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宋代書制論略(簡體書)
滿額折

宋代書制論略(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0 元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873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宋代書制論略》講述了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中國古代文字及書跡都與書法有關。書法是一種文化,與其他文化密切相關。

目次



緒論
一問題提出
二文獻評論
三研究途徑與方法
四相關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構與重點
第一章宋代皇帝制度與“書”
第一節宋代皇帝“書”的歷史考察
一宋太祖——宋仁宗時期
二宋英宗——宋哲宗時期
三宋徽宗——宋孝宗時期
四宋光宗——宋度宗時期
第二節宋代皇帝對“書”功能的認識
一“心術之接在茲,非以字畫之妙為貴”——“書”的道德教育功能與鈔書
二“聽政之暇,無所用心,特以此為樂爾”——“書”的審美愉娛功能
三宋代皇帝對“書”功能認識的歷史影響
第三節宋代皇家書冊寶制度與篆璽文制度
一宋代書冊寶制度
二宋代篆璽文制度
三宋代書冊寶制度和篆璽文制度對“書”約定的意義
第四節宋代皇帝在書法史上的影響
一宋太宗與宋初書法人才的五個主要來源
二宋代皇帝“書因文為用”的觀念與士大夫的接受
三宋代皇帝以筆法為核心的書寫實踐觀念
四宋代皇帝篆書、飛白書實踐的意義
五宋代皇帝與院體書法、學書范本
六宋代皇帝在書法史上的貢獻
第二章宋代翰林書伎術官制度及其書刻
第一節宋代翰林書伎術官機構的建立與沿革
一宋代翰林御書院的制度溯源
二北宋初翰林御書院的建立時間及其衙署
三北宋翰林書藝局的狀況
四南宋高宗時期翰林御書院的置廢
第二節宋代翰林書伎術官的職官制度
一宋代翰林御書院的職掌
二宋代翰林書伎術官的職官構成
三宋代翰林書伎術官的遴選途徑及其培養
四宋代翰林書伎術官的出路與社會地位的變化
第三節宋代翰林書伎術官的書法實踐與歷史影響
一宋代書伎術官的篆書實踐
二宋代書伎術官的楷書實踐
三宋代書伎術官的行書實踐
四宋代翰林書伎術官書法實踐的一般特征及其歷史影響
第三章宋代書吏制度及其書跡
第一節宋代文書吏——以令史與書令史為考察核心
一令史和書令史職名沿革
二宋代令史與書令史的行政管理
第二節宋代最重要的專職書吏——“楷書”吏
一“楷書”吏名溯源
二宋代“楷書”吏
第三節宋代其他專職書吏
一“書吏”
二書寫人
三書寫文字與書手
第四節宋代書吏的書跡
第四章宋代書學制度及其書刻
第一節宋太宗時期的書學官
一翰林書學與翰林書直
二宋太宗時期的國子書(學)博士
第二節宋仁宗時期的“知國子監書學”學官
一周越生平考及其書學影響
二楊南仲生平考及其書學影響
三周越與楊南仲比較
第三節宋徽宗時期書學機構的沿革
一宋徽宗時期書學機構的置廢
二宋徽宗時期書學與興學、政局的關系
第四節宋徽宗時期書學的教育管理
一宋徽宗時期書學教職員的選任
二宋徽宗時期的書學課程、教材與考試、升級
第五章宋代考試制度與“書”
第一節宋代科舉考試制度對“書”的限約與影響
一宋代科舉制度對字書的要求
二宋代行卷與評卷對書寫的約定
三宋代謄錄制度對書寫的約定
四宋代科舉制度對“書”的影響
第二節宋代“身、言、書、判’’恩科試制度及其對“書”的影響
一唐、五代的任官常科考試“身、言、書、判”
二宋代“身、言、書、判”科目之始停及其性質
三對“身、言、書、判”試具體施行的考察
四唐宋“身、言、書、判”試對t。書”的影響
第三節書判拔萃科之書非“書’’考辨
一唐代書判拔萃科的沿革及其“書”的內涵
二宋代書判拔萃科的沿革及其“書”的內涵
第四節宋代“書札”考試制度與書札體書風
一五代十國時期的“書札”
二宋代“書札”作為文書意義上的制度考察
三宋代“書札”作為書寫意義上的制度考察
四宋代書札體書風在社會領域的擴衍
五馀論
結語
一宋代書制的史實考察
二古代書制的基本特征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第一節宋代翰林書伎術官機構的建立與沿革
一宋代翰林御書院的制度溯源
(一)與唐五代集賢殿御書院的關系
通過翻檢史料,“御書院”之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且是作為官署的名稱,是集賢殿書院改稱“集賢御書院”。
集賢殿書院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由麗正修書院改稱。開元十三年四月五日,唐玄宗敕中書門下及禮官學士等,賜宴于集仙殿。玄宗日:“今與卿等賢才,同宴于此,宜改集仙殿麗正書院為集賢院。”《新唐書》載:“十三年,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可見,集賢院是集賢殿書院的簡稱。“(元和)四年(809),集賢御書院學士、直學士皆用五品,如開元故事,以學士一人年高者判院事,非登朝官者為校理,馀皆罷。”由此可知,唐憲宗元和四年后,集賢殿書院已稱為集賢御書院。
事實上,集賢(殿)御書院的稱謂從唐德宗時期就開始使用了,“貞元中,集賢御書院取其集藏之。”這是目前所能見到的史料中第一次出現“御書院”的名字。憲宗之后。集賢殿御書院的稱呼仍在沿用,“開成元年(839)四月,集賢殿御書院請鑄小印一方,以‘御書’為印文。從之。”集賢御書院的稱謂一直沿用到五代。“(后)唐應順元年(734)正月,集賢院奏:準敕書創修凌煙閣,又奉正月一十二日詔問閣高下等級。……自西京傾陷四十馀年,舊日主掌官吏及畫像工人淪喪,集賢院元管寫真官、畫真官人數不少,自遷都洛京,并皆省廢。今特起閣時,請先定佐命功臣人數,下翰林院預令寫真本,及下將作、大匠,與畫工相度門架修蓋。緣院內有寫真官沈居隱、畫真官王武瓊,二人身死即日無人應用。伏候敕旨。敕集賢御書院復置寫真官、畫真官各一員,馀依所奏。”此則史料告訴我們后唐猶沿用晚唐“集賢御書院”來稱呼集賢院。另外十國之一南漢也如此稱呼,建于南漢大寶元年(957)十二月的《云門匡真大師塔銘》,其碑文由“御書院給事郎雷岳撰”。給事郎是文散官名,雷岳不是負責書丹,而是撰寫碑文,可知此時御書院大約仍舊指集賢院。通過以上考述,我們已經知道集賢院是集賢殿書院、集賢(殿)御書院的簡稱,其主要職掌是收藏天下圖籍以備皇帝使用,這也是設置在集賢殿的書院又被稱為“御書院”的原因。集賢院這一稱呼在晚唐、五代時期一直保持使用,那么它的部分機構或部分功能有沒有發生變化呢?我們通過爬梳材料,發現集賢院從建立后,到五代期間,它的部分機構或部分功能發生了一些變化。
集賢殿書院建立初期,除皇帝顧問、咨詢,主要是“掌刊繢經籍。凡圖書遺逸、賢才隱滯,則承旨以求之。謀慮可施于時,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學術以聞。”收藏圖書是集賢殿書院最主要的職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