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中德高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比較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中德高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比較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德高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比較研究》以比較視角系統地介紹了“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時代背景和哲學基礎、中德兩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制度設計和改革發展、中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總體框架和思路等,重點對“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德兩國的參與方和參與度、實現途徑、運行機制、衍生種類、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探究闡述。《中德高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比較研究》可作為高等教育研究人員的參考資料,亦可供高職院校教師開展教學改革時借鑒。.

名人/編輯推薦

《中德高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比較研究》可作為高等教育研究人員的參考資料,亦可供高職院校教師開展教學改革時借鑒。

目次

第一篇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始構與衍生第一章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時代背景和哲學基礎第一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時代背景一、“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內涵分析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歷史演化過程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時代背景分析四、“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德兩國高職院校中的演變過程第二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哲學和理論基礎一、“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哲學基礎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第二篇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現狀第二章 中德兩國“工學結合”制度設計的參與方和參與度第一節 制度、制度設計和教學制度設計*一、制度二、教育制度三、教育制度設計第二節 德國實施“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的參與方和參與度一、德國職業教育的基本體系二、德國實施“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參與方和參與度第三節 中國實施“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制度設計及參與方一、中國職業教育體系二、中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制度設計方面的發展歷程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國的歷史發展四、中國職業院校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中的主導作用五、中國企業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中的配合作用第四節 中德兩國有關“工學結合”制度設計及相關差異性比較一、中德兩國職業教育法律體系的差異二、中德兩國職業教育類型及運行機制的差異三、中德兩國傳統及現代企業文化差異四、中德兩國合作企業資格認定方式的差異五、中德兩國“工學結合”監督管理機制的差異第三章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德兩國職業院校的執行與運行狀況第一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德國職業院校的執行與運行狀況一、簽訂職業教育合同,保障受教育者的基本權利二、成立跨企業職業教育中心,提供職業教育第三支柱三、構建運行有序、相互匹配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四、構建完備的職教師資培訓、准入和聘任制度五、建立由第三方認證的客觀、公正、規範的職業資格考核體系第二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國職業院校的執行和運行情況一、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二、實施“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三、校企合作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四、重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高職課程體系第三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德兩國職業院校運行的比較分析一、中德兩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支持系統的比較二、中德兩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內涵比較三、中德兩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推廣可行性比較四、中德兩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資格證書考核制度的比較五、中德兩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運行機制的比較第四章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德兩國高職院校的實現途徑和衍生種類第一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德國高職院校的實現途徑一、構建制度體系二、制定培養方案三、確定培訓企業資格四、制定職業標準及考核方式第二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國高職院校的實現途徑一、國家制定指導性意見和相關政策二、職業院校自主探索執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第三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德國高職院校的衍生種類一、“雙元制”教學模式二、雙元體系“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三、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教學模式四、多學期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第四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國的衍生種類一、體制結合類二、學制結合類三、資源合作類四、教學模式類五、中德兩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衍生種類對比分析第五章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德兩國高職院校的改革與發展情況第一節 德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狀況一、德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二、德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改革進展第二節 中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狀況一、中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二、中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的進展第三節 中德兩國高職院校開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的一致性與差異性分析一、中德兩國開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的一致性二、中德兩國開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的差異性第六章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中德兩國執行過程中的差異性及背景分析第一節 中德兩國執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差異性一、招收新生時對學生工作經歷方面的要求差異二、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差異三、專業建設方面的差異四、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的差異五、教學方法的差異六、實踐教學的差異七、成績評定的差異第二節 中德兩國高職院校推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背景分析一、“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企業背景分析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政府背景分析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中職業教育歷史背景分析四、“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相關產業背景分析第三篇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第七章 德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第一節 德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存在問題分析一、制度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二、制度設計問題分析第二節 德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發展趨勢一、應用科技大學學士學位的開設豐富了職業教育的層次二、繼續強化“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性教學特色三、繼續強化應用科技大學與相關企業的人才培養合作四、進一步利用“工學結合”教學特色擴大專業範圍五、開展應用型研究是“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順利實施的保障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雙元制”趨勢第八章 中德兩國“工學結合”制度設計的總體思路和結構框架第一節 德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總體思路與結構框架*一、德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的總體思路二、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框架結構第二節 中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的總體思路和結構框架一、中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的總體思路二、中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思路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的結構框架第九章 中國高職院校改進與完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運行的對策第一節 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校內管理制度設計一、完善彈性學制和完全學分制二、建立專業教師職業技能提升制度三、建立“工學結合”教學管理體系四、構建“工學結合”課程及教學體系第二節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外部協調制度設計一、科學合理的政策法規是“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實施的決定因素二、構建新型合作機制是“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順利實施的有效途徑附錄1(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BBiG)附錄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附錄3“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制度設計案例附錄4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Fachhochschule Hannover)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計劃附錄5部分德國應用科技大學(FH)名單.

書摘/試閱



2.職業學院(BA)人才培養過程中工學結合教學的參與方與參與度
職業學院是“雙元制”職教模式在高教領域里的延伸。2001年全德職業學院有38所,成為除綜合大學、專科大學、應用科技大學以外的另一種新型高校,其培養目標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基本相同。職業學院主要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管理和服務人才,特別是技術領域內的工業型人才。
職業學院主要接受完全中學高中畢業生,職業或專科完全中學的高中畢業生只能進入開設有相關專業的職業學院;職業學院學生也必須與相關的培訓企業簽訂學習合同,憑合同在職業學院注冊后方能開始學習。學生在整個學習期間,都可從簽約企業領取生活補助。職業學院基本學制為3年,分為兩級。第一級是為期2年的基礎學習階段,第二級是為期1年的專業學習階段。理論課與實踐課的課時比例為1:1。每學期共有12周在職業學院學習理論知識,另12周在培訓企業進行實踐訓練,即每3個月輪換一次。
職業學院的教學強調以企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目標是掌握較廣泛且有一定深度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熟悉工藝和方法、具有整體與聯想的思維結構;具備復合型的職業能力;具有群體意識與協調工作的能力。職業學院的專業設置集中于經濟工程、工程技術、社會服務三大領域。經濟工程領域開設銀行、數據處理、貿易、手工業經濟、工業經濟、媒體與信息經濟、國際市場、公共經濟、運輸、稅收和審計、旅游經濟、保險、經濟信息等課程。工程技術領域開設電氣技術、機械制造、工程信息技術、木材加工技術、環境與射線保護技術等課程。社會服務領域開設老年人、殘疾人和具有心理障礙及嗜好癖人群的社會服務、家庭教育、兒童和青年工作、涉及衛生和社區服務等課程。
職業學院的學位分為兩級。一是基礎學習階段結束后,通過國家考試者可獲得經濟助理、工程師助理或教育工作者稱號,相當于“專科”畢業。二是專業學習階段結束后,通過國家考試并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者,可授予冠以“職業學院”的經濟師、工程師或社會教育工作者稱號,相當于“本科”畢業。調查結果表明,職業能力較強的職業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優于綜合大學。
3.應用科技大學(FH)人才培養過程中“工學結合”教學參與方與參與度
應用科技大學是德國《高等教育總法》明確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與“雙元制”職業教育和職業學院不同,應用科技大學擁有獨立的辦學主導權。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等學校,應用科技大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
參與應用科技大學人才培養過程的機構主要有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和學院。
(1)政府在“工學結合”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德國政府在法律中明確了應用科技大學的高等學校地位和偏重于應用與實踐的教學特色,明確了與應用科技大學合作的企業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為應用科技大學教授及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