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傷寒論》以宋本《傷寒論》為藍本,參閱各種注本,對中醫經典名著《傷寒論》進行釋讀,鑒語文課“古文”的授課方式,用簡體字、現代標點進行疏通文句,對難字、難句、疑點做解讀、精注,幫助讀者攻克文言文的障礙,實現局部理解;並在篇末設置“導讀分析”,包括“篇名解釋”、“文章大意”和“結構分析”三個部分,幫助讀者掌握文章結構。這樣,由局部到整體,引導讀者連續跨越文言文和理解文章兩道關卡。
作者簡介
張玉萍,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中醫藥年鑒》編輯部主任、副主編,現代中醫臨床文獻研究室主任,全國中醫藥學會文獻分會常務委員。
名人/編輯推薦
《傷寒論》編輯推薦:三大特色為同類首創:雙色印刷、內文精注、結構解析,屬于易學易懂、可讀性強的中醫普及讀物,可供各類中醫院校師生、初學中醫者、臨床工作者參考使用。
目次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篇(1~35)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之上(36~75)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之下(76~127條)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之下(128~158條)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篇之下(159~178條)辨陽明病脈證並治(179~262條)辨陽明病脈證並治(263~272條)辨太陰病脈證並治(273~280條)辨少陰病脈證並治(281~325條)辨厥陰病脈證並治(326~381條)辨霍亂病脈證並治(382~391條)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392~398條)附1《傷寒論》方索引附2《傷寒論》方分類
書摘/試閱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21.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脈促:指脈象急促。]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4)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22.若微寒者,[微寒:應為微惡寒。]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5)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清便欲自可:清,通圊,即廁所,此處作動詞用;自可,與自調同。清便欲自可,即指大小便如常。]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陰陽:這里指表里言。]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6)
桂枝一兩十六銖,[銖:音,古衡名,漢制二十四銖為一兩。]去皮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去節各一兩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反煩不解:反而心煩不愈。)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脈洪大:脈大有力為洪,易與白虎湯證相混,此證無煩渴、喜飲水等白虎湯的里熱證出現,所以仍與桂枝湯依法服用。]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7)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生姜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