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中國文學所以具有豐富、多彩的姿貌,歷史的綿延是一項主要因素:從先秦的抒情歌謠與說理散文而至明清的章回小說與舞臺戲劇,在每一個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都有不同的觀物方式與情感、思想的特質,而這些不同的視觀方式與情思就具體呈現在不同的藝術形式里。當談到中國文學的代表著作時,我們總會從純文學的角度想起“詩”、“小說”、“戲劇”等,而多少忽略了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社會面貌與民族心靈,《詩》三百篇不只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如是刻畫出先民純樸單純的心聲,以最單純的語言文字,描繪了先民對收成的歡愉,對山河大地的禮贊,對天地祖先的感恩祈福等;而作為漢代文學的代表類型的“賦”,同樣呈現了漢帝國的性格及整個漢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取向。
我們在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市井歌謠、宋詞、小說、戲劇所組成的中國古典文學的繁花世界中,透過時間的縱貫來探索不同時代特殊文學形式的流變和其社會文化的意義,以期了解不同歷史階段整個民族的心靈形貌。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林載爵
導言
蔡英俊
素樸的與激情的——詩經與楚辭 楊宿珍
帝國與自我的交光疊影——漢賦 吳炎涂
詠懷的本質與形似之言——六朝詩歌 王文進
奔騰與內斂——盛唐詩歌 呂興昌
多采多姿的中晚唐詩風——晚唐詩歌 李豐楙
知性的反省——宋詩 龔鵬程
市井歌謠及其轉型——宋詞 吳炎涂
觀物思想的具現——詠物詞 楊宿珍
從民俗趣味到文人意識的參與——小說(一) 吳璧雍
從自我的抒解到人間的關懷——小說(二) 張火慶
市井文化與抒情傳統的新結合——古典戲劇 陳芳英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先秦,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流程中,確實扮演著舉足輕重而又多彩多姿的角色,人文思想蔚然蓬勃,各種器物發明創制,都展現一個活潑而富生氣的藝術風貌;在文學領域內則有源于群體生活而具素樸意味的《詩經》與來自抒發自我情志、充滿激情抗辯的《楚辭》。這二大著作,風格殊異,卻為中國文學樹立了兩種生命形態的基型——素樸的與激情的,在往后的中國文學長河里,可發現多屬此二基型的再度呈顯。因此,作為文學源流的《詩經》與《楚辭》,有其不能撼動的地位。同處先秦的氛圍下,為何展現如此不同風姿的作品,《詩經》、《楚辭》各具的特色如何,以及此二種風格在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又如何,這些均是本文將要探討的主旨。
素樸的群體世界——詩三百篇
黃河是中華文化的動脈,從太古之初即在中國北方奔流不息,沿途夾泥帶沙,淤積成一片綿亙數千里的沃壤,從唐堯、虞舜、夏禹以來,都以此沃野為上田,先民就從此在這土地上耕耘撒籽,播下了文化的根苗。他們的生命與大地結緣,成了真正的“大地人物”,生活在大地上,勞動于大地間,所有生活幾乎全按著大地自然的脈搏躍動而作息。春夏秋冬四時的遞嬗、風霜雨露的變化、日月山川的煥發以及田野瓜棚的收成,這一切均如是自然地與人的性情相交融。先民陶
融在這廣大和平的世界中,也感染了大地博厚篤實的性情,真情實意也毫無掩飾地流露,一切景象均如此靜定而美好。他們以性情感通了宇宙自然的和諧,也由草木萬物的生長,體會到宇宙的流轉生機,醞釀了中華民族深徹淵涵的智慧,創發天人合一的哲學,而自然——象征天地永恒與和諧,乃成為文學、哲學的最高境界。
中國人原是如此自如地頂立于天地間,由實際的勞動,體會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真義,而對于萬物的接近與關愛,正表現厚德載物的一面——“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與天地萬物均如是溫馨親切地處于大自然中。人從自然中取得生活物資,亦將生命情操寄托自然,形之于語言文字時,亦流露出先民的靈心慧意。
這美好的自然詩篇,原是孕育于宇宙自然的蘊藉中,他們以最坦白而單純的方式,透過歌舞、語言文字,繪出了農業群體生活的真實面貌——勞動的艱辛與愉悅、收成的歡愉與閑情,對山河大地的禮贊、對天地祖先的感恩祈福……。《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就如是發抒著先民淳樸的心聲。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