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一本書讀懂中國建筑》主要對我國古代建筑進行了介紹,分析了我國古代各個朝代建筑的發展史以及主要的建筑,書中有詳細的介紹還有部分插圖,使古代建筑的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是一本價值極高的建筑讀本。
名人/編輯推薦
《一本書讀懂中國建筑》由丁援主編,趙逵等負責撰寫,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目次
第一章中國建筑概述
“營造”與“建筑”:中西建筑的比較
一、中西建筑選材的不同
二、中西建筑設計理解的不同
三、中西建筑空間布局的不同
四、中西建筑“性格”的比較
“風水”與“堪輿”:中國建筑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一、風水和堪輿學的發展
二、堪輿學與中國建筑
三、堪輿的遺忘與回歸
第二章不同時期的中國傳統建筑
原始社會建筑(公元前2070年以前)
夏商周時期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
秦漢時期建筑(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魏晉南北朝建筑(221年~589年)
隋唐時期建筑(581年~960年)
宋遼金元時期建筑(960年~1368年)
明清時期建筑(1368年~1911年)
第三章中國傳統建筑類型
宮殿建筑
祭祀建筑
一、神祗壇廟
二、宗廟與家廟
三、先賢祠廟
陵墓建筑
一、先秦時期的陵墓
二、秦漢時期的陵墓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陵墓
四、隋唐時期的陵墓
五、五代十國、兩宋時期的陵墓
六、明清時期的陵墓
七、少數民族特色的陵墓
宗教建筑
一、佛教建筑
二、道教官觀
三、伊斯蘭教清真寺
居住建筑
一、特色民居
二、歷史古城
橋梁建筑
一、浮橋
二、梁橋
三、索橋
四、拱橋
第四章明清以來的會館建筑
會館概說
會館的分類
一、同鄉會館(移民會館)
二、行業會館
三、士紳會館
四、科舉會館
第五章傳統園林
中國傳統園林的分類
一、從屬類型
二、地域關系
中國園林的起源和發展
一、商周時期
二、秦漢時期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四、隋唐時期
五、宋金時期
六、元明時期
七、清朝時期
中國園林的造園手法
一、變化巧妙的造景手法
二、理水——古代園林的命脈
三、疊山——古代園林的獨特創造
四、園林建筑
五、園林花木
第六章 中國傳統建筑的特征與詳部演變
臺基
一、普通臺基
二、須彌座式臺基
大木作
一、抬梁式
二、穿斗式
三、井干式
四、斗拱
屋頂
一、廡殿頂
二、歇山頂
三、懸山頂
四、硬山頂
五、卷棚頂六、攢尖頂
裝飾
一、雕刻
二、彩畫
附錄:
一、古建結構部件名稱簡表
二、中國古代部分重要建筑及其設計師表
后記
“營造”與“建筑”:中西建筑的比較
一、中西建筑選材的不同
二、中西建筑設計理解的不同
三、中西建筑空間布局的不同
四、中西建筑“性格”的比較
“風水”與“堪輿”:中國建筑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一、風水和堪輿學的發展
二、堪輿學與中國建筑
三、堪輿的遺忘與回歸
第二章不同時期的中國傳統建筑
原始社會建筑(公元前2070年以前)
夏商周時期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
秦漢時期建筑(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魏晉南北朝建筑(221年~589年)
隋唐時期建筑(581年~960年)
宋遼金元時期建筑(960年~1368年)
明清時期建筑(1368年~1911年)
第三章中國傳統建筑類型
宮殿建筑
祭祀建筑
一、神祗壇廟
二、宗廟與家廟
三、先賢祠廟
陵墓建筑
一、先秦時期的陵墓
二、秦漢時期的陵墓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陵墓
四、隋唐時期的陵墓
五、五代十國、兩宋時期的陵墓
六、明清時期的陵墓
七、少數民族特色的陵墓
宗教建筑
一、佛教建筑
二、道教官觀
三、伊斯蘭教清真寺
居住建筑
一、特色民居
二、歷史古城
橋梁建筑
一、浮橋
二、梁橋
三、索橋
四、拱橋
第四章明清以來的會館建筑
會館概說
會館的分類
一、同鄉會館(移民會館)
二、行業會館
三、士紳會館
四、科舉會館
第五章傳統園林
中國傳統園林的分類
一、從屬類型
二、地域關系
中國園林的起源和發展
一、商周時期
二、秦漢時期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四、隋唐時期
五、宋金時期
六、元明時期
七、清朝時期
中國園林的造園手法
一、變化巧妙的造景手法
二、理水——古代園林的命脈
三、疊山——古代園林的獨特創造
四、園林建筑
五、園林花木
第六章 中國傳統建筑的特征與詳部演變
臺基
一、普通臺基
二、須彌座式臺基
大木作
一、抬梁式
二、穿斗式
三、井干式
四、斗拱
屋頂
一、廡殿頂
二、歇山頂
三、懸山頂
四、硬山頂
五、卷棚頂六、攢尖頂
裝飾
一、雕刻
二、彩畫
附錄:
一、古建結構部件名稱簡表
二、中國古代部分重要建筑及其設計師表
后記
書摘/試閱
西漢繼承了秦代陵寢制度并有所發展。西漢初期,皇帝與皇后在同一座陵園內異穴合葬。從文帝開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園。景帝時,開始在陵墓旁建造廟宇,這種陵旁立廟的制度一直延續到西漢末。西漢11個帝陵有9個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上。西漢帝墓周圍安置了后妃之墓和有功官員之墓以及大量的陪葬陵。
西漢中晚期,墓室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鑿山為陵”的形制。陵墓改用磚和石料構建墓室,形制完全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房屋、宮殿和院落,墓室起到了以前槨的作用,因此墓室里只有棺而無槨。這種建筑形制對唐代依山為陵的建制具有極大的影響。
西漢第二代帝王漢文帝的陵墓——霸陵,位于漢長安城未央官前殿遺址東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山鑿穴為玄宮的帝陵。據記載,霸陵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官,陵園名“盛德園”。霸陵上設有四出水道,每面辟有高大的闕門,陵墓內都是用石砌筑,并有排水系統。
梁孝王墓是西漢梁王在芒碭群山開鑿的第一座大型石質洞穴墓,也是發現最早的西漢梁王陵墓。梁孝王墓開鑿在距山頂20米處。墓道由斜坡墓道和平底墓道兩部分組成。主室是整座墓葬的核心,主室底部有一個與下水道相通的凹坑,南北兩側的三個耳室中有儲藏室、庖廚室、棺床室,室底還有浴池。梁孝王王后墓距離梁孝王墓的北面200米,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大石室陵墓,整個墓室基本上把后山的內部鑿空,并仿照當時地面皇宮的布局建造。墓室布局有客廳、臥室、壁櫥、糧倉、冰窖、馬廄、兵器庫、廁所,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兩墓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黃泉道”,是為梁孝王和王后死后靈魂幽會而修建的通道,據稱“黃泉路”之說即源于此。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