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王志遠,字正齋,號沛溪。
祖籍山東省海陽市盤石鎮佐定山城。1948年農歷四月十五日生于北京。文學博士、哲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室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宗教學系客座教授、中國佛學院客座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宗教藝術史》主持人、北京大通智勝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擔任紹興會稽山兜率天宮景區、上海金山東林寺景區、廣西上林金蓮湖金珂玄雷景區等處的總策劃設計師。
少年時代,書法繪畫分別受教于中央文史館館員書法家彭八百和北京畫院院長國畫家王雪濤。1993年后,為各地著名佛寺題寫楹聯匾額,書法作品被海內外多處收藏,多次發表并收入書法集。曾主辦《中日佛教書畫大展》,《首屆中國宗教書畫巡回展》。以“今世達摩”美名享譽各界,中國藝術家聯盟網列入名家欄目,設立書畫藝術館。
2008-2011年出任中華佛教文化院副主席、《宗風》雜志社社長兼主編、“中華佛教宗風論壇”秘書長、中國書畫禪研究院院長、山東省海陽市沛溪書院院長。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級研修中心主任。
祖籍山東省海陽市盤石鎮佐定山城。1948年農歷四月十五日生于北京。文學博士、哲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室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宗教學系客座教授、中國佛學院客座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宗教藝術史》主持人、北京大通智勝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擔任紹興會稽山兜率天宮景區、上海金山東林寺景區、廣西上林金蓮湖金珂玄雷景區等處的總策劃設計師。
少年時代,書法繪畫分別受教于中央文史館館員書法家彭八百和北京畫院院長國畫家王雪濤。1993年后,為各地著名佛寺題寫楹聯匾額,書法作品被海內外多處收藏,多次發表并收入書法集。曾主辦《中日佛教書畫大展》,《首屆中國宗教書畫巡回展》。以“今世達摩”美名享譽各界,中國藝術家聯盟網列入名家欄目,設立書畫藝術館。
2008-2011年出任中華佛教文化院副主席、《宗風》雜志社社長兼主編、“中華佛教宗風論壇”秘書長、中國書畫禪研究院院長、山東省海陽市沛溪書院院長。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級研修中心主任。
名人/編輯推薦
覺光法師宣讀禮贊文今乃禮贊現代高僧者,寄禪、虛云、太虛、諦閑、印光、弘一、倓虛、來果、圓瑛、廣欽、法尊、印順、白圣。隆蓮、圣嚴;贊曰:人間佛教,僧寶為重;八宗并弘,二三大革命;舍身如炬,持律如鐘;白山臥雪,寶島迎風;綿延一脈,四地同聲;祈我中華,法喜充盈。
今乃禮贊護法大德者,楊文會、歐陽漸、丁福保、周叔迦、高鶴年、趙樸初;贊曰:人間佛教,護法為重;首開風氣,金陵刻經;支那內學,濟濟出眾;創立佛協,撥亂反正;傳教修典,立言立功;濟世維摩,菩薩道行。
今乃禮贊佛學權威者,湯用彤、呂秋逸;贊曰:人間佛教,法施為重;佛史一部,世紀彪炳;源流兩講,理順文從;內典顯學,學府認同;學子莘莘,后繼成龍;含弘光大,悲智無窮。
今乃禮贊護法大德者,楊文會、歐陽漸、丁福保、周叔迦、高鶴年、趙樸初;贊曰:人間佛教,護法為重;首開風氣,金陵刻經;支那內學,濟濟出眾;創立佛協,撥亂反正;傳教修典,立言立功;濟世維摩,菩薩道行。
今乃禮贊佛學權威者,湯用彤、呂秋逸;贊曰:人間佛教,法施為重;佛史一部,世紀彪炳;源流兩講,理順文從;內典顯學,學府認同;學子莘莘,后繼成龍;含弘光大,悲智無窮。
目次
法苑叢談
寺院殿堂佛像釋名
一、三門殿
二、天王殿
三、大雄寶殿
四、觀音殿(又名大悲壇)
五、地藏殿
六、伽藍殿
七、祖師殿
八、羅漢堂
九、諸菩薩像
十、幾種造像的方法
佛教的制度
一、四眾弟子
二、寺院制度
三、管理制度
佛教的儀式
一、日常行事
二、節日活動
三、懺法與打七
四、重要佛事
佛教的勝跡
一、名山
二、祖庭
佛教文化藝術
一、佛畫
二、版刻
三、大藏經
四、寺塔
五、石窟
六、金石文物
七、佛曲
八、變文寶卷
漫談佛畫
一、佛畫的起源
二、佛畫的目的
三、佛畫的種類
四、繪曼荼羅的軌則
漫談大藏經
一、漢文大藏經
二、少數民族語文大藏經
漫談變文的起源
漫談羅漢
一、十六羅漢
二、十八羅漢
三、五百羅漢
漫談漢族僧服
八宗概要
緒說
第一章 中觀宗
第一節 略史
第二節 諸法實相
第三節 佛性
第四節 一乘
第五節 涅槃
第六節 二諦
第七節 八不
第八節 二智
第九節 十喻
第十節 判教
第二章 瑜伽宗
第十一節 略史
第十二節 二無我
第十三節 阿賴耶識
第十四節 末那識
第十五節 意識與前五識
第十六節 五位百法
第十七節 三自性與五法
第十八節 六種住與五位
第十九節 唯識觀
第二十節 三時教
第三章 天臺宗
第二十一節 略史
第二十二節 天臺宗思想的淵源
第二十三節 一念三千
第二十四節 三止三觀
第二十五節 十法成乘
第二十六節 止觀十境
第二十七節 性善性惡
第二十八節 無情有佛性
第二十九節 五時八教
第三十節 四教行位
第四章 賢首宗
第三十一節 略史
第三十二節 四法界
第三十三節 十玄門
第三十四節 六相
第三十五節 妄盡還源觀
第三十六節 五教
第三十七節 五教斷惑
第五章 禪宗
……
佛經研究法
唯識研究
蟲葉集
修行講話
寺院殿堂佛像釋名
一、三門殿
二、天王殿
三、大雄寶殿
四、觀音殿(又名大悲壇)
五、地藏殿
六、伽藍殿
七、祖師殿
八、羅漢堂
九、諸菩薩像
十、幾種造像的方法
佛教的制度
一、四眾弟子
二、寺院制度
三、管理制度
佛教的儀式
一、日常行事
二、節日活動
三、懺法與打七
四、重要佛事
佛教的勝跡
一、名山
二、祖庭
佛教文化藝術
一、佛畫
二、版刻
三、大藏經
四、寺塔
五、石窟
六、金石文物
七、佛曲
八、變文寶卷
漫談佛畫
一、佛畫的起源
二、佛畫的目的
三、佛畫的種類
四、繪曼荼羅的軌則
漫談大藏經
一、漢文大藏經
二、少數民族語文大藏經
漫談變文的起源
漫談羅漢
一、十六羅漢
二、十八羅漢
三、五百羅漢
漫談漢族僧服
八宗概要
緒說
第一章 中觀宗
第一節 略史
第二節 諸法實相
第三節 佛性
第四節 一乘
第五節 涅槃
第六節 二諦
第七節 八不
第八節 二智
第九節 十喻
第十節 判教
第二章 瑜伽宗
第十一節 略史
第十二節 二無我
第十三節 阿賴耶識
第十四節 末那識
第十五節 意識與前五識
第十六節 五位百法
第十七節 三自性與五法
第十八節 六種住與五位
第十九節 唯識觀
第二十節 三時教
第三章 天臺宗
第二十一節 略史
第二十二節 天臺宗思想的淵源
第二十三節 一念三千
第二十四節 三止三觀
第二十五節 十法成乘
第二十六節 止觀十境
第二十七節 性善性惡
第二十八節 無情有佛性
第二十九節 五時八教
第三十節 四教行位
第四章 賢首宗
第三十一節 略史
第三十二節 四法界
第三十三節 十玄門
第三十四節 六相
第三十五節 妄盡還源觀
第三十六節 五教
第三十七節 五教斷惑
第五章 禪宗
……
佛經研究法
唯識研究
蟲葉集
修行講話
書摘/試閱
寺院殿堂佛像釋名
一、三門殿
兩大金剛因為寺院的大門,一般都是三門并立,中間一大門,兩旁各一小門,所以稱為三門殿。也有寫作山門殿的。古來寺院有許多院落,其中房舍稱堂或者寮,自宋崇寧二年(1103)以孔子廟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稱堂寮之外,其主體部分也稱某某殿。佛寺三門殿內,在門的兩旁塑兩大金剛像,此即手持金剛杵(印度古代最堅固的兵器)警衛佛的夜叉神,又名“執金剛”。傳說佛常有五百執金剛隨從侍衛,其主要者名“密跡金剛”。世俗根據《封神演義》小說中的戲言,稱此像為哼哈二將,佛教經典中是沒有這種名稱的。
二、天王殿
這是三門內的第一重殿,殿中間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后供韋馱天,面向北。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像。
四大天王東方天王名為“提多羅吒”,此云持國,能護持國土,領毗舍?(此云顛狂鬼)、乾闥婆(此云香陰)神將,是帝釋天的主樂神,所以此天王手中持琵琶以作標幟,護東方弗提婆(此云勝)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長),能令他人善根增長,所以手中持劍,領鳩槃荼(此云雍形鬼)、薜荔(此云餓鬼)神,護南閻浮提(此云勝金)洲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廣目,能以凈眼觀察護持人民,領諸龍及富單那(此云臭餓鬼),所以手中纏繞一龍,護西瞿耶尼(此云牛貨)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此云多聞,有大福德,護持人民財富。右手持傘,表福德之義,護北郁單越(此云勝處)洲人(見《長阿含經》卷一二《大會經》)。世俗稱為四大金剛,這也是《封神演義》中的戲言,金剛與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是釋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來由人間生在兜率天內院中教化菩薩。據佛經上說,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流傳一萬年。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需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過八百余萬年后,彌勒菩薩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見《增一阿含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也有把布袋和尚塑像,稱作彌勒菩薩的。我國五代時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攜布袋,教化群眾,很得群眾信仰。臨終時說了一首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時人,世人自不識。”因此,人們認為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
一、三門殿
兩大金剛因為寺院的大門,一般都是三門并立,中間一大門,兩旁各一小門,所以稱為三門殿。也有寫作山門殿的。古來寺院有許多院落,其中房舍稱堂或者寮,自宋崇寧二年(1103)以孔子廟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稱堂寮之外,其主體部分也稱某某殿。佛寺三門殿內,在門的兩旁塑兩大金剛像,此即手持金剛杵(印度古代最堅固的兵器)警衛佛的夜叉神,又名“執金剛”。傳說佛常有五百執金剛隨從侍衛,其主要者名“密跡金剛”。世俗根據《封神演義》小說中的戲言,稱此像為哼哈二將,佛教經典中是沒有這種名稱的。
二、天王殿
這是三門內的第一重殿,殿中間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后供韋馱天,面向北。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像。
四大天王東方天王名為“提多羅吒”,此云持國,能護持國土,領毗舍?(此云顛狂鬼)、乾闥婆(此云香陰)神將,是帝釋天的主樂神,所以此天王手中持琵琶以作標幟,護東方弗提婆(此云勝)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長),能令他人善根增長,所以手中持劍,領鳩槃荼(此云雍形鬼)、薜荔(此云餓鬼)神,護南閻浮提(此云勝金)洲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廣目,能以凈眼觀察護持人民,領諸龍及富單那(此云臭餓鬼),所以手中纏繞一龍,護西瞿耶尼(此云牛貨)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此云多聞,有大福德,護持人民財富。右手持傘,表福德之義,護北郁單越(此云勝處)洲人(見《長阿含經》卷一二《大會經》)。世俗稱為四大金剛,這也是《封神演義》中的戲言,金剛與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是釋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來由人間生在兜率天內院中教化菩薩。據佛經上說,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流傳一萬年。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需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過八百余萬年后,彌勒菩薩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見《增一阿含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也有把布袋和尚塑像,稱作彌勒菩薩的。我國五代時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攜布袋,教化群眾,很得群眾信仰。臨終時說了一首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時人,世人自不識。”因此,人們認為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