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日記是最個性化的寫作。《日記閑話》匯集了幾十篇關于日記的隨筆,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記寫日記的逸聞趣事和悲歡離合。日記悲歡一一折射時代風云變幻。巴金、許廣平、梁實秋、施蟄存、舒乙、陳平原、新鳳霞、張抗抗、謝其章、沙葉新、錢古融、來新夏……且聽他們的日記故事。
《日記閑話》由古龍主編。
《日記閑話》由古龍主編。
名人/編輯推薦
《日記報》(《日記雜志》)走過十年,積累了大量有關“日記”的美文佳作,或夫子自道寫日記的甘苦榮辱,或各抒己見品評某人日記的是非得失,或現身說法議論日記作用于人的種種奇效,或原汁原味展示自己數十年前的老日記……這些篇什無不精彩紛呈,別有情趣和滋味。為了讓更多的人分享這些別具一格的文字,主編古農花了半年多時間,分門別類,因循原來的欄目,分別編成《日記閑話》《日記序跋》《日記品讀》《日記漫談》《日記自述》《日記書影》《日記語絲》等卷,本卷為《日記閑話》。
序
正如古農君所感喟的,“日記,記載著往事,也承載著情感”。而以《日記漫談》《日記序跋》《日記閑話》《日記品讀》四冊選集所構成的“書脈日記文叢”,則記載著《日記報》《日記雜志》的成長歷程。
十多年來,我們用一腔鐘愛日記的熱情和干勁,用菲薄的收入和贊助,再加上可貴的恒心和堅持,終于使《日記報》這株幼苗茁壯成長為《日記雜志》這棵樹,同時還贏得了一系列贊譽和褒獎,從而被南京大學徐雁教授認定濟南已成為中國當代日記研究的重鎮;被天津南開大學來新夏教授引為知己和“啟發者”——結識《日記報》後又忘情地開始了記日記;還有長沙詩人彭國梁也在已出版的《書蟲日記》的序文中公開聲明是《日記雜志》引導他開始記日記,并且一發而不可收,連續出版了兩部《書蟲日記》。不可否認,在我們周圍,的確集結著一大批全國各地的“日記人”,大家以日記為紐帶,集思廣益,協力同心,圍繞日記學這一新學科展開了相關研究探討,成功舉辦了四屆全國日記及日記文學論壇大會,適時啟動了《中國日記大辭典》的編纂工程,加快推動了創建中國日記博物館的步伐……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認為:目前全國的日記寫作、日記教學、日記出版、日記研究已成為歷史上的最好時期。放眼前瞻,我們信心大增,隨著古農君主持創建的中華日記網的開通運行,用不了多久,一批真正能夠代表當代日記研究水平的成果將會陸續問世。
收入“書脈日記文叢”中的文章,幾乎都在《日記報》《日記雜志》上刊登或轉載過,檢點《日記報》和《日記雜志》所設置的欄目,可以因欄目成書的還有《日記情懷》《日記書札》《日記人物》《日記論壇》《日記原版》《日記書林》等。除此之外,還有以《日記雜志》“半月日記系列”專號形式刊印的《半月日譜》《半月日注》《半月日影》《半月日志》《半月日識》等原創日記,都有再刊或再版的必要,殷切希望有膽識、有魄力的出版家慧眼識真貨,及早組織再版與發行。
著有《清人日記研究》一書的學者孔祥吉先生在其《自序》中曾寫道:“要認識一個歷史人物,最簡潔的辦法,莫過于細讀其日記。因為日記是記載作者見聞以及感悟的文字。日記仿佛是一扇心靈的窗戶,一旦這扇窗戶被打開,一切便都呈在眼前了。許多歷史人物的內心活動,并不見諸奏章尺牘,或文書檔案,而只有在日記中才能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東西。”以“普及日記寫作,促進日記研究”為己任的《日記雜志》同仁,我們有信心也有必要幫助大家推開日記這扇心靈的窗戶,讓大家觀賞到日記百花園中的珍株異木和奇葩秀草——這也正是我們選編刊印這套“書脈日記文叢”的初衷和目的。
自牧
2011年11月21日于歷下東山居之百味齋
十多年來,我們用一腔鐘愛日記的熱情和干勁,用菲薄的收入和贊助,再加上可貴的恒心和堅持,終于使《日記報》這株幼苗茁壯成長為《日記雜志》這棵樹,同時還贏得了一系列贊譽和褒獎,從而被南京大學徐雁教授認定濟南已成為中國當代日記研究的重鎮;被天津南開大學來新夏教授引為知己和“啟發者”——結識《日記報》後又忘情地開始了記日記;還有長沙詩人彭國梁也在已出版的《書蟲日記》的序文中公開聲明是《日記雜志》引導他開始記日記,并且一發而不可收,連續出版了兩部《書蟲日記》。不可否認,在我們周圍,的確集結著一大批全國各地的“日記人”,大家以日記為紐帶,集思廣益,協力同心,圍繞日記學這一新學科展開了相關研究探討,成功舉辦了四屆全國日記及日記文學論壇大會,適時啟動了《中國日記大辭典》的編纂工程,加快推動了創建中國日記博物館的步伐……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認為:目前全國的日記寫作、日記教學、日記出版、日記研究已成為歷史上的最好時期。放眼前瞻,我們信心大增,隨著古農君主持創建的中華日記網的開通運行,用不了多久,一批真正能夠代表當代日記研究水平的成果將會陸續問世。
收入“書脈日記文叢”中的文章,幾乎都在《日記報》《日記雜志》上刊登或轉載過,檢點《日記報》和《日記雜志》所設置的欄目,可以因欄目成書的還有《日記情懷》《日記書札》《日記人物》《日記論壇》《日記原版》《日記書林》等。除此之外,還有以《日記雜志》“半月日記系列”專號形式刊印的《半月日譜》《半月日注》《半月日影》《半月日志》《半月日識》等原創日記,都有再刊或再版的必要,殷切希望有膽識、有魄力的出版家慧眼識真貨,及早組織再版與發行。
著有《清人日記研究》一書的學者孔祥吉先生在其《自序》中曾寫道:“要認識一個歷史人物,最簡潔的辦法,莫過于細讀其日記。因為日記是記載作者見聞以及感悟的文字。日記仿佛是一扇心靈的窗戶,一旦這扇窗戶被打開,一切便都呈在眼前了。許多歷史人物的內心活動,并不見諸奏章尺牘,或文書檔案,而只有在日記中才能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東西。”以“普及日記寫作,促進日記研究”為己任的《日記雜志》同仁,我們有信心也有必要幫助大家推開日記這扇心靈的窗戶,讓大家觀賞到日記百花園中的珍株異木和奇葩秀草——這也正是我們選編刊印這套“書脈日記文叢”的初衷和目的。
自牧
2011年11月21日于歷下東山居之百味齋
目次
序一
序二
序三
巴金
許廣平
梁實秋
施蜇存
浦漢明
舒乙
陳平原
杜鵬程
張抗抗
姜德明
姜德明
葉永烈
張中行
謝其章
新鳳霞
沙葉新
來新夏
錢谷融
于光遠
牧惠
牧惠
何為
周翼南
葉文玲
劉心武
龐中華
秦兆基
塞風
胡世宗
豐一吟
皇甫束玉
何滿子
呂進
口進
凌鼎年
張石山
張厚余
吳仲華
徐開壘
郭風
周驥良
裴顯生
施雁冰
陳模
曉雪
海笑
韓映山
京夫
尿天
周同賓
王宗仁
駱承烈
桂苓
林染
張秉文
自牧:
楊棟
鄭可清
凌鼎年
耿二
吳新宇
郝孚逸
孫淑彥
白榕
聖野
戴海
戴拇
高增德
張阿泉
胡可
朱亞夫
譚竹
張先瑞
程樹榛
聶鑫森
喬忠延
沈立人
杭世金
劉恩波
任彥芳
任彥芳
范鳳書
高平
高半
自牧
古農
序二
序三
巴金
許廣平
梁實秋
施蜇存
浦漢明
舒乙
陳平原
杜鵬程
張抗抗
姜德明
姜德明
葉永烈
張中行
謝其章
新鳳霞
沙葉新
來新夏
錢谷融
于光遠
牧惠
牧惠
何為
周翼南
葉文玲
劉心武
龐中華
秦兆基
塞風
胡世宗
豐一吟
皇甫束玉
何滿子
呂進
口進
凌鼎年
張石山
張厚余
吳仲華
徐開壘
郭風
周驥良
裴顯生
施雁冰
陳模
曉雪
海笑
韓映山
京夫
尿天
周同賓
王宗仁
駱承烈
桂苓
林染
張秉文
自牧:
楊棟
鄭可清
凌鼎年
耿二
吳新宇
郝孚逸
孫淑彥
白榕
聖野
戴海
戴拇
高增德
張阿泉
胡可
朱亞夫
譚竹
張先瑞
程樹榛
聶鑫森
喬忠延
沈立人
杭世金
劉恩波
任彥芳
任彥芳
范鳳書
高平
高半
自牧
古農
書摘/試閱
魯迅先生的日記有兩種。除了《日記》之外,還有一種是《馬上日記》或《馬上支日記》(見《華蓋集續編》)。從寬泛些說:也可以說日記有三種:《日記》,《馬上日記》,《夜記》。可惜《夜記》一直沒有寫就,所以還是說兩種來得恰當些。
先說《馬上日記》等三篇,是在1926年預備投到副刊去寫的。里面寫些身邊瑣事,或讀書心得。雖然也是日記體裁,然而總不免一看就曉得是故意造出來的,頗活潑,很能引人人勝,和他正式寫的日記就大大地不同。用他自己的解釋,日記是這樣的:
我本來每天寫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
寫的是信札往來,銀錢收付,無所謂面目,更無所謂真假。
據保存所得的檢查一下,魯迅先生的日記是從民國元年五月初到北京時寫起的,一直沒有間斷。偶爾因為特別事故,如“一二·八”戰事發生,只身出走,中間經歷了一個多月,待到市面稍稍平靜,重回舊寓之後,他才能拿筆補記。記雖簡略,但奇怪,他就有本事逐天的排列回憶起來,一點不錯,看了真令人驚服的。
他的日記的確寫給自己看的,所以一點也不文飾。從民國元年到十四年的日記,離北京往廈門時并未帶走,鎖存北京客室里面。曾經有過一個使他不滿意的客人,徑自挖開鎖來偷看了,事後給他曉得,可真氣憤得很,足見他并非預備給人看的了,這是在他活著的時候所保持的態度。但是假如作為從此可以看出一部分真的面目,那么這日記是最真不過的了,在研究一位在民族文化史上很關重要的人物,對這是不應忽視的。況且以他自己一生的坦率,日記并沒有不可告人之處,我們無須保持珍秘。但倘使說從這里可以窺知一切,那也恐怕未必盡然。
所以日記雖然“寫的是信札往來”,有時也不全寫。例如他托熟時常來往的人,和他通信,日記里不大找得到的,《兩地書》的信札往來,日記就不盡寫出。又如有關政治的人物和他通信或見面時,他也不一定寫在日記里。這理由很簡單,自然是防到文字獄發生的不便。至于“銀錢收付”,據我觀察所得,付出方面,倒不一定記載,而收入以及別人歸還的,就比較不大肯遺漏。這緣故大約是付給人的,并沒有以債主自居的態度,不必斤斤于賬目。所以有時同是一人,并不見寫出付款年月數目,而等到歸還,就會寫出的了。
因此我們可以得一概念,他的日記寫的大約是不大不小的事。太大了,太有關系了,不愿意寫出;太小了,沒什么關系了,也不愿意寫出。其間寫作的大部生活,整天的忙碌非常,也不過在工作的某時期偶然說起就是了。
日記里有時寫出“夜失眠”三字,別人看著很簡單,不大理會的,其實里面包含許多辛酸處。有時為了趕寫文稿,期限急迫,沒有法子,整夜工作了。但是有時并不因為工作忙,而是瑣屑之事,或者別人家一不留心,片言之間,毫不覺得的,就會引起回憶,可能使他眠食俱廢。在平常人看來,或者以為這是大可不必的,而對于他就覺得難堪了,這在熱情非常之盛的人,是會這樣的。然而這是于他的病體很不相宜的,或者也可以說,他的病體促成這急激的脾性。可惜這一切的解釋,知道得太遲了,沒有好好珍惜他的身體,這是我每一想到就好像犯了終身不可告人的罪惡一樣地慚疚痛悔。有時,他太忙了,或者因了什么不痛快的事刺激他,因此也許不免焦躁,容易動氣,這是我了解得到的,我應該加倍小心,體諒他。然而彼此就是感情的動物呢,一面體諒,一面就含有勉強的克制性,待到勉強不來,自我的個性起來,大家就緘默一時。緘默之後,他也常常抱歉似地說:“做文學家的女人真不容易呢,講書時老早通知過了,你不相信。”“世間會有百聽百從的好人的嗎?我得反抗一下,實地研究研究看。”這有時是我的答復,時常就這樣地和氣起來了,我們從沒有吵鬧過。P4-6
先說《馬上日記》等三篇,是在1926年預備投到副刊去寫的。里面寫些身邊瑣事,或讀書心得。雖然也是日記體裁,然而總不免一看就曉得是故意造出來的,頗活潑,很能引人人勝,和他正式寫的日記就大大地不同。用他自己的解釋,日記是這樣的:
我本來每天寫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
寫的是信札往來,銀錢收付,無所謂面目,更無所謂真假。
據保存所得的檢查一下,魯迅先生的日記是從民國元年五月初到北京時寫起的,一直沒有間斷。偶爾因為特別事故,如“一二·八”戰事發生,只身出走,中間經歷了一個多月,待到市面稍稍平靜,重回舊寓之後,他才能拿筆補記。記雖簡略,但奇怪,他就有本事逐天的排列回憶起來,一點不錯,看了真令人驚服的。
他的日記的確寫給自己看的,所以一點也不文飾。從民國元年到十四年的日記,離北京往廈門時并未帶走,鎖存北京客室里面。曾經有過一個使他不滿意的客人,徑自挖開鎖來偷看了,事後給他曉得,可真氣憤得很,足見他并非預備給人看的了,這是在他活著的時候所保持的態度。但是假如作為從此可以看出一部分真的面目,那么這日記是最真不過的了,在研究一位在民族文化史上很關重要的人物,對這是不應忽視的。況且以他自己一生的坦率,日記并沒有不可告人之處,我們無須保持珍秘。但倘使說從這里可以窺知一切,那也恐怕未必盡然。
所以日記雖然“寫的是信札往來”,有時也不全寫。例如他托熟時常來往的人,和他通信,日記里不大找得到的,《兩地書》的信札往來,日記就不盡寫出。又如有關政治的人物和他通信或見面時,他也不一定寫在日記里。這理由很簡單,自然是防到文字獄發生的不便。至于“銀錢收付”,據我觀察所得,付出方面,倒不一定記載,而收入以及別人歸還的,就比較不大肯遺漏。這緣故大約是付給人的,并沒有以債主自居的態度,不必斤斤于賬目。所以有時同是一人,并不見寫出付款年月數目,而等到歸還,就會寫出的了。
因此我們可以得一概念,他的日記寫的大約是不大不小的事。太大了,太有關系了,不愿意寫出;太小了,沒什么關系了,也不愿意寫出。其間寫作的大部生活,整天的忙碌非常,也不過在工作的某時期偶然說起就是了。
日記里有時寫出“夜失眠”三字,別人看著很簡單,不大理會的,其實里面包含許多辛酸處。有時為了趕寫文稿,期限急迫,沒有法子,整夜工作了。但是有時并不因為工作忙,而是瑣屑之事,或者別人家一不留心,片言之間,毫不覺得的,就會引起回憶,可能使他眠食俱廢。在平常人看來,或者以為這是大可不必的,而對于他就覺得難堪了,這在熱情非常之盛的人,是會這樣的。然而這是于他的病體很不相宜的,或者也可以說,他的病體促成這急激的脾性。可惜這一切的解釋,知道得太遲了,沒有好好珍惜他的身體,這是我每一想到就好像犯了終身不可告人的罪惡一樣地慚疚痛悔。有時,他太忙了,或者因了什么不痛快的事刺激他,因此也許不免焦躁,容易動氣,這是我了解得到的,我應該加倍小心,體諒他。然而彼此就是感情的動物呢,一面體諒,一面就含有勉強的克制性,待到勉強不來,自我的個性起來,大家就緘默一時。緘默之後,他也常常抱歉似地說:“做文學家的女人真不容易呢,講書時老早通知過了,你不相信。”“世間會有百聽百從的好人的嗎?我得反抗一下,實地研究研究看。”這有時是我的答復,時常就這樣地和氣起來了,我們從沒有吵鬧過。P4-6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