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注射模具設計及應用實例》出自企業一線模具工程師之手,書中所有的注射模具結構實例均源于作者20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全書內容豐富,以實例、圖形為主,實用性強,并融合了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加工和設計理念。《注射模具設計及應用實例》共分16章,主要包括塑料及其成型工藝性能、增強塑料、塑料件的設計、注射成型工藝及原理、模架結構及應用、常用模具配件及其應用、注射模具設計步驟及實例、注射模具的類型和結構、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設計、注射模具各部分的結構設計、注射模具熱流道系統設計、注射模具常用鋼材等內容。
《注射模具設計及應用實例》適合于大中專院校、培訓機構等注射模具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注射模具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注射模具設計及應用實例》適合于大中專院校、培訓機構等注射模具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注射模具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次
前言
第1章 塑料及其成型工藝性能1
1.1 塑料概述1
1.1.1 塑料的組成1
1.1.2 塑料的來源2
1.1.3 塑料的發展2
1.1.4 塑料的分類3
1.2 塑料的特性4
1.2.1 塑料的優點4
1.2.2 塑料的缺點5
1.3 塑料的成型方法5
1.3.1 熱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5
1.3.2 熱固性塑料的成型方法6
1.4 熱塑性塑料成型的工藝特性7
1.4.1 收縮性7
1.4.2 流動性8
1.4.3 相容性9
1.4.4 熱敏性9
1.4.5 水敏性9
1.4.6 應力開裂9
1.4.7 吸濕性10
1.4.8 降解10
1.4.9 玻璃化溫度10
1.4.10 流長比和型腔壓力10
1.5 常用熱塑性塑料11
1.5.1 PE(聚乙烯)11
1.5.2 PS(聚苯乙烯)12
1.5.3 GPPS(通用級聚苯乙烯)12
1.5.4 HIPS(改性聚苯乙烯)13
1.5.5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3
1.5.6 MBS(透明ABS)13
1.5.7 PP(聚丙烯)14
1.5.8 PC(聚碳酸酯)14
1.5.9 PA6(聚酰胺6)15
1.5.1 0PA66(聚酰胺66)15
1.5.1 1PVC(聚氯乙烯)16
1.5.1 2POM(聚甲醛)17
1.5.1 3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7
1.5.1 4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8
1.5.1 5AS(SAN)(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8
1.5.1 6SBC(KResin)(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8
1.5.1 7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9
1.5.1 8PC/ABS(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20
1.5.1 9PC/PBT(聚碳酸酯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合物)20
1.5.2 0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
1.6 透明塑料21
1.6.1 對塑料件設計和模具設計的要求22
1.6.2 對注射成型工藝方面的要求22
1.6.3 其他方面的問題22
1.7 常用塑料的判別22
1.7.1 外觀判別法22
1.7.2 燃燒觀察法23
1.7.3 密度判別法24
1.8 熱塑性塑料的高性能化24
1.9 熱固性塑料成型的工藝特性25
1.9.1 收縮性25
1.9.2 流動性26
1.9.3 硬化速度26
1.9.4 比容和壓縮率26
1.9.5 水分及揮發物含量26
1.10 熱塑性塑料的應用27
第2章 增強塑料29
2.1 增強塑料的分類29
2.2 增強材料29
2.2.1 玻璃纖維29
2.2.2 碳纖維30
2.3 熱塑性增強塑料31
2.3.1 成型工藝特性31
2.3.2 成型中的注意事項31
2.3.3 模具設計中的注意事項32
2.4 熱塑性增強塑料的應用32
第3章 塑料件的設計33
3.1 塑料件的外形33
3.1.1 保證塑料件的強度和剛度33
3.1.2 塑料件的尺寸和精度34
3.1.3 塑料件的脫模斜度36
3.2 塑料件常見的組成結構38
3.2.1 塑料件的壁厚38
3.2.2 圓角40
3.2.3 加強肋41
3.2.4 孔42
3.2.5 成型螺紋45
3.2.6 聯接螺柱45
3.2.7 支承面45
3.2.8 模扣46
3.2.9 嵌件48
3.2.10 塑料件上的文字和符號51
3.3 塑料件常見的裝配結構51
第4章 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藝53
4.1 注射機的分類和原理53
4.2 注射機的規格和技術參數54
4.3 注射成型工藝過程54
4.3.1 成型前準備54
4.3.2 注射過程55
4.3.3 塑料件后處理56
4.4 注射成型工藝條件56
4.4.1 溫度56
4.4.2 壓力56
4.4.3 成型周期57
4.4.4 注射成型塑料件常見的缺陷和原因分析57
4.5 注射機與注射模具60
4.5.1 注射機的選用60
4.5.2 模具在注射機上的安裝63
4.5.3 注射機安全操作注意事項64
第5章 模架分類和結構65
5.1 模架的分類65
5.2 模架的結構65
5.3 模架的規格68
5.4 模架的選用73
5.4.1 選用標準模架的程序和要點73
5.4.2 托板(支承板)及緊固部件的設計73
5.4.3 大水口模架(直澆口模架)的選用77
5.4.4 細水口模架(點澆口模架)的選用77
5.4.5 簡化型細水口模架(簡化點澆口模架)的選用77
5.4.6 有推板(推件板)模架的選用77
5.4.7 有托板(支承板)模架的選用77
5.4.8 工字模架和直身模架的選用78
5.4.9 A板和B板(定模板和動模板)的設計79
5.5 模架的配件83
5.5.1 導柱和導套84
5.5.2 回針(復位桿)86
5.5.3 中托邊(推板導柱)和中托司(推板導套)87
5.5.4 螺釘89
5.5.5 管位塊(定位元件)90
5.5.6 定距拉桿和定距拉板93
5.5.7 撐頭(支承柱)94
5.5.8 限位釘96
5.5.9 吊環螺釘97
5.5.10 推桿孔97
第6章 常用模具配件及其應用99
6.1 定位圈99
6.2 澆口套100
6.3 側抽芯系統配件101
6.3.1 斜導柱101
6.3.2 限位件102
6.3.3 液壓缸和氣缸105
6.4 脫模系統配件105
6.4.1 推桿105
6.4.2 扁推桿108
6.4.3 推管109
6.4.4 氣頂111
6.4.5 拉模扣112
6.4.6 推桿板先復位機構113
6.4.7 行程開關117
6.4.8 計數器118
6.4.9 液壓缸118
6.5 溫度控制系統配件121
6.5.1 密封膠圈121
6.5.2 無頭螺釘和橡膠止水塞123
6.5.3 水管接頭124
6.5.4 傳熱棒125
6.5.5 電熱棒125
第7章 注射模具設計步驟及實例127
7.1 注射模具設計的基本要求127
7.2 注射模具設計的基本程序128
7.3 注射模具設計前的準備131
7.3.1 注射模具設計前的注意事項131
7.3.2 注射模具設計前的檢驗與思考132
7.3.3 塑料件結構分析133
7.3.4 注射模具結構分析135
7.4 注射模具設計圖的基本形式及要求137
7.5 注射模具設計實例138
第8章 注射模具的類型和結構149
8.1 注射模的概念149
8.2 常用的模具類型149
8.2.1 二板模149
8.2.2 三板模151
8.2.3 熱流道模154
8.2.4 二板模和三板模的主要區別157
8.3 注射模的基本結構158
8.3.1 成型零件158
8.3.2 澆注系統159
8.3.3 側抽芯機構159
8.3.4 溫度調節系統160
8.3.5 排氣系統160
8.3.6 脫模系統161
8.4 雙色注射模具161
8.5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163
8.6 注射模具設計構想164
第9章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設計166
9.1 成型零件的組成和要求166
9.2 模具型腔的數量167
9.2.1 確定型腔數量的方法167
9.2.2 確定型腔數量時必須考慮的因素167
9.3 模具分型面及類型168
9.4 成型零件的設計過程178
9.4.1 模具排位178
9.4.2 內模鑲件外形尺寸的設計180
9.4.3 內模鑲件的配合公差183
9.4.4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184
9.5 成型零件的結構形式186
9.5.1 凹模的設計186
9.5.2 凸模的設計190
第10章 注射模具澆注系統設計196
10.1 澆注系統設計的基本要點196
10.2 澆注系統的組成196
10.3 主流道的設計198
10.3.1 主流道的形式198
10.3.2 主流道的設計要點198
10.4 分流道的設計199
10.4.1 分流道設計時須考慮的因素199
10.4.2 分流道的截面形狀199
10.4.3 分流道的設計要點201
10.4.4 分流道的布置201
10.4.5 輔助流道的設計204
10.5 澆口的設計205
10.5.1 澆口的作用205
10.5.2 澆口的類型206
10.5.3 澆口的設計原則210
10.5.4 澆口位置選擇實例212
10.6 冷料穴和拉料桿的設計214
10.6.1 冷料穴的設計214
10.6.2 拉料桿的設計215
第11章 注射模具側向分型與側向抽芯機構設計217
11.1 側向分型與側向抽芯機構概述217
11.2 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的種類217
11.3 定模抽芯220
11.3.1 斜向T形塊定模抽芯220
11.3.2 斜導柱定模抽芯223
11.3.3 斜拉鉤定模抽芯224
11.3.4 液(氣)壓缸定模抽芯225
11.4 定模彈塊227
11.4.1 T形塊導向定模彈塊227
11.4.2 斜導柱導向定模彈塊229
11.5 動模抽芯230
11.5.1 斜向T形塊動模抽芯230
11.5.2 斜導柱動模抽芯231
11.5.3 斜拉鉤動模抽芯231
11.5.4 斜拉鉤動模內抽芯232
11.5.5 液(氣)壓缸動模抽芯233
11.6 斜頂234
11.6.1 斜頂桿239
11.6.2 斜頂座240
11.7 特殊抽芯結構242
11.8 螺紋側抽芯脫模機構249
11.8.1 手動脫模250
11.8.2 機動脫模251
第12章 注射模具溫度控制系統設計259
12.1 模具溫度控制及調節的重要性259
12.2 模具溫度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259
12.3 模具冷卻系統的設計260
12.3.1 影響模具冷卻的因素260
12.3.2 模具冷卻的類型261
12.3.3 模具冷卻的原則264
12.4 模具加熱系統的設計264
12.4.1 模具加熱的類型264
12.4.2 模具加熱的原則265
第13章 注射模具排氣和引氣系統的設計266
13.1 排氣系統的概念266
13.2 模具中氣體的來源266
13.3 模具中排氣的方法266
13.3.1 模具分型面設排氣槽266
13.3.2 模具零部件配合間隙排氣268
13.3.3 利用鑲針排氣268
13.3.4 利用微孔金屬塊排氣268
13.4 模具中滯氣的后果269
13.5 模具中引氣的方法269
第14章 注射模具脫模機構設計271
14.1 脫模機構的概念和分類271
14.2 脫模機構的組成和要求271
14.3 脫模機構的設計272
14.3.1 脫模力的計算272
14.3.2 一次脫模機構273
14.3.3 二次脫模機構276
14.3.4 氣動脫模機構282
14.4 推出機構的復位283
14.5 推桿板先復位機構284
第15章 注射模具熱流道系統設計286
15.1 熱流道系統的概念286
15.2 熱流道的分類286
15.3 熱流道的組成和形式287
15.3.1 熱流道的組成287
15.3.2 熱流道的形式288
15.4 熱流道系統的設計289
15.5 熱流道系統的裝配291
第16章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293
16.1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的分類293
16.2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的選用295
16.2.1 選用模具鋼材的依據295
16.2.2 模具各零件常用鋼材296
16.3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的熱處理296
附錄298
附錄A常用塑料的收縮率298
附錄B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GB/T14486-2008)299
附錄C注射模具術語對照表301
參考文獻303
第1章 塑料及其成型工藝性能1
1.1 塑料概述1
1.1.1 塑料的組成1
1.1.2 塑料的來源2
1.1.3 塑料的發展2
1.1.4 塑料的分類3
1.2 塑料的特性4
1.2.1 塑料的優點4
1.2.2 塑料的缺點5
1.3 塑料的成型方法5
1.3.1 熱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5
1.3.2 熱固性塑料的成型方法6
1.4 熱塑性塑料成型的工藝特性7
1.4.1 收縮性7
1.4.2 流動性8
1.4.3 相容性9
1.4.4 熱敏性9
1.4.5 水敏性9
1.4.6 應力開裂9
1.4.7 吸濕性10
1.4.8 降解10
1.4.9 玻璃化溫度10
1.4.10 流長比和型腔壓力10
1.5 常用熱塑性塑料11
1.5.1 PE(聚乙烯)11
1.5.2 PS(聚苯乙烯)12
1.5.3 GPPS(通用級聚苯乙烯)12
1.5.4 HIPS(改性聚苯乙烯)13
1.5.5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3
1.5.6 MBS(透明ABS)13
1.5.7 PP(聚丙烯)14
1.5.8 PC(聚碳酸酯)14
1.5.9 PA6(聚酰胺6)15
1.5.1 0PA66(聚酰胺66)15
1.5.1 1PVC(聚氯乙烯)16
1.5.1 2POM(聚甲醛)17
1.5.1 3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7
1.5.1 4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8
1.5.1 5AS(SAN)(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8
1.5.1 6SBC(KResin)(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8
1.5.1 7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9
1.5.1 8PC/ABS(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20
1.5.1 9PC/PBT(聚碳酸酯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合物)20
1.5.2 0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
1.6 透明塑料21
1.6.1 對塑料件設計和模具設計的要求22
1.6.2 對注射成型工藝方面的要求22
1.6.3 其他方面的問題22
1.7 常用塑料的判別22
1.7.1 外觀判別法22
1.7.2 燃燒觀察法23
1.7.3 密度判別法24
1.8 熱塑性塑料的高性能化24
1.9 熱固性塑料成型的工藝特性25
1.9.1 收縮性25
1.9.2 流動性26
1.9.3 硬化速度26
1.9.4 比容和壓縮率26
1.9.5 水分及揮發物含量26
1.10 熱塑性塑料的應用27
第2章 增強塑料29
2.1 增強塑料的分類29
2.2 增強材料29
2.2.1 玻璃纖維29
2.2.2 碳纖維30
2.3 熱塑性增強塑料31
2.3.1 成型工藝特性31
2.3.2 成型中的注意事項31
2.3.3 模具設計中的注意事項32
2.4 熱塑性增強塑料的應用32
第3章 塑料件的設計33
3.1 塑料件的外形33
3.1.1 保證塑料件的強度和剛度33
3.1.2 塑料件的尺寸和精度34
3.1.3 塑料件的脫模斜度36
3.2 塑料件常見的組成結構38
3.2.1 塑料件的壁厚38
3.2.2 圓角40
3.2.3 加強肋41
3.2.4 孔42
3.2.5 成型螺紋45
3.2.6 聯接螺柱45
3.2.7 支承面45
3.2.8 模扣46
3.2.9 嵌件48
3.2.10 塑料件上的文字和符號51
3.3 塑料件常見的裝配結構51
第4章 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藝53
4.1 注射機的分類和原理53
4.2 注射機的規格和技術參數54
4.3 注射成型工藝過程54
4.3.1 成型前準備54
4.3.2 注射過程55
4.3.3 塑料件后處理56
4.4 注射成型工藝條件56
4.4.1 溫度56
4.4.2 壓力56
4.4.3 成型周期57
4.4.4 注射成型塑料件常見的缺陷和原因分析57
4.5 注射機與注射模具60
4.5.1 注射機的選用60
4.5.2 模具在注射機上的安裝63
4.5.3 注射機安全操作注意事項64
第5章 模架分類和結構65
5.1 模架的分類65
5.2 模架的結構65
5.3 模架的規格68
5.4 模架的選用73
5.4.1 選用標準模架的程序和要點73
5.4.2 托板(支承板)及緊固部件的設計73
5.4.3 大水口模架(直澆口模架)的選用77
5.4.4 細水口模架(點澆口模架)的選用77
5.4.5 簡化型細水口模架(簡化點澆口模架)的選用77
5.4.6 有推板(推件板)模架的選用77
5.4.7 有托板(支承板)模架的選用77
5.4.8 工字模架和直身模架的選用78
5.4.9 A板和B板(定模板和動模板)的設計79
5.5 模架的配件83
5.5.1 導柱和導套84
5.5.2 回針(復位桿)86
5.5.3 中托邊(推板導柱)和中托司(推板導套)87
5.5.4 螺釘89
5.5.5 管位塊(定位元件)90
5.5.6 定距拉桿和定距拉板93
5.5.7 撐頭(支承柱)94
5.5.8 限位釘96
5.5.9 吊環螺釘97
5.5.10 推桿孔97
第6章 常用模具配件及其應用99
6.1 定位圈99
6.2 澆口套100
6.3 側抽芯系統配件101
6.3.1 斜導柱101
6.3.2 限位件102
6.3.3 液壓缸和氣缸105
6.4 脫模系統配件105
6.4.1 推桿105
6.4.2 扁推桿108
6.4.3 推管109
6.4.4 氣頂111
6.4.5 拉模扣112
6.4.6 推桿板先復位機構113
6.4.7 行程開關117
6.4.8 計數器118
6.4.9 液壓缸118
6.5 溫度控制系統配件121
6.5.1 密封膠圈121
6.5.2 無頭螺釘和橡膠止水塞123
6.5.3 水管接頭124
6.5.4 傳熱棒125
6.5.5 電熱棒125
第7章 注射模具設計步驟及實例127
7.1 注射模具設計的基本要求127
7.2 注射模具設計的基本程序128
7.3 注射模具設計前的準備131
7.3.1 注射模具設計前的注意事項131
7.3.2 注射模具設計前的檢驗與思考132
7.3.3 塑料件結構分析133
7.3.4 注射模具結構分析135
7.4 注射模具設計圖的基本形式及要求137
7.5 注射模具設計實例138
第8章 注射模具的類型和結構149
8.1 注射模的概念149
8.2 常用的模具類型149
8.2.1 二板模149
8.2.2 三板模151
8.2.3 熱流道模154
8.2.4 二板模和三板模的主要區別157
8.3 注射模的基本結構158
8.3.1 成型零件158
8.3.2 澆注系統159
8.3.3 側抽芯機構159
8.3.4 溫度調節系統160
8.3.5 排氣系統160
8.3.6 脫模系統161
8.4 雙色注射模具161
8.5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163
8.6 注射模具設計構想164
第9章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設計166
9.1 成型零件的組成和要求166
9.2 模具型腔的數量167
9.2.1 確定型腔數量的方法167
9.2.2 確定型腔數量時必須考慮的因素167
9.3 模具分型面及類型168
9.4 成型零件的設計過程178
9.4.1 模具排位178
9.4.2 內模鑲件外形尺寸的設計180
9.4.3 內模鑲件的配合公差183
9.4.4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184
9.5 成型零件的結構形式186
9.5.1 凹模的設計186
9.5.2 凸模的設計190
第10章 注射模具澆注系統設計196
10.1 澆注系統設計的基本要點196
10.2 澆注系統的組成196
10.3 主流道的設計198
10.3.1 主流道的形式198
10.3.2 主流道的設計要點198
10.4 分流道的設計199
10.4.1 分流道設計時須考慮的因素199
10.4.2 分流道的截面形狀199
10.4.3 分流道的設計要點201
10.4.4 分流道的布置201
10.4.5 輔助流道的設計204
10.5 澆口的設計205
10.5.1 澆口的作用205
10.5.2 澆口的類型206
10.5.3 澆口的設計原則210
10.5.4 澆口位置選擇實例212
10.6 冷料穴和拉料桿的設計214
10.6.1 冷料穴的設計214
10.6.2 拉料桿的設計215
第11章 注射模具側向分型與側向抽芯機構設計217
11.1 側向分型與側向抽芯機構概述217
11.2 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的種類217
11.3 定模抽芯220
11.3.1 斜向T形塊定模抽芯220
11.3.2 斜導柱定模抽芯223
11.3.3 斜拉鉤定模抽芯224
11.3.4 液(氣)壓缸定模抽芯225
11.4 定模彈塊227
11.4.1 T形塊導向定模彈塊227
11.4.2 斜導柱導向定模彈塊229
11.5 動模抽芯230
11.5.1 斜向T形塊動模抽芯230
11.5.2 斜導柱動模抽芯231
11.5.3 斜拉鉤動模抽芯231
11.5.4 斜拉鉤動模內抽芯232
11.5.5 液(氣)壓缸動模抽芯233
11.6 斜頂234
11.6.1 斜頂桿239
11.6.2 斜頂座240
11.7 特殊抽芯結構242
11.8 螺紋側抽芯脫模機構249
11.8.1 手動脫模250
11.8.2 機動脫模251
第12章 注射模具溫度控制系統設計259
12.1 模具溫度控制及調節的重要性259
12.2 模具溫度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259
12.3 模具冷卻系統的設計260
12.3.1 影響模具冷卻的因素260
12.3.2 模具冷卻的類型261
12.3.3 模具冷卻的原則264
12.4 模具加熱系統的設計264
12.4.1 模具加熱的類型264
12.4.2 模具加熱的原則265
第13章 注射模具排氣和引氣系統的設計266
13.1 排氣系統的概念266
13.2 模具中氣體的來源266
13.3 模具中排氣的方法266
13.3.1 模具分型面設排氣槽266
13.3.2 模具零部件配合間隙排氣268
13.3.3 利用鑲針排氣268
13.3.4 利用微孔金屬塊排氣268
13.4 模具中滯氣的后果269
13.5 模具中引氣的方法269
第14章 注射模具脫模機構設計271
14.1 脫模機構的概念和分類271
14.2 脫模機構的組成和要求271
14.3 脫模機構的設計272
14.3.1 脫模力的計算272
14.3.2 一次脫模機構273
14.3.3 二次脫模機構276
14.3.4 氣動脫模機構282
14.4 推出機構的復位283
14.5 推桿板先復位機構284
第15章 注射模具熱流道系統設計286
15.1 熱流道系統的概念286
15.2 熱流道的分類286
15.3 熱流道的組成和形式287
15.3.1 熱流道的組成287
15.3.2 熱流道的形式288
15.4 熱流道系統的設計289
15.5 熱流道系統的裝配291
第16章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293
16.1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的分類293
16.2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的選用295
16.2.1 選用模具鋼材的依據295
16.2.2 模具各零件常用鋼材296
16.3 注射模具常用鋼材的熱處理296
附錄298
附錄A常用塑料的收縮率298
附錄B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GB/T14486-2008)299
附錄C注射模具術語對照表301
參考文獻303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