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材料的生物腐蝕與防護》介紹了材料生物腐蝕的研究進展、機理、研究方法及不同環境下材料微生物腐蝕及防護方法;詳細分析了在海洋環境中碳鋼的微生物腐蝕及對其力學性能的影響;最后介紹了金屬在海洋環境中的生物污損及防護。
名人/編輯推薦
《材料的生物腐蝕與防護》可作為從事生物腐蝕、涂料領域的工程設計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材料腐蝕與防護專業的研究生教材及本科相關方向的畢業設計指導用書。
目次
1材料的微生物污損與防護
1.1微生物腐蝕
1.1.1微生物腐蝕的研究進展
1.1.2微生物對材料腐蝕的作用
1.1.3微生物對材料局部腐蝕的作用
1.1.4微生物腐蝕機制
1.2幾種典型微生物對碳鋼腐蝕的機理
1.2.1硫酸鹽還原菌
1.2.2硫氧化菌
1.2.3腐生菌
1.2.4鐵細菌
1.3微生物腐蝕的研究方法
1.3.1傳統生物學技術研究法
1.3.2現代生物學技術研究方法
1.3.3金屬表面觀察方法
1.3.4化學研究方法
1.3.5電化學研究方法
1.3.6表面分析方法
1.3.7微電極分析技術
1.4金屬在海洋環境微生物腐蝕
1.4.1金屬在海洋環境微生物腐蝕概況
1.4.2海水中微生物腐蝕的防護
1.4.3抗菌金屬材料
1.5金屬在石油工業領域的微生物腐蝕
1.5.1金屬在石油工業領域的微生物腐蝕現狀
1.5.2金屬在石油方面的微生物的防治方法
1.6材料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蝕
1.6.1材料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蝕狀況
1.6.2材料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蝕防護方法
1.7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蝕
1.7.1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蝕狀況
1.7.2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微生物腐蝕機理
1.7.3腐蝕的影響因素
1.7.4微生物腐蝕的預防
1.8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腐蝕
1.8.1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所產生的危害
1.8.2引起危害的主要微生物
1.9口腔中金屬材料的微生物腐蝕
1.10高分子材料的微生物腐蝕
1.10.1微生物對高分子的破壞機制
1.10.2微生物腐蝕的防護和預防
1.11霉菌污損與防護
1.11.1霉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1.11.2霉菌對涂層及高分子的破壞
1.11.3真菌對艦船和飛機的破壞
1.11.4防霉劑
1.12長效復合納米抗菌抗霉添加劑
2熱帶海洋氣候下海水中微生物對25鋼腐蝕行為的影響
2.1試驗材料和試樣
2.2海洋環境模擬
2.3測試及分析方法
2.3.1平均腐蝕速率測定
2.3.2腐蝕表面分析
2.3.3腐蝕產物中微生物組成鑒定
2.4微生物對25鋼腐蝕行為的影響
2.4.1平均腐蝕速率
2.4.2腐蝕表面分析
2.4.3微生物分析
2.4.4微生物腐蝕機理
3熱帶海洋氣候下海水中微生物腐蝕對25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3.1試驗材料和試樣
3.2海洋環境模擬
3.3測試及分析方法
3.3.1力學性能測定
3.3.2拉伸斷口形貌分析
3.4微生物腐蝕對25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3.4.1拉伸性能
3.4.2拉伸斷口形貌分析
3.4.3沖擊性能
3.4.4海水中微生物腐蝕對25鋼力學性能的影響原理
4熱帶海洋環境下海水中微生物對45鋼腐蝕行為的單因素影響
4.1實驗方法
4.2微生物對45鋼腐蝕行為的單因素影響
4.2.1平均腐蝕速率
4.2.2腐蝕產物及表面形貌分析
4.2.3微生物分析
4.3腐蝕機理
5海水中弧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5.1試驗材料和試樣
5.2微生物來源和培養
5.3試驗介質
5.4測試及分析方法
5.5海水中弧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5.5.1弧菌海水中弧菌生長
5.5.2腐蝕產物中弧菌生長
5.5.3平均腐蝕速率
5.5.4表面分析
5.5.5力學性能
5.5.6機理分析
6海水中假單胞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6.1試驗材料和試樣
6.2微生物來源和培養
6.3試驗介質
6.4測試及分析方法
6.5假單胞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6.5.1腐蝕產物中微生物的生長變化
6.5.2平均腐蝕速率
6.5.3表面分析
6.5.4力學性能
6.5.5影響機制
7金屬在海洋環境中的污損及防護
7.1概述
7.2我國海洋環境宏觀生物污損
7.3國外藤壺幼體附著研究進展
7.3.1物理因素對藤壺附著的影響
7.3.2化學因素對藤壺附著的影響
7.3.3生物因素對藤壺附著的影響
7.4宏觀生物附著對金屬腐蝕行為的影響
7.5海洋生物污損的防治
7.5.1機械防污損法
7.5.2防污涂料
7.5.3自拋光防污涂料
7.5.4新型防污高分子材料
7.5.5具有微觀相分離結構的防污涂料
7.5.6電流防污損技術
7.5.7可溶性硅酸鹽為主防污劑的無毒防污涂料
7.5.8生物防污劑涂料
7.5.9仿生涂料
附錄
附錄1工業循環冷卻水中硫酸鹽還原菌的測定MPN法
附錄2工業循環冷卻水中菌藻的測定方法
附錄3抗菌涂料
附錄4金屬材料在表面海水中常規暴露腐蝕試驗方法
參考文獻
1.1微生物腐蝕
1.1.1微生物腐蝕的研究進展
1.1.2微生物對材料腐蝕的作用
1.1.3微生物對材料局部腐蝕的作用
1.1.4微生物腐蝕機制
1.2幾種典型微生物對碳鋼腐蝕的機理
1.2.1硫酸鹽還原菌
1.2.2硫氧化菌
1.2.3腐生菌
1.2.4鐵細菌
1.3微生物腐蝕的研究方法
1.3.1傳統生物學技術研究法
1.3.2現代生物學技術研究方法
1.3.3金屬表面觀察方法
1.3.4化學研究方法
1.3.5電化學研究方法
1.3.6表面分析方法
1.3.7微電極分析技術
1.4金屬在海洋環境微生物腐蝕
1.4.1金屬在海洋環境微生物腐蝕概況
1.4.2海水中微生物腐蝕的防護
1.4.3抗菌金屬材料
1.5金屬在石油工業領域的微生物腐蝕
1.5.1金屬在石油工業領域的微生物腐蝕現狀
1.5.2金屬在石油方面的微生物的防治方法
1.6材料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蝕
1.6.1材料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蝕狀況
1.6.2材料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蝕防護方法
1.7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蝕
1.7.1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蝕狀況
1.7.2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微生物腐蝕機理
1.7.3腐蝕的影響因素
1.7.4微生物腐蝕的預防
1.8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腐蝕
1.8.1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所產生的危害
1.8.2引起危害的主要微生物
1.9口腔中金屬材料的微生物腐蝕
1.10高分子材料的微生物腐蝕
1.10.1微生物對高分子的破壞機制
1.10.2微生物腐蝕的防護和預防
1.11霉菌污損與防護
1.11.1霉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1.11.2霉菌對涂層及高分子的破壞
1.11.3真菌對艦船和飛機的破壞
1.11.4防霉劑
1.12長效復合納米抗菌抗霉添加劑
2熱帶海洋氣候下海水中微生物對25鋼腐蝕行為的影響
2.1試驗材料和試樣
2.2海洋環境模擬
2.3測試及分析方法
2.3.1平均腐蝕速率測定
2.3.2腐蝕表面分析
2.3.3腐蝕產物中微生物組成鑒定
2.4微生物對25鋼腐蝕行為的影響
2.4.1平均腐蝕速率
2.4.2腐蝕表面分析
2.4.3微生物分析
2.4.4微生物腐蝕機理
3熱帶海洋氣候下海水中微生物腐蝕對25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3.1試驗材料和試樣
3.2海洋環境模擬
3.3測試及分析方法
3.3.1力學性能測定
3.3.2拉伸斷口形貌分析
3.4微生物腐蝕對25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3.4.1拉伸性能
3.4.2拉伸斷口形貌分析
3.4.3沖擊性能
3.4.4海水中微生物腐蝕對25鋼力學性能的影響原理
4熱帶海洋環境下海水中微生物對45鋼腐蝕行為的單因素影響
4.1實驗方法
4.2微生物對45鋼腐蝕行為的單因素影響
4.2.1平均腐蝕速率
4.2.2腐蝕產物及表面形貌分析
4.2.3微生物分析
4.3腐蝕機理
5海水中弧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5.1試驗材料和試樣
5.2微生物來源和培養
5.3試驗介質
5.4測試及分析方法
5.5海水中弧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5.5.1弧菌海水中弧菌生長
5.5.2腐蝕產物中弧菌生長
5.5.3平均腐蝕速率
5.5.4表面分析
5.5.5力學性能
5.5.6機理分析
6海水中假單胞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6.1試驗材料和試樣
6.2微生物來源和培養
6.3試驗介質
6.4測試及分析方法
6.5假單胞菌對45鋼腐蝕行為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6.5.1腐蝕產物中微生物的生長變化
6.5.2平均腐蝕速率
6.5.3表面分析
6.5.4力學性能
6.5.5影響機制
7金屬在海洋環境中的污損及防護
7.1概述
7.2我國海洋環境宏觀生物污損
7.3國外藤壺幼體附著研究進展
7.3.1物理因素對藤壺附著的影響
7.3.2化學因素對藤壺附著的影響
7.3.3生物因素對藤壺附著的影響
7.4宏觀生物附著對金屬腐蝕行為的影響
7.5海洋生物污損的防治
7.5.1機械防污損法
7.5.2防污涂料
7.5.3自拋光防污涂料
7.5.4新型防污高分子材料
7.5.5具有微觀相分離結構的防污涂料
7.5.6電流防污損技術
7.5.7可溶性硅酸鹽為主防污劑的無毒防污涂料
7.5.8生物防污劑涂料
7.5.9仿生涂料
附錄
附錄1工業循環冷卻水中硫酸鹽還原菌的測定MPN法
附錄2工業循環冷卻水中菌藻的測定方法
附錄3抗菌涂料
附錄4金屬材料在表面海水中常規暴露腐蝕試驗方法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E淀粉水解實驗
有些細菌具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可以分泌胞外淀粉酶。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變藍色。
F 纖維素分解實驗
有些細菌具有分解纖維素的能力,可以分泌纖維素酶,使纖維素水解。測定細菌對纖維素的水解常采用纖維濾紙,通過液體培養或固體培養進行實驗。在液體培養基中的濾紙條被分解后發生斷裂或失去原有的物理性狀;在固體培養基上,細菌降解濾紙可以形成水解斑,從而可以判斷細菌是否分解纖維素。
G果膠分解實驗
很多植物材料中含有果膠類物質,有些細菌可以產生果膠酶分解果膠。一旦果膠被分解,胨狀培養基被液化,培養基表面會出現下凹。可以指示測試菌是否產生果膠酶水解果膠。
H 油脂水解實驗
細菌產生的脂肪酶能分解培養基中的脂肪生成甘油及脂肪酸。脂肪酸可以使培養基pH值下降,可通過在油脂培養基中加入中性紅做指示劑進行測試。中性紅指示范圍為pH值6.8(紅)~8.0(黃)。當細菌分解脂肪產生脂肪酸時,則菌落周圍培養基中出現紅色斑點。
I 甲基紅(M.R.)實驗
某些細菌在糖代謝過程中,將培養基中的糖先分解為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為甲酸、乙酸、乳酸等。有機酸的產生可由加入甲基紅指示劑的顏色變化進行檢測。甲基紅變色范圍為pH值4.2(紅)~6.3(黃)。細菌分解葡萄糖產酸,將培養液由原來的橘黃色變為紅色,此為M.R.正反應。
J 乙酰甲基甲醇(v.P.)實驗
某些細菌在糖代謝過程中,分解葡萄糖產生丙酮酸,丙酮酸通過縮合和脫羧后轉變成乙酰甲基甲醇(也稱三羥基丁酮),然后被還原為2,3—丁二醇。乙酰甲基甲醇在堿性條件下,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為二乙酰,二乙酰再與蛋白胨中的精氨酸的胍基起作用生成紅色化合物,此為V.P.正反應(培養基中胍基太少,可加少量胍酸等胍基化合物)。在試管中加入α—萘酚時,可促進反應出現。
K檸檬酸鹽實驗
細菌利用檸檬酸的能力不同,有的菌可利用檸檬酸鈉作為碳源,有的則不能。某些菌分解檸檬酸形成CO2,由于培養基中鈉離子的存在而形成碳酸鈉,使培養基堿性增加,根據培養基中的指示劑變色情況來判斷實驗結果。指示劑可用1%的溴麝香草酚藍酒精溶液,變色范圍為pH值6.3(黃)~7.6(藍);也可以用酚紅水溶液作為指示劑,其變色范圍為pH值6.3(黃)~8.0(紅)。
L過氧化氫酶實驗
過氧化氫酶可以催化過氧化氫分解,釋放出氧氣。許多好氣性和兼性厭氣性細菌都具有過氧化氫活性,當它們遇到大量過氧化氫溶液時,可以產生大量氧氣,形成氣泡。厭氧菌不具有過氧化氫酶活性。
M 明膠液化實驗
某些細菌分泌蛋白酶分解明膠,形成小分子物質。如果細菌具有分解明膠的能力,則培養基可由原來固體狀態變成液體狀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