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彩虹在雲端出現:與主交談系列講章03
滿額折
彩虹在雲端出現:與主交談系列講章03
彩虹在雲端出現:與主交談系列講章03
彩虹在雲端出現:與主交談系列講章03
彩虹在雲端出現:與主交談系列講章03
彩虹在雲端出現:與主交談系列講章03

彩虹在雲端出現:與主交談系列講章03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40 元
優惠價
90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經過長時間洪水氾濫,洪水消退,大地再度恢復原狀。
上帝對挪亞說:「我現在要與你們立約。我應許你們:所有的生物絕不再被洪水消滅,不再有洪水消滅大地。我使我的彩虹在雲端出現,作為立約的永久記號。」(創9:9;11~12)。
彩虹是上帝用來與挪亞立約的記號,這記號表示幾個重要意義;第一,表示上帝止息忿怒,平安來臨了;第二,彩虹出現,表示光明和喜樂來臨。

目次

目錄
感恩節 5~26
其中有一個人連忙轉回來/7
把自己當作活祭獻上/17
聖誕節 27~56
那就是要給你們的記號/29
帶給萬民極大喜樂的好消息/35
願和平歸給地上祂所喜愛的人/41
跟天使同聲頌讚慶祝/47
新年 57~143
把房子誚b磐石上/59
隨著時間移轉而成長/69
生命的更新/77
新的開始/87
彩虹在雲端出現/97
等候天亮/107
迎新年、作新人/117
進入巡禮旅途的新境界/125
召喚與順服/135

書摘/試閱

輯一
感恩節

大衛王在全體會眾面前頌讚上主。他說:
「上主――我們祖宗雅各的上帝啊,願你永受頌讚!
你至大;你有能力、榮耀、光輝、威嚴。
天上地下所有的都是你的;
你是君王,是萬物的主宰。
所有富貴、財寶都從你那裏來;
你用你的力量、權柄統治萬有。
你能使人強大、健壯。
我們的上帝啊,我們感謝你,頌讚你榮耀的尊名!
我的人民和我實在不能獻給你甚麼;
因為萬物都是你所赐的,
我們不過把屬於你約還獻給你。」
――歷代志上廿九章10-14節

其中有一個人連忙轉回來
耶穌説:「得到醫治的有十個人,
其他的九個在哪裏呢?
為甚麼只有這個外族人回來感謝上帝呢?」〜路加福音十七章17-18節
讀經:
歷代志上廿九章10-13節
路加福音十七章11-19節
每年十一月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的由來是美國第一批移民從歐洲來到新大陸之後,將第一次收割的榖物獻給上帝,對祂的帶領、保佑表示感恩。以後每年到了這一天,儘管美國社會已從傳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化、都市化的現代社會,信徒也不再以農產品作為感恩節的禮物拿來教會奉獻,但遵守感恩節的習慣及對上帝感恩的心依然不變,我們也遵循這種信仰傳統,在今天舉行感恩節禮拜。
聖經教我們「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帖前五18)的意思是,表達感恩的方式可以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但感恩的心則不能改變。那麼,感恩的心要如何培養,感恩要怎樣表達呢?路加福音十七章11至19節,記載十個痲瘋病人得到耶穌醫治後的表現,提供我們一些重要的啟發和教訓。

有十個痳瘋病人迎著祂走過來,他們遠遠地站著

聖經記載:「耶穌在往耶路撒冷去的旅途中,經過撒馬利亞和加利利中間的地區。他進了一個村莊的時候,有十個痲瘋病人迎著他走過來。他們遠遠地站著,高聲喊說:『耶穌,老師啊,可憐我們吧!』」(路十七11-12)聖經用短短的幾句話,把這十個痲瘋病人的處境、心情和期待都隱約的描述出來。他們罹患了可怕的病――痲瘋病,這個共同的處境使他們凝聚在一起,彼此關懷。
痲瘋病在聖經時代被稱為「受咒詛的病」,意思是罹患了此病是受了神的懲罰,這是痲瘋病人遭到社會排斥的根本原因。一個被神懲罰的人,別人怎敢對他示好,與他接近呢?於是產生了關於痲瘋病的許多忌諱及禁例。〈利未記〉記載詳細的禁例:凡被祭司檢查而認定罹患痲瘋病者,就被宣佈為「禮儀上不潔淨」的人,他必須被隔離起來,與一般人分開生活,因此,他必須過著離群索居,像遭到遺棄的人一般的生活。為使痲瘋病人與一般人有明顯的區別,除避免相互接觸外,連他們要穿甚麼樣的衣服,外出時怎樣走路,與一般人接觸時要注意甚麼,都有詳實明確的規定――「患了痲瘋病的人必須穿撕裂的衣服,要披頭散髮,遮住臉的下部,喊叫:『不潔淨,不潔淨!』在痲瘋病沒有痊癒處前,他是不潔淨的;他必須住在營外,跟別人隔離。」(利十三45-46)
可見痲瘋病人遭受到的痛苦是多層面的:身體的疼痛、生活的孤獨、精神的苦悶,聖經藉著他們居住在「撒馬利亞和加利利中間的地區」的話表示他們居住在地理上的邊陲地區,過著無人關懷的邊緣人生活。耶穌經過那裡時,那十個痲瘋病人迎著祂走過來,表示他們是多麼需要跟他們接近、交往,來關懷他們。
聖經根據這些痲瘋病人的特殊需要,把他們歸入一個類別,與一般入有所區別。由於他們有特殊的渴望,對別人對待他們的態度特別敏感,比一般人更容易接納別人的關懷,而心存感激,溢於言表。在缺乏或困難的處境中更容易使人產生感恩的心,而且,對所領受之恩惠更能珍惜、欣賞,對施恩者表露真誠的感戴。
按理說,人無論在匱乏或富足時,都應該心存感恩來頌讚主,但實際則不然。人很容易忘記上主的恩惠,以為自己目前擁有的,是靠自己的才智或努力獲得的。有人甚至像路加福音十五章所記載的那位浪子一樣,連還沒有到手的也認定上帝有義務給他,所以才敢要求:「現在就把我應得的產業分給我。」自己目前已擁有的和還沒到手的都認定「應該」屬於自己,這樣,當他所要求的到手之後,就把它「賣掉了…帶著錢…到了遙遠的地方,在那裡揮霍無度,過放蕩的生活。」(路十五12-13)因為他不知道所擁有的才智、財物是上帝的賜與,才會不懂得珍惜任意揮霍。
那十個痲瘋病人看見耶穌從那裡經過,就迎著祂走過來,但走了一段路之後就停下來,「遠遠地站著,高聲喊說:『耶穌,老師啊,可憐我們吧!』」他們這樣做,是恪於規定,不可以再向前去親近耶穌。這不僅是社會給他們的限制,他們也覺得自己不配。「應該」與「不配」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對財物及恩賜抱持「應該」獲得的人不懂得感恩,只有覺得自己不配的人才會感恩,這是人對上帝感恩的基本態度。

其中有一個人看見自己已經好了

對那十個痲瘋病人的懇求,聖經說:「耶穌看見了,對他們說:『你們去,讓祭司檢查你們吧!』」聽了這話,聖經接著描述他們的反應:「他們去的時候已經潔淨了。」(路十七14)耶穌叫他們去接受祭司的檢查,他們遵照耶穌的指示去的時候,神蹟就發生,他們的病已經得到了醫治。
但故事並不就此打住,它更進一步記載那十個入的回應,「其中有一個人看見自己已經好了,連忙轉回來,大聲頌讚上帝,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他。」(路十七15-16)因為回來道謝的只有一個人,耶穌就感慨說:「得到醫治的有十個人,其他的九個在哪裡呢?為甚麼只有這個外族人回來感謝上帝呢?」(路十七17-18)
聖經再把範圍縮小,把這些有特殊需要而且他們的需要已得到滿足的人,再加以區分為「懂得感恩」與「不懂得感恩」這兩種人。耶穌覺得那「不懂得感恩」的九個人,他們不回來感謝上帝是不應該的。「其他的九個人在哪裡呢?」的質問,表示耶穌對他們不懂得感恩的冷淡反應感到痛心。
不僅耶穌當時有這種不懂得感恩的人,更早時候的人也是如此。上主把祂對以色列人受恩不懂得報答的感受,藉著以賽亞書表露出來,祂嘆息說:「天哪,地呀,都來聽!我――你們的上主這樣宣佈:我親自扶養帶大的孩子竟然背叛我。牛認識主人,驢知遒主人餵祂們的槽,我的子民以色列卻不認識我;我的子民甚麼都不明白。」(賽一2-3)古時候的人被批評為蒙恩不思圖報,現代人又如何呢?我們必須承認,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每下愈況,愈趨嚴重。
那麼,為甚麼得到醫治的有十個入,其中只有一個回來感謝上帝呢?其他九個人哪裡去了呢?對此一質問,聖經藉著那個回來道謝的人所做的事,給了我們解答。「看見自己已經好了」這話意指,那個人只看自己而不看別人。感恩的事是自己的事,不可以把自己或自己所得到的拿來跟別人比較。
一般人喜歡把自己的事或自己所擁有的拿來跟別人比較,結果難免引起不平和不滿;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這樣一比,感恩的心就消失了。一個作兒子的人若拿父母給自己的東西或關懷,跟其他兄弟做比較,而批評父母親偏袒,一定會傷父母的心。真正孝順的兒子絕不會這樣做,他會以自己所得到的為滿足,並且感謝。我們對上帝的態度也當如此,不應該把上帝對待自己跟別人份量的輕重拿來做比較。
「看見自己已經好了」是注意到自己的現況――「已經好了」。一般人不但喜歡把自己的事拿來跟別人比較,也喜歡把自己現在的情況拿來和過去做比較;結果,往往使他無法滿足現況而不懂得感謝,甚至使他對過去的痛苦經驗或輝煌事蹟耿耿於懷,而對目前的處境發出抱怨。我們應該效法那個人,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想自己所得到的是誰的賜與、幫助。那個人因為清楚認識耶穌是醫治他的人,才會轉回來向祂致謝。以色列人對上帝忘恩負義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去探索蒙福的來源――「我的子民甚麼都不明白。」這句話台語聖經譯為:「我的百姓不曉想」,能很貼切地表示他們不知感恩的原因。
一個真正心存感恩的人無論環境如何改變,處境多麼惡劣,感恩的心也不受影響。聖詩七十三首「今阮感謝上帝」的作詞者林高德牧師(Martin Rinkart,1586-1649),他經歷了戰爭、饑荒、瘟疫等災難,親手埋葬了無數的受難者,卻作了這首感人肺腑的感恩詩。這首詩引用的經文是歷代志上廿九章13節,大衛王奉獻「為建造聖殿的禮物」的禱告詞中的一句:「我們的上帝啊,我們感謝你,頌讚你榮耀的尊名!」感恩會使人產生力量,勇敢而喜樂的去對付困難,來完成上帝交付我們的使命。

連忙轉回來,大聲頌讚上帝

那個人「看見自己已經好了」心裡非常感激,就連忙轉回來到耶穌那裡,大聲頌讚上帝,並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慼恩必須要有行動來配合,才算圓滿。但許多人只停留在感激的階段,沒有進一步透過行動來表達內心的感受,這樣的話,不管你內心多麼感謝,別人怎麼會知道呢?人非草木,受到別人的恩惠,任何人都會生發感恩的心,但很多人並沒有透過行動表達出來。蒙恩不回報好比水池沒有出水口,或出水口被堵塞,水流不出去。若池水只流入不流出,就會變成死水臭。死海之所以得到這名稱,就是因為水光流入而不流出,裡面的水終於變成死水,造成所有的魚類都無法生存。
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若只是領受恩惠而不懂得感恩、不回報,難免也會硬化,以後恐怕永遠不會有任何反應,心靈失去喜樂。加利利湖的情形就全然不同,湖水既流入也流出,保持流動,就永遠新鮮,能生養各種魚類,造福鄰近的居民。我們也應該如此,領受恩惠就要有感恩的表現,靈命才能活潑成長。感恩會提升人類屬靈生命的品質,耶穌問:「那九個人在哪裡呢?」祂這樣問不是因為祂得不到他們的道謝而有所埋怨,而是為他們不懂得感恩,以致他們屬靈生命的資質受到虧損,而表示惋惜。
那麼,感恩要怎樣表達呢?聖經說:「其中有一個人看見自己已經好了,連忙轉回來……」「連忙」的意思是立刻,這表示感恩需要立刻付諸行動來表達。時間在表達感恩的事,是一項重要因素。要爭取時間來表達感恩,時間若遭到耽誤,感恩的價值就大打折扣,效果也因此減少。大部分的人都會急於爭取上帝的恩賜,但恩賜一到手就忘得一乾二淨,或不及時感恩。人有容易忘恩的弱點及緩於表達的惰性,為要防範這樣的弱點及惰性,領受恩惠時就要立刻表達感恩。
除了這項主觀的弱點之外,還有客觀因素所引起的困難。有人因為感恩而對主許願要獻身做工或奉獻金錢,但受到客觀因素的牽連,沒有立刻還願,後來因為事業失敗、健康不好,或受到其他因素的攔阻,以致對上帝許願無法兌現的事時有所聞,到那時候,雖然有心奉獻,可惜力不從心,無法對上帝還所許的願。
那個人連忙「轉回來」,表示他回到施恩者耶穌那裡來,這是回歸蒙恩之「原點」的行動。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樣蒙恩的原點,以及蒙恩的經歷。有人病得醫治,有人得到主的保佑而得以脫離危險,有人心靈得到主特別的啟示因而醒悟等等。我們應該記得自己蒙恩的經歷而時常記念,使它成為心靈歷程中的「加油站」,藉著感恩而重新得力,續奔前程。
有一個關於撒該的故事:撒該遇見主得救後,生活有很大的改變。其中有一件明顯的事是他每天一定撥出一段時間,私下到城外特定的地方去禱告。家人覺得詫異,有一天派人跟踨他去看個究竟。發現撒該走到原先他遇見主的那棵樹下,在那裡停下來,面對那棵樹站著默默禱告。家人看見他這樣做,就問他:「為甚麼跑到這麼老遠的地方來禱告?」他回答:「這是我遇見主的地方,我需要每天回到這個蒙恩的地方,回想當時的情況,重溫主愛。」你是否也像撒該這樣有蒙恩的原點呢?是否常回到那裡對主表達謝意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