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
滿額折

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針對文學入門者的知識需求,從最基本的文學觀念,如文類(genre)、正典(canon)、隱喻(metaphor)、獨白(soliloquy),到二十世紀的文學理論,如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女性主義(feminism)、後殖民批評(Postcolonial criticism)、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從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詩學》論述,到浪漫主義(Romanticism)、自然主義(Naturalism)、現代主義(Modernism)、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等近、現代文學潮流,一一予以介紹。

作者具備深厚的西洋文學和比較文學素養,深入淺出的引導讀者進入文學的殿堂。行文準確而不艱深,引文生動有趣,畫龍點睛,相得益彰。對於人文相關科系的學生、對文學有興趣的讀者,或從事西洋文學研究的人士,本書實為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書。

本書自2005年出版以來,深受歡迎,並入選2006年台北國際書展版權推介 (Best from Taiwan 2006)。第二版新增三十二個詞條,所選都是實用、常見且重要的文學詞彙,全書內容更完整更有系統,並提供了更豐富的中英文延伸閱讀書目。

本書特色

◎不但提供西方文學和理論的歷史脈絡外,也整合華人文學研究的成果,尤其是作者在解釋文學詞彙時,也特舉一些與華人文學相關的例子,讓內容更具跨文化特色。實有別於坊間其他工具書。

◎例證部分均節選自文學著作英文版的重要片段與中譯。用意在於舉隅以供提示及參考。

◎各條目中凡提及本書所收錄主要詞彙,首次出現均以黑體強調,並附上英文,讀者可按詞索驥,找到相關條目之說明。

◎凡提及重要人名、觀念、文學詞彙和相關用語,均附上原文,以便讀者參考、查閱外文資料,並列入書末英中索引(index),俾利檢索。

作者簡介

張錯

原名張振翱,客籍惠陽人,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學士,美國楊百翰大學英文系碩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中國及比較文學系、東亞系所正教授。曾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山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曾獲台北〈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國家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其創作俱豐,包括論述、詩及散文,著作四十餘種,詩集即達十八種。英文著作有Feng Chih: A Critical Biography (1979)、The Isle Full of Noises: Modern Chinese Poetry from Taiwan (1987) 、Exiles and Native Sons: Modern Short Stories from Taiwan (co-edited with Michelle Yeh, l992)、Drifting: Selected Poems (2000)。

重要中文學術著作有《從莎士比亞到上田秋成》(聯經,1989)、《批評的約會》(上海三聯,2000)、《東西文化比較研究──利瑪竇入華及其他》(香港城市大學,2002)等。近著散文有《雍容似汝》(藝術家,2008) ,《瓷心一片》(藝術家,2010),詩集《詠物》(書林,2008)、《連枝草》(書林,2011) 。

目次

出版說明 i
1. Aesthetic Distance 美學距離 001
2. Affective Fallacy 感應謬誤 003
3. Alienation Effect 疏離效果 004
4. Allegory 寓言 006
5. Alliteration 頭韻 009
6. Allusion 用典 013
7. Ambiguity 歧義 018
8. Anti-Novel 反小說 021
9. Anxiety of Influence 影響的焦慮 023
10. Archetype 原型 024
11. Aura 靈韻 026
12. Ballad 謠曲 031
13. Baroque 巴洛克 035
14. Beat Generation 敲打的一代 037
15. Bildungsroman 啟蒙小說 042
16. Burlesque 諧摹 045
17. Canon 正典 051
18. Carnival 嘉年華會 053
19. Carpe Diem 及時行樂觀 055
20. Catharsis 淨化 058
21. Classicism 古典主義 059
22. Cliché 陳腔濫調 061
23. Collective Unconscious 集體潛意識 063
24. Comedy 喜劇 065
25. Conceit 巧喻 067
26. Concrete Poetry 具象詩 070
27.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涵義與字義 071
28. Cultural Studies 文化研究 072
29. Deconstruction 解構 075
30. Decorum 合宜 077
31. Didactic Theories 訓誨理論 079
32. Dissociation of Sensibility 感性分離 082
33. Doggerel 打油詩 084
34. Doppenganger (the double) 雙重人 086
35. Dramatic Irony 戲劇性反諷 088
36. Dramatic Monologue 戲劇性獨白 089
37. Eco-Criticism 生態批評 093
38. Elegy 輓詩 096
39. Empathy 移情作用,神入 098
40. Epic 史詩 100
41. Epiphany 靈光一剎 102
42. Epistolary Novel 書翰體小說 105
43. Epitaph 墓誌銘 106
44. Existentialism 存在主義 107
45.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 109
46. Expressive Theories 表現理論 111
47. Fable 寓言 114
48. Fantastic 幻怪文類 116
49. Feminism 女性主義 119
50. Feminist Criticism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121
51. Frame Story 框架故事 124
52. Frankfurt School 法蘭克福學派 127
53. Game Theory 賽局理論 130
54. Gay and Lesbian Criticism 同志(同性戀者)批評 133
55. Gender Studies 性別研究 135
56. Genre 文類、文體 139
57. Gothic Novel 哥德體小說 141
58. Grotesque 怪誕 142
59. Hamartia 缺陷 144
60. Hermeneutics 詮釋學 145
61. Historical Novel 歷史小說 148
62. Humanism 人文主義 151
63. Hyperbole 夸飾 153
64. Imagery 意象 154
65. Imagism 意象主義 159
66. Implied Author/Reader 含指作者/讀者 162
67. Intentional Fallacy 意圖謬誤 165
68. Irony 反諷 166
69. Langue and Parole 語言系統與語言活動 168
70. Liminality 門檻邊緣、閾域 169
71. Logocentrism 理則中心論 171
72. Lost Generation 迷失的一代 173
73. Lyric 抒情詩 175
74. Magical (Magic) Realism 魔幻寫實主義 177
75. Marxist Criticism 馬克思主義批評 180
76. Melodrama 鬧劇 183
77. Metafiction 後設小說 184
78. Metaphor 隱喻 186
79. Metonymy 換喻 191
80. Mimesis 模擬說 193
81. Modernism 現代主義 196
82. Morality Play 道德劇 199
83. Motif 母題 201
84. Narratology 敘述學 202
85. Naturalism 自然主義 206
86. Neoclassicism 新古典主義 209
87. New Criticism 新批評(一) 210
88. New Criticism 新批評(二) 214
89. New Historicism 新歷史主義 219
90. Novel of Manners 世情小說 222
91. Nursery Rhymes 童謠 224
92. Objective Correlative 客觀對應物 226
93. Ode 頌歌 228
94. Oedipus Complex 戀母情結 230
95. Onomatopoeia 擬聲 231
96. Oxymoron 矛盾修飾法 234
97. Parable 譬喻、喻道故事 235
98. Paradox 弔詭 238
99. Parody 嘲倣 242
100. Pastoral 田園詩 246
101. Pathetic Fallacy 情感謬誤 248
102. Persona 人格面貌 249
103. Personification 擬人格 250
104. Phenomenology and Phenomenological Criticism 現象學與現象學批評 252
105. Picaresque Novel 浪蕩漢小說 254
106. Poetic Justice 詩的公義 256
107. Poetic License 詩的特准 258
108. Postcolonial Criticism 後殖民批評 282
109. Postmodernism 後現代主義 262
110.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心理分析批評 264
111. Pun 雙關語 267
112. Queer Theory 酷兒理論 268
113.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讀者反應批評 271
114. Realism 寫實主義 274
115.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 276
116. Roman a Clef 影射人物小說 278
117. Romanticism 浪漫主義 279
118. Russian Formalism 俄國形式主義 281
119. Satire 諷刺 285
120. Semiotics 符號學 289
121. Short Story 短篇小說 293
122. Simile 明喻 295
123. Socialist Realism 社會寫實主義(社會主義寫實主義) 297
124. Soliloquy 獨白 299
125. Sonnet 十四行詩、商籟 300
126.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意識流 303
127. Structuralism 結構主義 305
128. Subaltern 屬民 307
129. Surrealism 超現實主義 308
130. Symbol 象徵 309
131. Symbolist Poetry 象徵派詩歌 313
132. Synaesthesia 通感 315
133. Taste 品味 318
134. Tenor and Vehicle 題旨與媒介 320
135. Theater of the Absurd 荒謬劇場 321
136. Tone 語調 324
137. Tragedy 悲劇 325
138. Transcendentalism 超越主義 327
139. Trope 轉義 329
140. Uncanny, The 誌異文類 331
141. Visual Culture 視覺文化 333
後記 337
新版後語 341
參考書目 375
索引 355

書摘/試閱

Epic 史詩

以民族英雄的故事為題材,以恢宏的風格作長篇敘事,且敘述是從故事中段(in medias res)開始,內容往往敘述超凡英雄的艱辛求索歷程,充滿神奇驚險的遭遇,最後以超人的力量完成任務,這就是古代史詩。以盲眼遊吟詩人荷馬的長篇口述史詩《伊里亞德》(Iliad, c. 750-725 B.C.)及《奧德賽》(Odyssey)最具代表性。
荷馬作品中的一些元素已成為史詩的模式典範,包括(一)詩中祈求繆思詩神下降,賜以詩人靈感創作;(二)給予各路英雄不同綽號,譬如飛毛腿亞基里士(swift-footed Achilles);(三)並讓他們每人出場時均作一個自我介紹。
早期史詩有拉丁詩人維吉爾(Virgil, 70-19 B.C)的開國神話《安尼亞斯記》(Aeneid, 30-19 B.C.),敘述英雄安尼亞斯(Aeneas)如何在特洛伊城淪陷後,揹父攜子逃出浴火頹城,長期飄泊流浪,最後來到義大利,開創羅馬帝國。奧維德(Ovid, 43-c. 17 B.C.)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 8 A.D.),以變形神話配合各種英雄事蹟,但並無單一主線故事。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神曲》(Divine Comedy, 1310-14)則以詩人遊歷地獄、煉獄和天堂三境的見聞為主軸,呈現各個人物的故事。
其他史詩代表作有:以古英語寫成的英國民族英雄史詩《貝奧武夫》(Beowulf, c. 700-750 A.D.)、法語史詩《羅蘭之歌》(Chanson de Roland, c. 1100)、義大利遊俠騎士故事《憤怒奧蘭多》(Orlando Furioso, 1516)、英國詩人彌爾頓(John Milton, 1608-74)以聖經故事為主軸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 1667)。
除了歐陸傳統之外,另有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及《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大概寫成於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間,影響亞洲地區極大。最常為人提及的,就是中國章回小說《西遊記》(1592)與上述兩大史詩的淵源,尤其是孫悟空與《羅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的關係。《西遊記》中的許多神話,譬如大鵬金翅鳥、孫悟空的神通變化、大鬧天宮、豬八戒的故事,其淵源均與《摩訶婆羅多》有關。而漢譯佛教經典中,蘊藏了許多兩大史詩的典故介紹,輾轉融入中國民間傳說之中。

Fable 寓言

由於《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 550 B.C.)的中譯歷史悠久,眾所熟知,所以把 fable 譯成「寓言」,而造成與同樣可譯作「寓言」的辭彙 allegory 發生混淆。其實 fable 的特徵非常明顯,是一段簡短而具有說教作用的散文或詩。每則寓言結尾多附一則「格言教訓」(moral),例如〈狐狸與葡萄〉(“The Fox and the Grapes”)中,飢渴難耐的狐狸偷入葡萄園,看到誘人果實纍纍的葡萄掛在架上,它連跳幾次,總是搆不到,只好放棄,自言自語說,「那些葡萄是酸的」。故事結尾附上一則格言教訓:「任何笨蛋均可唾棄他要不到的」。
寓言內容多與動物有關,各式各樣的動物均以擬人格(personification)表現,即所謂「動物寓言」(beast fables)。把動物的形象和特性,譬如狐狸是狡猾的,獅子是勇猛的,交織成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影射人類社會。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50)現代小說《動物農莊》(Animal Farm, 1945)亦是諷寓性的「動物寓言」。
著名的寓言還有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的《如此這般童話集》(Just So Stories for Little Children, 1902),向兒童介紹動物的種種特徵,譬如為何豹子身上有斑點。
中國的動物寓言非常豐富,從先秦諸子如《戰國策》中的〈蚌鷸相爭〉到唐宋傳奇故事或詩文隨筆,處處均借動物(或昆蟲)來做寓意陳述。唐傳奇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更是人與昆蟲世界的完全交疊接合。
宋朝蘇軾曾流放海隅,其信札隨筆《試筆自書》中的〈蟻浮於芥〉,指出一項格言教訓「天地在積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極有寓意:

覆盆水於地,芥浮於水,蟻附於芥,茫然不知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乎?

詩歌方面,白居易的寓言詩〈燕詩示劉叟〉,其題解表明了寓意:「叟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是。故作燕詩以諭之。」全詩極為動人,尤其最後六句,亦有如西方寓言結尾的格言教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Metaphor 隱喻

Metaphor 源自希臘辭彙 metaphora,即有「轉移、轉換」(transfer)之意。取兩種不同事物,把其中一物說成「等於」另一物,就是隱喻。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看明喻(simile)與隱喻的差別,前者利用連接詞「似、如」(like, as),比擬兩種不同事物,譬如彭斯(Robert Burns, 1759-96)的詩句「吾愛有似紅紅的玫瑰」(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就是明喻,明白指出兩者有差異,但由於有類似或相像之處,兩者遂可並列(juxtapose),產生比較或聯想作用。假若上句改為「吾愛是紅紅的玫瑰」(“my luve is a red red Rose”),則不區別二者,直接把「吾愛」轉換「成為」紅紅的玫瑰,這就是隱喻。
隱喻比明喻來得強勁有力,不用連接詞like或as而強把兩種不同事物說成(或轉移成)一種,使人在錯愕之餘,更深入去思考其意涵,漸漸接受它表面上看似不合理的邏輯,進而被引入高度隱喻(或象徵 [symbol])的聯想中,產生多層次的豐富意蘊。倘若隱喻中尚有隱喻,則稱為「含蓄隱喻」(implied metaphor)。
中西詩歌均常運用隱喻,但因文化母體的差異,隱喻主題往往迥異。就以月亮的隱喻而言,月亮同時具有正面和負面的弔詭(paradox)意涵。例如,在張九齡的〈自君之出矣〉一詩中,有「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之句;前面以滿月盈輝,明喻思念之苦,後面則把思念轉移成滿月自盈而虧的自然規律,成為一種含蓄的隱喻,暗示思君之念將要夜減清輝。
莎翁也曾以月亮的盈虧比喻愛情的無常。羅密歐初次潛入花園夜探朱麗葉,互訴盟誓,羅密歐要憑藉一輪皎潔明月起誓,朱麗葉趕緊阻止他,並說:

Juliet: Oh, swear not by the moon, th’ inconstant moon,
That monthly changes in her circled orb,
Lest that thy love prove likewise variable.

朱: 啊!不要指著月亮起誓,它是變化無常的,每個月都有盈
虧圓缺;你要是指著它起誓,也許你的愛情也會像它一樣
無常。
(朱生豪中譯)

月亮所代表的負面意象(imagery),有如蘇軾〈水調歌頭〉所描繪的月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其他隱喻手法也各有其微妙之處。賀知章在〈詠柳〉詩中寫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後面以剪刀明喻春天微風的來臨,前面則以細葉的含蓄隱喻,描寫其纖細,不是自然成長的,而是春風如刀般裁剪出來的結果。這種寫法,已不只是隱喻,而很接近西方的「弔詭」(paradox)了。
美國現代女詩人薩絲頓(Anne Sexton, 1928-1974)寫有〈沒有你的十八天〉(“Eighteen Days Without You”)一詩,詩裡描繪其中一天:

I cried and then you held me just as you must
And of course we’re not married, we are a pair of scissors
Who come together to cut, without towels saying His. Hers.
(December 10th)

我啜泣然後你理所當然把我摟入懷中
而當然我們沒有婚約,我們是一把剪刀
攏時只為了剪開,也沒有繡著「他」及「她」的毛巾。
(十二月十日)

莎士比亞的明喻和隱喻,聯珠綴玉,美不勝收,他的每一齣戲從不欠缺明喻和隱喻。《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593)第一幕第五場,羅密歐於化裝舞會初會朱麗葉,驚為天人(頓時把他原本朝思暮想的羅莎琳拋到腦後),吐露出一連串充滿明喻的愛慕之詞──

Romeo: Oh, she doth teach the torches to burn bright!
It seems she hangs upon the cheek of night
Like a rich jewel in an Ethiop’s ear ——
Beauty too rich for use, for earth too dear!
So shows a snowy dove trooping with crows
As yonder lady o’er her fellows shows.
The measure done, I’ll watch her place of stand,
And, touching hers, make blessed my rude hand.

羅: 啊!火炬遠不及她的明亮;
她皎然懸在暮天的頰上,
像黑奴耳邊璀璨的珠環;
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間!
瞧她隨著女伴進退周旋,
像鴉群中一頭白鴿蹁躚。
我要等舞闌後追隨左右,
握一握她那纖纖的素手。
(朱生豪中譯)

為了要一握朱麗葉的纖纖素手,羅密歐甘冒被仇家認出的險,趨前和朱麗葉會面,展開一段著名的「手掌對話」(palm dialogue),其中全是隱喻機鋒:

Romeo: (To Juliet) If I profane with my unworthiest hand
This holy shrine, the gentle fine is this,
My lips, two blushing pilgrims, ready stand
To smooth that rough touch with a tender kiss.
Juliet: Good pilgrim, you do wrong your hand too much,
Which mannerly devotion shows in this;
For saints have hands that pilgrims’ hands do touch,
And palm to palm is holy palmers kiss.
Romeo: Have not saints lips, and holy palmers too?
Juliet: Aye, pilgrim, lips that they must use in prayer.
Romeo: Oh then, dear saint, let lips do what hands do.
They pray. Grant thou, lest faith turn to despair.
Juliet: Saints do not move, though grant for prayers’ sake.
Romeo: Then move not while my prayer’s effect I take.
Thus from my lips by thine my sin is purged.
[Kissing her]

羅: (向朱麗葉)
要是我這俗手上的塵污
褻瀆了你的神聖的廟宇,
這兩片嘴唇,含羞的信徒
願意用一吻乞求你宥恕。
朱: 信徒,莫把你的手兒侮辱
這樣才是最虔誠的禮敬;
神明的手本許信徒接觸,
掌心的密合遠勝如親吻。
羅: 生下了嘴唇有什麼用處?
朱: 信徒的嘴唇要禱告神明。
羅: 那麼我要禱求你的允許,
讓手的工作交給了嘴唇。
朱: 你的禱告已蒙神明允准。
羅: 神明,請容我把殊恩受領。
這一吻滌清了我的罪孽。
〔吻朱麗葉〕
(朱生豪中譯)
此段為羅密歐上前與朱麗葉共舞,二人手掌貼著手掌,羅密歐把朱麗葉的手掌隱喻為「神聖的廟宇」,卻被自己塵俗的手掌「褻瀆」了,而他願意以唇上的一吻補贖前愆。但朱麗葉回答說「掌心的密合遠勝如親吻」。羅密歐趁機要求「讓手的工作交給了嘴唇」。朱麗葉垂允,羅密歐遂吻了她。整段對話都以隱喻形式進行。

Queer Theory酷兒理論

酷兒理論是自一九九○年代肇始利用後結構主義(post- structuralism)的論述企圖重新界定性向(sexuality)的爭議。換句話說,當同志(同性戀者)批評(Gay and Lesbian Criticism)自陷於強性「同性性別」的泥沼時,酷兒(queer)脫穎而出,超越了「男同」(gay)或女同(lesbian)的指定身分,使酷兒涵括較大層面的次文化(subculture)與性向定位(sexual orientation)。酷兒中文翻譯是神來之筆,其音蘊含「冷靜灑脫」(cool)之意。
酷兒理論最早可追溯一九八○年代塞菊蔻(Eve Kosofsky Sedgwick, 1950-)寫的兩本有關性別研究的書──《男人之間:英國文學與男人同性社會欲望》(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 1985)及《衣櫃認識論》(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 1991),啟發了學術界對男性在英國小說中的「同性社會」(homosocial)的弔詭與「同性精神恐懼」(homophobia)。
一九九○年代婦運學者巴特勒(Judith Butler)以性別研究立論,認為「性」本身不是天生的。身體的奧祕,無人能解,許多自以為上天賦予的品質,根本就是後天環境、培育、教育、文化、社會……種種因素催動組合。假若純把「性」歸諸於生理現象,未免太簡單了。既然後天因素如此複雜,更可進一步牽涉雙重性向(bisexuality)以及延伸的「性別操演」(gender performativity)。早期舞臺女扮男裝及男扮女裝,如梅蘭芳(京劇)、楊麗花(歌仔戲)、任劍輝(粵劇)、張國榮(香港電影)、近年的李宇春(超女)、張芸京(「超級偶像」、「星光大道」)、蘇打綠……等人,都是有意顛覆性別,刺激性別多元化操演。因為男、女自小成長中不只是性器官差別,而是許多社會習俗加諸的扮演,譬如男剪短髮穿長褲、女留長髮、衣裙脂粉,並不等於自然性別,但如一旦顛覆約定俗成的性別屬性,男人便被詬為「娘娘腔」,或女人被斥為「男人婆」。
酷兒常出現中性化操演(包括服裝、裝扮與動作舉止)的男女混淆(亦可視為雌雄同體 [androgyny]),也是模擬性別操演的一種,以期待性別的新生、重現與肯定,包括女同、男同、雙性戀或異性戀。
因此到了後來酷兒理論的閱讀策略,就專注於書中人物的特殊性和愛好,以及他們如何陷入帶有強烈歷史意義的困境,而最讓讀者專注的是這些人物「想要什麼和要做什麼」,從而帶出酷兒的特徵性格。
酷兒理論是從「反同性恐懼」(antihomophobic)與「反異性性別岐視」(antiheterosexist)的角度去探研性別與性向問題,因此並不強調性向(sexuality)是「同性」(homosexual)或「異性」(heterosexual)二元邏輯彼此抗拒與對立。因此酷兒們(queers)很「屌」(defiantly)地擁護酷性,標榜早年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提及敢作敢為的「敢」(camp)美學(“Notes on ‘Camp’”, 1964)。所謂「敢」或「瀟灑」(cheesy)美學,其實也就帶著強烈反學府態度,以輕浮、率性而為的中產階級矯飾(naive middle-class pretentiousness)手段,做為一種震撼性的誇張行為,譬如遊行中奇裝異服,男扮女裝的扮演(drag),脂粉倒施,男同裸露肌肉有如化裝晚會之類。
這種公開但微帶挑釁、我行我素的姿態,正是巴特勒在《身體大事:論「性」散漫無章的局限》(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1993)中所指,酷兒運動是替代同志論述的一種散漫無章、力挽狂瀾的努力。但在雙性或「直」男(非同性戀者,straight)看來,酷兒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反同性恐懼的政治聯盟罷了。
由此看來,酷兒的前身可追溯至婦運、同志、性別研究的一段漫長歷史,對酷兒理論發展過程最有系統的整理,應屬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酷兒學者雅歌絲(Annamarie Jagose, 1965-)的《酷兒理論:導讀》(Queer Theory: An Introduction, 1996)一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