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香港課堂學習研究叢書:中文課堂學習研究實踐與案例分析》回顧了香港語文學科課程、教材及教學法的發展,綜述了香港語文教學一直以來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詳述了六個中小學語文學科的案例,展示如何透過課堂學習研究,促進語文學科的教與學,并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課堂學習研究以變易理論為骨干,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研究員與教師之間的協作、討論與分析,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教學上的一些難點內容尋求突破,并讓教師運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評估學習的成效,整個過程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與空間。
作者簡介
高寶玉博士,現為香港教育學院課堂學習研究中心總監、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學語文教師,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多年。早年的研究范疇包括課程改革評鑒、中國語文教育及教師專業發展等。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與馬飛龍教授及盧敏玲教授等共同創立課堂學習研究(Learning Study)理論,參與了多項大型課堂學習研究項目,領導當中的中文科個案研究。2010年,組建“課堂學習研究中心”,獲香港優質教育基金資助。
賴明珠女士,課堂學習研究中心經驗研究員,具備多項學科專業知識,并具備充分的課堂研究及教學經驗。研究重點為教學評估、課堂學習研究、院校協作及教師專業發展。自2000年起,開始參加在香港推動的“課堂學習研究”,并擔任數個由優質教育基金、教統局資助的研究項目的研究員,發展及推行“課堂學習研究”。
賴明珠女士,課堂學習研究中心經驗研究員,具備多項學科專業知識,并具備充分的課堂研究及教學經驗。研究重點為教學評估、課堂學習研究、院校協作及教師專業發展。自2000年起,開始參加在香港推動的“課堂學習研究”,并擔任數個由優質教育基金、教統局資助的研究項目的研究員,發展及推行“課堂學習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香港課堂學習研究叢書:中文課堂學習研究實踐與案例分析》詳析課堂學習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了如何處理語文教學的重要問題,即“教什么”、“怎樣教”及如何讓老師得到適當的支持,為解決香港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新視角。
目次
前言/1
第一章香港中國語文科課程與教學概述/3
第一節 香港中國語文課程的發展/3
第二節 語文教學面對的問題/11
第二章課堂學習研究的理論/21
第一節 課堂學習研究的教與學革新理念/21
第二節 課堂學習研究的流程與實踐方法/23
第三章課堂學習研究案例--閱讀/39
第一節個案一:字詞推斷/39
第二節個案二:議論文/65
第四章課堂學習研究案例--寫作/104
第一節 個案一:心理活動的描寫/105
第二節 個案二:說明文的開首段/128
第五章課堂學習研究案例--聽說/146
第一節案例一:朗讀/146
第二節 個案二:以故事框架組織故事內容/169
第六章課堂學習研究對中國語文教學的啟示/201
第一節 語文課應教什么--學習內容與關鍵特征的啟示/201
第二節 語文課應“怎樣教”--變易理論的啟示/208
第三節 課堂學習研究如何促進語文教師專業發展/217
第一章香港中國語文科課程與教學概述/3
第一節 香港中國語文課程的發展/3
第二節 語文教學面對的問題/11
第二章課堂學習研究的理論/21
第一節 課堂學習研究的教與學革新理念/21
第二節 課堂學習研究的流程與實踐方法/23
第三章課堂學習研究案例--閱讀/39
第一節個案一:字詞推斷/39
第二節個案二:議論文/65
第四章課堂學習研究案例--寫作/104
第一節 個案一:心理活動的描寫/105
第二節 個案二:說明文的開首段/128
第五章課堂學習研究案例--聽說/146
第一節案例一:朗讀/146
第二節 個案二:以故事框架組織故事內容/169
第六章課堂學習研究對中國語文教學的啟示/201
第一節 語文課應教什么--學習內容與關鍵特征的啟示/201
第二節 語文課應“怎樣教”--變易理論的啟示/208
第三節 課堂學習研究如何促進語文教師專業發展/217
書摘/試閱
在某節小四中國語文的研究課里,學習內容是“題目的含義和要求與恰當選材的關系”。設計課堂前,教師特別訪問了幾位學生,以確定學生的學習難點。教師先問其中一名學生覺得題目對文章的內容是否重要,該名學生不認為重要,只覺得題目和文章內容有一點關系便可,重要的還是文章內容寫得生動有趣。之后,教師又問另一名學生覺得“生日會”和“小明的快樂生日會”這兩個題目有沒有分別,學生認為短的題目可以寫少一點,長的就要寫多一點,因為短的題目想得快一點,長的就要想多一點內容來寫。從以上談話,可見學生對題目和內容的關系各有不全面的了解,前者忽略題目對內容的重要性,后者以為題目的長短影響內容的多寡。教師認為學生平日寫作經常文不對題,可能就是不知道題目和內容選材的關系。在另一節課堂,某教師希望提升學生在閱讀記人文章時的理解能力,所以在前測要求學生閱讀一篇記人文章《賣牛肉的小男孩》后回答一系列問題,然而多數學生未能理解文章背后隱含的深意,于是教師訪問了數名學生,了解他們的想法,綜合出學生的學習難點:1)只從孤立的段落推敲文章的深層信息;2)沒能綜觀全篇文章來了解作者對筆下人物的評價;3)沒有根據文本合理地推敲文章的深層信息。②又例如,某教師希望教二年級學生一套有效的釋詞策略,于是先行了解學生在推測詞義時常常使用的錯誤方法。教師請一名學生試讀“峰巒”,學生卻將“峰巒”讀成“蜂蜜”,訪問后,教師才知道學生是因為兩個詞語字形相近,可見學生對“峰巒”一詞只有部分的認識,以致作出錯誤的判斷(本書第三章第一節將詳述)。
這些學生對同一課題的不同理解,正是課堂需要處理的問題,能為研究課的教學設計提供建議和思路。
(二)變易2(V2):教師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處理方式上的變易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教師當然希望學生能學到他們所預期的學習內容,但很多時候,由于教師對學習內容及學生的看法也有不同的見解和處理手法,因此學生可能學不到預期的學習內容。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大量實踐知識,課堂學習研究重視教師的這些知識和不同的看法(V2),透過課前會議,觀課或課后會議等,教師與同行之間有了更多的分享和討論,會發現更多處理學習內容的可能性。
在某年級的小學語文寫作課上,教師希望透過一個開放式的故事,教授創意思維。研究團隊在教科書中選擇了一篇叫《愿望井》的課文。課文講述一只住在井里的青蛙的煩惱。因為人們喜歡向這個井投錢幣許愿,令青蛙的居住環境越來越骯臟,所以青蛙也向井許愿,希望人們不會再向他的井投錢幣許愿。故事到此便結束了。因為故事并沒有說青蛙的愿望是否成真,所以可以讓學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研究團隊確定了“發揮創意,續寫故事”為學習內容,在第一循環時,教師設計了許多與生日有關的活動,包括對著生日蛋糕許愿、介紹香港某地的許愿樹以及在許愿樹上貼上心形的許愿紙等,接著才讓學生續寫故事《青蛙的許愿》,從對學生的訪問中,見學生能充分掌握課文的主題--“許愿”,不過,似乎未能掌握該課堂的目的一發揮創意,續寫故事。針對同樣的學習內容,第二循環的教師卻運用了另外的處理手法。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