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本活化管理
商品資訊
系列名:Finance 51
ISBN13:9789866511417
出版社:梅霖文化
作者:凱瑟琳.史丹佐; 喬.史丹佐
譯者:李家豪
出版日:2010/12/01
裝訂/頁數:平裝/283頁
規格:21cm*14.8cm (高/寬)
版次:1
商品簡介
「對於經營企業與成長發展,成本管理就是競爭力
對於開拓市場與產生績效,成本管理是致勝關鍵
對於成熟市場產品與OEM,成本管理是生存條件」
成本管理絕不只是刪減成本!有效的管理成本,應該是積極的配置資源,提升效率,創造有價值的活動。
全書都是很有用的秘訣、技巧與實務例證,幫助你了解最新的成本管理概念、策略、發展與科技。不論你是財務或非財務人員,相信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寶貴的知識。聰明的企業曉得運用成本以創造價值,有效的成本管理將是企業成功的不二法門。
本書告訴你最新的成本管理技巧:
完整介紹現在與未來的成本管理方法
創造價值、收入成長與管理獲利的成功策略
成功建立從成本到績效管理的步驟與技巧
解釋各種成本方法的優缺點,創造獨特的成本優勢
作者簡介
成本管理雙月刊總編輯,同時也是成本管理與績效管理的顧問,研究範圍包括政府組織、健康醫療、及教育領域。著作有《從成本到績效》(From Cost to Performance),兩位作者目前居住於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玻利(Minneapolis)。
譯者簡介:
李家豪
東吳大學會計系,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哥倫比亞校區會計碩士(Univ.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現於企業界從事稽核工作。曾任復興工商專校會計講師,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查帳員,證券產業研究員,及多年上市及外商公司財務會計及經營分析主管。譯作有《會計學 Financial Accounting By Walter B. Meigs, Robert F. Meigs , 7th》、《XBRL:21世紀的財務報導》、《公司治理大未來》、《財務風險的9堂課》、《像分析師一樣的思考》,著作有《會計—商業人士必備的會計知識與財務運用》(本書榮獲2005年金書獎)。
名人/編輯推薦
詳盡介紹傳統成本的管理方法,同時指出這些方法的缺失。後面的章節則介紹如何利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導入組織流程,以提供企業控制與改善。本書反應從管理成本到價值創造的重要歷程。讓營運從業人員對財務有近一步的了解,同時也讓財務人員了解以價值為基礎的思考。─布萊恩.瑪斯可(Brian Maskell),BMA公司總裁
以清晰明確的筆法介紹原本令人費解的成本管理世界。作者從頭到尾都在強調成本與組織績效是不可分離。讀者可從本書學習到很多有用的概念及方法,很多都是可直接運用於組織。─保羅.尼文(Paul R. Niven),Primerus顧問公司總裁
作者抓住成本會計的重要組成,將之轉換成有助於現代組織的決策過程,最有幫助的是他們對於有效成本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有完整的說明。─亞瑟.薛尼德曼(Arthur M. Schneiderman),流程管理顧問
「對於經營企業與成長發展,成本管理就是競爭力
對於開拓市場與產生績效,成本管理是致勝關鍵
對於成熟市場產品與OEM,成本管理是生存條件」
資深企管顧問 于泳泓
企業經理人的必要工作,除了衝業績外,就是刪成本!在景氣好的時候,老闆會說,要懂得控制成本!在景氣不好的時候,老闆會嚴厲的要求你,砍成本!這樣的場景大家一定心有戚戚,可是,在衝鋒陷陣的時候,您一定也會發現,沒有武器、不談兵法的士兵,怎麼能突破重圍呢?
一定有更積極的解決方法!
沒錯!成本管理絕對不是只有刪成本!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這種類似線性分析,刪減分子的成本管理方法,其效果平均只有20%!而有效率地管理成本,不,正確地說,應該是積極有效的去配置資源,絕對可以帶來更多正面的幫助,所以我可以告訴你,成本管理的極至表現,就如同本書作者所一再倡導的觀念,是效率的真正提升,與有價值活動的創造。
另一份調查報告也顯示,有高達六成的比率,公司因應CD(Cost Down)要求所刪減的成本及人力,都會在2至3年內恢復現狀。所以,這種在短期間內立即可見的成本刪除功效,很可能在短期之內失去作用,且更可怕的是,短期的CD更有可能會損及企業創造未來價值的機會與重要的投資。此外,再從最簡單的財務分析角度來看,真正佔企業最大成本空間的,其實是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其實只能算是要產生利潤槓桿的小項,真正要起大作用的,應該是讓企業擁有高風險、僵固而欠缺彈性的固定成本部分,可是這個簡單易懂的道理,卻往往最被忽略。
再者,企業常常也會盲目追逐高營業額,卻忽略了基礎的成本分析,實務中常常發現,一些客戶雖然帶給企業看似可觀的營收,但針對該客戶交易過程,所耗掉的直接與間接成本,卻高於營收(或是高的超過想像),這種被稱之為「紅色帳戶」的客戶,企業應該要確實抓出來,並用適當的轉還、調整,甚至於拋棄政策,針對其交易之內容、報價檢討,或直接摒除於客戶名單當中,避免其侵蝕企業利潤,當然,這些都還需要許多成本管理方法,與相關資訊的搜集,方能發揮作用。
說起來,這些都只能算是一些刪減成本的小撇步,任何企業經理人都應該更積極地從企業創造價值的策略端去思考,哪些東西是真正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才是真正成本管理的精華所在。譬如說,在策略發想與產品設計的源頭,就已經將節省成本的觀念納入,並將之發揮出來;甚或是找出已賺得卻流失在無效率的流程中的獲利;甚或是更積極地改變遊戲規則,營運模式等,贏在前端,這才是企業追逐永續經營的成本戰爭中,立於不敗之上上策。
最後,我要用簡單的警語與大家分享,那就是「成本管理」懂得的人多;真正做的紮實,做的到的而從中得利的企業,真的不多!無怪乎文獻所載,直指台灣的企業多不懂得賺「管理財」!絕非空穴來風之言!
序
導讀:成本與價值
在20世紀的後半,經營者與經理人對精細的總帳越來越感到失望,而成本管理系統也總是無助於營運管理及日常決策。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談的都是過去或某一時點的事物,少有關於現在或未來營運的管理。
直到最近才開始出現成功的成本管理方法:作業成本制、績效管理及策略成本管理等是其中較知名的架構。1990年代的經濟榮景讓企業有機會去實驗這些成本管理方法,正當大家開始有些收穫時,景氣卻開始衰退,本書撰寫時正值景氣低迷,沒有人清楚未來的發展是什麼?但管理成本是不論何種景氣情況的,企業或組織的生命中只有成本是無法忽略的。在景氣好時,成本焦點會消弱些,但不至於消失;而景氣差時,成本的重要性又躍然而出。
重要名詞
基於成本的普遍重要性,每一位經理人都必須熟悉其管理。”成本”一詞幾乎深植公司營運或個人生活,有時很難察覺出它的存在與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關於成本的個人習性與信念是我們價值觀的一部份,因此我們經常假設每個人都了解什麼是成本,也相信別人的認知和自己的一樣。事實就是事實,但問題就出在這裡。
財務專業人員的聚焦恰好讓此誤解與溝通失敗更形惡化。首先,傳統標準成本系統支援簿記與財務報表的一致性與比較性;但這些對非財務經理人的助益卻受質疑。再則,財務專業人員必須直接給大眾或私人股東答案,而股東對財務結果的興趣也造成資訊無法支援日常管理或長期規劃的歷史情結。最後,財務專業人員往往不懂得企業語言中的常用詞語:營運、市場、人力資本及價值。財務專業人員如果能熟悉這些詞語其貢獻會更大。
即使財務專業人員受過良好的教育、富創造力且對營運了解,仍需面臨成本管理溝通的挑戰。企業不論大小,所有經理人都必須對成本的重要性質及變動,及它會如何影響績效有共同的了解。當領導人與經理人依據不同的成本管理觀念架構來處理日常營運事務,就會產生衝突與誤解。重點是要有共同的觀念架構及符合企業狀況的語彙,這比採行具知名度的成本與績效管理制度來得重要。當每個經理人必須為預算負責時,某位經理人達成預算的行動,可能傷害其他經理的預算績效。舉例來說,銷售經理的獎金一般是基於銷售金額,不需考慮產品的複雜度;相對的,生產經理的績效是生產的時間、成本降低及避免浪費,複雜的產品對其績效將有負面影響。假使對成本習性與變動有共同的了解,將有助於消弭類似的衝突。
獨特性
成本管理的紀律非常多,本書只討論其中最重要的,正如精簡版的《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但濃縮版經常只是入場券。有興趣進一步鑽研的讀者,可參考《從成本到績效:價值創造的指引》(From Cost to Performance: A guide to Creating Value)”,其中論及成本管理觀念架構、經營者的洞見及策略關聯性。
你會發現這兩本書不同於其他成本管理書籍,它們不是商學系學生的教科書,也不是學院老師的理論著作。其目的不在推廣某一方法或觀念,或是任何拯救企業的秘方。讀者可從一系列成本與績效管理的方法與觀點中學習與獲利。
我們建議融合各種方法,這是本書的宗旨。越來越多組織都具備其獨特性,因此也需要融合。雖然組織有幾個共同的組成 — 人、資產、現金、存在的目的 — 但每個組織都存在更多的差異。在某一公司成功的方法可能讓另一家公司慘敗。這也是為何你在報紙財經版經常見到知識管理、智慧資本及學習組織的相關報導。公司失敗的背後因素往往是這些無形資產的差異。沒有一個經營模式可以套用到所有企業,甚至單一企業也不能長期適用同一個模式。金錢是很重要,但它不代表全部。讓公司有所差異的,是獨特的非財務資產 — 無法反映在傳統財務報導中。我們必須管理非財務性資產的成本與價值,雖然執行的架構仍在成型及測試中。
要想成功管理成本,你需要具備所有成功的成本管理經理人之創意,包含了評估、測試、修改及融合所有成本管理工具與技巧。沒錯,每個管理者基本上都是成本經理人,展現在傳統預算、資本專案及組織整體的損益表中、甚至是在未量化的非財務資產中。
本書與完整版的《從成本到績效:價值創造的指引》,可當作你日常管理決策及長期願景與規劃的最佳資訊來源。
定義基本價值
何謂成本管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原則上一個共同的主軸是:成本就是收入的減項以獲得利潤(這裡我們將費用與成本視為一體,不做會計上的分類)。本書將導出成本與成本管理的精髓 — 不僅僅是收入減成本等於利潤。價值將是引導出成本管理精髓的共同點。
近年來,許多作者與諮詢顧問開始提倡”價值”,價值議題、價值管理、價值等式、經濟附加價值。儘管價值是企業常見的詞語,但探尋近代的價值起源,則是作業成本制的發展初期,當時所有人都努力找出不具附加價值(nonvalue-added activities, NVA)的作業。那時如果你被發現不具附加價值就完蛋了。
很快地,有人發覺透過消弭沒有附加價值作業來降低成本不見得是對的,尤其當你不了解作業的相互關聯性,或該作業所創造的價值。更慘的是,僅去除作業,但保留資源,可想而知,成本將不動如山。
接著是另一個流傳廣遠的觀念”價值等於創造股東財富”。這個專注於股東財富的短視觀點,持續造成破壞性的短期注重財務性資本衡量及忽略人力資本組織:員工、客戶及社區。在許多企業,專注短期財務甚至會削弱股東財富。
“收入是好的,成本是不好的”不是正確的觀念。這種簡單分類法很難成立。在屬性上,收入與成本都是中性元素。只有管理這些元素的管理者可以將它歸類為加項或減項。
收入像是在門口的現金,這是很容易瞭解,看起來像是好人,但只有當收入可一路維持到獲利才有真正助益。接著壞人出現了:成本,是誰讓成本變成壞人?取得高價值資源(成本)就是希望創造某些價值,以此觀之,成本應該是價值的動力。只有網路公司與其投資人相信不需花費成本就可創造價值。
成本是價值的原料,價值將從此資源創造出來。成本管理是成功監管這些有價值的財務與人力資源,進而產生有利於組織的重要因素。每個組織都可決定是否忽略或暫時轉移某些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有經驗的經理人了解到必須對成本與收入,財務與非財務,人力與金錢資本有整合且平衡的觀點。這些專業人員使用整合且平衡的系統來促進持續改善、激勵創新及突破、與強化重要利害關係人。他們不會死守著裁減成本、達到預算或每股盈餘的季目標。他們不會害怕承擔風險或花錢在必要的地方。
本書的目的在協助你成為經營專業人才,視成本管理為價值創造機會,讓你的管理團隊有全新、不同的方向。
本書架構
本書總共分成7個章節,前面章節介紹傳統方法,這是構成第3章與之後章節所介紹進階觀點與方法的基礎與推理。第4章是傳統與先進實務的連結橋樑。
大多數章節都有實務界的案例以協助你自我評估成本系統,希望藉此讓你的系統可以逐步進階,我們的做法有三:
1. 提出問題及探討,協助你評估現行成本實務的成熟度。
2. 提供你足夠的技術知識,以了解會計人員對貴公司的貢獻。
3. 讓你了解得自傳統成本系統與先進成本管理方法的異同。
此外,我們在秘訣與技巧中也提出一些可資運用的建議。
成本與績效管理影響人類行為,也能有效利用資本。因此我們將不斷地檢視成本實務,及它們如何影響人類行為、人類的態度與動機。成本管理系統的成功或破壞都在於行為的影響。
目次
第1章 成本管理:控制與獲利
第2章 傳統成本分類、名詞及實務
第3章 成本會計架構:標準、預算、及控制
第4章 營運資源會計(Operational Resource Accounting)
第5章 流程與以資源為基礎的成本管理
第6章 成本與資源的技巧管理
第7章 策略基礎系統與未來的成本管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