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如今,人們通過對禪宗的認識和掌握,達到了修身養性、自利利他的目的,並對人生觀、世界觀發揮出積極作用。企業家喬布斯、稻盛和夫等,都對佛教有著深刻的研究和體驗。二十一世紀,佛教在解決人類的自我認識、自我淨化、自我覺悟、自我改變和加強人類自身建設上,必然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佛說人性與心靈感悟》即是幫助人類解決自身建設的問題。.
作者簡介
楊爭,當過工人,入伍後上過空軍軍醫學校,解放軍藝術學院。當過軍醫,部隊專業創作員、空政話劇團編劇等。出版過《女兒》、《送你一個夢》、《輕聲細訴》、《尋船》等系列中短篇小說集和長篇人物傳記。其創作的電視劇也曾多次獲得全軍優秀電視劇獎。.
名人/編輯推薦
佛所說的思想理念,都是從人心出發,然后又回歸人心。“萬法唯心”,人心支配人性,意識決定行為。在社會生活中,佛在修心養性、道德規范、家庭倫理、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何誠斌編著的《佛說人性與心靈感悟》幫助讀者從自我認識、自我凈化、自我覺悟、自我改變等方面加強自身修養。
何誠斌編著的《佛說人性與心靈感悟》幫助讀者從自我認識、自我凈化、自我覺悟、自我改變等方面加強自身修養。
序
佛教進入中國后,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它的宗教屬性被教育公益所占據,也就是說在弘揚佛法的過程帶著濃郁的“人世”色彩,乃至它的很多思想起到了普世教化的功效,具有積極的意義。
歷史上,人們對佛教抱持一種復雜的情感,從統治階層到社會底層,從知識精英到民間草根,不同時期人們對佛教存在不盡相同的理解與看法,但一次次分歧與整合,沖突與包容,佛教思想儼然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彼此影響,相互交融,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對人類的影響是否深遠,主要取決于它的思想價值。佛教文化對歷史與社會的重要貢獻,體現在它揭示了生命本質上的一些東西,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人類生存的主張,并在實踐中身體力行。佛教的平等觀、惜福觀等等都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與關懷,產生了積極的人格心理效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眾生才能和諧地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只有珍惜今天的生活,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世界本來平等而沒有做到平等,于是需要規范、自律個人行為,力求達到平等;人生充滿苦難和諸多不如意,于是必須相互施舍報答,在苦難中共同尋求人間福祉。
佛教的禪宗思想,尤其能體現儒道釋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思想史、文化史上起過很大的作用,影響了整個中國人的思維。中華禪宗文化代代相傳,通過歷代文人士大夫的參與和弘揚,對中國哲學、倫理、詩詞書畫都曾產生過深刻的影響。禪宗真于性情又脫俗超逸,融人中國文化深層,成為宋明理學的重要質素,把中國文化帶入了一個注重自然、和諧、靈性和氣韻生動的嶄新意境。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前任會長趙樸初先生曾經說:禪宗文化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蕩,然后匯人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它過去對東方的文明和人類的精神世界曾經做出過積極的貢獻;現在對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仍然起著有益的作用,并對世界產生著廣泛的影響;二十一世紀,它將在解決人類的自我認識、自我凈化、自我覺悟、自我改變和加強人類自身建設上,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佛教及禪宗是一種教育,它是智慧的教育,是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禪宗對于修心養性、道德規范、家庭倫理、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出不可低估的作用。禪宗并且成為世界教育。企業家喬布斯、稻盛和夫等,都對禪宗有著深刻的研究和體驗。禪宗文化傳至日本、韓國之后,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發揮著功效,人們通過對禪宗的認識和掌握,達到了修身養性,自利利他的目的。日本著名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等課,影響特別大。2011年9月25日至27日,“國際禪文化交流盛會”于韓國慶北龜尾市樸正熙體育館舉行,吸引了無數文化人士。
20世紀70年代,一些日本僧人到法國教授禪法,在巴黎建造了法國禪寺;在接近比利時的邊境上,建立北法禪寺;又在巴黎以南300公里處的阿瓦隆建世界禪文化交流中心。美國著名禪學大師艾倫·瓦茨從1947年開始就陸續出版了《禪學新綱要》、《禪》等書,在美國掀起了對禪學的廣泛興趣。而1957年出版的《禪之道》受到了垮掉派詩人和讀者們的歡迎,一時轟動無比。受禪文化影響的美國文化名人包括愛默生、梭羅、惠特曼、龐德、塞林格、金斯堡、凱魯亞克等。
可見,禪宗的教育變成了世界的教育,禪宗的精神變成了世界的精神,這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文化力量。
歷史上,人們對佛教抱持一種復雜的情感,從統治階層到社會底層,從知識精英到民間草根,不同時期人們對佛教存在不盡相同的理解與看法,但一次次分歧與整合,沖突與包容,佛教思想儼然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彼此影響,相互交融,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對人類的影響是否深遠,主要取決于它的思想價值。佛教文化對歷史與社會的重要貢獻,體現在它揭示了生命本質上的一些東西,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人類生存的主張,并在實踐中身體力行。佛教的平等觀、惜福觀等等都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與關懷,產生了積極的人格心理效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眾生才能和諧地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只有珍惜今天的生活,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世界本來平等而沒有做到平等,于是需要規范、自律個人行為,力求達到平等;人生充滿苦難和諸多不如意,于是必須相互施舍報答,在苦難中共同尋求人間福祉。
佛教的禪宗思想,尤其能體現儒道釋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思想史、文化史上起過很大的作用,影響了整個中國人的思維。中華禪宗文化代代相傳,通過歷代文人士大夫的參與和弘揚,對中國哲學、倫理、詩詞書畫都曾產生過深刻的影響。禪宗真于性情又脫俗超逸,融人中國文化深層,成為宋明理學的重要質素,把中國文化帶入了一個注重自然、和諧、靈性和氣韻生動的嶄新意境。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前任會長趙樸初先生曾經說:禪宗文化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蕩,然后匯人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它過去對東方的文明和人類的精神世界曾經做出過積極的貢獻;現在對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仍然起著有益的作用,并對世界產生著廣泛的影響;二十一世紀,它將在解決人類的自我認識、自我凈化、自我覺悟、自我改變和加強人類自身建設上,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佛教及禪宗是一種教育,它是智慧的教育,是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禪宗對于修心養性、道德規范、家庭倫理、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出不可低估的作用。禪宗并且成為世界教育。企業家喬布斯、稻盛和夫等,都對禪宗有著深刻的研究和體驗。禪宗文化傳至日本、韓國之后,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發揮著功效,人們通過對禪宗的認識和掌握,達到了修身養性,自利利他的目的。日本著名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等課,影響特別大。2011年9月25日至27日,“國際禪文化交流盛會”于韓國慶北龜尾市樸正熙體育館舉行,吸引了無數文化人士。
20世紀70年代,一些日本僧人到法國教授禪法,在巴黎建造了法國禪寺;在接近比利時的邊境上,建立北法禪寺;又在巴黎以南300公里處的阿瓦隆建世界禪文化交流中心。美國著名禪學大師艾倫·瓦茨從1947年開始就陸續出版了《禪學新綱要》、《禪》等書,在美國掀起了對禪學的廣泛興趣。而1957年出版的《禪之道》受到了垮掉派詩人和讀者們的歡迎,一時轟動無比。受禪文化影響的美國文化名人包括愛默生、梭羅、惠特曼、龐德、塞林格、金斯堡、凱魯亞克等。
可見,禪宗的教育變成了世界的教育,禪宗的精神變成了世界的精神,這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文化力量。
目次
第一章 有因必有果種下善因,結出善果不求回報,自有回報心懷“喜舍”,助人為樂注意言行造成的後果不可有害人之心出了問題向自己找原因自省為什麼“吃苦果”第二章 眾生皆平等眾生平等,沒有差別不歧視弱勢群體不鄙視普通勞動者依附別人,得不到平等尊重女性的權利每個人的人格平等第三章 報恩彰顯善心父母之恩重如山伉儷相敬,美滿幸福銘記老師的培育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善待人生知遇之恩對待生活也要感恩第四章 惜福贏得永福把握現有的幸福擁有綿長的幸福絕不暴殄天物節儉是為未來造福控制營養更健康世間是萬物共有的第五章 忍辱轉為同情人的一生離不開“忍”忍辱是勝人的一種力量“慈忍”避災息禍不必處處占人上風忍耐中尋找翻身機會忍小節,成大事第六章 執著產生煩惱放下心中的包袱學會給自己鬆綁懂得必要的忘記放棄是為了成功擺好自己的位置隨緣任運的平常心第七章 解脫心靈枷鎖精神自由最快樂擺脫對死亡的恐懼疾病纏身心放寬老年人要有樂觀的心態不能陷人精神的空虛不讓抑鬱伴隨自己第八章 萬事講緣分對任何事都要隨緣得失由緣莫計較相識是一種緣分把握男女情緣善待與人合作的緣分贏得“貴人緣”第九章 貪欲引來苦惱追求正當的需要淡泊少欲比縱情嗜欲好不可膨脹發財的欲望不因物欲起盜心對女色要戒邪淫仕途升遷戒鑽營不能為“名”而累口腹適量,不做饕餮之徒第十章 慈悲創造和諧慈悲是無私真愛對殘疾人大慈大悲憐憫和幫助苦難者對老人多些體貼照顧對臨終者予以關懷熱愛和平,反對暴力第十一章 發願實現目標發上等願,結中等緣發圓滿願,遠離煩惱發願之後須實行發有能力實現的願但願別人得到好處為他人祈福光明第十二章 保持內心清淨不受他人言論左右不受他人行為影響不被自己欺騙清楚行動的方向亂說壞話自汙身心嫉妒會自損心智不受虛榮心的折磨心安才能免受干擾第十三章 用誠心懺悔懺悔的態度要誠懇要有懺悔的勇氣為人為己懺悔避免悔過再犯錯懺悔是對靈魂的一種交待接受別人的懺悔不在懺悔中摧殘自己第十四章 真心看待真實一切發自內心來不得半點虛假真學沒有學不會的向別人真誠請教不摻假的傳授與幫助以己之“真”度他人第十五章 精進不懈在困難中磨煉意志從小事開始努力惰性是成功的障礙用力做有信心的事情讓精神處於最佳狀態培養積極的意志想好了就不要等待第十六章 境界不斷超越追求心靈的高度給予精神一定位置如何做到“不動心”境界高,格局大給自己一塊快樂淨土保持身心寧靜和諧經常檢查一下自己第十七章自性顯現悟性靈光一閃的“頓悟”慢慢明白的“漸悟”在生活中悟出道理不昧於無見之物在觀察中提高悟性打破常規,拓展思路內心單純“悟”得更快每個人的悟性不一樣第十八章 可說與不可說不說是一種大智慧心傳勝於言傳沉默當更有說服力可說的事要認真思考說的時候不能說透.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有因必有果
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結果。業是指一切身心活動,分為身、口、意三業;報就是業的報應,即由三業的善惡導致的后果。
種下善因,結出善果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雜阿含經》
“有因,必有果。”佛教簡單明了地闡述了因果的本質。宇宙間不存在絕對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對性,既有同時的依存關系,又有異時的依存關系,從而構成各種因緣。
什么是同時依存的因果關系?例如以師父為主,那么師父就是因,弟子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弟子為主,那么弟子就是因,師父就是果。這種因果關系,非常錯綜復雜,從這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這一果,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另一果。
什么是異時依存的因果關系?例如種子是因,芽就是果,因為先有種子,然后才有芽的發展。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這樣的,從時間上來說,由于無數的異時因果連續的關系,從空間上來說,無數的互相依存的關系,組織成為一個極其復雜的羅網,相互交錯。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續不斷的“因果規律”。
佛教說“因果報應”,凡事你種什么樣的因,就結出什么樣的果,每個人在世間猶如農夫一般,都有一畝田,你種下什么,就會結出什么。若是種了惡因,就會結出惡果。在佛經中,有一則故事:
中印度懦薩羅國國王波斯匿王,與佛陀同齡,曾和佛陀辯論而結成好友,視佛陀如師。某天黃昏時,波斯匿王前往一個名叫“祗樹給孤獨園”的地方,拜訪佛陀。
佛陀看到波斯匿王全身都是塵垢,就問:“國王,您從哪里來?為什么全身都是塵垢呢?”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剛從婆提老者的家里過來。他不久前去世了,由于家產無人繼承,必須歸人國庫,我專程去清點他的財產。光是黃金就有八萬斤,其余不用說了。可是,他平時為人十分吝嗇,生活過得很寒酸,生前雖然有很多財產,可現在卻兩手空空地走了。”
佛陀嘆息了一聲,說:“真可惜啊!” 波斯匿王問:“佛陀,婆提老者孤單一人,平時守著家產,生活很節儉,住的環境不好,穿的衣服很破舊,吃的更不用說有多差了。佛陀,依您的慧眼看,他離開人間之后,現在去了哪里?”
佛陀說:“他已經墮落啼哭地獄!”
波斯匿王聽了,嘆了口氣,說:“他那么有錢,死后卻墮落在啼哭地獄,豈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痛哭了?”
佛陀說:“是啊!我才說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又問:“佛陀,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財產和金錢,應該是很有福氣的人才對,可是,他為什么要過著苛刻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為什么會墮落到啼哭地獄呢?”
佛陀說:“他的財富,是‘過去生’造福得來的。在辟支佛(無師友教導,而以智能獨自悟道)的時代,有一位務農的地主,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辟支佛出來托缽乞食,一時心生歡喜,就供養飯食,并說:‘日后若有需要的話,我都會布施給您。’因此,辟支佛有時也會再去向他托缽乞食,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地主起了慳吝之念,他想,為什么要供養這位出家人呢?從此,他再也不肯布施了。那位地主就是已經過世的婆提老者,因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緣,所以有福。可是他后來生起慳吝的心,因此,雖然有福,卻不得自用,而且他又沒做什么好事,現在墮落了,心里很后悔,所以每天啼哭。”
事物的因果關系,科學上已經給出清晰的解釋,有一定哲學思想的人都會接受,但“報應”之說,不深解佛法內在邏輯的人不會相信,甚至視其為“迷信”之說。實際上,人類是個“活動場”,人與人相處,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一個人做善事,為別人帶來好處,自然會產生“效應”。善事做得多,作用力越大,影響越強,對自己的回報也就越多。所謂好人緣,就是由于播種了諸多善因而結了善果形成的。證嚴法師說:“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減少一棵雜草。”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孩不懂得見了大人要主動問好、對伙伴要團結友好,也就是說他缺少禮貌意識。聰明的媽媽為了糾正他這個缺點,把他領到一個山谷中,對著周圍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應:“你好——你好——”媽媽又領著小孩喊:“我愛你——我愛你——”不用說,山谷也回應道:“我愛你——我愛你——”小孩驚奇地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媽媽告訴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會落在他的臉上;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因此,不管是與人時常見面,還是與人遠隔千里,都要心懷敬意……”小孩明白了這個道理,從此處處尊敬他人。于是,有了回報,他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孩。
有付出才有回報,差不多已成為樸實的哲理。一個人不付出而想得到,即使真的得到了,也只是一種偶然,所以我們決不可抱此僥幸。我們來看一個禪宗故事,一定會從中得到啟示:
一個商人生意越做越小,遇到了難處,他便去請教智尚禪師。禪師說:“禪院后面有一架壓水井,你去給我打一桶水來!”
半晌,商人汗流浹背地跑來,說:“壓水井下面是枯井。”
禪師說:“那你就到山下給我買一桶水來吧!”
商人去了,回來后僅僅拎了半桶水。
禪師說:“我不是讓你買一桶水嗎?你怎么才拿來半桶水呢?”
商人尷尬地臉紅了,他連忙解釋:“不是我怕花錢,山高路遠,實在不容易。”
“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禪師有些不高興。
商人只得又到山下買了一桶水回來。
P1-3
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結果。業是指一切身心活動,分為身、口、意三業;報就是業的報應,即由三業的善惡導致的后果。
種下善因,結出善果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雜阿含經》
“有因,必有果。”佛教簡單明了地闡述了因果的本質。宇宙間不存在絕對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對性,既有同時的依存關系,又有異時的依存關系,從而構成各種因緣。
什么是同時依存的因果關系?例如以師父為主,那么師父就是因,弟子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弟子為主,那么弟子就是因,師父就是果。這種因果關系,非常錯綜復雜,從這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這一果,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另一果。
什么是異時依存的因果關系?例如種子是因,芽就是果,因為先有種子,然后才有芽的發展。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這樣的,從時間上來說,由于無數的異時因果連續的關系,從空間上來說,無數的互相依存的關系,組織成為一個極其復雜的羅網,相互交錯。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續不斷的“因果規律”。
佛教說“因果報應”,凡事你種什么樣的因,就結出什么樣的果,每個人在世間猶如農夫一般,都有一畝田,你種下什么,就會結出什么。若是種了惡因,就會結出惡果。在佛經中,有一則故事:
中印度懦薩羅國國王波斯匿王,與佛陀同齡,曾和佛陀辯論而結成好友,視佛陀如師。某天黃昏時,波斯匿王前往一個名叫“祗樹給孤獨園”的地方,拜訪佛陀。
佛陀看到波斯匿王全身都是塵垢,就問:“國王,您從哪里來?為什么全身都是塵垢呢?”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剛從婆提老者的家里過來。他不久前去世了,由于家產無人繼承,必須歸人國庫,我專程去清點他的財產。光是黃金就有八萬斤,其余不用說了。可是,他平時為人十分吝嗇,生活過得很寒酸,生前雖然有很多財產,可現在卻兩手空空地走了。”
佛陀嘆息了一聲,說:“真可惜啊!” 波斯匿王問:“佛陀,婆提老者孤單一人,平時守著家產,生活很節儉,住的環境不好,穿的衣服很破舊,吃的更不用說有多差了。佛陀,依您的慧眼看,他離開人間之后,現在去了哪里?”
佛陀說:“他已經墮落啼哭地獄!”
波斯匿王聽了,嘆了口氣,說:“他那么有錢,死后卻墮落在啼哭地獄,豈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痛哭了?”
佛陀說:“是啊!我才說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又問:“佛陀,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財產和金錢,應該是很有福氣的人才對,可是,他為什么要過著苛刻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為什么會墮落到啼哭地獄呢?”
佛陀說:“他的財富,是‘過去生’造福得來的。在辟支佛(無師友教導,而以智能獨自悟道)的時代,有一位務農的地主,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辟支佛出來托缽乞食,一時心生歡喜,就供養飯食,并說:‘日后若有需要的話,我都會布施給您。’因此,辟支佛有時也會再去向他托缽乞食,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地主起了慳吝之念,他想,為什么要供養這位出家人呢?從此,他再也不肯布施了。那位地主就是已經過世的婆提老者,因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緣,所以有福。可是他后來生起慳吝的心,因此,雖然有福,卻不得自用,而且他又沒做什么好事,現在墮落了,心里很后悔,所以每天啼哭。”
事物的因果關系,科學上已經給出清晰的解釋,有一定哲學思想的人都會接受,但“報應”之說,不深解佛法內在邏輯的人不會相信,甚至視其為“迷信”之說。實際上,人類是個“活動場”,人與人相處,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一個人做善事,為別人帶來好處,自然會產生“效應”。善事做得多,作用力越大,影響越強,對自己的回報也就越多。所謂好人緣,就是由于播種了諸多善因而結了善果形成的。證嚴法師說:“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減少一棵雜草。”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孩不懂得見了大人要主動問好、對伙伴要團結友好,也就是說他缺少禮貌意識。聰明的媽媽為了糾正他這個缺點,把他領到一個山谷中,對著周圍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應:“你好——你好——”媽媽又領著小孩喊:“我愛你——我愛你——”不用說,山谷也回應道:“我愛你——我愛你——”小孩驚奇地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媽媽告訴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會落在他的臉上;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因此,不管是與人時常見面,還是與人遠隔千里,都要心懷敬意……”小孩明白了這個道理,從此處處尊敬他人。于是,有了回報,他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孩。
有付出才有回報,差不多已成為樸實的哲理。一個人不付出而想得到,即使真的得到了,也只是一種偶然,所以我們決不可抱此僥幸。我們來看一個禪宗故事,一定會從中得到啟示:
一個商人生意越做越小,遇到了難處,他便去請教智尚禪師。禪師說:“禪院后面有一架壓水井,你去給我打一桶水來!”
半晌,商人汗流浹背地跑來,說:“壓水井下面是枯井。”
禪師說:“那你就到山下給我買一桶水來吧!”
商人去了,回來后僅僅拎了半桶水。
禪師說:“我不是讓你買一桶水嗎?你怎么才拿來半桶水呢?”
商人尷尬地臉紅了,他連忙解釋:“不是我怕花錢,山高路遠,實在不容易。”
“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禪師有些不高興。
商人只得又到山下買了一桶水回來。
P1-3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