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紅樓那些人、那些事(簡體書)
滿額折

紅樓那些人、那些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紅樓夢》跟世界歷史上任何一部文學巨著一般,有著豐富的多義性。也正是這份多義性,給後來的說解者留下了廣闊的空間。
寶、釵、黛悲劇的審美價值;勢利、貪婪、耍強逞能的王熙鳳;娖娖廉謹、備員而已的賈政;持家的探春;紅樓笑星劉姥姥;甄士隱其人其事;“護官符”下的罪惡;榮國府的收支賬;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謎,《石頭記》的由來……正如作者自己所言“進了紅樓,出不來了”。

作者簡介

周慶捷,浙江省玉環縣人,教書匠出身,1977年入學原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改行政法工作。業余仍不離本行,酷愛中國古典文學,尤以《紅樓夢》為甚,喜歡從中尋章摘句寫點散文、隨筆。不圖別的,只求與大家共享閱讀這部中國古典經典名著的樂趣,留下一點詩化的記憶。

名人/編輯推薦

《紅樓那些人那些事》編輯推薦: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進了紅樓,出不來了……
讀一遍《紅樓夢》,如經歷一回人生,歷一回風塵變幻,得一回紅塵醉迷,又一回人生解脫。——王蒙《〈紅樓夢〉啟示錄》
喜歡看《紅樓夢》的文學愛好者們可以來看看此書。《紅樓那些人、那些事》以他自己的視角,解讀了紅樓夢中人、《紅樓夢》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以及與《紅樓夢》相關的其他人物、書籍等內容。

有一種信念讓我們感動,有一種追水讓我們敬佩。
在數次痛苦化療的間隙,在難以隨意言說的日子,一位瘦弱的長者,硬是憑著對生命的全新感悟,對文學的極度熱愛,創作完成了一生孜孜以求的力作《紅樓那些人、那些事》,讓陰霾密布的光陰中有了難能可貴的亮色,讓有限的生命長度有了非同一般的寬度。
從文學角度而論,這未必是稀世珍品;但從個體生命而言,這肯定是人間絕唱。
在常人的揣度中,當生命之舟面臨靠岸的關口,也許《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心境會遍布作者字里行間。然而,品讀新作,我們看不到對人生無常的喟嘆和宣泄,領略到的卻是一種詩人氣質的飄逸、一種文人情趣的智慧、一種閱盡滄桑的淡泊、一種參悟生死的從容、一種追求真知的執著、一種關注社會的摯誠、一種放眼全局的胸懷、一種滲入骨髓的震撼。
譬如《賈府敗落啟示錄:恣意奢華必致盛極而衰》、《賈府敗落啟示錄:子孫不肖、後繼無人》和《王熙鳳:女強人》、《有清一代官場如市場》四篇,老周向世人袒露了一腔憂國憂民、耿直不阿的公仆情懷。又如“酒,可以刺激大腦神經,使思維興奮、活躍,有助于靈感的進發,有助于聯想的激活,使之進入美的創造的極致境界;酒,可以使詩人鼓起生命的風帆,在人生的海洋上凌波踏浪,使詩人產生至真至純的感情,集喜怒哀樂于筆端”、“紅樓中有好酒、美酒,酒香醉人,酒香誘人,與紅樓交,如飲醇醪,不信你且試試!”(見《芳樽香溢滿紅樓》),則在展示老周靈動文筆之余,再現了其一片純真自然、豪放灑脫的內心境界。
文如其人。恰如生活中的老周,官員的軀殼下包裹著平民的心靈。憑著一本《紅樓夢》,可以使平淡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可以將乏味的喝酒變得豪氣沖天,也可以讓嚴謹的機關顯得溫馨浪漫。還似工作中的老周,文弱的外表里隱藏著強大的力量。伴著一身精氣神,可以剛正清廉把檢察一線正義之關口,可以獨辟蹊徑啟榴島“全國法制教育先進縣”之首航,更可以泰然自若開退休局長當交通事故糾紛調解員之先河。
生如夏花之絢爛。我們沒有理由不為老周演繹的寫意人生而喝彩,更沒有理由不為老周嘔心瀝血的傳神之作而俯首。
是為序。
游國文
2011年9月

目次

紅樓夢中人
甄士隱:假作真時真亦假 003
寶、釵、黛:終身誤 009
薛寶釵:會做人 014
林黛玉:孰為“葬花”第一人? 022
王熙鳳:女強人 028
王熙鳳:脂粉英雄淚傷悲 030
鳳姐生涯中的致命傷:勢利 035
鳳姐生涯中的致命傷:貪婪 041
鳳姐生涯中的致命傷:耍強逞能 047
劉姥姥:紅樓笑星 053
賈探春:可齊家 067
賈政:捉娓廉謹,備員而已 073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077
芳樽香溢滿紅樓 083
借得梅花一縷魂 089

繁華終須散
《好了歌》唱盡紅樓悲曲 099
官僚秘本《紅樓夢》 104
“護官符”下的罪惡 110
有清一代官場如市場 121
榮國府的家政管理機制 126
賈府森嚴的等級制度 132
元妃省親 138
賈母禁賭 143
紅樓生日大盤點 147
榮國府的收支賬單 153
賈府敗落啟示錄:恣意奢華必致盛極而衰 161
賈府敗落啟示錄:子孫不肖、後繼無人 165
賈府敗落啟示錄:明爭暗斗、危機四伏 170
賈府敗落啟示錄:
樹倒猢猻散 175

誰解其中味
千古奇才曹雪芹 183
唐伯虎與曹雪芹 189
《紅樓夢》之源 195
《石頭記》之緣 201
《金瓶梅》與《紅樓夢》 206
紅樓漫卷世紀風 211
胡適與《紅樓夢考證》 220
魯迅詩意論“紅樓” 227
劉心武“揭秘”紅樓為哪般? 232
我讀《紅樓夢》 248

書摘/試閱

寶、釵、黛:終身誤
雖然對《紅樓夢》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幾乎存在不同的見解,但沒有人否認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木石前盟”和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婚姻悲劇——“金玉良緣”,即寶、釵、黛的三角關系,是這部悲劇的支架,是整部作品的主線。主題曲中有“懷金悼玉”一詞,就是說小說的主旨是悲念寶釵、傷悼黛玉;以寶玉的口吻唱的“終身誤”中有“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一句,則更明確了寶、釵、黛婚姻愛情不幸結局之可悲和可悼。曹雪芹將寶、釵、黛三人推上同一情場,在人生最神聖的情感舞臺上,展示出三顆各具神采的兒女心,以豐厚的內容和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人類生命悲劇的多種形態,敘述了人生滄桑的厚重與悲涼。
悲劇,是文學藝術的一種美學形態,其基本特征,是通過悲劇性的矛盾沖突,讓具有肯定素質的主人公遭受挫折以至毀滅,喚起人們悲的審美感受,從而在“悲”的情感交流過程中給人以精神上的振奮和深切的反思,激發人們產生更頑強更高尚的生存理想。在大觀園的許許多多悲劇中,最為典型的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物的悲劇。作者創作時有意把他們的名字搭在一起,寶玉名字中既有黛玉的“玉”字,又有寶釵的“寶”字。他們愛怨相依,個性迥異,各以不同的經歷唱出了一曲凄婉哀怨的人生。
賈寶玉是《紅樓夢》的主人公,是寶、黛、釵三個主角中的主角。他生于花團錦簇、物質優越的名門望族,是深受賈母史太君溺愛的寶貝孫子,是賈府的寧馨兒。賈母、賈政、王夫人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通過讀書修身立德,走科舉之路入仕為官,以光宗耀祖。但是,他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卻偏偏表現出完全異于傳統教化的觀念。他癡情任性,如傻似狂,討厭功名利祿,不愿讀書,不想做官,不思理家,整天泡在脂粉堆里,過著“富貴閑人”的生活。以至于被賈政、王夫人看作是個屢教不改、“不通庶務”的頑石,是“孽障”、“禍胎”、“混世魔王”,是不知長進的不肖子孫。特別是,在選擇“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問題上,更顯示出他反傳統、反世俗的背逆觀念。他對自己終身的最後抉擇,是木石前盟,認定只有黛玉才是他唯一的知己。原因是黛玉也憎惡仕途,討厭名利,因而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紅樓夢》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間的婚姻關系,本來是由金錢勢力決定的。榮國公死後第二代賈代善之妻賈母,原本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千金;第三代賈政之妻王夫人、第四代賈璉之妻王熙鳳,聯姻的是“金陵王”;只剩下與薛家尚未聯姻。實實在在地說,在“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這一對矛盾中,“金玉良緣”不是由上天注定的,而是由金錢勢力注定了的,這是任何個人意志所不能轉移的。賈寶玉鄙視世俗、不愿向世俗屈服,但榮國府的決策者絕不給他以自己的標準選擇配偶的空間。他有所抗爭,但他對家庭毫無建樹,過的是寄生式的生活,在親長面前沒有獨立的人格,表示抗爭的力量懦弱得可憐。金釧兒和他說了幾句親昵的話被王夫人打了後跳井而死,他只能偷偷地祭奠;晴雯只因容貌生得好一點,王夫人說她誘惑寶玉而被迫害趕出賈府病死,他只能寫詩詞誄文之類偷偷地悼念;黛玉和他真摯的愛情被活生生地拆散,他只能以哭靈的方式表示抗議。他不愿走經濟仕途的道路,也不愿走賈雨村那樣自毀毀人的道路,更不愿走賈璉、賈珍那樣唯知淫樂的道路,于是乎陷入困境。他無法改變現實,也無力改變現實,最後只好與家人凄然而別,飄然而去,走出家為僧之路,了卻塵緣,以解脫自己苦痛的一生。他的出家是對人生虛無的感悟,對命運和世俗抗爭的失敗。
林黛玉是僅次于賈寶玉的主要人物,她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的犧牲品。她和賈寶玉兩人,是紅樓中的一對悲劇詩人。賈寶玉有歪才,賈政游大觀園,每到一處,都要他作詩,他都能從容應對。林黛玉更是眾姐妹中的寫詩高手,菊花詩社,她榮登榜首;海棠詩社,寶釵第一,她屈居第二。她孤高、純情,把生命的全部投入到戀愛和寫詩中,戀愛和寫詩是她一生最重要的事,也是她生活的全部寄托。曹雪芹開篇就設計了一個浪漫、優美而富有悲劇意味的神話,說黛玉本是靈河岸邊的絳珠仙草,寶玉本是神瑛侍者,絳珠仙草因得神瑛的雨露灌溉,才得修成女身,她下凡為人,目的是以淚報恩,二人可說早有宿緣。黛玉自幼孱弱多病,因父母雙亡無依無靠住在賈府。雖然外祖母史太君非常疼愛她,甚至勝過疼愛親孫女,但她總認為自己是棲居賈府的客人,常為寄人籬下暗自垂淚。黛玉性格上有明顯短處,她小心眼、雞肚腸、愛吃醋、多疑心、說話尖刻,她孤僻、審慎、多愁善感,喜歡獨處,喜歡哭。她的特長是思維敏捷,喜歡寫詩填詞。她從不去奉承別人,自然也不懂得如何去討好賈母和王夫人。黛玉的長處,對賈母、王夫人來說毫無意義,她們要選擇的不是寶玉感情上的知己,而是一個能支撐賈府事業的賢惠媳婦。黛玉用情專一,與寶玉的愛情,是她的生命支柱,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她的一切,包括思想感情、脾氣稟性、興趣愛好,都是從與寶玉的戀愛中生發出來的。但賈寶玉有時的作為使她覺得自己太沒有安全感了,她愛得很累,累得喘不過氣來,無時不疑心重重,怕寶玉“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為情所困的林黛玉,其生命就是在為自己所向往的愛情理想而燃燒,這是支撐她生存的唯一理由。當她得知寶玉娶寶釵的消息,所憧憬的愛情幻夢與婚姻理想破滅後,她生命的大廈就在一瞬間倒塌了。她再也無法茍活于世,情已盡,心已死,淚已干,想哭也哭不出來了,該走了,一切都結束了。黛玉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就只有死。死之前,她顫抖著燒帕焚詩,讓自己的詩稿和生命一起到屬于她的另一個世界去,“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林黛玉青春的生命、純潔的愛情、聰慧的才智,這一切屬于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就這樣被吞噬、被毀滅,她飽含痛苦的生命履歷和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凄涼過程,令人同情憐憫,催人淚下。
薛寶釵,曹雪芹刻畫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典型的封建禮教的殉葬品。金玉良緣的關系,書中早有暗示,說薛寶釵的金鎖為僧道所贈,而且言明將來姻緣必屬有玉之人。她為人寬厚、做事穩重、知書達理、深于世故、隨分從時、善結人緣,“人都謂黛玉所不及”,在賈府上下中深得人心。她嚴格恪守傳統婦德,時時以禮法壓抑、束縛自己,可以說是封建禮教和道德的標準的產兒。寶玉的思想和性格和黛玉相近,這點,寶釵非常清楚,但她深藏不露。黛玉常常向寶釵表示醋意,當面給寶釵難堪,但寶釵從不計較,她往往借故轉換話題,有意避開,以寬容對待黛玉,其心態和涵養,得到上下的一致贊揚。娶妻當如薛寶釵,《紅樓夢》的讀者,同情黛玉的固然多,但羨慕寶釵的的確不會少,一個男子漢,誰都期盼著有薛寶釵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妻子。這種性格,自然而然地得到賈府權力層的賞識,在他們看來,薛寶釵出生于金陵富豪之家,與薛家聯姻,是所謂“門當戶對”;薛寶釵在性格脾氣、理家才干、健康狀況方面遠勝黛玉;薛寶釵能經常規勸寶玉用功讀書,走“正路”,有利于寶玉改邪歸正。賈母就多次夸獎說:“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第35回);“那孩子細致,凡事想得妥當”(第38回);“性格兒溫厚和平,雖然年輕,比大人還強幾倍”,“那心胸兒,脾氣兒,真是百里挑一的”(第84回);還說她大方、沒有煩惱,是個“有福的”孩子(第108回)。王夫人和薛姨媽是同胞姐妹,當然更希望親上加親。賈府權力層考慮賈氏大家族的利益,站在金玉良緣的角度說話,把薛寶釵作為寶玉妻子的合格人選是顯而易見的。就這樣,寶釵成了最終的贏家,坐上了寶二奶奶的寶座。但寶釵也有遇到痛苦的時候,當賈府領導層策劃了“掉包計”——要她冒黛玉之名,并由黛玉的丫頭雪雁作陪與寶玉成親時,她雖然感到“委屈”,也只有“暗自垂淚”。準備揭頭蓋時,寶玉還沖著眼前的“黛玉”說:“妹妹,身上好了?好些天不見了。蓋著這勞什子做什么?”在寶、釵、黛的三角糾葛中,她雖然贏得沉悶的勝利,但失敗也相隨而來,悲劇也在同時釀成。寶玉的出家使她成為一個獨守空房的變相寡婦,消磨的是一去不回、永遠消逝的青春年華,其不幸實有甚于黛玉,生活質量的幸福指數低得可憐,這是人生悲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悲劇,更為深刻,“更為可取”,是“悲劇中之悲劇”。表面看,這一悲劇是寶玉造成的,一個悲劇派生出另一個悲劇。但實際上,“非寶玉之罪,亦非寶釵之罪,乃夫婦制度之罪也”(《古今小說評林》)。也就是說,悲劇的制造者不是寶玉,更不是寶釵,而是封建禮法和封建宗法制度,特別是封建婚姻制度。
可悲乎!金玉良緣最終鑄成沒有愛情的婚姻;可悼乎!木石前盟到頭來釀成沒有婚姻的愛情。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似乎一開始就是一種特指、抽象、意象、想象和比喻,是最天才的藝術家曹雪芹的靈感和創造,寶玉從這兩個詞兒中得到了不想得到的婚姻,失去了不想失去的愛情,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哀。人之可悲,莫過于此!曹雪芹通過寶、釵、黛的悲劇,對人生進行了思考,對貴賤榮辱、生生死死進行了追問:人生究竟是什么?人生的價值意義何在?一方面試圖從毀滅中得出教訓,給人以警世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對現實的無法把握,特別對人生的命運的迷惘和不解,表現出一種飄渺無際、人生空虛的思想和失落後的懺悔。
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再論雷峰塔的倒掉》),《紅樓夢》是作者帶給自己的一部無法向人說清苦難的書,也是在生命苦難中唯一能安妥作者自己破碎靈魂的書。它與作者人生道路和人生體驗有著密不可分的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曹雪芹的喜怒哀樂包含在《紅樓夢》所描寫的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盛衰榮辱之中,《紅樓夢》的悲劇也是曹雪芹的悲劇,《紅樓夢》悲劇性地賦予曹雪芹生命化的符號。其文學價值也恰恰在于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悲劇中之悲劇”(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紅樓夢》就是由一幕幕人生悲劇匯合到賈氏家族由盛而衰直至敗亡的大悲劇中,表達了一種深沉的命運感。這樣,一直追索到時代、追索到社會,不可避免地引起人們“對于現存事物的永世長存的懷疑”(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因此,在文學史上,《紅樓夢》永遠是中國傳統悲劇意識的凝聚,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悲劇的典范。

薛寶釵:會做人
林黛玉、賈寶玉的感情糾葛與薛寶釵、賈寶玉的感情糾葛的矛盾沖突,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之間的矛盾沖突是《紅樓夢》一書關于愛情、婚姻描寫的一對主要矛盾沖突。這一對矛盾的產生、發展、高潮到解決,最後以“金玉良緣”獲勝而告終。
按理,黛玉和寶釵相比,黛玉的“靠山”要比寶釵硬,黛玉是賈母的嫡親外孫女兒,是賈政的親外甥女兒,與寶玉的關系是姑表親;而寶釵只是賈母的媳婦王夫人的外甥女兒,與寶玉的關系是姨表親。就親戚關系而言,在封建宗法家庭里,姑表親比姨表親要近。何況,黛玉自到了榮府,與寶玉“日則同行同住,夜則同息同止”,二人之間的親密友愛,“自較別個不同”,寶玉的心里,有的只是“木石前盟”,他曾對黛玉發過誓,如果有其他想頭,“天誅地滅,萬世不得人身”。然而,在這場寶二奶奶寶座的競爭中,黛玉敗北而寶釵獲勝。其原因究竟何在?對此,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不久,就在第5回中給我們作了解答:薛寶釵不僅“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而且“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即是說,在人際關系上,賈府上下對寶釵的稱贊眾口一詞,而對黛玉則雖然口中不說,骨子里卻多有保留。根據文本的這一交代,我們可以推論,寶釵的贏,很大程度上贏在人際關系!
薛寶釵博洽多聞,才華橫溢,詩文書畫無所不通,女經婦道無所不曉;她諳熟人的心理態勢,對人情世故有較深的了解,善于利用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善于察顏觀色,投人所好。這使得她能在賈府盤根錯節的復雜人際關系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曹雪芹筆下的薛寶釵賢淑貞靜,溫柔敦厚,是中國封建社會大家閨秀之典范、封建道德規范之楷模。《紅樓夢》中,作者傾注其天才和熱情,通過一系列的事件,著力描寫了她待人接物的風貌。
元春是皇妃,有帝王家之尊,回家省親時,連賈母都要“跪止不迭”,寶玉的婚配,元春的傾向就是旨意,薛寶釵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元春歸省慶元宵”,眾姐妹題詠大觀園11首,寶釵的詩中竟有“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的句子,把自己擺在很卑屈的地位,馬屁拍得既明顯又含蓄。輪到寶玉作詩,她指點寶玉,元春不喜歡“玉”字,應把“綠玉”改為“綠蠟”。元春從宮里送出的燈謎,在她看來“并無甚新奇”,但口中卻“少不得稱贊,只說難猜”。這些,自然都獲得了元春的好感。第28回寫端午節元春宮中賜物,寶玉與寶釵的兩份竟然一樣,與其他人都不相同,這不能說不含有深意。要知道,元妃的賞賜是不能隨便給的,是按人的身份、地位給的。寶玉當時就懷疑是否傳錯了,襲人告訴他“昨兒拿來,都是一份一份的寫著簽子,怎么就錯了”。就是說,元妃一點也不含糊——如果在黛玉和寶釵之間為寶玉擇偶,元春屬意于寶釵。元春的賜物,相當于貴妃娘娘對“金玉良緣”投了贊成票。
賈母是賈府的“太上皇”,賈府的一切重要事務,都由賈母說了算。賈母的話、賈母的態度,關鍵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賈母,代表著賈府的絕對權威。“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中,賈政毒打寶玉,準備“往死里打”,起初誰也阻止不了,但賈母一到場,賈政就得下跪,就說明賈母才是真正主宰家政的當權者。因而,薛寶釵時時處處留心窺視賈母的言行,以賈母的喜好為自己的喜好,伺機討好賈母,以博取賈母的歡心。如寶釵通過細心觀察,發現賈母因年事已高,牙齒不好,不能吃硬的、酸的、辣的食物,愛吃甜爛之食,在賈母問她愛吃何物時,便依賈母平素所喜的說了出來。又如賈母因子女均已長大成人,對母親早已疏遠,常有年老遲暮寂寥之感,她便常和賈母的一群孫子孫女一起,在賈母面前說說笑笑,承歡其膝下。即使在點戲文時,也迎合賈母心意,點上熱鬧戲文,以增加熱烈氣氛。再如賈母年輕時,也主持過家政,比王熙鳳還威風,在合族中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年老不管事後,便產生失落感,自嘆“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薛寶釵深知賈母在懷舊,就說:“我來了這么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她怎么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馬屁拍得自然而又得體,既把賈母承奉得舒舒服服,又把王熙鳳說得樂開了花。薛寶釵敬老尊長的做法,收效明顯,賈母對她的評價是“穩重和平”,當眾夸她:“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認為寶玉的婚配“只有寶丫頭最妥”。
王夫人是榮國府的當家太太,由于丈夫賈政只是個名義上的“掌門人”,對家事極少問津,所以王夫人在大家族中是個有實權的人物。薛寶釵為取得王夫人的信任,處心積慮,不惜出賣自己的人格,以示討好。第32回寫王夫人因瑣事打了丫頭金釧兩個巴掌,還要攆其出去,金釧含冤投井自殺而死。事發後,寶玉的大丫頭襲人“不覺落下淚來”,王夫人也因自己的過錯而愧疚垂淚,“心里不安”,深感“罪過”。薛寶釵揣摩,王夫人此時正受到良心的譴責,心靈上不得安寧,于是竭盡心計,為王夫人開脫罪責,她把死亡的責任推給死者,說金釧是“在井跟前憨頑,失了腳掉下去的”。接著勸慰王夫人說“……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認為作為奴婢,即使受到主子的凌辱,也只能逆來順受,如果憑一時之“氣”去找死,那是個“糊涂人”。還為王夫人獻計:不需“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發送他,也就盡主仆之情了”,人命關天的事,在寶釵看來,認為只要花上幾個錢就可以了。為了表示自己能為王夫人分憂,她還不避忌諱,拿出自己的兩套新衣服,給金釧裝殮。對待金釧之死一事,“藏愚”“守拙”的薛寶釵實在不太高明,她冷漠、冷淡、冷酷,對金釧的死“并不在意”,一點人情味和同情心也沒有,其表現連襲人也不如,她在關節眼上顧及厲害而舍棄良心,完全站在王夫人一邊,曲解事實,為王夫人排憂解愁,從此,深得王夫人的賞識和信任。王熙鳳生病後,王夫人令李紈、探春、寶釵“三駕馬車”,同理家政,就說明這一點,李紈是王夫人的兒媳婦,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她們兩代理家政是名正言順的,可寶釵算“老幾”,她客居姨媽王夫人家,是個外來的客人,對榮府內部的事按理不宜過問,沒有代理家政的資格,對此,我們只能理解為是王夫人對這位未來媳婦的“考察”吧!而寶釵呢?果然不辜負王夫人的期望,“小惠全大體”,將探春舉利除弊理家的構想進一步發揚,既發掘了大觀園經濟收入的潛力,在利益分配上也照顧了方方面面。下人都“歡聲鼎沸”,高興地說:“姑娘說得很是。從此姑娘奶奶只管放心。姑娘奶奶這么疼我們,我們再要不體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史湘云是賈母的侄孫女,是與薛寶釵平輩且又地位相當的千金。薛寶釵也很注意同其搞好關系。一次,襲人請湘云幫忙為寶玉做一雙鞋,寶釵知道後,批評襲人:“你這么個明白人,怎么一時半刻的就不會體諒人?”她把湘云在家里“一點兒作不得主”,針線活都得自己干,因而“累得慌”的實情告訴了襲人,寶釵說話得體,從容圓熟又恰到好處,襲人接受了她的意見還稱贊她“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史湘云才華橫溢,豁達大度,想在大觀園做東請客辦詩社,但因父母雙亡,手頭拮據。寶釵告訴湘云,你這人辦事不會瞻前顧後,不考慮自己的處境和家境有沒有條件做這個東道,接著她從自己家拿來幾筐又肥又大的螃蟹,幫助湘云在大觀園舉辦了菊花會、“螃蟹宴”,替史湘云解了難題,使史湘云順利地當了東道主,賈府上上下下,人人高興,個個贊嘆。整個過程,處處體現了寶釵對湘云的真誠關愛和體貼,史湘云心悅誠服,感激零涕,發出由衷的感嘆:“我天天在家里想著,這些姐妹們,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我但凡有這么個好姐姐,就是沒有了父母,也沒妨礙的”!寶釵付出幾筐螃蟹,換來的是史湘云的真心和感激。螃蟹宴上,湘云對眾人說:“這是寶姐姐幫我預備的”,結果得到賈母的稱贊:“我說這孩子細致,凡事想的仔細。”在賈母看來,這詩會和宴會,最後還得歸功于寶釵。
薛寶釵不但注意與上輩、平輩的人搞好關系,而且對地位比較低下的人,也特別用了一番心思。邢岫煙是賈赦之妻的侄女,後來嫁給寶釵的堂兄弟薛蝌為妻,論輩分與寶釵同輩,但由于邢岫煙是隨邢夫人寄居賈府的,相對地位較低。邢岫煙來大觀園後,薛寶釵知道其“家業貧寒”,其父母“對女兒分上平常”,刑夫人也不過是臉面之情,并非真心疼愛,因而“每體貼接濟”。 邢岫煙為了幾個零用錢,不聲不響地在大冷天當掉了自己的棉衣。薛寶釵知道邢岫煙要面子,就把她約到避人眼目的“石壁後”,囑咐她“把那當票子叫丫頭送來我那里,悄悄的取出來,晚上再悄悄的送給你去”,用自己的錢把邢岫煙當掉的棉衣贖回,表現了對邢岫煙的充分尊重與殷切關照。這雖然是件小事,可看出薛寶釵待人的一片苦心,她樂于幫助別人,與人為善,還十分注意方式方法。襲人是寶玉身邊的貼心丫鬟,是王夫人的耳目,王夫人把襲人的月例錢從一兩銀子加到二兩銀子,享受“準姨娘”待遇,說明襲人深得王夫人的信任。寶釵對此心領神會,她了解到襲人是個特殊的丫鬟,脾氣與自己相似,容易相處,更進一步拉近與襲人的關系。史湘云送給她一只戒指,她馬上轉送襲人,使得襲人受寵若驚,常在賈母和眾人面前說寶釵的好話。在證實寶釵許配給寶玉的信息後,襲人說:“果然上頭的眼力不錯!這才配得是。我也造化。”
寶釵處理人的關系中最大的成功,是終于贏得了黛玉的心。黛玉為人性格爽直,言談鋒利,但小心眼,任性,得罪人不問場合。由于大觀園中只有寶釵與自己才貌相當,再加上“金只有玉才能相正配”之論,黛玉自然認為寶釵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因而時不時地對寶釵進行冷嘲熱諷,對此,寶釵一度時間里以忍讓為主回避。一次,黛玉當眾奚落寶釵對帶金和帶玉的人神經過敏,特別“有心”,而寶釵素知黛玉言語尖刻,不予理會,“回頭將沒聽見”,“一徑去了”。許多場合,當黛玉和寶玉兩人在一起時,寶釵也“裝沒看見”,徑自抽身而去。寶釵的忍讓回避,并不意味著膽祛,她內斂而不外露,在對黛玉的態度上寬容大度,表現了極強的克制能力。她在伺機而待,終于等到了這一天,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眾人在行酒令取樂時,黛玉因為害怕罰酒,隨口說出《牡丹亭》和《西廂記》中的唱詞和人物——此事非同小可,這兩本書,當時被視為奸淫狗盜的“黃色小說”,大家閨秀看這些書,被視為沒有家教,有失檢點。寶釵聽後,當場不表態,事後把黛玉叫到自己的住處,背著眾人半開玩笑地要黛玉跪下,要審問黛玉,黛玉心中發虛,羞得滿臉通紅,央告討饒以後“再不說了”。寶釵見好就收,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告誡黛玉,女子“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這一來,弄得黛玉“心下暗伏,只有答應‘是’的一字”,完全解除了對寶釵的猜疑和嫉妒,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有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我。”于是,兩人盡釋前嫌,“儼似同胞共出,較諸人更似親切”,成為一對推心置腹的姐妹。
顯而易見,寶釵重人際關系的穩定和傳統的價值,她心性隨和,諳熟世故,待人接物懂規矩,慎言行,知情識趣,體貼周到,善于裝愚裝拙,籠絡人心,雖不免有時候虛偽做作但能掩飾得恰到好處,使人不易察覺。在賈府,不但長輩說她好,平輩說她好,下人也說她好,說她“會做人”。寶釵的思想是正統的,正統的思想認為,戀愛不但不正當,而且完全不必要。她深懂“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大清律例?戶律?婚姻》),上一輩對自己的婚姻存在決定權,絕對不允許戀愛的自由,因此對賈府的當權者和能夠起到作用的每一個人都著意聯絡感情。她客居賈府恪守的信條就是時刻在婦道上規范自己,注意使自己怎樣成為一個為賈母、王夫人以及各方面都看重的人。王昆侖先生曾說過:“黛玉只以心上的血、眼中的淚向著寶玉一個人傾瀉,而寶釵卻只以智慧與手腕向著寶玉周圍做工夫。”“因為她深知戀愛的選擇固在于寶玉,而婚姻的決定卻在旁人”(《紅樓夢人物論》)。
而林黛玉卻不然,林黛玉雖然相貌秀美、詩才卓立且睿智聰慧,但由于失去親人,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和孤獨感,天性沖動,脾氣執拗。這種自尊心和孤獨感表現為對自己寄人籬下的感傷,表現為對環境的戒備及對眾人的秉性率真、口舌尖刻且語無忌憚,不相干的事或些微的不順心,就會抑郁悲忿,“專挑人的不是”,在處理人際關系上的手腕遠遜于薛寶釵,其性格誠然有些不大討人喜歡,甚至還討嫌結怨。
《紅樓夢》第7回寫周瑞家的出于好意,去黛玉處送宮花,黛玉卻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弄得周瑞家的很不自在,“一聲兒不言語”。第8回寫寶玉在薛姨媽處喝酒,奶媽李嬤嬤勸阻其不要喝,作為主角的薛寶釵一聲不吭,而黛玉卻說:“別理那老貨,咱們只管樂咱們的”,還指斥李嬤嬤:“你這媽媽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給他酒吃,如今在姨媽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媽這里是外人,不當在這里的也未可定。”把李嬤嬤搞得十分尷尬,說黛玉說話“比刀子還尖”。第31回寫襲人夢想做寶玉之妾,但又不便明說,黛玉偏要將這一層捅破:“你說你是丫頭,我只拿你當嫂子看”,一點面子也不留。第42回寫劉姥姥第二次進榮國府,賈母在大觀園設宴招待,黛玉竟侮辱性地稱其為“母蝗蟲”,說劉姥姥的舉止是“牛飲”獸舞。黛玉除不能贏得下人之心外,也不能承歡于上人。她住賈府這么些年,從不主動在王夫人前問寒問暖,也不主動與王夫人聊聊家常。她被賈母稱為“心肝兒肉”,但從未向賈母說幾句像樣的貼心話和奉承話。
寶釵的人際關系,使得她具備了林黛玉所沒有的優勢和魅力,如在賈府的當權者看來,選擇寶釵為寶玉的配偶更合乎賈府家族的利益,更合乎封建禮法的要求,更有利于把寶玉改造為循規蹈矩的家業繼承人。在賈府,誰都承認,寶釵人緣好,“會做人”,上上下下都認為,只有她才能持家以維持門風。這場競爭,“金玉良緣”終于獲勝,薛寶釵終于贏了。然而,《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薛寶釵贏得的僅僅是婚姻及其莊嚴的儀式,她沒有從林黛玉那里贏得賈寶玉的心,賈寶玉舊情難忘,舊愛難了,他走了,當和尚去了。林黛玉期待的是一個不可能兌現的愛情,而薛寶釵贏得的是一個沒有對象的婚姻。
林黛玉、賈寶玉的愛情糾葛與薛寶釵、賈寶玉的婚姻糾葛的角逐告訴我們,拓展人的關系,構建有效的人際關系網絡十分重要。西方世界現在普遍認同一個觀點:“人際關系是事業成功的第一要素。”中國是一個古老的禮儀之邦,很早以前人們就非常注意人的關系。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關系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我們的周圍,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干的是什么工作,也不管你地位的高低,有好的交際能力的人永遠有魅力,有人緣,辦事情也容易成功。沒有人的關系,有時辦事情就比較困難,有時或許要走很多彎路,有時或許寸步難行。經營實業如此,辦公室工作如此,戀愛、婚姻又何嘗不是如此!
林黛玉、賈寶玉的感情糾葛與薛寶釵、賈寶玉的感情糾葛的矛盾沖突,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之間的矛盾沖突是《紅樓夢》一書關于愛情、婚姻描寫的一對主要矛盾沖突。這一對矛盾的產生、發展、高潮到解決,最後以“金玉良緣”獲勝而告終。
按理,黛玉和寶釵相比,黛玉的“靠山”要比寶釵硬,黛玉是賈母的嫡親外孫女兒,是賈政的親外甥女兒,與寶玉的關系是姑表親;而寶釵只是賈母的媳婦王夫人的外甥女兒,與寶玉的關系是姨表親。就親戚關系而言,在封建宗法家庭里,姑表親比姨表親要近。何況,黛玉自到了榮府,與寶玉“日則同行同住,夜則同息同止”,二人之間的親密友愛,“自較別個不同”,寶玉的心里,有的只是“木石前盟”,他曾對黛玉發過誓,如果有其他想頭,“天誅地滅,萬世不得人身”。然而,在這場寶二奶奶寶座的競爭中,黛玉敗北而寶釵獲勝。其原因究竟何在?對此,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不久,就在第5回中給我們作了解答:薛寶釵不僅“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而且“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即是說,在人際關系上,賈府上下對寶釵的稱贊眾口一詞,而對黛玉則雖然口中不說,骨子里卻多有保留。根據文本的這一交代,我們可以推論,寶釵的贏,很大程度上贏在人際關系!
薛寶釵博洽多聞,才華橫溢,詩文書畫無所不通,女經婦道無所不曉;她諳熟人的心理態勢,對人情世故有較深的了解,善于利用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善于察言觀色,投入所好。這使得她能在賈府盤根錯節的復雜人際關系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曹雪芹筆下的薛寶釵賢淑貞靜,溫柔敦厚,是中國封建社會大家閨秀之典范、封建道德規范之楷模。《紅樓夢》中,作者傾注其天才和熱情,通過一系列的事件,著力描寫了她待人接物的風貌。
元春是皇妃,有帝王家之尊,回家省親時,連賈母都要“跪止不迭”,寶玉的婚配,元春的傾向就是旨意,薛寶釵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元春歸省慶元宵”,眾姐妹題詠大觀園11首,寶釵的詩中競有“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的句子,把自己擺在很卑屈的地位,馬屁拍得既明顯又含蓄。輪到寶玉作詩,她指點寶玉,元春不喜歡“玉”字,應把“綠玉”改為“綠蠟”。元春從宮里送出的燈謎,在她看來“并無甚新奇”,但口中卻“少不得稱贊,只說難猜”。這些,自然都獲得了元春的好感。第28回寫端午節元春宮中賜物,寶玉與寶釵的兩份竟然一樣,與其他人都不相同,這不能說不含有深意。要知道,元妃的賞賜是不能隨便給的,是按人的身份、地位給的。寶玉當時就懷疑是否傳錯了,襲人告訴他“昨兒拿來,都是一份一份的寫著簽子,怎么就錯了”。就是說,元妃一點也不含糊——如果在黛玉和寶釵之間為寶玉擇偶,元春屬意于寶釵。元春的賜物,相當于貴妃娘娘對“金玉良緣”投了贊成票。
賈母是賈府的“太上皇”,賈府的一切重要事務,都由賈母說了算。賈母的話、賈母的態度,關鍵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賈母,代表著賈府的絕對權威。“不肖種種大承答撻”中,賈政毒打寶玉,準備“往死里打”,起初誰也阻止不了,但賈母一到場,賈政就得下跪,就說明賈母才是真正主宰家政的當權者。因而,薛寶釵時時處處留心窺視賈母的言行,以賈母的喜好為自己的喜好,伺機討好賈母,以博取賈母的歡心。如寶釵通過細心觀察,發現賈母因年事已高,牙齒不好,不能吃硬的、酸的、辣的食物,愛吃甜爛之食,在賈母問她愛吃何物時,便依賈母平素所喜的說了出來。又如賈母因子女均已長大成人,對母親早已疏遠,常有年老遲暮寂寥之感,她便常和賈母的一群孫子孫女一起,在賈母面前說說笑笑,承歡其膝下。即使在點戲文時,也迎合賈母心意,點上熱鬧戲文,以增加熱烈氣氛。再如賈母年輕時,也主持過家政,比王熙鳳還威風,在合族中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年老不管事後,便產生失落感,自嘆“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薛寶釵深知賈母在懷舊,就說:“我來了這么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她怎么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馬屁拍得自然而又得體,既把賈母承奉得舒舒服服,又把王熙鳳說得樂開了花。薛寶釵敬老尊長的做法,收效明顯,賈母對她的評價是“穩重和平”,當眾夸她:“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認為寶玉的婚配“只有寶丫頭最妥”。
王夫人是榮國府的當家太太,由于丈夫賈政只是個名義上的“掌門人”,對家事極少問津,所以王夫人在大家族中是個有實權的人物。薛寶釵為取得王夫人的信任,處心積慮,不惜出賣自己的人格,以示討好。第32回寫王夫人因瑣事打了丫頭金釧兩個巴掌,還要攆其出去,金釧含冤投井自殺而死。事發後,寶玉的大丫頭襲人“不覺落下淚來”,王夫人也因自己的過錯而愧疚垂淚,“心里不安”,深感“罪過”。薛寶釵揣摩,王夫人此時正受到良心的譴責,心靈上不得安寧,于是竭盡心計,為王夫人開脫罪責,她把死亡的責任推給死者,說金釧是“在井跟前憨頑,失了腳掉下去的”。接著勸慰王夫人說“……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認為作為奴婢,即使受到主子的凌辱,也只能逆來順受,如果憑一時之“氣”去找死,那是個“糊涂人”。還為王夫人獻計:不需“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發送他,也就盡主仆之情了”,人命關天的事,在寶釵看來,認為只要花上幾個錢就可以了。為了表示自己能為王夫人分憂,她還不避忌諱,拿出自己的兩套新衣服,給金釧裝殮。對待金釧之死一事,“藏愚”“守拙”的薛寶釵實在不太高明,她冷漠、冷淡、冷酷,對金釧的死“并不在意”,一點人情味和同情心也沒有,其表現連襲人也不如,她在關節眼上顧及厲害而舍棄良心,完全站在王夫人一邊,曲解事實,為王夫人排憂解愁,從此,深得王夫人的賞識和信任。王熙鳳生病後,王夫人令李紈、探春、寶釵“三駕馬車”,同理家政,就說明這一點,李紈是王夫人的兒媳婦,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她們兩代理家政是名正言順的,可寶釵算“老幾”,她客居姨媽王夫人家,是個外來的客人,對榮府內部的事按理不宜過問,沒有代理家政的資格,對此,我們只能理解為是王夫人對這位未來媳婦的“考察”吧!而寶釵呢?果然不辜負王夫人的期望,“小惠全大體”,將探春舉利除弊理家的構想進一步發揚,既發掘了大觀園經濟收入的潛力,在利益分配上也照顧了方方面面。下人都“歡聲鼎沸”,高興地說:“姑娘說得很是。從此姑娘奶奶只管放心。姑娘奶奶這么疼我們,我們再要不體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