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學校意象》以敏銳的觀察、深刻的思考、飽滿的激情,對中小學校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掃描,目光觸及人類歷史中的學校意象、學校時間意象、空間意象、文化意象、學生生活意象、教師生活意象、學校改革意象、現代教育意象、文學作品中的學校意象、城市鏡像中的學校意象等,勾畫了一幅文理與哲思交相輝映的學校意象卷軸。
《學校意象》采用詩意的敘事話語和批評的思維路徑,以開闊的視野、理想的情懷和深切的現實感,援引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城市學和教育哲學等多種理論視角,對當代中國城市基礎教育現狀進行獨到的美學梳理和深度的文化解讀。論述清晰簡潔,筆法汪洋恣肆,描敘與批判並行,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和可讀性。
《學校意象》對于我們深刻理解當代社會變遷中學校的處境變化、深刻認識學校的形象和本質、深刻反思現代學校教育理論與實踐,具有獨特的啟迪意義。
《學校意象》采用詩意的敘事話語和批評的思維路徑,以開闊的視野、理想的情懷和深切的現實感,援引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城市學和教育哲學等多種理論視角,對當代中國城市基礎教育現狀進行獨到的美學梳理和深度的文化解讀。論述清晰簡潔,筆法汪洋恣肆,描敘與批判並行,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和可讀性。
《學校意象》對于我們深刻理解當代社會變遷中學校的處境變化、深刻認識學校的形象和本質、深刻反思現代學校教育理論與實踐,具有獨特的啟迪意義。
作者簡介
曹葆華,1964年生,安徽太湖人。1985年畢業于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安徽師大教育學原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安徽省調研會常務理事,省電教協會常務理事,蕪湖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客座教授,蕪湖市政協委員,弋江區人大代表。出版《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合著)等著作多部,參加編著普通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材、職業中學《語文》教材及《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教程》多部,主持或參與完成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獲安徽省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發表及獲獎論文40余篇。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中學語文先進工作者、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稱號。現供職于蕪湖市城南實驗中學。
目次
總序
第一章 緒論:有一個叫學校的地方
第一節 學校:人類散落在大地上的意象符號
第二節 學校和學校中的人:尋找詩意的棲居
第三節 學校小歷史研究:一幅學校意象卷軸
第二章 人類歷史中的學校意象:夢想的驛站
第一節 大地上的學校:人類的文明之旅
一、世界最早的學校:人與知識的美麗相遇
二、中國學校的脈流:中華文明的淺流輕唱
三、學校是什麼:人性和詩性的社會機構
第二節 詩意的學校:人類的夢想之旅
一、孔子的私學:民主教育的先河
二、柏拉圖學園:散步與對話教學
三、詩人的學校:空中飛舞的蝴蝶
第三章 學校時間意象:成長的編碼
第一節 課程表:學校表達時間的詞匯
一、時間迷夢:鞭策學生過度開發時間
二、時間原則:要浪費時間,不要愛惜時間
第二節 考試:學校日常生活的媚俗
一、考試:現代學校教育的狂歡
二、媚俗:教育不能承受之輕
第四章 學校空間意象:凝動的音樂
第一節 廣場與草地:生命的流淌
一、現代學校空間:突破“全景敞視主義”
二、江南校園空間:演繹教學故事的場所
第二節 操場與沙坑:欲望的敘事
一、操場:特殊的流動空間
二、操場:感性的生命舞臺
第五章 學校文化意象:期待的隱喻
第一節 校服與校徽:青春的修辭
一、校服文化旅程:特殊的流動文化
二、校服文化創新:走向審美和民主
第二節 典禮與儀式:成長的洗禮
一、典禮與儀式:學校精神文化的載體
二、學校儀式考察:教育學描述和解讀
第六章 學生生活意象:艱難的戰鬥
第一節 沉重的書包:日常生活的陣地戰
一、童年的苦難:誰製造了起跑線上的恐慌?
二、“減負”:師生都不再戴著鐐銬跳舞
第二節 流浪的夢想:全景敞視下的突圍
一、全景敞視:教育和青春的焦慮
二、流浪:那些固定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
三、逃離:我的明天在哪里?
第七章 教師生活意象:別處的生存
第一節 師表困局:還給我應有的幸福
一、教師的身份與形象:尖銳的斷裂
二、教師的工資與地位:曖昧的嘲諷
三、教師的職責與境界:做學生的“重要他人
第二節 班主任: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一、教育文化的吊詭:恢復“批評權”?
二、班主任的使命:建設初級社會共同體
第八章 學校改革意象:救贖與狂歡
第一節 課程改革:現代教育的幽靈在徘徊
一、新課程改革:一個時尚的幽靈
二、教師的缺席:沉默,或者“遊戲”
第二節 突破“鏡城”困境:重返中國式教學藝術
一、“鏡城”困境:遠離真實的教學生活
二、“敬畏”傳統:教育走向新的境界
第九章 現代教育意象:尊嚴與夢想
第一節 流動兒童:異鄉生長我美麗的夢想
一、城市學校打開大門:實現教育公平
二、城市學校敞開胸懷:關注苦難心靈
第二節 未來教育:營構詩意的“異托邦”
一、失重的時代:警惕消費文化的魔力
二、蘇醒的時代:期待課程改革再出發
三、烏托邦精神:現代教育的根本品質
第十章 文學作品中的學校意象:癥候與解碼
第一節 學校教育生活批判:成長中的天然悖論
一、西方教育小說:人生成長與學校的天然悖論
二、中國學校生活小說:青春成長的煩惱與痛苦
第二節 對學校生活的超越:回歸人的自然本性
一、呼喚:回歸大自然和人的自然本性
二、超越:理想的學校圖景與人生狀態融為一體
第十一章 城市鏡像中的學校意象:困境與超越
第一節 現代城市鏡像:焦躁與欲望的聚合
一、現代城市:焦躁的變形金剛
二、現代城市:浮躁的欲望漩渦
第二節 城市學校語境:學校與社區的疏離
一、學校悲情:城市發展的祭品
二、校園安保:孩子們失去了什麼?
第三節 尋找學校本質:詩意照亮城市心靈
一、現代城市精神:呵護兒童的美麗和靈氣
二、現代學校精神:以詩意照亮城市的心靈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緒論:有一個叫學校的地方
第一節 學校:人類散落在大地上的意象符號
第二節 學校和學校中的人:尋找詩意的棲居
第三節 學校小歷史研究:一幅學校意象卷軸
第二章 人類歷史中的學校意象:夢想的驛站
第一節 大地上的學校:人類的文明之旅
一、世界最早的學校:人與知識的美麗相遇
二、中國學校的脈流:中華文明的淺流輕唱
三、學校是什麼:人性和詩性的社會機構
第二節 詩意的學校:人類的夢想之旅
一、孔子的私學:民主教育的先河
二、柏拉圖學園:散步與對話教學
三、詩人的學校:空中飛舞的蝴蝶
第三章 學校時間意象:成長的編碼
第一節 課程表:學校表達時間的詞匯
一、時間迷夢:鞭策學生過度開發時間
二、時間原則:要浪費時間,不要愛惜時間
第二節 考試:學校日常生活的媚俗
一、考試:現代學校教育的狂歡
二、媚俗:教育不能承受之輕
第四章 學校空間意象:凝動的音樂
第一節 廣場與草地:生命的流淌
一、現代學校空間:突破“全景敞視主義”
二、江南校園空間:演繹教學故事的場所
第二節 操場與沙坑:欲望的敘事
一、操場:特殊的流動空間
二、操場:感性的生命舞臺
第五章 學校文化意象:期待的隱喻
第一節 校服與校徽:青春的修辭
一、校服文化旅程:特殊的流動文化
二、校服文化創新:走向審美和民主
第二節 典禮與儀式:成長的洗禮
一、典禮與儀式:學校精神文化的載體
二、學校儀式考察:教育學描述和解讀
第六章 學生生活意象:艱難的戰鬥
第一節 沉重的書包:日常生活的陣地戰
一、童年的苦難:誰製造了起跑線上的恐慌?
二、“減負”:師生都不再戴著鐐銬跳舞
第二節 流浪的夢想:全景敞視下的突圍
一、全景敞視:教育和青春的焦慮
二、流浪:那些固定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
三、逃離:我的明天在哪里?
第七章 教師生活意象:別處的生存
第一節 師表困局:還給我應有的幸福
一、教師的身份與形象:尖銳的斷裂
二、教師的工資與地位:曖昧的嘲諷
三、教師的職責與境界:做學生的“重要他人
第二節 班主任: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一、教育文化的吊詭:恢復“批評權”?
二、班主任的使命:建設初級社會共同體
第八章 學校改革意象:救贖與狂歡
第一節 課程改革:現代教育的幽靈在徘徊
一、新課程改革:一個時尚的幽靈
二、教師的缺席:沉默,或者“遊戲”
第二節 突破“鏡城”困境:重返中國式教學藝術
一、“鏡城”困境:遠離真實的教學生活
二、“敬畏”傳統:教育走向新的境界
第九章 現代教育意象:尊嚴與夢想
第一節 流動兒童:異鄉生長我美麗的夢想
一、城市學校打開大門:實現教育公平
二、城市學校敞開胸懷:關注苦難心靈
第二節 未來教育:營構詩意的“異托邦”
一、失重的時代:警惕消費文化的魔力
二、蘇醒的時代:期待課程改革再出發
三、烏托邦精神:現代教育的根本品質
第十章 文學作品中的學校意象:癥候與解碼
第一節 學校教育生活批判:成長中的天然悖論
一、西方教育小說:人生成長與學校的天然悖論
二、中國學校生活小說:青春成長的煩惱與痛苦
第二節 對學校生活的超越:回歸人的自然本性
一、呼喚:回歸大自然和人的自然本性
二、超越:理想的學校圖景與人生狀態融為一體
第十一章 城市鏡像中的學校意象:困境與超越
第一節 現代城市鏡像:焦躁與欲望的聚合
一、現代城市:焦躁的變形金剛
二、現代城市:浮躁的欲望漩渦
第二節 城市學校語境:學校與社區的疏離
一、學校悲情:城市發展的祭品
二、校園安保:孩子們失去了什麼?
第三節 尋找學校本質:詩意照亮城市心靈
一、現代城市精神:呵護兒童的美麗和靈氣
二、現代學校精神:以詩意照亮城市的心靈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