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對馬一浮“六藝賅攝一切學術”思想的歷史背景、具體思路、具體內容及最終發展方向進行的研究。
作者簡介
李國紅,男,漢族,1970年1月生,甘肅省慶陽市人。南京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哲學流動站出站博士后。現為蘭州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甘肅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理事,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儒釋道三教文化學術研究,有多篇論文在不同的雜志上發表。
名人/編輯推薦
《馬一浮思想研究》由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出版。
書摘/試閱
事實上,在中國近代史上科學與人生問題由來已久,例如王國維提出的可愛與可信的矛盾即是對這一問題的突出反映。在他看來人生的本質是情感,而科學的本質是理智,人們在情感上追求、認同和接受的所謂可愛的目標,從科學的理智觀點來看是虛幻的、不真實的,而在理智上認為是客觀的、實用的和有價值的東西在自發的情感上則并不覺可愛而樂于接受,由此可知科學所追求的目標與人生所追求的目標在根本上存在分歧和矛盾。繼王國維之后,章太炎、梁啟超、梁漱溟等也先后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在科學與人生問題上表達了大體相同的觀點。一般說來,科學是求真的,人生觀是求善的,真的目標是身外的實存,善的標準是內在的感受,人天生有善惡判斷的潛在力量。因此,未經價值評價的真他是不易接受的,而對評價不良的真則是拒不接受,科學離開人的價值規范一味求真,在有利人生時難免給人類帶來傷害。因此,科學是雙刃劍,與人生觀存在必然的矛盾,真的并不一定可愛。
人生觀是求善的。如果說求真只關系到人的知性,人生觀則關系到人生的情感和生命。就個人而言,科學之真對人生意味著外在強制,你必須如此生活,而人生觀的本質是自發和情愿,我喜歡如此生活,這意味著人生觀從根本上抵觸科學態度,善的并不要求可信。然而,一味求善則難免陷入隨心所欲的虛幻和空洞。在動蕩年代,好人未必有好報,惡人未必有壞報,求真求善似乎皆非理想選擇,人生何去何從,在當時成為一大難題。就個人而言,信仰的獲得其實并不簡單,因此也不能隨便替換,真實的信仰往往切關人的情感和生命,科學主義者以對物的實用和理智態度對待人生信仰問題,難免失之簡單。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