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文化研究導論》參照當今西方文化研究代表性教材的內容和框架結構,著重介紹和評價文化研究的來龍去脈和基本知識,同時也關注有關文化的一般理論,特別是一些具有鮮明前沿性和跨學科發展潛能的問題,都辟專門章節作了細致分析。《文化研究導論》特別引入了中國意識,顯示文化研究西學東漸過程中的本土化努力。文化研究迄至今日,可以說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新興學科,這一點《文化研究導論》也給予了充分體現。
本書適合高等院校中文、哲學等專業作為選修課程教材使用。
本書適合高等院校中文、哲學等專業作為選修課程教材使用。
目次
引論 文化概念的演變
第一節 文化與啟蒙
第二節 文化與文學
第三節 文化是普通平常的
第四節 文化與理論
第一章 文化研究的緣起
第一節 伯明翰中心
第二節 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性質
第三節 伯明翰學派與法蘭克福學派
第二章 文化研究的范式轉換
第一節 文化主義
第二節 結構主義
第三節 霸權理論
第四節 連接理論
第三章 女性主義與文化研究
第一節 缺場的女性聲音
第二節 女性雜志分析
第三節 性別理論
第四章 青年亞文化
第一節 青年亞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 青年亞文化的形態
第三節 從亞文化到後亞文化研究
第四節 後亞文化時代
第五章 文化身份
第一節 什么是文化身份
第二節 文化身份的語境問題
第三節 文化身份演進
第四節 後殖民文化身份問題
第六章 視覺文化
第一節 何謂視覺文化
第二節 視覺消費
第三節 虛擬現實
第四節 讀圖時代
第五節 奇觀電影
第六節 視覺文化中的身體
第七章 消費文化中的身體政治
第一節 消費文化
第二節 身體翻身
第三節 身體的政治
第四節 再造身體
第八章 粉絲文化
第一節 粉絲有沒有“文化”
第二節 粉絲理論
第三節 粉絲實踐
第四節 粉絲貼吧
第五節 粉絲研究的前景與問題
第九章 網絡文學
第一節 網絡文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
第三節 網絡文學的形態與特征
第四節 網絡文學的價值與局限
第十章 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一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時代
第二節 剖析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三節 兩種審美化
第四節 公共空間中的藝術
第十一章 空間轉向
第一節 空間的歷史
第二節 空間的生產
第三節 時空壓縮
第四節 空間與地方
第五節 重讀文學的空間
第十二章 文化產業
第一節 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
第二節 文化產業的歷史與現狀
第三節 文化產業與文化市場
第四節 文化產業的功能和運行機制
附錄1 文化研究術語舉
附錄2 人名譯名對照表
後記
第一節 文化與啟蒙
第二節 文化與文學
第三節 文化是普通平常的
第四節 文化與理論
第一章 文化研究的緣起
第一節 伯明翰中心
第二節 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性質
第三節 伯明翰學派與法蘭克福學派
第二章 文化研究的范式轉換
第一節 文化主義
第二節 結構主義
第三節 霸權理論
第四節 連接理論
第三章 女性主義與文化研究
第一節 缺場的女性聲音
第二節 女性雜志分析
第三節 性別理論
第四章 青年亞文化
第一節 青年亞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 青年亞文化的形態
第三節 從亞文化到後亞文化研究
第四節 後亞文化時代
第五章 文化身份
第一節 什么是文化身份
第二節 文化身份的語境問題
第三節 文化身份演進
第四節 後殖民文化身份問題
第六章 視覺文化
第一節 何謂視覺文化
第二節 視覺消費
第三節 虛擬現實
第四節 讀圖時代
第五節 奇觀電影
第六節 視覺文化中的身體
第七章 消費文化中的身體政治
第一節 消費文化
第二節 身體翻身
第三節 身體的政治
第四節 再造身體
第八章 粉絲文化
第一節 粉絲有沒有“文化”
第二節 粉絲理論
第三節 粉絲實踐
第四節 粉絲貼吧
第五節 粉絲研究的前景與問題
第九章 網絡文學
第一節 網絡文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
第三節 網絡文學的形態與特征
第四節 網絡文學的價值與局限
第十章 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一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時代
第二節 剖析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三節 兩種審美化
第四節 公共空間中的藝術
第十一章 空間轉向
第一節 空間的歷史
第二節 空間的生產
第三節 時空壓縮
第四節 空間與地方
第五節 重讀文學的空間
第十二章 文化產業
第一節 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
第二節 文化產業的歷史與現狀
第三節 文化產業與文化市場
第四節 文化產業的功能和運行機制
附錄1 文化研究術語舉
附錄2 人名譯名對照表
後記
書摘/試閱
2.文化與無政府狀態
我們來看19世紀英國詩人和文學批評家馬修·阿諾德給予文化的著名定義。在《文化與無政府狀態》一書中,阿諾德給文化下了定義:文化是甜美,是光明,它是我們思想過和言說過的最好的東西;它從根本上說是非功利的,它是對完善的研究;它內在于人類的心靈,又為整個社群所共享;它是美和人性的一切構造力量的一種和諧。所以,文化有一種激情,一種追求甜美和光明的激情。而且兩者是相通的,凡是追求甜美的人,到頭來會得到光明;追求光明的人,到頭來也能得到甜美。這里甜美指的是藝術,光明指的是教育。文化就是通過藝術和教育的途徑,以臻人格的完美。
由此可見,文化作為精神生活,它是通過求知來達成人格的完善,進一步達到社會的完善。所以它富有濃重的理想主義啟蒙色彩,或者說還有美學色彩。席勒也是設想通過審美教育,來達成人格的完善,進而達到社會的完善。阿諾德旁比宗教和政治,指出宗教和政治組織來教化大眾,每每是先根據自己的信條建構觀念和判斷,然後便向大眾灌輸這些觀念和判斷。對此他并沒有譴責的意思,但這很顯然并不是文化的品格:
但是文化的作風有所不同。它無意深入到底層階級上去說教,無意為它自己的這個
或那個宗派,用現成的判斷和口號來贏得他們的歡心。它旨在消滅階級;旨在使這世界上
所知的、所想到過的最好的東西,普及到四面八方;旨在使所有人生活在甜美和光明的氣氛
之中,那里他們可以自由使用觀念,就像文化自身使用它們一樣,受它們的滋養而不受它們
的束縛。這樣來看,傳播文化就成為每一個“文化人”的神聖使命。用阿諾德的說法是,偉大的文化人總是有一種激情,一種把最好的知識、最好的觀念傳播到天涯海角的激情。他們殫精竭慮,一心要祛除一切僵硬的、陳腐的、艱澀的、狹隘的知識,轉而賦予知識人情味,使它能被老百姓分享,不復是知識階層的專利,同時,又依然不失為那個時代最好的知識和思想。這樣,它就是甜美和光明的真正源泉了。阿諾德所說的文化,很顯然是精英文化而不是大眾文化。在他看來,文化只可能首先為先知先覺的少數人享有,然後才向社會的其他層面推廣,不管這層面是大眾階級、中產階級,還是貴族階級。對此阿諾德說得十分明確:不是一知半解的多數人,而是受過高度教育的少數人,永遠是人類知識和真理的器官。知識和真理就這兩個詞的完整意義上說,是這世界上的蕓蕓眾生壓根無法達到的。所以毋庸置疑,文化是少數人的先知先覺。當然,這些“少數人”是多多益善,而不是日漸稀少為好。不容忽視的是,阿諾德給予文化如此美好的描述,是有其特定時代背景的。阿諾德說,面對野蠻人、市儈、大眾這三個階級的令人沮喪的現實,他和他的同胞一方面不能絕望,另一方面也以暴力革命來威脅,而應該抱有樂觀態度,滿懷信心地期望“法律軌道”上的革命。阿諾德沒有忘記補充一句:這法律其實不是今天自由派的朋友們大力舉薦的那些法律。
……
我們來看19世紀英國詩人和文學批評家馬修·阿諾德給予文化的著名定義。在《文化與無政府狀態》一書中,阿諾德給文化下了定義:文化是甜美,是光明,它是我們思想過和言說過的最好的東西;它從根本上說是非功利的,它是對完善的研究;它內在于人類的心靈,又為整個社群所共享;它是美和人性的一切構造力量的一種和諧。所以,文化有一種激情,一種追求甜美和光明的激情。而且兩者是相通的,凡是追求甜美的人,到頭來會得到光明;追求光明的人,到頭來也能得到甜美。這里甜美指的是藝術,光明指的是教育。文化就是通過藝術和教育的途徑,以臻人格的完美。
由此可見,文化作為精神生活,它是通過求知來達成人格的完善,進一步達到社會的完善。所以它富有濃重的理想主義啟蒙色彩,或者說還有美學色彩。席勒也是設想通過審美教育,來達成人格的完善,進而達到社會的完善。阿諾德旁比宗教和政治,指出宗教和政治組織來教化大眾,每每是先根據自己的信條建構觀念和判斷,然後便向大眾灌輸這些觀念和判斷。對此他并沒有譴責的意思,但這很顯然并不是文化的品格:
但是文化的作風有所不同。它無意深入到底層階級上去說教,無意為它自己的這個
或那個宗派,用現成的判斷和口號來贏得他們的歡心。它旨在消滅階級;旨在使這世界上
所知的、所想到過的最好的東西,普及到四面八方;旨在使所有人生活在甜美和光明的氣氛
之中,那里他們可以自由使用觀念,就像文化自身使用它們一樣,受它們的滋養而不受它們
的束縛。這樣來看,傳播文化就成為每一個“文化人”的神聖使命。用阿諾德的說法是,偉大的文化人總是有一種激情,一種把最好的知識、最好的觀念傳播到天涯海角的激情。他們殫精竭慮,一心要祛除一切僵硬的、陳腐的、艱澀的、狹隘的知識,轉而賦予知識人情味,使它能被老百姓分享,不復是知識階層的專利,同時,又依然不失為那個時代最好的知識和思想。這樣,它就是甜美和光明的真正源泉了。阿諾德所說的文化,很顯然是精英文化而不是大眾文化。在他看來,文化只可能首先為先知先覺的少數人享有,然後才向社會的其他層面推廣,不管這層面是大眾階級、中產階級,還是貴族階級。對此阿諾德說得十分明確:不是一知半解的多數人,而是受過高度教育的少數人,永遠是人類知識和真理的器官。知識和真理就這兩個詞的完整意義上說,是這世界上的蕓蕓眾生壓根無法達到的。所以毋庸置疑,文化是少數人的先知先覺。當然,這些“少數人”是多多益善,而不是日漸稀少為好。不容忽視的是,阿諾德給予文化如此美好的描述,是有其特定時代背景的。阿諾德說,面對野蠻人、市儈、大眾這三個階級的令人沮喪的現實,他和他的同胞一方面不能絕望,另一方面也以暴力革命來威脅,而應該抱有樂觀態度,滿懷信心地期望“法律軌道”上的革命。阿諾德沒有忘記補充一句:這法律其實不是今天自由派的朋友們大力舉薦的那些法律。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