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模型系統導論》對于構建“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數據庫和模型系統”,從理論體系、頂層設計、關鍵技術、指標體系和操作方法各層次進行了基本規定和論述,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現階段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的政策、制度、工作重點與未來的發展規劃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數據庫和模型系統”的建設過程上實現了具現化。
目次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數據庫和模型系統建設意義
1.1.1 我國面臨節能減排的嚴峻形勢
1.1.2 從建筑節能到綠色建筑
1.1.3 國外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現狀趨勢
1.1.4 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現狀趨勢
1.1.5 數據庫和模型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發展
1.2 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數據庫和模型系統建設目標
1.2.1 指標體系化
1.2.2 數據精準化
1.2.3 模型可視化
1.2.4 評價科學化
1.2.5 監管網絡化
第2章 體系結構
2.1 整體層級結構
2.2 節點層次結構
2.3 支撐技術體系
2.4 數據架構設計
2.5 網絡架構設計
第3章 關鍵技術
3.1 指標體系構建技術
3.1.1 指標體系構建思路
3.1.2 指標體系構建技術
3.1.3 指標體系構建步驟
3.2 異構數據整合技術
3.2.1 異構數據問題分析
3.2.2 數據整合和集成需求
3.2.3 異構數據整合與集成模式實現
3.3 海量實測數據存儲技術
3.3.1 海量實測數據需求及問題分析
3.3.2 海量實測數據存儲實現
3.4 數據挖掘技術
3.4.1 數據挖掘需求
3.4.2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3.4.3 數據挖掘任務
3.4.4 數據挖掘流程
3.4.5 數據挖掘應用
3.5 模型構建技術
3.5.1 模型系統構建思路
3.5.2 模型系統框架
3.5.3 模型構建技術
3.5.4 模型系統構建案例
3.6 輔助設計技術——虛擬現實技術
3.7 分析評價技術
3.7.1 分析評價體系
3.7.2 建筑能耗分析評價思路
3.7.3 建筑能耗分析評價技術
3.7.4 城市能耗分析評價技術
3.8 能耗預測技術
3.8.1 能耗預測背景
3.8.2 能耗預測現狀
3.8.3 能耗預測思路
3.8.4 能耗預測技術分類
3.8.5 前向預測技術
3.8.6 后向預測技術
3.8.7 能耗預測應用
3.9 高分遙感技術
3.9.1 遙感技術概述
3.9.2 高分辨率遙感
3.9.3 建筑物二維輪廓識別與提取技術
3.9.4 建筑物激光雷達掃描三維建模技術
3.9.5 建筑屋頂和墻體材料分類識別技術
3.9.6 實景遙感建筑物立面信息提取技術
3.9.7 建筑物周邊環境信息提取技術
3.9.8 建筑室外熱環境提取技術
3.9.9 城市熱島亮溫反演技術
3.9.10 城市冷熱源自動識別技術
第4章 功能設計
4.1 功能設計思路
4.1.1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領域問題
4.1.2 體系化的功能定義
4.2 系統整體架構
4.3 軟件體系結構
4.4 公共功能
4.4.1 異構數據集成
4.4.2 數據庫管理
4.4.3 數據指標體系管理
4.4.4 多級模型管理
4.5 信息檢索
4.5.1 信息檢索思路
4.5.2 信息檢索功能
4.6 分析評價
4.6.1 施工用能分析
4.6.2 運行用能分析
4.6.3 用能對比分析
4.6.4 節能效果評估
4.6.5 部品設備評價
4.6.6 節能技術評價
4.6.7 綠色建筑評價
4.7 輔助設計
4.7.1 輔助設計機制
4.7.2 綠色建筑輔助設計
4.8 遙感應用
4.8.1 建筑基礎屬性數據庫建設
4.8.2 建筑物屬性特征與熱損關聯分析
4.8.3 大面積建筑熱能損失調查
4.8.4 城市建筑節能改造評估
4.8.5 輔助低碳生態城市規劃
第5章 運行模式
5.1 組織機構
5.1.1 組織協調機制
5.1.2 項目組織機構
5.1.3 制度規范建設
5.2 政策保障
第6章 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保障機制
6.1 政策法規保障
6.2 標準規范保障
6.3 資金保障
6.3.1 各級財政經費保障
6.3.2 其他多渠道經費保障
6.3.3 資金投入監管機制建設
6.4 運行機制
6.4.1 規范化、扁平化、精細化的項目管理模式
6.4.2 項目全過程跟蹤和風險控制機制
6.4.3 項目評估、考核和激勵機制
6.4.4 完善的系統運行和維護機制
第7章 應用實踐
7.1 國家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管理信息系統
7.2 體系結構介紹
7.3 功能實踐介紹
第8章 展望
8.1 北方地區城鎮供熱計量改革
8.2 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
8.3 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8.4 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的推廣
8.5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
8.6 綠色建筑的示范推廣
附錄
Ⅰ 指標體系
附表1.1 指標體系
附表1.2 區域特征指標體系
附表1.3 建筑特征指標體系
附表1.4 建材指標體系
Ⅱ 政策文件
Ⅲ 標準規范
Ⅳ 其他參考文獻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數據庫和模型系統建設意義
1.1.1 我國面臨節能減排的嚴峻形勢
1.1.2 從建筑節能到綠色建筑
1.1.3 國外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現狀趨勢
1.1.4 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現狀趨勢
1.1.5 數據庫和模型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發展
1.2 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數據庫和模型系統建設目標
1.2.1 指標體系化
1.2.2 數據精準化
1.2.3 模型可視化
1.2.4 評價科學化
1.2.5 監管網絡化
第2章 體系結構
2.1 整體層級結構
2.2 節點層次結構
2.3 支撐技術體系
2.4 數據架構設計
2.5 網絡架構設計
第3章 關鍵技術
3.1 指標體系構建技術
3.1.1 指標體系構建思路
3.1.2 指標體系構建技術
3.1.3 指標體系構建步驟
3.2 異構數據整合技術
3.2.1 異構數據問題分析
3.2.2 數據整合和集成需求
3.2.3 異構數據整合與集成模式實現
3.3 海量實測數據存儲技術
3.3.1 海量實測數據需求及問題分析
3.3.2 海量實測數據存儲實現
3.4 數據挖掘技術
3.4.1 數據挖掘需求
3.4.2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3.4.3 數據挖掘任務
3.4.4 數據挖掘流程
3.4.5 數據挖掘應用
3.5 模型構建技術
3.5.1 模型系統構建思路
3.5.2 模型系統框架
3.5.3 模型構建技術
3.5.4 模型系統構建案例
3.6 輔助設計技術——虛擬現實技術
3.7 分析評價技術
3.7.1 分析評價體系
3.7.2 建筑能耗分析評價思路
3.7.3 建筑能耗分析評價技術
3.7.4 城市能耗分析評價技術
3.8 能耗預測技術
3.8.1 能耗預測背景
3.8.2 能耗預測現狀
3.8.3 能耗預測思路
3.8.4 能耗預測技術分類
3.8.5 前向預測技術
3.8.6 后向預測技術
3.8.7 能耗預測應用
3.9 高分遙感技術
3.9.1 遙感技術概述
3.9.2 高分辨率遙感
3.9.3 建筑物二維輪廓識別與提取技術
3.9.4 建筑物激光雷達掃描三維建模技術
3.9.5 建筑屋頂和墻體材料分類識別技術
3.9.6 實景遙感建筑物立面信息提取技術
3.9.7 建筑物周邊環境信息提取技術
3.9.8 建筑室外熱環境提取技術
3.9.9 城市熱島亮溫反演技術
3.9.10 城市冷熱源自動識別技術
第4章 功能設計
4.1 功能設計思路
4.1.1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領域問題
4.1.2 體系化的功能定義
4.2 系統整體架構
4.3 軟件體系結構
4.4 公共功能
4.4.1 異構數據集成
4.4.2 數據庫管理
4.4.3 數據指標體系管理
4.4.4 多級模型管理
4.5 信息檢索
4.5.1 信息檢索思路
4.5.2 信息檢索功能
4.6 分析評價
4.6.1 施工用能分析
4.6.2 運行用能分析
4.6.3 用能對比分析
4.6.4 節能效果評估
4.6.5 部品設備評價
4.6.6 節能技術評價
4.6.7 綠色建筑評價
4.7 輔助設計
4.7.1 輔助設計機制
4.7.2 綠色建筑輔助設計
4.8 遙感應用
4.8.1 建筑基礎屬性數據庫建設
4.8.2 建筑物屬性特征與熱損關聯分析
4.8.3 大面積建筑熱能損失調查
4.8.4 城市建筑節能改造評估
4.8.5 輔助低碳生態城市規劃
第5章 運行模式
5.1 組織機構
5.1.1 組織協調機制
5.1.2 項目組織機構
5.1.3 制度規范建設
5.2 政策保障
第6章 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保障機制
6.1 政策法規保障
6.2 標準規范保障
6.3 資金保障
6.3.1 各級財政經費保障
6.3.2 其他多渠道經費保障
6.3.3 資金投入監管機制建設
6.4 運行機制
6.4.1 規范化、扁平化、精細化的項目管理模式
6.4.2 項目全過程跟蹤和風險控制機制
6.4.3 項目評估、考核和激勵機制
6.4.4 完善的系統運行和維護機制
第7章 應用實踐
7.1 國家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管理信息系統
7.2 體系結構介紹
7.3 功能實踐介紹
第8章 展望
8.1 北方地區城鎮供熱計量改革
8.2 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
8.3 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8.4 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的推廣
8.5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
8.6 綠色建筑的示范推廣
附錄
Ⅰ 指標體系
附表1.1 指標體系
附表1.2 區域特征指標體系
附表1.3 建筑特征指標體系
附表1.4 建材指標體系
Ⅱ 政策文件
Ⅲ 標準規范
Ⅳ 其他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