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話劇1937-1945(簡體書)
滿額折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話劇1937-1945(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話劇(1937-1945)》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對上海話劇成為大眾文化產品的政治、經濟背景進行分析;第二部分對上海職業話劇的商業化特征及生產機制進行分析,特別指出傳媒在這一進程中的特殊作用;第三部分進一步分析了上海職業話劇在審美趣味上對市民心理的迎合,并客觀指出其得失;第四部分從劇院、劇團、劇評三個方面提出論點,認為上海職業話劇具有公共領域的特征。

作者簡介

李濤,文學博士,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曾獲得第22屆田漢戲劇獎論文一等獎,第21屆“星光獎”電視紀錄片大獎,上海文藝創作優秀單項成果獎,《綜藝》十大節目制片人等榮譽。參與編寫《上海話劇百年史述》,任話劇《危險關系》制作人。紀念中國話劇誕生100周年紀錄片《海上驚雷雨》總撰稿,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首部官方紀錄片《百年世博夢》總撰稿,六集電視紀錄片《教育能改變嗎》總撰稿、總導演。曾先後供職于上海東方廣播電臺新聞部,東方衛視。上海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評論部等,現任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副總監,真實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名人/編輯推薦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話劇(1937-1945)》為上海戲劇學院博士文庫之一。

目次

引言對象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此時此地”:泥淖中的劇運
第一節 消費之都的經濟、文化與政治
第二節 戲劇產品與大眾的日常生活
一、“愛美”與“職業”齊頭并進
二、“代償心理”引發熱情
第三節 通往商業化之路

第二章 作為大眾文化的戲劇生產
第一節 市民社會與審美嬗變
第二節 戲劇生產體制
一、商業化的戲劇管理
二、與生產關系相適應的分配制度
三、觀眾至上
第三節 傳媒的盛筵
一、報刊等媒介中的戲劇
二、廣告營銷

第三章 大眾與小眾:邁向趣味戲劇
第一節 西方文明的翻版
一、從“流線型喜劇”說起
二、改譯的文化意義
第二節 詩與俗的化合
一、左翼的流變與于伶的經驗
二、文明戲的秋波
三、周貽白的模式
第三節 費穆:電影化的實驗

第四章 公共領域:都市戲劇的文化營造
第一節 劇場與城市
第二節 苦干劇團:松散的共同體
第三節 眾聲喧嘩中的戲劇批評
一、麥耶與《雜志》劇評群
二、蘭的劇評
余論
參考文獻
圖片索引
附錄一 劇人訪談
一、胡導先生訪談
二、洪謨先生訪談
三、喬奇先生訪談
附錄二 上海職業話劇大事記(1937-1945)
後記

書摘/試閱

從大眾文化產品的立場來看,“苦干”的劇目選擇是成功的,絕大部分擁有高票房。當然也毋庸諱言,個別劇目由于過分追求娛樂,有媚俗傾向,時任編劇的柯靈後來說:“正因為這種(認識水平)限制,從苦干當時演出的一般劇目來看,對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注意是不夠的。”?這個“檢討”是實事求是的。
1937-1945年間的話劇生產體制可以用“名編、名導加明星制度”來概括。編劇圈子相對較小,李健吾、周貽白、顧仲彝、姚克、楊絳、師陀等為商業演出提供源源不斷的劇目,但劇本荒還是很嚴重,沒有新創作就只好改編,因為只有不斷推新戲才能滿足大眾不斷變化的口味。中旅由于劇本需求量大,就聘請阿英、周貽白作專職編劇,導演也是一樣,黃佐臨、朱端鈞、吳仞之等都是馬不停蹄,有的人同時在導幾部戲,演員也走馬燈似的,每天日夜兩場,以滿足有閑暇的觀眾的需要。
與此同時,從事專門的或業余的話劇寫作者也在急速增加,當紅小說家張愛玲將自己的小說《傾城之戀》改編成話劇上演,連演80場,場場爆滿,就是一個顯例。?
對演員的培養、選拔是戲劇管理一項重要內容。許多劇團為新演員創造機會,縮短成名期。當然也時常有“挖角”的事情發生,這可以算是市場化的弊病之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