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滿額折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奧之細道」除了美,其餘不用再說了。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是一致公認的世界文學經典巨作
與《源氏物語》同享盛名
擁有十多種不同語言的譯本
魅力永垂不朽
它的絕美,它的毓秀
使得《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必須由絕佳三大名家來闡釋:

第一位:松尾芭蕉(日本俳諧大師、世界聞名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手。在日文學史上地位,可媲美中國的「詩聖」杜甫)
第二位:鄭清茂(美國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日本文學研究專家)
第三位:莊因(知名作家、書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

日本三大景之一「松島」,景色依地點與季節幻化而令人讚嘆;
兩岸林木扶疏山色奇美的日本三大急流之一「最上川」
以及擁有絢爛華麗殿宇群的日光東照宮、四周古木參天的鹽竈神社、法像莊嚴的瑞巖寺、矗立於幽靜山林中的立石寺等景點,
除了本身所具備的自然人文觀賞價值之外,
更因出現於《奧之細道》旅程中而聲名大噪。
松尾芭蕉借助中國古典文學與哲學思想,
將俳句的和諧性與詩歌的高雅兼容並蓄,
使得俳句成為與漢詩、和歌相媲美的雅俗共賞詩體文學。
俳句中時而加入與季節相關的字詞及作者心境,
這樣的文體正好能將奧之細道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完整地呈現出來。

《奥之細道》屬於「俳諧紀行文」類,
是日本俳諧大師松尾芭蕉(1644-1694)的代表作,
日本俳諧文學的瑰寶。

它不僅體現日本人自豪的日本文學特色,也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藝術價值。
目前已有十多種不同語言的譯本。

譯文配合精簡古雅之俳句風格採用淺易之文言體,
譯注評釋佐以朗朗上口之中日名家詩句,
使讀者更能體會原文字裡行間之精妙,
隨文神遊於松尾芭蕉這段經典旅途中。

《奥之細道》不僅為日本文學史上之經典紀行文學,
此一旅程亦因俳句愛好者追尋芭蕉腳步而成為觀光旅遊之熱門參考路線。

作者簡介

松尾芭蕉
日本德川時代的俳諧大師,有日本「俳聖」之譽。是日本德川時代燦爛的「元祿文化」的旗手之一。俳諧是一種最具日本特色、極為重要的文學類型。

芭蕉在日本俳諧史上,遠承日本和歌與中國詩文的古典傳統,提出枯淡、閑寂、輕妙等美學概念,融匯人生即旅、諸行無常的存在哲學。所創蕉門蕉風,影響深遠,不僅在日本歷久不衰,至今依然,而且波及世界各地,仍在擴大中。

芭蕉(Basho)的名字幾乎變成了俳句的同義詞。現在有所謂英俳、漢俳之作,追本溯源,也應與芭蕉的典範不無關係。

譯注者簡介
鄭清茂
台灣嘉義縣牛斗山人。1933年生。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2003年退休。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寄意於中日文學關係(或和漢比較文學)與日本漢文文學,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譯有《宋詩概說》等書。另有中日英文相關論文多篇。

繪圖者簡介
莊因
名作家、書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

晚晴──推介鄭清茂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莊因
今夏,老友鄭清茂教授自台來信,稱說近期已完成松尾芭蕉先生17世紀所著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一書之迻譯,刻交聯經出版公司出版,囑我為其譯本配圖插畫。此等工作理當由專業朋友充任,然師兄寵愛,既已降旨,不敢有違。

對於繪事,自幼受故宮文物長期薰染,及長,復因三弟莊喆從事繪畫藝術,經其介紹解說,對西方繪藝的流風淵源略有所悉;再加上我個人對中國近代水墨漫畫大家豐子愷先生的偏愛,無師指點,有意無意間竟也抓起毛筆,以童子舞耍大刀的蠻勇大膽揮灑起來了。台灣純文學出版社當年為我出了一冊《莊因詩畫》(後經三民書局再版發行),算是偶留指爪。而今人在古稀之年,因緣得與師兄名具一書,留傳後世,正乃向素所願。於是便欣喜厚顏遵旨領命了。

清茂是我台大中文系同門師兄。上世紀1960年代,他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執教的時候,我自澳(洲)遷美,任教於金山海灣南部的史丹福大學。當時尚未婚,人地生疏,客中寂寞難忍,便幾乎每個周末不請自至,開車去柏城會見一批台大舊識而刻在加大攻讀的朋友,當然也就常去鄭府騷擾了。未料清茂師兄與秋鴻大嫂非但全然不以為意,竟對我惻隱關愛,索性給了我這個不速之客一把家門鑰匙,著我進出自由。每次在鄭府歇腳,最感舒爽也最令人安逸著迷的時光,當屬在晚飯之後,一壺清茶,秋鴻大嫂打開唱機,播放日本當時名歌星青江美奈及五木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稍嫌沙澀的歌曲;而清茂師兄於斯時燃上一根香菸,開始徐徐講述日本文學史及史上知名人物的古今掌故及軼事來。冬夜寒雨扣窗,秋鴻大嫂更會煮酒供清談助興。在烟霧繚繞,酒意漫升,歌聲撫耳的氣氛下,似乎都可聽見心潮滌盪,與太平洋上波濤洶湧拍叩的聲音了。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有「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之句,當時我的感受正復如此。家國兩忘,寂寞全消。

這都是四十餘年前壯年期的往事記憶了。

1970年代上半期,我完婚。在加大攻讀的那一批舊識友好,於學成後星散各奔西東,清茂師兄終也轉往東岸教學。那時他每自麻州返台,來去都道經金山,且多在酒蟹居小事盤桓數日。晚飯後,入夜人靜,燈下清茶一壺一似當年,師兄雖已戒菸,然則清雅依舊,談說亦依舊。所不同於當年柏城之時者,是他髮已轉白,且隨流光漸然脫落。歲月悠悠,看來卻益發清潤、雍泰、安和了。

1996年,花甲之期的師兄自麻州大學提前退休,接聘花蓮東華大學,攜妻返台定居。七年後,他正式告老,離杏壇而棲隱桃園。畢生清淡雅和的他,此時意定神閒,和枯淡而安寂寞,在家讀書養生,晚境越發予人清而茂之感。遊樂沉浸於滿室私藏中、日文書庫中,俳諧風雅,怡然自得。時推日累,終於完成了《奧之細道》一書的迻譯。

松尾芭蕉氏此書,為奧羽北路行腳記遊。俳文精簡古雅。此書之一般中譯,若非有蘊深厚豐的日文基礎、浸煉的中國舊學給養,以及個人的清品茂才及淡雅有約的生活風格,恐怕是難於掌控得恰如其分的。《奧之細道》一書,雖早有鄭民欽等人譯本,但皆不及師兄今譯之完備詳實。清茂師兄之譯本,最可貴者是他掰開揉碎,再為重新組合之大手筆,沒有十分的功力絕難臻成。他的譯本,我願擇要引說推介如下:

①譯注、評釋、及專著參考文獻,多達九種以上。
②主要參考文獻,凡屬作者松尾芭蕉本人之作品以及相關之研究,多達十三種。
③鄭清茂譯本中注譯部分所引用之和歌、漢詩、故實之類,為數浩繁。但譯者均在相關注解中一一明示出處。
④師兄譯本所具文本,以尾形仂氏之《奧之細道評釋》一書為本。蓋尾形仂氏之評釋本,於口譯、語譯、及解說諸方面,最稱詳盡。
⑤書中附有芭蕉先生年表及其奧之細道旅程全圖。

有前述如此完備條件充任譯者,師兄自是前無古人,無所多讓了。對喜好日本文學的人士來說,實在是他們的大福善緣。而譯者掌握文字的功力段數,譯筆的清、雅、淡、和,我相信讀者於讀後必會言說我之所言非子虛。

師兄清茂的文筆,別的不說,僅就他在大學就讀期間(1952-1959)所譯日本紅極一時的女小說家原田康子的成名作《輓歌》(1958)來看,我們就會有長足的印象。他的譯筆,清而茂,正為他的名字作了最親切真實的說明。我那時也在台大就讀,於《輓歌》在當時台灣第一大報《聯合報》副刊連載期間,幾乎風雨無阻每晚在總圖書館大閱覽室中自習時,都會抽空下樓,在閱報室站著跟別人搶看細讀。中毒之深,可以說是「飲鴆止渴」了。

原田康子所代表的上世紀50年代日本現代文學介於純文學與普羅文學之間的所謂「中間文學」,筆力清新,文體美麗精練,而清茂師兄的譯筆恰如其分的傳出了這等神韻。師兄留學遊學國外的半世紀後重返家園,歲月、經驗與感受加在他老年的身上,回歸到古典文學的樂園,完全把他個人精神領域的探討自新回溯到舊,使其譯筆有常新而典雅的「中間」趣味,這是我要特別強調也要向讀者說明推薦的。

清茂、秋鴻兄嫂是我的長年摯友。他們情篤深而意縈瑩,相愛相投而不寵膩。如今大隱於桃園,我似乎在隔海之此岸,都可以清楚遙見兩人牽手、默然無語、並肩徜徉在「英英白雲,露彼菅茅」的晚晴秋野。不,那簡直就是漫步在奧之細道上的一雙人間仙侶。(寄自加州山景城酒蟹居)


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譯者序/鄭清茂
松尾芭蕉(1644-1694)是世界聞名的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他在日本文學史上地位之崇高,可比中國的「詩聖」杜甫。他的「俳諧紀行文」《奧之細道》,是日本文學中所謂「俳文」類的瑰寶。目前已有英、法等多種外文譯本,中國也出了兩三種版本。台灣雖有零星的相關研究或介紹,但好像還沒有完整的翻譯。倒是多年來經過媒體的報導加上旅遊業者的推銷,日本東北「奧之細道」之旅似乎已成熱門的國外觀光項目之一。

記得1972年10月間,我從美國到日本參加日本筆會主辦的「日本文化研究國際會議」,與來自台灣的老同學林文月教授不期而遇。異國逢故友,說天道地之餘,談到日本古典文學的譯介問題。我建議她翻譯《源氏物語》,她卻說:「那你來翻譯《平家物語》吧。」於是兩人「一言為定」。文月是言出必行的人,果不其然,她不但譯了長篇巨著《源氏物語》,而且從台灣大學中文系榮退之後僑居美國加州,還是意猶未盡,陸續譯出了《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等古典名著。而我的《平家物語》呢?過了將近四十年後的今天,卻仍然無蹤無影。原因無他,生性疏懶,不可救藥故也。好在據我所知,中國在1980年代「開放」之後,至少已有兩種漢譯本問世,所以當年覺得非譯不可的激情,也就有藉口淡然處之了。

1996年夏,我自美國麻州大學提前退休返台,應聘東華大學中文系,直至2003年二度退休為止,在花蓮足足度過了七個年頭。我出身嘉義民雄鄉牛斗山,年輕時私下偶吟「農家子弟也能文」,不知是自嘲還是自寬。東華位於花東縱谷北端的壽豐鄉志學村,山環水繞,蜿蜒起伏,與故鄉嘉南平原的一望無際恰成對照。猶憶在東華服務期間,尤其前兩三年,校園初闢,每到秋季,只見「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對著處處黃茅白穗,迎風搖曳,竟自聯想起《奧之細道》裡的一些景物與句文來,不免發了些思古之幽情。乃託正在東京大學留學的廖肇亨尋找幾本相關的書刊,沒想到他卻寄來了二十多冊。包括幾種當今通行的譯注評釋、江戶時代的古註古評、明治大正以來的論文彙編、不同出版社的芭蕉文集、句集、選集、事典或辭典,還有幾本專家的單行著作。忽然面對這麼多書,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之後,反正有空就看看這一本,翻翻那一冊,覺得《平家》之約既然失信了,何妨翻譯另一名著,就是這本短小精緻的《奧之細道》,也許可以稍解久來鬱集心中的愧疚之情。

然而我並未立刻動手,心想等退休之後再說吧。等到退休了,卻因健康關係又有了推遲的藉口。直到前年(2008)年初,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才認真地對著電腦坐下,開始動手打起鍵盤來。經過了兩年多,其間雖然時作時停,總算完成了《奧之細道》的漢譯與注釋的稿子,了卻了一樁懷之既久的心願,也留下了一段甘之如飴的記憶。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同學林文月。她對於我未能信守翻譯《平家》之約無疑是失望的,但當她知道我在翻譯《奧之細道》時,卻仍然那麼高興地表示關切與鼓勵。當她看到部分譯稿之後,還跟我討論俳文、俳句或和歌的漢譯體式及其韻律問題,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意見與建議。我也要感謝現已任職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的廖肇亨博士,十幾年前他就在日本為我蒐集參考文獻。感謝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的朱秋而教授,多年來她常送我新刊的相關日文書籍,有時還替我複印難得的日文資料。感謝其他幾位老朋友,包括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的魏念怡小姐。如果沒有他們一再的鼓動與催促,恐怕激發不了我翻譯此書的興趣。還有鄧怡菁小姐,感謝她為我這個「電腦文盲」解決了不少電腦操作上的「疑難雜症」。

關於譯本的插圖,首先必須感謝老朋友莊因兄。他雖然已自史坦福大學榮退,但退而不休,一直忙著他「書、畫、詩、文」的創作與整理計畫。他在百忙中,不但慨允騰出時間,創作了一系列的插圖,還為譯本題簽了書名。同時也要感謝現任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的太田登教授,由於他的建議與協助,順利地取得了天理大學圖書館《開館六十周年記念展》目錄所載三張畫片(森川許六畫《奧之細道行腳之圖》、曾良本《奧之細道》與曾良自筆《奧之細道曾良隨行日記》)的「揭載許可」。他們兩位及時而熱心的幫忙,使譯本增光不少。

最後,我更要感謝我的牽手馮秋鴻。這兩年多來,她常看我一大早就坐在電腦前發呆。她當然知道我在寫東西,卻不知道我在寫什麼。她不叩,我不鳴。直到前年十月底吧,她從「日本東北之旅」歸來,我看著她在仙台郊外所拍「奧の細道」標識的照片,才主動告訴她其實我是在翻譯芭蕉的《奧之細道》。結褵近半個世紀,相伴餬口四方,由台灣而日本而美西而美東,而後葉落歸根。在這漫漫其修遠而無常的人生旅程中,她早已對我的金口弊舌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當她知道我已大致完成了此書的譯注時,雖然不說,但我知道她一定和我一樣也感到如釋重負。這兩年多來如果沒有她近乎沉默的關注與包涵,我想我是無法完全靜下心來追隨古人芭蕉,沉浸於俳諧風雅之中,咀嚼其枯淡閑寂之趣的。

我之所以翻譯此書,起先純粹出於何妨一試的好奇心,並未考慮到公諸於世的可能性,因此才膽敢採用文言體。不合時宜,莫此為甚。但國科會魏小姐卻把這件事告訴了聯經出版公司的簡美玉小姐,而聯經的創辦人劉國瑞先生、發行人兼總編輯林載爵先生,看到了譯本的初稿之後都表示有意加以出版。在此我要向聯經的舊雨新知表示由衷的謝忱。

現在,《奧之細道》即將問世。我這個漢譯本連自己都不盡稱心,故不敢奢望盡合他人之意。何況才疏學淺,和歌俳諧又非所長,弄斧班門肯定會貽笑大方。但願有緣讀者不吝批評指教。知我罪我,願意虛心接受。
2010年歲次庚寅春分序於桃園曰可居

目次

晚晴——推介鄭清茂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莊因
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譯者序/鄭清茂
凡例
奧之細道
1、漂泊之思
2、啟程
3、草加
4、室八島
5、佛五左衛門
6、日光山
7、那須野
8、黑羽
9、雲巖寺
10、殺生石、遊行柳
11、白河關
12、須賀川
13、安積山、信夫里
14、飯塚里
15、笠島
16、武隈松
17、宮城野
18、壺碑
19、末松山、鹽竈浦
20、鹽竈明神
21、松島
22、瑞巖寺
23、石卷
24、平泉
25、尿前關
26、尾花澤
27、立石寺
28、最上川
29、出羽三山
30、鶴岡、酒田
31、象潟
32、越後路
33、市振
34、那古
35、金澤
36、小松
37、那谷寺
38、山中溫泉
39、全昌寺
40、汐越松、天龍寺、永平寺
41、福井
42、敦賀
43、種濱
44、大垣
45、素龍跋
芭蕉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二十一、松島
夫古老相傳,松島風景,扶桑第一,蓋不遜於洞庭、西湖也。自東南納海入灣,灣內三里,洶湧如浙江潮。大島小島無數,聳立者直指天外,俯伏者匍匐波上。或二層重疊,或三層堆砌;左右諸島,或離或連;有負者,有抱者,如愛兒孫然。蒼松鬱鬱,潮打風吹,枝葉虯曲,自然而然,而若矯揉之所致。其景窅然,有美人凝妝之貌。豈古昔神代大山祇之所為哉?造化天工,孰能奮其彩筆,以盡其妙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