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人皆因欲望的刺激而展開行動,存活在世上。社會就像鏡子般,反射出人類愈來愈多的慾望。
當我們思考慾望應有的分寸,就會了解要在「利己」與「利他」之間取得平衡有多困難。
並非利他就一定都是好的,乍一聽見「為了他人盡心盡力」或許會覺得是好美的辭句,但一不小心,也可能與道德風險連結在一起。我們雖在社會中工作、生活,但如果自己不抓緊方位和座標,則可能被潮流沖走,有時在社會中,勇於表現自己的價值觀和願望,也會為社會帶來更好的結果。
這就像運用私人的美學意識、價值觀從事創作,將成果與社會全體分享,其中就會呈現「利己」與「利他」的美麗交會。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創造力只存在於個人之中」,也有人能將潛藏在自己這個小宇宙中的東西,貢獻出來讓全世界分享。
因此,我們就在自己與面對他人的緊張關係中,掌握慾望的分寸,就像戀愛的時候,我們也只能在維持生命的平衡中,摸索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已。例如,從上帝的角度看我們的行為,可能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無止境的運動,但是,就在這種無止境的希望與悔恨的螺旋中,我們也只能一直轉著圓圈。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浮沉在所謂的「機運之海」中。
有關慾望的種種思考,最後都與人類的本性密不可分。本書作者引用具體的實例,柔軟地提出果決的結論。
本書原在集英社的青春雜誌《青春與讀書》連載的二十四篇「欲望腦」,經添加、潤筆與修正後成形。
書籍重點
當不同的欲望發生衝突時,會有什麼結果?
還有,人究竟要如何與自己的欲望相處,才能活得好?
面對現在的社會,作者茂木想做的是:重新思考「欲望」這個問題。
要瞭解人生,關鍵就在於如何看待人類的存在。不論是從「達爾文主義社會制度」、「新自由主義」或晚近重視的「持續的可能性」、「多樣化」思潮等角度切入,最後要問的還是:人類的本性是什麼?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自己一個人絕對無法生存。難怪最近的腦科學研究中,有關人類利他行為的研究案例特別多。這些研究的目的無非是想瞭解,如何掌握自己與他人相處時不斷變動的心。
當我們看穿自己心中已成形的欲望時,我想我們會實際體會到「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的痛苦與喜悅,此時,眼光開始變得犀利,逐漸能看到事實的真相,如果說人的行為由欲望決定,那麼藉研究,至少可以更確實地瞭解欲望的本質。
作者簡介
茂木健一郎
腦科學家,也是日本知名暢銷作家。現任日本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1962年生於東京。自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之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劍橋大學。自2006年起主持NHK節目「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
2005年,以《腦與假想(???想)》(新潮社)一書,榮獲第四屆小林秀雄賞,2009年,以《由此開始前往所有的地方(????????場所?)》(筑摩書房)一書,榮獲第十二屆桑原武夫學藝賞。著有《感動腦》、《改變腦的生存方式》(兩書皆獲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音樂腦》、《拉一條思考輔助線》、《腦的白魔術》、《生死腦》(天下雜誌日本館出版)等眾多書籍。
譯者簡介
呂美女
西元一九五七年生,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譯有《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品牌DNA》、《邏輯寫作力》、《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聖經中的友情》、《長壽DNA》、《夫婦的格式》、《男人的七個敵人》、《一個人,最好》、《夫婦的覺悟》、《練就工作耳》、《阿信的幸福》、《腦的白魔術》、《生死腦》(天下雜誌日本館出版)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長庚醫院副院長 朱迺欣
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高閬仙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所副教授、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 郭乃文
長庚醫院核醫科主任 閻紫宸
推薦序01
腦與現代社會的誘惑
朱迺欣
人類的一切推理作用,只是服從感情。──巴斯噶(B. Pascal, 1623-1662),《冥想錄》
十七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巴斯噶認為,人類的欲望,無處不在,且來勢洶洶,人類的理性很難抵擋。難道我們對情緒的欲望束手無策?很幸運,日本的腦科學作家茂木健一郎的書《欲望腦》,從孔子的古老智慧找到也許能擋住這股慾流的人道解決方法。
欲望的角色
茂木的《欲望腦》,已跳出先前侷限於腦內現象的著作(包括:《何謂意識》、《感質入門》,《腦整理法》、《腦與假想》等),而進入更廣闊的視野。茂木從進化、認知、哲學、社會、政治、經濟、科技、藝術、文學等各種角度,探討「欲望」的角色與影響,可說皆有獨到的見解,並流露特殊的生活智慧,值得讀者好好閱讀,當會得益匪淺。
此書由連載在《青春雜誌》「青春與讀書」的二十四篇文章集合而成。雖然每篇之間不一定有絲絲相扣的連貫性,但其壓軸戲在論述: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文化,以及數位化資訊的獨領風騷,將人類的欲望不但提昇到空前的高峰,也對它的期待推展到「無限的可能」。
俗語說:「欲望無止境」。但是,現代的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和資本主義已將欲望變成「追求無止境的欲望」。
也因此,我們往往把欲望橫流的現代社會,稱為「貪婪的一代」。由於人類在這地球上已經沒有其他生物敵人,生存的競爭就內轉成人與人之間的形形色色的鬥爭。這種情況的主要導因是,現代社會自我中心的擴張,導致欲望將「我」「他」之間關係的疏遠和形成緊張。在講求「消費」和強化「利我」的現代社會,欲望的水漲船高,已經形成不可逆轉的情勢。
古老的智慧
面對高漲欲望似乎已經不可逆轉的失望和絕望中,茂木從中國的古老智慧看到也許可行的解決辦法。
茂木在思索這種問題時,腦海突然冒出孔子在《論語》中說的一句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他覺得,人類的欲望與其生活方式具有密切關係,然而,當人類面對欲望時,似乎無法逃脫消費文化和高度資訊技術的巧妙控制,導致社會亂象四起。
這種社會亂象的對治,孔子說的:「因年紀大了,欲望減低,所以不會逾越規矩」的倫理思維,也許能有所幫忙。這表示,應用倫理規範來約束或克制自己的欲望。
最近媒體報章報導,日本正在掀起學《論語》的熱潮。此書在二○○七年出版,內容除了《論語》〈為政篇〉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外,還有其他《論語》的話,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些論語語錄皆顯示,孔子對立身處事,以及待人接物的倫理觀和人文思想。也許,茂木推崇《論語》,是推動這股「論語熱潮」的導火線之一。
茂木提出應用「古老倫理」來規範現代社會的「新型欲望」,並非完全是一廂情願的辦法。這種以「古」制「新」的方法,亦有前例可循,例如:用古老的靜坐(meditation),降伏現代人猴子心(monkey mind)似的雜念妄想。
欲望創造不朽
如果此書有點美中不足之處,應是書中對欲望的腦機制往往只一筆輕輕帶過,例如:簡單提到快樂系統、酬賞系統;多巴胺(Dopamine)的參與;頭眶前額皮質的欲望控制等。
欲望的產生機制相當複雜,比較基本的層面牽涉到與生存有關的基本驅力,包括孔子說的「食色性也」;比較細緻的層面則牽涉到立身處世的問題,包括對名利的追求、權力的獲得、虛榮的滿足,甚至更細緻的層次,例如,「利他」的想法、同理心、慈悲等宗教情愫。
茂木忽視欲望的腦機制,情有可原。因為此書原來在雜誌連載,作者的出發點似乎著重立身社會以及處世做事。因此,茂木強調欲望應有分寸,應在「利己」和「利他」之間取得平衡,並提示在維持生命的平衡中,摸索自己的生存之道。
相較於此書的深度分析和獨特見解,這種瑕疵實在微不足道。此書最值得年輕人閱讀,成家立業的人也不要向隅,甚至「七十而從心所欲」的老年人也能從中獲益。
難得的是,目前專門討論「欲望」的書,已經是鳳毛麟角,而「欲望」之對人對事又是如此重要。雖然「慾火」可以焚身,「欲望」也可以如愛因斯坦說的「自我解放」、產生創造力、造福人類。當然,不平凡的「欲望」,也可以創造不朽的文學與藝術。
(本文作者為長庚醫院
推薦序02
小分子?大慾望
高閬仙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問:「人與禽獸相異者幾稀?」
人與禽獸間相異的差異,聖人與凡人間的距離,到底靠什麼決定?
本書試圖瞭解孔子的大哉問,為什麼人能「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作者茂木健一郎從不同角度逼近這個問題。他探討的層面包括文化面、社會面、生物面、科學面,像剝洋蔥般,一層一層的剖析,分析慾望的形成,企圖找出人作為萬物之靈與其他生物不同的獨特之處,並冀望最終能達到孔子另一句話的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待開發的疆域
為什麼要到活到七十歲才能從心所欲?關鍵恐怕是在「矩」。孔子要經過七十年不斷的試探修鍊,先找到「矩」,才能「不踰矩」。人之所以與其他生物不同,可能也在於人類社會裡有大家共同接受的「矩」,而這個「矩」是超越生物的本能需求。問題是,人們如何認識這個「矩」?
神經科學家早已證實,大腦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有新的突觸產生,有一些不用的突觸也會逐漸退化。過去以為:成人之後,就不會再有新的神經元產生,事實上,這樣的看法已被改變。現代腦科學認為,人不斷受到環境中的他人和事物的刺激,大腦不斷思考、學習,會形成新的連結,找出可以與時俱進的「矩」。
在網路時代,所有的事都可以在真實或虛擬的環境下發生。資本主義鼓勵消費,人的任何慾望幾乎都有辦法以真實的或虛擬的方式滿足。社會的亂象因此而生,作者反省這些亂象,從而向上連結到兩千五百年前孔子宣稱的,人到七十歲才能「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在當今社會中幾乎「已經完全OK」。
在網路上,匿名、不理性的言論、謾罵似乎都可以被接納,這是否因為虛擬世界的「矩」和真實世界有所不同?作者懷疑,這是否代表人性內在開始敗壞。
神經科學研究最後一塊仍待開發的疆域。作為一個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者,終極目標就是希望了解腦的運作,找出科學論證來支持人之所以為人,除了數千億腦細胞的運 作加總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力量」讓我們成為「萬物之靈」?抑或人類也只不過是經過億萬年演化,倖存於地球的眾多生物之一,與大腸桿菌一樣,終日汲汲營營只為飽腹與繁殖?
巧克力的滋味
多巴胺神經迴路是腦中控制慾望、情緒、對事物上癮的最主要的迴路。我的研究是探討在神經突觸釋放多巴胺的分子機制。
我們的大腦中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又藉由其上可多達幾千個突觸跟其他神經元聯絡。想要藉由這樣的研究瞭解大腦如何運作,看似遙不可及,但是,吸毒者所獲得的快感,可能和聽到莫札特或周杰倫的音樂所引起的快感,或在學習過程中想通某項困難問題時的快樂,都是藉由多巴胺迴路控制的。
換言之,我們的情緒、慾望可能只是由腦中的小小分子所控制。
作者茂木健一郎在書中深刻探討人類的慾望如何形成,反省滿足一己慾望所可能造成的問題。這不是一本「好讀」的書,每句話都是作者的體會與心得,都需要咀嚼再三,才能瞭解其意義。
讀這本書,我覺得慚愧,孔子的話我們從小就朗朗上口,但有誰能如作者待之以瑰寶?鑽之以論述?國內似乎少人有此功力,橫跨人文與科學領域,寫這樣的書,即便有此功力,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意願,寫這樣一本「小題大作」,引不起大眾注意的書。
在譁眾取寵的現代社會裡,人們的思想格局大多停留在「巧克力是甜的」這種直接的快樂與報償,「獲取近利」幾乎是沒人懷疑的「真理」。我佩服《天下雜誌》願意出版這樣一本深刻的書,顯然不是一般大眾能望文而生趣。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得到更多的共鳴與迴響,讓我們對道德、快樂、腦神經之間的關係有更深入的探索。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序03
欲望與利他
郭乃文
這是一個核心價值與倫理道德混亂交錯的時代,在利益掛帥的社會價值裡,法律規章的存在與倫理道德的執行,到底是維護人類崇高心靈與高尚情操的最後一道防線?或者只是一個個、一次次在思海翻騰後,被風浪淹沒的孤舟?到最後,選擇權仍是在我們自己的腦中。
這本書由茂木健一郎博士帶著幽默和憂心的口吻,以目前最具科學性的腦知識,引導兼具動物性和靈性的讀者來泳渡欲望之海。在這時代,是多麼幸運啊!至少神經心理學提供我們像是燈塔般的光亮和方向。
何等的機緣我預先拜讀茂木健一郎博士的「欲望腦」,也能寫小小心得與大眾分享。只是,一邊看書,一邊稱讚,也忍不住開始擔心,這書並不好消化,說不定只能引起少數讀者的興趣。欲望、本能、需求、動機、興趣、成就感等,當個人層面開始擴充時,就會與群體考量時的團體認同、公眾價值、普世道德、社會倫理等互相衝突。在今日這個時代,討論人我問題的書籍,真可以被大眾當作茶餘飯後的讀物來欣賞嗎?
我認為這本書要成為暢銷書的取勝之點是:確實有許多人掛心著今日這個社會,也積極尋求更具智慧的答案。茂木健一郎博士以非常具有自省力和直率的語句,說明他應用腦科學證據的自我省思點。而我,也是衝著類似的心情來引薦這二十四篇作品,算是自己對世風不古的擔心盡點棉薄之力。
一個哇哇落地的孩子,並不清楚自己和其他人是不同的。當他開始人生第一次試探「我的範圍」時,大人對小孩的隨意玩玩、胡亂喜歡、到處弄弄,最常用的回應話語,卻是「不可以」。雖然這些不符合大人需要的行為,大部分都是來自本能的和追逐興趣,應該是相當具有開展智能意義的。
不過,小孩在大人的抑制下,必須開始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各種行為和目標。「自管」與「被管」之間,產生自我與他我的利益衝突。而「自理」與「被理」過程,也產生自我與他我間的效能感和人際關係。很快地,娃兒開始知道「我看到的和媽媽看到的不一樣」,他會學到「我做了的事,不等於別人看到的事」。只要大人沒看到我搗蛋,好像就不會有後遺症,這會讓自己得到好處。但是,相反的,如果大人沒看到我的需要,有困難時我必須自行想辦法,這會讓自己受苦。所以,自律與自由間存在著複雜的發展關係。
哲學家、教育家、還有許多憂心忡忡的家長長輩們,怎可能放著娃兒隨隨便便就發展長大?所以,亙古討論議題充滿了性惡與性善的爭辯,還有是否江山能改、本性難移?
「野獸般的現代人類」這篇引起我很深的感思。茂木健一郎博士說他自已替新時代潮流下的某種人類趨向,取了個名詞-野獸行為。乍聽以為是世界末日到了,大家要爭食搶地。他談到了「完全與系統知識、邏輯倫理、意識形態、價值順序脫離關係。無條件地肯定自己的欲望,並毫不保留地對他人表達,完全不顧慮社會的看法,而將自己的欲望直接轉成言行表現的傾向。」讀到此,以為他是罵人!其實,他以腦科學知識來說明,這真的不是文化層次的高尚與低俗的問題。因為,腦科學家已從功能性磁振造像(FMRI)發現、人類在聽到自己喜愛的音樂,所達到的至深感動,與在獲得基礎需求(如水、食物等)有關的滿足時,腦中呈現的活動反應是類似的。
只是這神經層面快樂迴路,是受到個體經驗累積影響的。微妙的是,真正感動乃來自原有的情緒興起,和挑戰的感覺(可控制感與成就感),這不只是一個空泛的神經興奮感。經由通過困難和克服而培養起來的意志力與耐性,可讓大腦在特定情境適放出酬賞性質的神經傳導物質,茂木健一郎博士描述說:「這與非洲熱帶草原上、等待黎明來臨的動物身上、那期待與戰慄的本質,是一樣的」,可「利用這種唯妙的神經迴路系統,讓自己攀登更高境界」。雖然這些文章攪和了文化和科學,文字又經過翻譯,有其難以消化之處,但是,依然是一本具備科學力的正向文學作品。
茂木健一郎博士是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作為開場,來介紹神經科學今日對「自我與他人」間的「節制、得體」,是如何複雜和有義意地運作著。
結尾,他語重心長的提到,在了解物種演化的科學浸淫中,終於跨越過了自己從高中起和同學的爭辯。當時同學認為「論語」,是集古今聖人的人生哲學的精華,他卻一直推崇老莊思想。想見那聰明優異的初生之犢,首次向生命求解答的畫面,是以跨文化形式在進行。現在,翱翔了三十年的知識與研究生活,茂木健一郎博士說:「我認為,『七十從心』(儒)與『無為自然』(道)的意境是相同的。」因為,儒家所討論的欲望,就是自然,努力學習和克己及人的終生歷練之後,七十從的「心」,也是自然。整本文章很巧妙地加入了腦科學的觀點,來討論自我欲望的物種觀、個人觀,以及許多現代化生活中新舊人群的價值觀浮動。結論是,「當『肯定自己的欲望』,而讓自私的感覺消失,並步向更深的生命哲學時,人類想必也在漫長的概念性進化過程中,更上一層樓」。大自然演化下的智慧,這樣結合率性文字在此一書。
十八萬年的人類祖先,離開其他物種,單獨發展出人種這一支。二○一二年即將要滿三百歲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社會契約論》闡述了人和社會關係,認為大自然狀態下,常有個人能力無法應付的境況,必須通過與其他人的聯合才能生存,人們以集體的形式存在就形成了社會。社會於是不可避免形成複雜的契約結構,契約是人們對成員的社會地位的協議。
在二十一世紀,科學家發現了「利他基因」。利他的結果,經常悖逆著私我福利,但這基因卻讓利他行徑持續發生。「讓我們回歸自然」是盧梭在「愛彌爾」書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使人脫離外界社會的各種壓迫與文明間的偏見,也使人擁有自發性,能回歸自己個性和個人世界,整理內心的狀態、完整的人格以及獲得精神的自由。而利他基因的研究者也猜測,文化設計是給予適當回饋,使利他做為得到喜悅回饋的基因,讓人能得到更多的表現機會,進入善的循環。以此結尾做為推薦。
(本文作者為成功大學行為醫學所副教授、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
97年教育部頒「全國高中卓越校長領導獎」得主)
推薦序04
莫測高深的腦
閻紫宸
「欲望」來自於群己之間的差異性,其本質並非全然是負面的,人類許多的發明和創造,其實就是經由欲望而產生的,這種你情、我願;你想要、我創造,就是促進人類前進的動力。
欲望的兩面性
但是,欲望和倫理規範之間,和自然環境之間,若是不能達到一個平衡,產生脫序的現象,就會引起爭端。如同人腦的網路,沒有好好整合,思緒就會有如萬馬奔騰,不可收拾;表現在外的,就是言行失當或是常人無法理解。
許多研究腦科學的人都同意,人之異於其他動物,在於人腦除了結構之外,
還有情緒、思考、感官、意識、意圖、感動……等,所以,儘管人和老鼠的基因相似性超過九五%以上,許多腦科學的行為研究,不可以用小鼠為模式來回答問題。
就像兩千年基因解碼一樣,目前全球利用腦MRI影像,希望能為腦解碼,然而,即便使用腦MRI 做功能上的評量,仍舊是以「evidence-based」來量測,並且量化可觀察到的變化。
事實上,腦行為如喜、怒、哀、樂、憂傷、思考、感動、驚嚇,甚至個性上的保守、客觀,對人和事的第一印象,乃至於對人和事的判斷等,以現在腦MRI 的功能影像的角度來看,是無法完全被清楚量測到,更別提將其歸類和量化。
腦與基因解碼
凡此種種,為了滿足科學家對腦科學的探索和好奇所產生出來龐大資料,有如兩千年基因解碼一般讓人不知所措,同時,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問題,或許這正是當初提出這種構想的科學家們原先的目的也說不定,因為有龐大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產生工作的需求,就會有論文發表。
觀察人類對探索腦科學就有如基因解碼的翻版。從低解析度到高解析度,從靜態到動態,從巨觀到微觀,可是,大家都清楚,目前可以量測到的都已經是最終結果,真正觸發的整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目前無法了解的部份。
誠然,欲望是人類煩惱的緣由,但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如果能夠在自由和
束縛、脫序和規矩中取得平衡,心平氣和設身處地,回歸童稚之心,並且全然放
下,就能將自己和對方,一起釋放,這應該是作者的目的之一吧。
(本文作者為長庚醫院核醫科主任)
目次
腦與現代社會的誘惑 朱迺欣
小分子‧大欲望 高閬仙
欲望與利他 郭乃文
莫測高深的腦 閻紫宸
前言
01 何謂從心所欲
02 潛藏在欲望裡的脆弱
03 對有意識生命而言的道德行為
04 不受主詞限制的思考
05 個別與普遍
06 野獸般的現代人類
07 思路多元的現代人
08 身為孩子就是福
09 專精之道
10 我的欲望是否與眾不同
11 數位資本主義時代的處心術
12 「活得像個人」的定義
13 在夢中連結的非意識
14 沒有終點的欲望之旅
15 太簡單的問題無法啟發腦力
16 消失在現代的人類感情
17 立志做不可能的事
18 動作電影與珊瑚的卵
19 欲望與社會
20 無法重現的道德行為問題
21 靈魂煉金術
22 不知生,但能預感死
23 學習成癮症
24 生命的哲學
後記
書摘/試閱
潛藏在欲望裡的脆弱
大家都明白,單獨一個人根本談不成戀愛。
暗戀的心情如此地強烈。闔上雙眼,愛戀的心情彷如像仲夏夜成群的螢火蟲般,朝愛人的方向齊飛而去。(和泉式部‧戀歌)
留下這段情詩的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女詩人和泉式部(譯註:約生於西元九七八年,生平不詳,作品收錄在結集日本古來一百位詩人作品的《小倉百人一首》當中)。因有他人存在,人間才有戀愛這回事。無法對他人採取任何行動時,對他人的思念便無法斷絕,而且思念愈深刻愈熱烈。人類總是憧憬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物,這種心理結構由千年之前的和泉式部直到現在,未曾改變。現代的年輕人利用行動電話、簡訊、電子郵件,不停地將「愛戀的心」投射出去,讓其飄浮於空中。
在人類諸多慾望中,對他人所產生的慾望,就是戀愛的感覺,那是最實際也最難抗拒的慾望,也因此,這種慾望才值得再三玩味探討。為何無法控制自己強烈的期待和憧憬?當《三四郎》這部小說的女主角美彌子一出現在三四郎眼前,三四郎就不自主地產出「矛盾」的心理,自然地流露無法達到「預定調和」(譯註: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理論,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一六四六~一七一六年,他認為神創造宇宙時其實有統一、調和的秩序)狀態的戀愛心理本質。
以人類為首,所有動物產生慾望的根源皆基於「自己與他人的區別」。慾望就在這種基本架構中,面對有別於自己的「他人」所產生。人與人之間如果不分你我,沒有自己與他人的差別,則慾望也自然地消失無?。慾望的本質,並非基於強調自己存在的主體性,而是因他人的存在才突顯。只要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矛盾不消除,生命活動就會因慾望而不停地運作。
認為自己是獨立存在的人,每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也有依據自己喜好選擇戀愛對象的自由。對大多數肉食性動物而言,草食性動物就是牠們的「食物」。另一方面,草食性動物則希望能持續活著不被吃掉。即使對象並非有生命的生物,只要是動物都想擁有某些物質或空間,這種慾望的根源便含有自私的成份。有人在經濟蕭條時,購買世界名畫,並交代身旁的人,自己往生後希望這些畫能陪葬。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愚蠢的行為,但生物界充滿這種事實。生物們總死命爭奪有限的物質資源。春天郊外,乍見如牧歌般草原風光,實際上卻是各類植物使盡各種化學或物理戰略,爭奪自己生長空間的野戰場。
人類更厲害,能建設都市,而且讓植物、甚至一切生物無法在都市裡居住。還鋪設道路,只讓汽車在其上行動,藉以提高「效率」,將有限的地球空間悉數佔為己用。我想,或許只有極少數像我這種人,會為此感到悲哀。其實當開車飛奔公路時,連我也會忘記這種想法。這種反應更能夠證明,人類的慾望根本不可能達到所謂的預定調和,顯示出潛藏在慾望裡的脆弱性。
佛教哲學深入討論人類的煩惱問題,最後認定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分別心是慾望的起源。因此,呼籲人類應盡力克制、否定自己的慾望,始得以解脫煩惱。總而言之,只能說佛教想提示給世人的是宇宙合一的世界觀。萬物原本同源、自他合一正是人類終極的願景,不論從現實角度或理論角度來看,這也是符合全人類利益之路。最重要的是,如果人類無法察覺和脫離否定的思維,就很可能走入違反生命原理的境地。我們認為,依照慾望而建構的倫理是有問題的。
偶爾聽人提及西方人強調自我與東方人強調無我,雙方的概念是對立的。但事實上,人類意識的形成並非完全受文化背景因素影響。即使表面上東西方感覺有差異,但人類注意區別於自己的「他人」,對「他人」產生慾望的結構本身則亙久不變。科學界雖強調「東西相對性」的精神,事實上,僅留意到表面的差異而已。
研究自己與他人關係,當然得兼顧東西雙方各種哲學的觀點,但最重要的是,不論哪種觀點,都必須根據事實。亦即必須根據人類腦中如何表現自己與他人,甚至如何理解自他的關係等,這些觀點皆需根據事實才能被採信。
人類並非天生就能理解區隔自他的方法,所有的新生兒都是透過與環境的互動才學會區別自己和他人。在各種場合,透過「接觸」與「被接觸」的雙向觸摸(double touch)方式,瞭解自己身體與周遭環境的關聯。
當人做某些動作時,會同時產生作用與反作用的就是「自己」,自己做的最後一定回歸自己身上。伸手打自己時會覺得痛,但在他人身上做的,不一定會回歸到自己身上。面對自己的問題,不可能撒手不管,但面對他人的問題,則可以視若無睹,或者說人類對別人的態度,本來就是如此。
試想像兒童們到處亂放玩具,使之散成一地的景象,即能體會將自己的慾望投射他人所產生的感覺原理了。導致眼前地球環境問題的根源,不就和導致兒童遊戲室般的混亂是一樣的嗎?
自己不喜歡的事,肯定不想讓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是大自然的道理。雖也有例子顯示人有時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但當你面對他人時,你所做出的行動基本上並不會再回歸到自己身上,正因如此,當人類學會區分自己和他人,並針對他人產生慾望時,這些慾望都具有潛在的脆弱性質。
因此,孔子不得不刻意在《論語》中提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人對著他人做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這種自私的想法,主要模仿自世間,所以孔子才會提出這句警句。就像基督教提倡愛一樣,兩者皆屬於社會認知的革命。環視古今歷史,科技文明讓人類慾望獲得解放,為滿足人類慾望而建構的經濟體系備受期待,連慾望也制度化了。另一方面,盡可能滿足人類慾望,讓慾望能無限延伸的科技則日新月異。從過去到現在,我們所看到文化表象的變遷之間都有關聯性。其結果是這些科技文明讓現代人逐漸遺忘「忍耐」這兩個字。
日本小說家保?和志(一九五六年生)曾說:「現代文學的特性,首先,我得指出,目前的現象是暴力過剩,其次,出現在現代舞台上的人,精神上可說都有病態。」(摘自《新潮周刊》二○○五年五月號)誠如保?所批評的,現代文學中充滿暴力。可能有不少人會立刻聯想,暴力的產生經常與自戀(Narcissism)心理有關。一個人對他人使用暴力,是基於某種人類生存慾望的可能表現,我們很容易觀察出其背後的業力關係。讓文學的深度稍傾向暴力,或許也是一種才華的表現。但如果描述暴力的人,對自他關係的掌握或瞭解過於魯鈍,則很容易流為單純地描述閉塞暴力世界的陳腐表現。保?也利用上述說詞,聲明「這種文學並不具有備現代性或同時代性」。同時代性的意思是指,能注意到潛藏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亦即人與人之間的倫理。不僅限於文學,幾乎所有的藝術都需要留意自他關係的緊張程度,始能順利發展。
日本文學家大江健三郎(譯註:一九三五年生,二十三歲時以大學生身分獲得芥川賞)視「節制、得體」(decency),為評定人類是否具有價值。就這點來看,現代許多人給人的印象是粗野、不得體。例如,一個擁有孩子的人,正經地說出:「最近的公立學校很沒水準,還是得讓孩子進私立學校才行」這句話時,我覺得他(她)的心是醜陋的。此時我想回他一句:「你的孩子就很好嗎?到公立學校唸書的孩子都不好嗎?」。當自己的慾望與他人的慾望之間有矛盾或緊張關係時,欠缺「節制、得體」品格的人,無論如何地努力,恐怕也達不到深刻的文學境界,原因是當事人根本無法體會人類為求生存而必須面對的痛苦與歡樂。
我認為,說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孔子,在人類慾望的前提下,已擁有精準地掌握自己與他人之間關係的技巧了。孔子提出的言論並非僅是單純的處世之術或倫理道德規範,他要昭告世人:「我」是一個有別於世界其他東西的個體,毫無選擇餘地置身於「現在、此地」的我,應該如何自處?就像存在主義哲學家尼采(Nietzsche)之所以提出「個別的世界」,也是經過相當深入的考察與痛苦的經歷。以當今媒體界來看,暴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那種閉起眼睛無視自他之間的平衡,在自己與他人關係方面,容許無止境地欺壓他人的情況存在,才是問題所在。面對這些情況,不由得讓人感嘆:孔子的睿智,在現代依然光輝燦爛。
仔細想就會留意到,其實人類自呱呱墜地,就已展開孔子言論裡的學習課程。最早是利用母親作為道具,肚子餓了就哭,哭了就有奶喝;尿布濕了也哭,哭了就有人換乾尿布;只要自己的慾望不跟母親手邊的工作衝突,幼兒大可以拿母親當道具,處理自己的慾望問題。
對幼兒而言,處理慾望時也會遇到危機,因為母親不一定每次都會聽自己的,新生兒往往無法瞭解母親的意思。接著就像先前提到「雙向接觸」模式,幼兒透過感知腦中吸收的感覺資訊(輸入腦中的資訊)與運動回應(自己做出的回應)所產生的結果,逐漸領悟母親不一定會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從中學習到認知母親也是「他人」。
世上除了自己,也有與自己的思維不同的「他人」。對新生兒而言,這是多令人訝異的發現。因為,他從萬事俱足的母親的子宮裡,被丟進充滿不相干的「他人」所組成的世界。聖經裡的「原罪」所描繪的就是這段遷徙過程吧。亦即因我們都有原罪,所以,我們都不是自由人。
正因為有著無法跟隨自己想法之「他人」的存在,所以自己潛藏的慾望被激發出來。人總希望他人跟自己很快地建立相親相愛關係,正如嬰兒啼哭母親就會餵奶一樣。遇到愈是叛逆的對手,愈能激發自己的慾望,其實藉此現象就能窺見戀愛的本質,與因這種本質而造成的慾望深淵。
因面對的是你無法掌控的他人,導致因對方而產生的慾望,基本上是脆弱的。這種脆弱,往往讓人感到不確定,甚至讓人產生人應否定這種慾望的想法。否定慾望的說法並非佛教才有的論調,在全世界各種宗教中,多少都存在著這種與「節制、得體」有關的教義,這也是人類腦部製造出來的安定劑(慾望的解藥)。但我認為,人若不去理會因他人而產生的脆弱的慾望,恐怕也很難真正體會人生中美好的另一面,再者,如此一來也無法期待我們的腦、這個不可思議的超強器官發揮更大的潛力吧!
針對這個問題,可能找不到可用來作為測試或訓練的答案。因此我認為,無法找到答案的區塊,只有靠人自己去摸索,並思考有關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問題,腦科學目前能做的畢竟很有限。總之,我希望已察覺到自己慾望裡具有脆弱性(弱點)的人,能在這種自覺下理性地面對自己的慾望,如果能這麼做,自孔子以來諸多思想家所提供的人生哲理與倫理問題的核心,就會逐漸清晰地浮現。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