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76 元
定價
:NT$ 456 元優惠價
:87 折 39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清宮收藏與鑒賞:故宮博物院展圖論》以清代宮廷舊藏文物的來源立意,分別從傳世品整理、禦製品造辦、地方督撫進貢和皇室紀念品典藏的不同角度,介紹了清代宮廷文物的收藏渠道、內容、方式和鑒賞情趣,以論領圖,以圖證文,成為一部頗具特色的文物來源圖論著作。.
作者簡介
金性堯,筆名文載道、星屋等,浙江定海人,我國著名文史專家、資深出版人。青年時代主編《魯迅風》、《蕭蕭》、《文史》等雜誌,蜚聲文壇。建國後歷任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畢生筆耕不輟,其著作有《唐詩三百首新注》、《宋詩三百首》、《明詩三百首》及《星屋小文》、《風土小記》、《文鈔》、《爐邊詩話》、《閑坐說詩經》、《夜闌話韓柳》、《清代筆禍錄》、《清代宮廷政變錄》、《六宮幽靈》、《亡國之君》、《奸佞春秋》、《清宮掌故》、《伸腳錄》、《飲河錄》、《不殤錄》、《一盞錄》、《土中錄》、《三國談心錄》、《閉關錄》等。2009年出版有《金性堯全集》。.
名人/編輯推薦
《清宮收藏與鑒賞:故宮博物院<天府永藏>展圖論》由徐斌所著,是在《天府永藏》展覽基礎上編纂的一部圖論。《清宮收藏與鑒賞:故宮博物院<天府永藏>展圖論》與展覽的區別在于,以清宮舊藏文物的主要來源立題,分傳世、御制、貢品、紀念品四類,從來源這一特定的角度展示清宮的文物收藏與鑒賞。按照長期形成的通行觀念,了解和認識文物的途徑一般是以類相從,通過一件一件同類文物的比較,從中探索,有所發現。《清宮收藏與鑒賞:故宮博物院<天府永藏>展圖論》從文物來源這種“反方向”進行展示,毫無疑問是一種新的嘗試。《清宮收藏與鑒賞:故宮博物院<天府永藏>展圖論》體例,是以論文為中心,以圖版展示同一來源或者同一特別屬性各門類文物。這是一種新文物著錄方式。以論文為中心,便于深入探討這些文物特定來源或者特別屬性背后的社會歷史現象,從而構成與一般文物展覽圖錄的明顯區別。
目次
清宮收藏與鑒賞綜述一 清宮收與藏二 清宮鑒與賞清代宮廷對傳世文物的整理概述一 傳世書畫著錄二 歷代法帖刊刻三 傳世金石著錄四 典籍編纂整理五 稽古右文成就斐然六 清宮傳世文物選珍七 結語清宮禦制文物述略一 禦製品生產目的二 造辦處設置的原因及管理三 禦製品的生產、收藏與鑒賞四 清宮造辦處的特點五 清宮禦制文物的內涵和意義乾隆朝臣子貢與清官收藏一 清代臣子貢的種類二 乾隆皇帝對臣工進獻古玩的態度三 乾隆朝清宮貢品的管理與清宮收藏四 各種名目貢品選珍清代皇宮紀念品收藏一 皇家紀念品的收藏及其處所二 皇家紀念品的種類三 “遺念”選珍四 皇家紀念品的收藏意義.
書摘/試閱
三十余年后,因宮內所藏秘笈珍函日漸充盈,又加上因編修《四庫全書》而廣求天下遺書,一時間,昭仁殿藏書頗具規模。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皇帝命于敏中、王杰、彭元瑞、董誥等人將“天祿琳瑯”典籍重加整比,以經史子集為綱,以宋、金、元、明刊版朝代為次,編成《天祿琳瑯書目》以“垂示方來,冠以丁卯”。《天祿琳瑯書目》共10卷,收書429部,包括宋版書71部,影宋抄本書20部,金版書1部,元版書85部,明版書252部。不僅收錄豐富,而且編訂精審,著重研究各書刊印流傳的時代、學術鑒賞的源流、收藏家生平事略及藏書印記真偽等,是不同于前代的內府書目。嘉慶二年(1797),乾清官、交泰殿發生火災,殃及昭仁殿,殿內藏書付之一炬。復建后,昭仁殿仍為藏書之處,保留“天祿琳瑯”,不斷有善本匯于其內。太上皇乾隆命彭元瑞從未編人《天祿琳瑯書目》的內府藏書中選取精華部分,依照《天祿琳瑯書目》體例輯成《天祿琳瑯書目續編》,共20卷,著錄各書,鑒別精審、考證明確。續編完成后,嘉慶有意編纂《天祿琳瑯書目》三編,但最終未能完成。道光中,詞臣曾奉敕編纂《天祿琳瑯書目三編》,并寫定進呈本一函。光緒十八、十九年間開始修《天祿琳瑯書目四編》,但因甲午戰爭中止。現不知三編、四編之遺稿是否存于世上。
后世的研究者對《天祿琳瑯書目》及續編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被譽為清代目錄書中的典范。此書目記載了收藏家的印章,是書目著錄的一大創舉。藏書印章是書目流傳的重要依據之一,它提供了書籍流傳的主要線索,也是書籍自身價值的重要的參照。書目摹刻印章,并記載印章的文字種類、形狀、印色等,這對于考證這些傳世善本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補充了藏書的史料,是一種空前絕后的書目著錄方式。不僅如此,書目還將所收善本書進行縱向梳理,交代了書籍的流傳過程。
清代內閣大庫中也藏有一定數量的宋元明善本古籍,是明代文淵閣藏書遺存下東南。明代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注意收集古籍,并將元代皇室藏書運至南京收藏。南京文淵閣建成后,前代圖書咸集于此。正統年間北京紫禁城內文淵閣建成,所有圖書正式人藏。明末李白成人宮后,文淵閣被毀,所有藏書轉移至內閣大庫。這些明文淵閣遺存下來的古籍善本多是襲自宋元內府,有許多孤本秘笈,十分珍貴。從明代始,宮中就針對此部分藏書編撰許多目錄及書單,清代將之延續下去,也陸續編出了內閣大庫藏書的許多目錄,如“康熙時內閣之書目”,所收百余部俱為前朝古籍,并登記了作者、卷數,進行了整理。再如乾隆初年所編“清查內閣大庫時所編書目”,著錄題名、卷數。清代對內閣大庫藏書有較為規范的整理,其藏書的變化也會及時反映在書目中。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