類
第四節 火器戰船的興起
一、明朝前期的戰船建造廠
二、戰船的種類
三、明初戰船的大規模建造和水軍的規模
四、戰船建造技術的提高和武器裝備的改善
第五節 軍事筑城技術的高度發展
一、都邑軍事筑城之最——南京城
二、平陸都邑軍事筑城之最——北京城
三、長城的擴建
四、沿海衛所城堡的構筑.
五、攻守城器械
六、障礙器材
七、冷兵器的製造定額
第六節 洪武年間製造的火銃
一、寶源局製造的火銃
二、軍器局和兵仗局製造的火銃
三、各地駐軍和政府系統製造的火銃
四、對洪武和建文型火銃銘文的解讀
五、洪武火銃的種類和構造
六、洪武火銃的改進
第七節 永樂至正德年間製造的火銃
一、統一的造銃機構和有關的制度
二、火銃的種類
三、火銃的改進
四、對永樂型火銃銘文的解讀
第八節 火銃的發展和明代前期的軍事變革
一、軍隊編制裝備結構的變革
二、神機營的創建
三、國防設施的改善
四、新戰術的創造和發展
五、鄭和下西洋把火器傳至東南亞國家
第七章 中外火器融合階段軍事科技的全面提升
第一節 子母炮組合式佛朗機的製造
一、佛郎機的優越性
二、汪鉉建議大批製造佛郎機
三、佛郎機的種類和構造
第二節 火繩槍式鳥銃的製造
一、鳥銃的構造特點
二、兵仗局製造的鳥銃
三、新創制的子母鳥銃
四、趙士楨研制的火繩槍
第三節 傳統槍炮的更新
一、單管槍
二、多管(多發)槍
三、輕型火炮
四、大型火炮
第四節 火箭等火器的創新
一、火箭類火器
二、噴筒類火器
三、火球類火器
四、火攻戰車類火器
五、爆炸類火器
第五節 中國古代火藥理論體系的形成
一、火藥配制技術和工藝理論
二、對火藥配方的總結
三、對火藥理論的闡發
第六節 明朝軍事變革的全面深化
一、軍隊編制裝備結構的變革
二、軍事訓練內容的更新
三、國防設施的改善
四、戚繼光用新戰術殲倭的著名戰例
第七節 明末對西洋大炮的引進和仿制
一、歐洲傳教士的橋樑作用
二、明末火器研制家群體及其貢獻
三、首批西洋大炮的引進
四、明末對紅夷炮的使用與製造
五、后金政權對紅夷炮的仿制與使用
第八節 戰車製造的革故鼎新
一、戰車製造的盛況
二、戰車的種類
三、戚繼光所編車營裝備的戰車
四、遼東鎮所編車營裝備的戰車
五、京營裝備的戰車
六、戰車與火器結合作戰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第九節 戰船建造的新穎多樣
一、戰船建造的概況
二、戰船的種類
第十節 軍事筑城技術的創新
一、長城建築技術的創新
二、長城擴建的意義
三、沿海衛所城堡建築技術的創新
四、歐洲棱堡建築技術的傳人
第十一節 火器製造與使用理論的發展
一、指導火器製造理論的轉軌
二、火器製造理論的進步
三、采用新的造炮方法
四、對西洋大炮的大量仿制
五、神機炮的大量製造
六、火器使用理論的深化
第十二節 軍事科技典籍的百花齊放
一、三種江海防專著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二、兩種練兵教戰專著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三、三種火器專著關於火繩槍炮的內容
四、四種綜合性兵書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五、其他四種兵書關於軍事科技的內容
六、火器與冷兵器并用時代軍事科技典籍的特點
第八章 火器曲折發展階段的軍事科技
第一節 清前期的兵器製造與管理系統
一、工部系統
二、內務府系統
三、盛京工部系統
四、八旗都統衙門系統
五、各地駐軍系統
六、兵器製造制度
第二節 金屬冶煉業的發展
一、鐵銅鉛冶的發展
二、冶鐵設備與技術的進步
三、冶銅設備與技術的進步
四、煉焦技術的推廣
五、蘇鋼技術的推廣
第三節 清前期製造的冷兵器
一、射遠兵器
二、格斗兵器
三、防護裝具
第四節 清前期火藥製造技術的進步
一、火藥原料的采買政策
二、火藥原料的加工工藝
三、製造火藥的幾種配方
四、火繩的製造工藝
第五節 清初紅夷炮製造和使用的高潮
一、南明各方用火炮進行抗清作戰
二、鄭成功所部為抗清驅荷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三、康熙為平叛和反侵略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四、雍正為平叛和反分裂使用的火炮
第六節 乾隆至咸豐年間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一、大小金川地區的石碉群
二、乾隆為平定大小金川所製造和使用的火炮
三、乾隆為平定大小和卓所使用的火炮
四、清前期火炮製造的落后與弊端
第七節 清前期火炮的分類
一、重型火炮
二、輕型火炮
三、短管炮
四、炮彈製造方法的改進
第八節 清前期製造的槍械和地雷
一、主要槍種
二、地雷鑄造方法的改進
第九節 戰船的建造和水師的裝備
一、戰船建造廠的設置
二、戰船的種類
三、主要戰船的構造規格
……
下篇 火器時代的兵器科技
第九章 晚清時期對西方軍事科技的引進和發展
第十章 民國初年和北洋政府時期的軍事科技
第十一章 國民政府時期的軍事科技
第十二章 中國近代兵工產品的製造
第十三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事科技事業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