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說的思想與藝術(簡體書)
班上來了個小長今:小長今1(簡體書)
早安,長耳先生
堤亞穆帝國物語 ~從斷頭台開始,公主重生後的逆轉人生~漫畫版05
燈塔.男孩.瓶中信
紐約市犯罪問題的歷史考察(1980-2004年)(簡體書)
假定反派千金似乎要嫁給全國最醜的男人01
我心中的陌生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暌違六年最新長篇小說)
上市公司利潤質量評價研究-理論·方法·案例(簡體書)
美甲炫9000.上(簡體書)
魔法師的尖叫帽1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古典小說的思想與藝術(簡體書)
滿額折

古典小說的思想與藝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價
:NT$ 276 元
優惠價
87240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古典小說的思想與藝術》的中心內容是對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的深入解讀。文學經典是歷史篩選的結果,不同時代的學者曾作出過不完全相同的開掘和闡釋。《古典小說的思想與藝術》的作者以當代學人的眼光,對這些作品進行了新的審視,并在思想與藝術的結合上進行了具體的審美分析。論題不必求新,立論不必出奇,但具體的分析會讓讀者產生一種新鮮感。

作者簡介

周先慎,1935年12月生,四川崇州人。1959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隨即到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2001年退休,退休前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古典小說鑒賞》、《中國四大古典悲劇》、《詩文的藝術世界》、《明清小說》、《明清小說導讀》、《中國文學十五講》、《簡明中國文學史》(合著)、《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注》(合著)等。

名人/編輯推薦

《古典小說的思想與藝術》是博雅文學論叢之一。

目次

我的古典小說研究——代序
中國古典小說人物描寫對形神關系的處理
雛形期小說的文體意義——以《搜神記》中的兩篇小小說為例
宋代話本小說繁榮的市民文化背景
《鶯鶯傳》的文化意蘊和審美特征
以史衡文:《三國演義》的誤讀
《三國演義》描寫戰爭的藝術
論《水滸傳》的思想傾向和藝術構思
從林沖看《水滸傳》的人物描寫
孫悟空形象的時代精神和文化意蘊
潘金蓮形象的悲劇意義
西門慶形象的典型意義
《聊齋志異》:繼承與總結
《聊齋志異》的手稿本及其價值
《聊齋》的版本與《聊齋》的欣賞
小說家蒲松齡的藝術個性
蒲松齡對志怪體小說的加工
奇異世界中的現實人生——《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
絢麗多彩的藝術世界——《聊齋志異》的藝術美
論《聊齋志異》清官作品的思想基礎
《聊齋志異》中的人才問題小說
《聊齋志異》的詩意美
試解開宗明義的《考城隍》——讀《聊齋》札記
略論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
瑣碎中有無限煙波——《紅樓夢》的欣賞
學術規范與學術品格——評劉心武的“秦學”及其論爭
圓融的自敘說給我們的啟示——對《紅樓夢》文學的研究的一點感想
《三俠五義》評析
俠客精神漫議
關于北大藏本清代小說《紅風傳》
吳組緗先生的古典小說研究
重溫吳組緗先生論《三國演義》
林庚先生與《西游記》
後記

書摘/試閱

《水滸傳》不是一部寫俠客的書,但水滸英雄卻體現了俠義精神。讀過《水滸傳》的人都喜歡魯智深。魯智深沒有俠客之名,卻有俠客之義,他是老百姓心目中愛打抱不平的俠義英雄。他于無意中得知金氏父女被惡霸鄭屠欺侮,就出于正義感三拳打死了鎮關西。林沖無辜被高俅迫害發配滄州,他一路跟隨保護,直到大鬧野豬林,救了林沖的一條性命。他爽朗率直,光明磊落,容不得天下任何壓迫和不平。他不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且是“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他的人生信條是:“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唐人李德裕對什么是俠作過一個界定,說:“夫俠者,蓋非常人也。雖然以諾許人,必以節義為本。義非俠不立,俠非義不成,難兼之矣。”(《豪俠論》)“義”顯然是俠客最突出也最寶貴的精神品格。但義也有“公義”和“私義”之分。“公義”亦稱“大義”,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上文提到的《干將莫邪》里的山中俠客和《水滸傳》里的魯智深,堅持的就是這種義。而“私義”或稱“小義”,則多出于江湖上的哥們兒義氣,其內容主要是個人恩怨,帶有很大的褊狹性和盲目性,嚴重時不免為私義而損公義。《水滸傳》中的武松也是一個響當當的英雄,他也曾說過類似魯智深那樣的豪言壯語:“我從來只要打天下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見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但這話卻是在他醉打蔣門神替施恩報仇時說的。武松在早期時個人恩怨觀念極重,只要人對他好,他就要報恩,而常常不論是非曲直。他在景陽崗打虎成了英雄,陽谷縣的縣尉讓他做了一個都頭,他就感恩不盡,道謝說:“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縣尉要他將自己搜刮掠奪來的金銀送去東京親眷處收藏,他就高高興興忠實地去了,絲毫沒有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時那種“不義之財,取之何礙”的義憤。刺配孟州道為施恩打了蔣門神,他還以為是一種義舉,實際上卻是被利用,成了地方權豪惡霸互相爭奪的工具。隨後,張都監又以小恩小惠收買了他,終于受騙上當,差一點連性命也丟了,這才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走向梁山,歸于扶危濟困、替天行道的公義。
無武不能仗義行俠,所以俠總是尚武,也總是能武的。荀悅認為,所謂俠,應該是“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于世者”。(《漢紀》卷十)要能“以立強于世”,不能武、不用武是不行的。司馬遷在《游俠列傳》中引了韓非子的話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突出的就是俠的“武”,不過這是用了統治者的眼光看問題。“犯禁”就是目無王法,因為能武,俠便對現行的社會秩序構成威脅,所以統治者往往是不歡迎的。
“武俠”的“武”,最簡單的含義,是指行俠起碼要具備勇和力。看早期小說中的俠義人物,行俠仗義時未必有什么了不起的武打功夫。如《干將莫邪》中的山中俠客,替干將莫邪之子復仇,“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憑的主要是從正義感和犧牲精神中產生的勇和力,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技藝。唐人傳奇《霍小玉傳》中那位挾持李益去見負屈含冤的霍小玉的黃衫豪士,雖“挾弓箭”,卻并未使用,到頭來還是“命奴仆數人,抱持(李益)而進”。《無雙傳》中那位幫助柳氏與韓翊離而復聚的豪俠之士許俊,“被衽執轡,犯關排闥”,雖為赳赳武夫,靠的也仍然是過人的機智和勇力,而不是超群的武藝。但稍後的小說中,武俠就有了超人的技藝,并逐漸具有神奇甚至神秘的色彩。《昆侖奴》中的磨勒,小說除了寫他軒爽的豪氣,還特意渲染他神奇的本領:三次反復為紅綃女“負其囊橐妝奩”,而後又“負生與姬飛出峻垣十余重”,而“一品家之守御,無有警者”。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