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簡體書)
滿額折

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內容簡介:對中國繪畫與人文精神的研究,是目前的一個熱點,本課題把湖州竹派作為個案分析的對象,通過其思想和藝術與人文精神的關系展開實證性、科學性的研究,為準確把握中國人文精神與中國繪畫藝術的關系提供較為可靠的信息。在浙江省建設文化大省的背景下,在湖州市“十一五規劃”強調建設文化大市政策的激勵下,選取《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這樣一個選題,不僅可以深度挖掘湖州竹派的來龍去脈,而且可以總結湖州的歷史吸引力,為提升湖州乃至浙江的文化競爭力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

范斌,男,1964年11月出生,浙江湖州,黨員,九三學社會員。副教授。1986年7月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哲學學士。曾任湖州師院藝術學院副院長,書法學高級講師。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州文瀾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習書幼年受母啟蒙,入得大學,有劉江、金鑒才、畢民望等老師指授。畢業後,對書法更有宗教般的虔誠。學書講個性,求率真。醉心魏碑墓志,秦漢篆隸,醉心“二王”,傾情顏真卿、黃庭堅、徐渭。王冬齡先生對本人書法有“格調高,基礎厚,取法廣”的評價。刻印師法吳昌碩、黃牧甫。九十年代初曾被評為浙江省十八位重點作者之一。書法篆刻的創作極富情緒化。一直生活在有書法就有了一切的天地里,喜用書法的眼光看人。
科研:藝事辭條入錄《中國印學年鑒》(1988—1992西泠印社編撰),《中國當代篆刻家大辭典》,《青少年書法報》頭版“國展精華”欄目以整版篇幅介紹藝事及作品,2000年2月,《范斌書法篆刻》結集成書;書法篆刻作品發表于《文藝研究》《今日科苑》2009.7 2009.6下;篆刻作品發表于《中國書法》2009;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發表于《文化工程》2008;《中國當代賞石研究》系列之《印說靈璧石》發表于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合著,1/2;《試論公共書法教學中對比參照系的設立與應用》發表于《中國校外教育》2008年11月下合著;“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列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立項課題2008.6-2010.7;主持省社聯科普課題《印說湖州》該書由浙江科技出版出版,2009。
獲得的表彰:書法篆刻全國第二、四屆篆刻藝術展、全國第二屆書法藝術節——全國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覽、二十一世紀全國首屆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第三屆趙孟頫書畫節經典與當代書風海內外獲獎書家提名展、作品入展(選)第一、二、三、四屆全浙大展、書法作品獲“大徐杯”全省青少年書法比賽青年組二等獎、“升華杯”全省青少年書法比賽青年組一等獎、“趙孟頫杯”全國書畫大賽銅獎、全國第十三屆美術書法評獎活動浙江省推選作品銀獎。
書法:草書四條屏獲長三角群文書法交流邀請展金獎、篆刻作品獲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覽入展、行書獲慶建國60周年群星獎推薦展入展。

名人/編輯推薦

《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研究了湖州竹派中的人文精神。全書共分六章,內容包括:湖州竹派的發展,湖州竹派形成的歷史淵源、時代原因與地域因素,湖州竹派的區域分支與繪畫特征,儒家思想對湖州竹派的影響,道家思想與湖州竹派的創作論,湖州竹派中的佛理。

目次

第一章 湖州竹派的發展
第一節 宋代湖州竹派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元代湖州竹派的繁榮
第三節 明清湖州竹派的延續和影響
第二章 湖州竹派形成的歷史淵源、時代原因與地域因素
第一節 湖州竹派產生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湖州竹派產生的時代原因
第三節 湖州竹派繁榮生成的地域原因
第三章 湖州竹派的區域分支與繪畫特征
第一節 湖州竹派的區域分支
第二節 湖州竹派的繪畫特征
第四章 儒家思想對湖州竹派的影響
第一節 君子比德
第二節 德性的構建
第三節 入世精神
第五章 道家思想與湖州竹派的創作論
第一節 道法自然
第二節 物我同一
第三節 虛實相生
第六章 湖州竹派中的佛理
第一節 一片清涼
第二節 “成竹于胸”與頓悟
第三節 游戲三昧
總結 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試閱

湖州竹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畫竹原以唐代蕭悅、五代丁謙最有名,但無畫跡傳世。北宋文同、蘇軾畫竹著于時。元豐元年(1078)文同奉命為湖州(今浙江吳興)太守,未到任,病故陳州(今河南淮陽);蘇軾接任湖州太守,未幾坐獄貶黃州。他們雖籍隸四川,但畫史上皆謂為“湖州竹派”始祖。米芾論及:文、蘇畫竹特點:“以濃墨為面,淡墨為背。”元代畫竹成風,李衍、趙孟頫、高克恭、吳鎮、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繼承者,對後世影響很大。明代蓮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輯錄《畫史》、《畫繼》、《圖繪寶鑒》等書而成。
始祖文同
文同北宋畫家。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錦江道人,世稱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舉進士,歷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豐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稱"文湖州"。操韻高潔,能詩文,善篆、隸、行、草、飛白,初學草書十年,未得用筆之法,後見道上斗蛇,遂悟其妙。尤長于畫竹,畫竹葉創深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主張畫竹必先“胸有成竹”。重寫生,洋州有??谷,多竹,時往觀察,畫竹益精,有“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的美譽。蘇軾和他是中表親,畫竹受其影響,嘗題贊與可《梅竹石》:“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文而丑,是為三益之友。”說他下筆“能兼眾妙”。黃庭堅題其《竹上?鵒》有“功破造化窟”之語。後人畫竹多宗之。元代吳鎮,搜集學文同畫竹技法的宋元畫家二十五人小傳,編成《文湖州竹派》一書。亦善畫古木老槎,具“槎牙勁削”之致。偶寫山水,黃庭堅謂:“瀟灑大似王摩詰,而功夫不減關仝。”傳世作品有《墨竹圖》軸,圖錄于《故宮名畫三百種》;《墨竹圖》卷,絹本,書款“與可”,元人曾將其與蘇軾《枯木竹石圖》卷裝幀成合卷,現藏上海博物館;又《墨竹圖》軸,絹本,無款,有二印:“靜閑室”、“文同與可”,藏廣東省博物館。著有《丹淵集》。
傳承與發展
竹畫是中國繪畫所特有的專科,歷史悠久。在中國畫中,竹畫有兩種方式:一為設色竹子,屬花鳥畫;一為墨竹畫,以墨竹為主,四君子畫中的竹畫為墨竹畫,是典型的文人畫。
1.墨竹畫起源
對于中國墨竹畫的起源,一直沒有定論。唐代白居易在《畫竹歌》中說:“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由此可見,在白居易以前,早就有竹畫了。由于那時的竹畫沒有流傳下來,故不知是設色還是墨竹。唐代畫竹已為獨立題材,開始出現專門畫竹的名家如簫悅。他工于畫竹,一色而有雅趣。這里的“一色”可能是純用青色或綠色,而非墨竹畫的黑色,但已開始對竹進行藝術抽象化,是工筆設色竹畫走向墨竹畫的關鍵的一步。蕭悅很珍重自己的藝術,有人求他只畫一竿一枝,求了一年還未求到。有一次,他卻畫了十五竿竹,送給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感謝他的厚意,也贊嘆他的藝術,寫下了上述的《畫竹歌》。
2.“湖州竹派”的形成
文同,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等,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少時用功讀書,20歲左右便才學出眾,受人稱贊羨慕。他先後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但他“看畫亭中默坐,吟詩岸上微行。人謂偷閑太守,自呼竊祿先生”。他無心于功名,只是喜愛讀書作畫。元豐初,61歲的文同被任命為湖州知府,沒有到任就在陳州過世了,人稱文湖州。文同善詩書,工書畫。篆、隸、行、草、飛白無一不精。文同尤其喜愛畫墨竹。文同與蘇軾是表兄弟,又是詩文書畫方面最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在一丈多長的絹上畫設色偃竹送給蘇軾。蘇軾專門寫了《文與可畫??谷偃竹記》一文,闡發文同的墨竹畫理論,提出了“成竹于胸”的著名論斷。文同墨竹畫,大大超過了前人,所謂“黃鐘一震,瓦釜失聲”。蘇軾形容文同畫竹,“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似乎文同畫竹屬寫意一派。然而,細察文同流傳下來的墨竹畫,他的畫風還是比較寫實的。文同所畫的竿、枝、葉、節,都很像真的竹子。文同尤其善于畫竹葉,“以深墨為面,淡墨為背”。文同的一些墨竹畫,所畫竹葉,正面用濃墨,反面用淡墨,正反濃淡錯落有致。不僅如此,文同還把葉梢風翻轉折都一絲不茍地畫出來,畫竹節是勾描渲染而成,由于文同畫竹,把中國書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畫中,使墨竹畫脫離了工筆設色花鳥畫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畫寫實而不繁瑣,形神兼備,大受歡迎。同時代的蘇軾等人都學習他的畫法,其後的追隨者就更多了,中國畫壇由此形成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師。
3、“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文同、蘇軾、趙孟頫、吳昌碩四大家是“湖州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中趙孟頫、吳昌碩是湖州本地人,文同、蘇軾均在湖州當過知府,為此,以地名來稱呼的畫壇流派只有“湖州竹派”,也是歷史最久遠、影響中國整個繪畫史的重要畫派,明代蓮儒撰《湖州竹派》一卷,最近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馮超著的“湖州竹派”。蘇軾,也在湖州當過知府。他生平愛竹,“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所以他畫得一手好竹,是“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一次坐在公堂上,一時興起,隨手拿起毛筆蘸著朱墨,畫了一幅朱竹。有人說:世間只有綠竹,哪來的朱竹?他便反問:人家都用黑墨畫竹,世間哪有墨竹?據說由于他的首創,後來文人畫中便流行畫朱竹了。蘇軾向文同學畫竹,同時在繪畫理論上給予文同極大的幫助和影響。文同死後半年,蘇軾看了文同畫的《??谷偃竹圖》,睹物思人,對畫痛哭,帶淚寫下了《文與可畫??谷偃竹記》,總結文同的畫竹理論,提出了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主張。蘇軾畫竹,“從地一直起至頂”,不像常人一節節地畫竹竿。米芾問他這是怎么一回事,他回答道:“竹生時何嘗逐節生?”他針對當時只重形似輕神似的繪畫傾向,提出了“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見解。
4.“湖州竹派”四大家之一趙孟頫夫婦
到了元代,畫壇上文人墨戲成風,墨竹大家輩出,形成了中國墨竹畫的頂盛期。趙孟頫、管道升、柯九思、吳鎮、顧安、李息齋父子都是畫墨竹的高手。特別是趙孟頫,作為一個全能的畫家,人物、山水、花卉、竹石,無所不能,畫馬尤其有名。趙孟頫畫墨竹,能以飛白作石,金錯刀作墨竹。所畫竹石,虛實結合,相映成趣。趙孟頫夫人管道升,能書善畫,始創晴竹新篁。同樣用飛白作巨石,管道升所繪巨石層次更為豐富,晴竹竹葉用濃墨繪就,亭亭如生。管夫人還畫過懸崖朱竹一枝,楊廉夫題云:“網得珊瑚枝,擲向??谷。”,而管道升道創的“巢竹”,成為“湖州竹派”的代表作。 趙孟頫提出“書畫本同”,上接歷代“書畫同源”的傳統,倡導“以書入畫”,就是以書法性用筆來表現個人的性情;他又提出著名的“古意論”,其實質是重溫晉唐意趣、開創時代新風的“借古開今”。
趙孟頫(6張)5.承前啟後的明代墨竹畫
明代的宋克、王紱、夏昶等人,基本上是繼承宋元人的畫法。宋克,字仲溫,家長洲南宮里,自號南宮生。擅長草書,所畫墨竹大都是細竹,擅長畫叢篁,寸崗尺塹,布置稠密,而又帶雨含煙,意境深遠。曾經在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便是指宋克的朱竹。王紱,字孟端,號友石,又號九龍山人,無錫人。王紱墨竹畫深得文同、吳鎮遺法,聞名天下。王紱所畫墨竹,能于遒勁中見姿媚,縱橫外見灑脫。方寸間的畫幅,具有瀟湘淇澳,透出種種臻妙來。王紱畫墨竹,講究創作靈感,須興到落筆。喜歡他的畫的人,送來金帛強求,他便閉門不納。有一天,他曾在月下聽到悠揚的簫聲,一時興起,寫了一幅《竹石圖》,第二天帶了這幅畫去尋找昨晚的吹簫人,送上畫作。那個吹簫的是個商人,一向仰慕王紱的畫名,收到《竹石圖》,喜出望外,趕緊回贈一張紅色地氈,請他再畫一幅,好配成一對。王紱笑道:我為了簫聲才來尋訪你,本想用作簫的竹子回報,想不到你是這樣庸俗的人。說罷,王紱要回《竹石圖》,把它撕了。夏昶,字仲昭,號自在居士,又號玉峰,昆山人。夏昶畫墨竹,師法王紱,能得其妙,當時推為第一。他所畫的墨竹,偃臥、挺立、濃淡、煙姿、雨色都頗具章法,是一位講求法則的畫家。他的作品還名揚國外,當時就有這樣的歌謠:“夏卿一個竹,西涼一錠金。”魯得之,錢塘人,僑寓嘉興,字孔孫,號千巖。書法精妙,善于寫墨竹,自稱得到吳仲圭筆畫,而上承文湖州。晚年右臂得病,改用左手書寫字畫,風韻尤佳。據說他寫蘭竹,當初自己并不貴重,人人可乞,但當他寫成了最得意的作品,就自己珍藏,并對人說:“吾將留以自驗少壯生熟進長之不同也。”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天池,又號青藤,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是明代嘉靖、萬歷時期具有革新思想的文學家和書畫家。他一生坎坷不平,卻充滿浪漫主義的激情。他的詩、書、畫、音樂、戲曲甚至劍術,都是第一流的。他創水墨大寫意畫法,加上詩詞題跋,融為一體,創文人畫的新格。影響所及,促成石濤、八大、鄭板橋、李鱔、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家的崛起。鄭板橋甚至刻一印,自云“青藤門下走狗”。
5.清代走向寫意的墨竹圖
明末清初的石濤(1640——約1718),原名朱若極,生于亂世,原是桂林晴靖王的子孫,出家為僧,更名原濟、元濟、超濟、道濟,字石濤,號大滌子、清湘老人、清湘陳人。石濤畫竹,筆意縱恣,脫盡窠臼,開墨竹寫意畫風氣之先。石濤畫竹多用生宣紙,用筆奔放,水墨淋漓,濃淡干濕,千枝萬葉,一氣呵成,縱筆直寫,略無滯塞,歷代沿襲之宮苑庭園氣象,都被他的如椽大筆掃蕩殆盡,而驟雨狂風之勢,滴露籠煙之態,則一一奔來筆底,人稱“野戰”。石濤天資極高,所畫墨竹,不拘泥于形似,以勢取勝,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揚州八怪,也都是墨竹畫的行家里手,尤其是鄭板橋,畢生精力專攻蘭竹,功力之深,也非他人所能比及。由于他能時時由熟返生,具有藝術感悟的陌生化能力,故能在墨竹畫方面永葆旺盛的創作生命力,數十年的墨竹畫生生不息。自石濤開創墨竹畫的大寫意畫風後,鄭燮又開創了小寫意畫風,他的墨竹畫秀勁簡遠,透出一股清剛之氣。
6.吳昌碩,是近代真正傳承“湖州竹派”
吳昌碩以粗枝大葉、筆勢縱橫為特色,喜歡用生宣紙和羊毫軟筆,筆中含水量大,容易取得“潑墨”的效果,而枯筆飛白處又容易厚重,生墨趣味特別強烈。兩人的墨竹,乘興隨意,水墨淋漓,自然天成,成為別開生面的新畫風。吳昌碩又強調金石入畫,以篆書筆法寫竹,功力極為深厚。
7.網絡興起“湖州竹派”
湖州市擅長墨竹創作的畫家不在少數,其作品已在海內外產生了影響,我市一批民間“竹友”為繼承、弘楊“湖州竹派”的傳統文化,自發組成了畫壇上的“F4”,通過網絡宣傳和傳播,他們創辦的網頁,網上閱覽達到一百多萬次,成為網絡畫壇“明星”并得到百萬網友支持,被網絡畫壇稱為“畫竹三劍客”,在全國和世界上產生了影響力,這三劍客均不是專業美術創作人員,但從事墨竹繪畫創作都超過三十年,自成一派,并通過網絡傳播這個平臺,通過自已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湖州竹派”和他們的表現,他們的作品早期是畫換畫、50元/幅轉讓,而今天他們的畫均達到每尺2000元的價格,是傳統文化和現代網絡造就了新一代的“網絡畫家”,今年6月20日至22日在湖州圖書館首次展出墨竹圖100幅,其中有四尺八幅聯裱、四尺四幅聯裱、四尺三幅聯裱,這些作品均吸收了傳統并有所創新,展出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