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生物多樣性與傳統知識叢書
ISBN13:9787511111791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作者:薛達元
出版日:2012/12/01
裝訂/頁數:平裝/305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生物多樣性與傳統知識叢書: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研究》系統地介紹了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的概念,綜述了傳統知識議題的國際背景,特別是《生物多樣性公約》下有關建立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國際制度的談判進展;詳細分析了傳統知識保護方面現有國內法規和制度的空缺與需求,提出加強中國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保護與惠益分享的制度體系,特別是傳統知識的特殊制度;同時還提出實旌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體系的能力建設需求。《生物多樣性與傳統知識叢書: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研究》可供從事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資源管理、生物技術及法學方面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供環保、農業、林業、中醫藥、知識產權等相關主管部門的管理人員閱讀。
名人/編輯推薦
《生物多樣性與傳統知識叢書: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研究》可供從事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資源管理、生物技術及法學方面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供環保、農業、林業、中醫藥、知識產權等相關主管部門的管理人員閱讀。
目次
執行概要
一、傳統知識概念
二、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和惠益分享國際法律保護現狀
三、典型國家立法情況?
四、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和惠益分享國內法律保護現狀
五、創設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
六、創設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和惠益分享的道德行為守則和示範指南
七、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的國家能力建設
ExecutiveSummary
ITheConceptofTraditionalKnowledge
IITheCurrentSituationofABSonTK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in
InternationalLaw.
IIITheTypicalDomesticLegislationofABSonGeneticResourceorTraditional
KnowledgeintheWorld
IVCurrentSituationofDomesticLegislationandAdministrationonABSon
TK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
VToEstablishsuigenerissystemonABSonTK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
VICodeofEthicalConducttoEnsureRespectforTraditionalKnowledge
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CECERTK)
VIINationalCapacityBuildingforTKProtection.
第一章生物多樣性、傳統文化與傳統知識
一、傳統文化與生物多樣性
二、國際社會有關傳統知識的定義
三、中國傳統知識的類型和表現形式
第二章多邊國際公約有關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的法律現狀
一、《生物多樣性公約》有關獲取與惠益分享的議題
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有關第8(j)條的決定
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j)條特設工作組會議
四、傳統知識相關議題的《工作方案》及其實施
五、其他國際公約
第三章區域與國家有關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示例
一、區域法律保護示例
二、典型國家立法示例
三、簡要評估和總結
第四章我國獲取與惠益分享法律的現狀和問題
一、遺傳資源與相關傳統知識法律現狀
二、我國遺傳資源與相關傳統知識管理體制現狀
三、我國獲取和惠益分享法律保護的實施現狀和問題分析
第五章創設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家制度
一、制定國家獲取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二、制定國家獲取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三、創設我國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法律空缺分析
四、創設獲取與惠益分享國家法律草案的框架與主要內容
第六章建立保護和尊重傳統知識的特殊制度體系
一、傳統知識特殊制度與法律保護
二、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制度構建
三、創設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示範指南
四、創設尊重傳統知識的道德行為守則
第七章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國家能力建設
一、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國家能力建設現狀
二、獲取和惠益分享對國家能力建設的挑戰
三、獲取和惠益分享國家能力建設的建議
附錄一《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獲取遺傳資源和公正與公平分享其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名古屋議定書》
附錄二確保尊重土著和地方社區與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文化和知識遺產的特加里瓦伊埃裡道德行為守則
附錄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七次締約方大會第16號決議
附錄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附錄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
主要參考文獻
縮略語表
一、傳統知識概念
二、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和惠益分享國際法律保護現狀
三、典型國家立法情況?
四、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和惠益分享國內法律保護現狀
五、創設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
六、創設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獲取和惠益分享的道德行為守則和示範指南
七、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的國家能力建設
ExecutiveSummary
ITheConceptofTraditionalKnowledge
IITheCurrentSituationofABSonTK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in
InternationalLaw.
IIITheTypicalDomesticLegislationofABSonGeneticResourceorTraditional
KnowledgeintheWorld
IVCurrentSituationofDomesticLegislationandAdministrationonABSon
TK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
VToEstablishsuigenerissystemonABSonTK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
VICodeofEthicalConducttoEnsureRespectforTraditionalKnowledge
associatedwithGeneticResource(CECERTK)
VIINationalCapacityBuildingforTKProtection.
第一章生物多樣性、傳統文化與傳統知識
一、傳統文化與生物多樣性
二、國際社會有關傳統知識的定義
三、中國傳統知識的類型和表現形式
第二章多邊國際公約有關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的法律現狀
一、《生物多樣性公約》有關獲取與惠益分享的議題
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有關第8(j)條的決定
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j)條特設工作組會議
四、傳統知識相關議題的《工作方案》及其實施
五、其他國際公約
第三章區域與國家有關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示例
一、區域法律保護示例
二、典型國家立法示例
三、簡要評估和總結
第四章我國獲取與惠益分享法律的現狀和問題
一、遺傳資源與相關傳統知識法律現狀
二、我國遺傳資源與相關傳統知識管理體制現狀
三、我國獲取和惠益分享法律保護的實施現狀和問題分析
第五章創設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家制度
一、制定國家獲取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二、制定國家獲取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三、創設我國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法律空缺分析
四、創設獲取與惠益分享國家法律草案的框架與主要內容
第六章建立保護和尊重傳統知識的特殊制度體系
一、傳統知識特殊制度與法律保護
二、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制度構建
三、創設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示範指南
四、創設尊重傳統知識的道德行為守則
第七章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國家能力建設
一、獲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國家能力建設現狀
二、獲取和惠益分享對國家能力建設的挑戰
三、獲取和惠益分享國家能力建設的建議
附錄一《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獲取遺傳資源和公正與公平分享其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名古屋議定書》
附錄二確保尊重土著和地方社區與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文化和知識遺產的特加里瓦伊埃裡道德行為守則
附錄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七次締約方大會第16號決議
附錄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附錄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
主要參考文獻
縮略語表
書摘/試閱
多種植物或多種品種混合種植防治病蟲害;稻田養魚、家庭沼氣等綜合利用;生物發酵、釀造等食品加工傳統技術與創新;紡織技術及利用植物天然色素的民間扎染技術:刀耕火種、草庫侖等傳統輪歇耕作方式:當地人民食用生物資源的方式等。這些都屬于技術、創新和實際做法的傳統知識范疇。
(4)與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相關的傳統文化與習俗
這類傳統知識包括體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利用的民間藝術、文學作品、工藝品、繪畫等;傳統宗教文化,如民族圖騰、宗教習俗和神山、神林、風水地等帶有宗教色彩的環境保護意識;習慣法,如鄉規民約、氏族制度、民族風俗中的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習慣。一些宗教活動直接與生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相關,如藏族宗教活動中生產青稞酒和酥油茶的傳統知識,以及婚葬習俗活動中使用動植物的習慣,以及基于民族文化的飲食習慣等。
(5)傳統地理標志生物產品
地理標志產品是一個特定地區所生產的特色原產產品標志,其產品的特定質量、聲譽或其他特征在本質上取決于其產地。而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傳統地理標志產品主要指某特定地區的生物資源產品,這些產品體現了該特定區域的特有生物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和民族文化特征,融入了傳統品種資源、傳統栽培技術、傳統加工技術、傳統銷售和食用文化等多種傳統知識,在社會上獲得好的聲譽,并擁有悠久歷史。例如,云南普洱茶集生物資源、加工技術和茶馬文化等為一體,是當地民族長期創造和累積的傳統知識總和。
2.中國傳統知識的表現形式
根據持有狀態的不同,我國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的表現形式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保密信息
此種知識常常存在于某個家族,以文字或l3頭傳承,尚未公開于社會,例如傳統醫藥中的祖傳秘方,或食品加工的一種方法,或制作一種產品的某一工藝技術。知識的持有人往往是個人。獲取方式是從個人或家庭獲取。
(2)社區知識
此種知識是在社區公開使用的傳統知識、創新技術或習慣做法,但是基本上在本社區使用,尚沒有文獻化出版流傳(但可能受到社區外部的剽竊),例如中國生態農業(稻田養魚)的技術和社區公開的某些醫藥知識,印度用樹油作天然藥品和殺蟲劑做法,等等。此種知識的持有人為社區集體所有,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j)條意指的典型傳統知識。獲取方式是從社區獲取。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