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旗兩岸金融大新局:十一位兩岸金融家的見證
Coin Collecting for Beginners Handbook: A Simple Up-To-Date Guide to Identify, Store, & Preserve Valuable Coins, So You Can Avoid Scams & Turn Your Ne
台灣爵士光譜
2018後生文學獎
中國對沖基金年度報告(2013)(簡體書)
William Bee''s Wonderful World of Tractors and Farm Machines
行銷成功案例小百科
The Green Giant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簡體書)
張國榮繼續寵愛(圖文紀念集)(簡體書)
Gauchos en las primeras postales fotograficas argentinas del s. xx/ Gauchos in the Early 1900s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揮旗兩岸金融大新局:十一位兩岸金融家的見證
滿額折

揮旗兩岸金融大新局:十一位兩岸金融家的見證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後ECFA時代兩岸金融業,如何開創新天地?

簽署ECFA 之後,兩岸金融交流正式大開。你知道工商銀行如何登上世界第一、又將如何打造人民幣版圖?兩岸金融關鍵決策者,如何看自己、看情勢、看未來?
 
本書專訪兩岸十一位金融家,深入剖析兩岸金融發展、情勢、挑戰及展望,他們包括:
‧ 榮鴻慶(上海商銀董事長,最早開啟兩岸三地交流的實業銀行家)
‧ 劉鴻儒(鄧小平改革開放的金融智囊,中國大陸第一任證券監管委員會主席)
‧ 戴相龍(長期執掌中國雙率、為十三億人理財的社保基金理事長,前人民銀行行長)
‧ 吳曉靈(中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委、前人民銀行副行長)
‧ 姜建清(全球市值第一大銀行工商銀行董事長)
‧ 李劍閣(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證券商,包辦大陸國企海外上市)
‧ 王東明(中信證券董事長,中國第一大券商,華爾街日報譽為中國最具雄心的投資銀行)
以及永豐銀行董事長、前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兆豐金控董事長蔡友才和中華民國券商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敏助。

《揮旗兩岸金融大新局》協助你立即掌握發展脈絡及最新趨勢,馳騁兩岸金融業。

書籍重點
他們的佈局,
決定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
左右了中國在世界的金融勢力,
影響台灣未來的財富,
改變了百萬台商的營運,
更將衝擊世界國際政經情勢變化…
兩岸金融界關鍵的決策者,你要知道如何跟他們打交道!

金融業,是兩岸最晚開啟大門交流的行業,卻是影響百萬台商發展命脈、衝擊二十一世紀國際政經的最關鍵產業。簽署ECFA之後,台灣金融人如何登陸?大陸銀行家誰將敲開大門?本書首次揭露從未曝光的兩岸金融交流第
二管道,專訪你一定要認識的兩岸金融十一位關鍵人物。
全書篇章依時間順序,以兩岸金融的重要里程碑與事件為主,並在每章、每個重要事件中,加上與事件相關的關鍵人物的專訪,深入剖析兩岸金融發展、情勢、挑戰及展望並告訴你如何看自己、看情勢、看未來!

作者簡介

陳一姍
天下雜誌主筆,台大經濟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一九九六年進入新聞界,九七亞洲金融風暴啟發了她對金融世界的好奇。曾以韓國、印度、香港國家報導,拿下三座新聞獎。

黃昭勇
天下雜誌主筆,曾任經濟日報記者、證券組組長,通訊雜誌主編,明日報記者,財經、產業相關新聞經驗十五年,領域含半導體與光電產業、證券業、房地產、機電產業等。

張翔一
天下雜誌記者,一九七九年生,台北市人,台大新聞所碩士。曾任電視台文字記者,出版《台灣爵士光譜》。二○一○年參與天下雜誌《人民幣來了》報導,獲SOPA新聞獎。

丁筱晶
天下雜誌記者,台大財金系畢業,選擇財經記者之路而非金融圈。喜歡研究資料,主跑保險、總經、投資、外銀等領域。

顯微鏡與望遠鏡
陳一姍

兩岸間的人流、物流,在上個世紀末陸續都開通了。今年,台灣與大陸終於簽定金融監理協定,ECFA將銀行業納入早收清單,兩岸金融界期待的金流終於也通了。做為兩岸間最晚開放的行業,最長時間的隔絕,卻也使得金融成為兩岸間最陌生的行業。
台灣、大陸各自走過什麼樣的路?這本書透過過去十七年的故事,讓對兩岸金融有興趣的讀者,分享記憶。本書以銀行業為主軸,輔以證券業變化,保險業此次未觸及。必須承認,做為台灣出身的作者,從情感、資訊上,對這片土地抱著恨鐵不成鋼的焦慮,會比較用顯微鏡看台灣,卻用望遠鏡看中國。
十七年很長,我們嘗試找出型塑兩岸金融的關鍵事件,也嘗試探討,為何兩岸金融在二○○五年後,走上強弱不同的道路。大陸金融的世界第一,還待考驗。台灣金融的現代化道路,如今正陷入迷惘。兩岸都有各自的難關要解決。
謹以此書獻給十七年來,推進兩岸金融前進的參與者,你們才是這本書的作者。更要感謝中國金融學會與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此次提供的約訪協助。最後希望此書能使讀者開卷有益。

目次

自序 顯微鏡與望遠鏡
第一篇 初遇──1994~1996

第1章 台灣鬆綁,解嚴解禁解束縛

台灣錢淹腳目也有好處
──專訪邱正雄(台灣永豐銀行董事長)

第2章 大陸轉軌,姓社姓資姓市場?

搞活每個國民經濟的細胞
──專訪劉鴻儒(大陸第一任證監會主席)

第3章 兩岸金融也有第二管道

放鬆大家都高興,紀律沒人聽 !
──節錄謝森中1995年演講(台灣已故央行總裁)

第二篇 奮進──1997亞洲金融危機後

第4章 台灣「動刀」迎接金控元年

絕沒有另一個十年好等!
──專訪蔡明忠(台灣富邦金控董事長)

第5章 大陸三兆人民幣大手術

貨幣「匯」戰沒有贏家
──專訪戴相龍(大陸社保基金理事長、前人民銀行行長)

第6章 台灣污名化的二次金改

第7章 大陸七年打造銀行新巨人

沒想到後來這麼火
──專訪王東明(大陸中信證券董事長)

第三篇 風暴──2008全球金融風暴

第8章 台灣金融自由讓海嘯沖垮了

第9章 大陸四萬億的挑戰

國家富了,老百姓還很窮
──專訪吳曉靈(全國人大委員、前人民銀行副行長)

第四篇 大未來──後ECFA兩岸金融交流

第10章 金融大三通之後……

大時代的銀行家
──專訪榮鴻慶(台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

用大禹治金融
──專訪姜建清(大陸工商銀行董事長)

逐鹿中原還是要靠人民幣
──專訪蔡友才(台灣兆豐金控董事長)

對於金融創新的風險要有容忍度
──專訪李劍閣(大陸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

迎向大中華資本市場
──專訪黃敏助(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第11章 華人金融圈的第一張工作證

附錄 兩岸金融大事紀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