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講道有方:解經講道的基本功
滿額折

講道有方:解經講道的基本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依序歸納、論述講道的各個層次的重要本質及特點,首先分析講道的重要地位、進而論及講道者的裝備、講道之本質,而在講道之實踐上,作者論及解經式講道之特色、並細述講道的中心思想及思想組織,並提出如何在講道時適當地提出例證、並如何教導聽者將所聽之道應用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最後更進一步申論講道信息之如何取得、而一個真正的講道者又是應當如何依靠聖靈來講道。
對於預備要做傳道人、牧師或任何任教導職者(甚至也包括任何已經是傳道人、牧師、任教職者)來說,本書的確是一本面面俱到的講道教戰手冊。

作者簡介

白嘉靈牧師,美國惠頓學院傳播學碩士、英國丁道爾中心訪問學人。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實習處主任、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社長、基督教論壇報主筆、校園雜誌編輯委員、行道會台北教會主任牧師及華神實踐神學教師三十年。

著作:《點亮一盞燈》,文章散見教會期刊。

序言

我感謝天父:因為我的使命,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恩賜,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有限,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領受,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教學,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前輩,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學生,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教會,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講道,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發現,我寫成此書。

所以,在感謝天父之餘,我也要感謝過去所有有分於栽培我的教會、所有做我榜樣的前輩、所有在課堂上與我互動的同學。現在算起來,古、今、中、外都有了。
這本書是我祈禱、研究、思索、教學、實踐的發現與紀錄。是我精彩人生的里程碑。在所有這些學習的過程中,我常常如獲至寶而有莫名的滿足,但同時也因為甚少遇到在相同領域可以對話的對手,而有些許的遺憾,不得不承認人生多麼的有限。

要把平日教學的內容改寫成書,會讓我油然興起複雜的感觸。有一則歷史故事,略為可以說明我的一點心情。
相傳英年早逝的亞歷山大,曾是亞里斯多德的門生。亞里斯多德有一些課程只口授及門弟子,不為外人所知。沒想到亞里斯多德有一天寫成了書出版,這引起了亞歷山大的不安,急忙自亞洲寫信質問老師:「我們從你學來的高超知識,如果傳揚出去,我們還有甚麼過人之處?我是寧願在玄奧的學問上凌駕別人,而不是在權力和統治方面。」

亞歷山大的表白,透露出他傾心於追求學問,遠勝於擁有統治者的權力,可惜他也吐露了壟斷學問的企圖,反應出知識擁有者的傲慢。
我驚奇這故事像一面鏡子,挑戰我內心世界的傲慢傾向,令我怦然心虛。知識可以視為一種資產,但絕不可淪為威脅他人的身段,亦不應作為支撐自卑感的樑柱。
亞里斯多德只好應付了事,只說他寫的書絕非一般學者所能領會,不可能廣為傳授或自立門戶。他自認寫書的目的,在為弟子留下一份「備忘錄」而已。

也許用「備忘錄」的觀念寫書,可以令我緊張、嚴肅的寫作心情,輕鬆不少。因此,我是海邊撿拾貝殼的孩子,是聖經的終身學習者,是講道旅途上的發現者。我發現了講道的偉大,大到我無言以對,大到我不停的補充自己的備忘錄,大到我生命裡的每一方味蕾都擴張,如深海中的珊瑚躍動。令我一再肯定:我是為著上帝的道而存在。我是為著永恆的遼闊而飢渴。我是為著呼朋引伴而疾呼宣揚。

與許多樂意事奉上帝的基督徒一樣,我是從不識章法開始,就被推上宣講聖經的講壇,如今回首,竊喜上帝對我這「赤腳)傳道沒有棄如敝履,也沒在我自作主張的時候暴跳如雷。此生被天父信任、使用,是天父一場令人難以捉摩的冒險,讓我一生有了放膽揮灑的空間,於是我在如叢林般的經文中,漸漸發現了所謂的途徑。這樣,山中日月長也好、雲深不知處也好,只要能在經文中出出入入,總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方法」一詞就在告訴我們方法的存在,許多人忌諱講道有方法,也有許多人運用了方法,但自己不一定知道、也說不出所以然。不理會方法的人,要不是非常天賦異秉,就可能涉嫌蠻幹,但對一個天天面對學生的教師,不可能不提出具體的「指引」,指引講多了,方法就出現了。

看待「方法」最簡單的理念就是:先怎樣、再怎樣、最後怎樣。說得簡單一點,只是分享我從天父乞討來的一點「發現)。John Nicholls Booth 認為講道的規則,就好像建築工程進行中所用的「鷹架),工程完畢,即可拆卸。不過,我要強調一下:我們不能把樑柱誤當鷹架。講道的方法是鷹架,但講章的內容有樑有柱,不但拆不得,還要夠強實、夠穩固。

音樂作曲有方法,但其「意境」講不出方法。繪畫用筆有方法,但其「風格」講不出方法。思想邏輯有方法,但其「內涵的牽連與神奇的組合」不見得講得出方法。講台上的表達有方法,但每一個現場,都容許有哪麼一些「臨場的創意」,那也不是能一語道盡的。

聖經有言:「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我常常自我打趣:自己一生憑甚麼是一個一直受惠的領受者?好像連自己相信的恩典神學都回答不了。偶而我也會因為身負保管之責,在感受壓力的時候心生抱怨,過後,又閃現自責的思緒,笑自己像一匹不知好歹的笨驢了。

有關本書的完成,至少要說一聲抱歉,因為我花了太長的時間才把它寫完。也可以這樣說:我沒有在忙碌的事奉中,更加賣力的去寫,逼迫自己要有一定的進度,沒有。我的矛盾是我無法放下太多的「當下生活」,不顧一切的去設定進度,讓自己存在的理由只是為完成這本書,雖然我始終沒有忘記,完成此書一直是我此生的心願。

目次

第一章 洞見天大的任務──講道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終身成長的展望──講道者的裝備
第三章 趨近終極的特質──講道的本質
第四章 回歸經文的原旨──解經式講道
第五章 思想種子的核心──講道的中心思想
第六章 種子成長的結構──講道的思想組織
第七章 萬有歸一的佐證──講道的例證
第八章 具體行道的建議──講道的應用
第九章 傾聽屬靈的呼聲──信息的獲得
第十章 聖靈同在的能源──聖靈與講道

書摘/試閱

洞見天大的任務--講道的重要

奧地利心理學家法蘭科(Viktor Frankl)在他的<意義的探索>一書中,回憶自己在德國集中營的酷刑之下,每當他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他的生存力量就顯得格外堅韌。以致他確信有了生存的意義(Why),將導致生存途徑(How)的延續。 同理,「基督徒為甚麼要講道?」就成了講道者「生死存亡」的一道習題,講道者越徹底了然上帝說話的重要,越能產生講道的動力。

確認講道事奉的價值,對一位講道者,同樣有自我激勵的作用。此外,由於講道者是上帝的代言人,若能對上帝說話的重要了然於心,必能確定講道事奉的正當性。許多心理學的理論都主張:明確與正當的理由,常是堅持主張的要素。每當理由(Why)旗幟鮮明,行動(How)往往呼之欲出。

然而在探討「上帝說話的重要」這件事之前,我們先從「講道者的資格」來看這個問題,原因是:講道事奉並非出於人的自願,乃是上帝主權的指派。
想想看:帝王時代的一個普通人,可以自願為皇帝傳聖旨嗎?皇帝身邊的人可以揣摩上意,代替皇帝發出聖旨嗎?聖旨必須是出於皇帝的意願,同樣,為皇帝傳聖旨的人,必須由皇帝來挑選,由皇帝來決定。因此,為上帝傳道者的資格,並非出於自告奮勇,而是上帝主權的決定。所以,講道是一件由上帝主動託付的任務,別無他途。

為上帝傳話,絕不是哪個人有話要說,乃是「上帝有話要說」。我們要知道,為上帝傳話,不但很吃力,而且不討好。使徒彼得為了講道,遭遇恐嚇、鞭打、下監牢(參徒4:21,5:18,40)。先知撒迦利亞,受命警戒干犯上帝誡命的人,結果當眾被亂石打死(參代下24:20--22)。歷史上的血証歷歷:這個世界素行不良,上帝卻不斷差人傳話,要人知罪悔改。只是人們對上帝的話不當一回事,反而一再背叛上帝,拿傳道的人出氣,一點也不手軟。

耶穌論到被差遣的先知也說:「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裡來---。」( 太23:34)又說:「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們這裡來的人,---」(太23:37)「差遣」一詞,表明上帝用一個人,一定由祂發動,這是聖經中一貫的宣示立場。中文聖經雖沒有用「指派」一詞,但聖經中上帝「打發」與上帝「差遣」,意義完全相同,也就無異於「指派」。羅馬書更強調:「若沒有奉差遣,誰能傳道呢?」(羅10:15)所以,基本上基督徒傳道,是上帝「差遣」的結果,傳道者是「奉命」行事。

事實很明顯,一個人不能憑古道熱腸就去傳道,而是要根據上帝對人發出的「召命」。上帝要使用誰傳道,祂就會「打發」誰、指派誰傳道,例如摩西就是早期被上帝指派的傳道者(參出3:10)。摩西有眼不識泰山,一共推辭了五次,這也是人之常情,誰叫他不「常常讀聖經),平常不注意聽上帝說話唄!哪知上帝霸氣十足,毫不顧慮一個「情」字,反而見召拆召,一再提供保證,讓鬥志盡失的摩西,無計可施,無路可逃。受命的摩西只得螳臂當車,當面向獨攬霸權的埃及法老,提出挑戰,傳遞上帝要說的話。由是觀之,經由上帝指派的人,才有至上的「講道正當性」,任何強權當道,仍義無反顧。

既說是上帝的差遣,被差遣的人,就成了「使者」,要完成的傳道任務,就成了「使命」,為上帝傳道,被視為使命,更是恰如其分。基督徒傳道,是在奉行使命。奉行上帝使命的人,就是上帝的使者,傳道因此是一件神聖的任務。這個世界有國家級的大使,有國際級的商務代表,但擔任上帝的傳道者,就稱得上是天國級的使者了!

保羅作見證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9:16--17)保羅傳道,雖說是不得已,但那是指責任與託付在身,雖然有些免強自己,但仍「甘心」承擔。可見基督徒傳道,是在奉行上帝的託付,是要完成受託的任務。傳道的使命雖然崇高、榮耀,但不代表他的地位就高人一等,仍應謙沖為懷,盡忠職守。別人可以歧視、輕看你的講論,但自己總要信心十足,堅持使命到底。

怎麼知道自己被差遣講道
講道既然不是出於自願或興趣使然,講道的人就應當先確定自己是否領受了上帝的差遣、被上帝打發、被授命去講道。唯有明確的授命感,才能對使命有信心,才能經歷從上帝來的「講道權炳」。聖經記載耶穌的講論說:「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可1:22)那個時代的文士,可以做與耶穌相同的講道事奉,但是他們明顯失去了講道時同時彰顯的權柄。這個記載,值得所有講道的人常作反省:我們若不能帶著上帝所賜的權柄講道,講道可能只是宗教性的說教與禮儀,不可能供應生命、推展生命,也不可能有屬靈的價值與果效。

至於如何明白上帝的差遣,有兩方面的真理需要認識:
第一、 客觀歷史的差遣。耶穌基督當年一再向門徒宣告,自己是被上帝差
遣而來(約5:36,6:57,7:29,8:42,17:18,20:21)。耶穌一再重申自己的受差地位,必定是一項要我們看重的觀念。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又向門徒宣告:「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20:21)根據這個吩咐,使徒們開始了傳道的生涯,即或在強權威脅之下,仍表現了大義凜然。例如:「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上帝,這在上帝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19,20)這種懼怕擺一邊,不能不傳道的立場,也來自於:「順從上帝,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5:29)

信念,這種信念,又來自基督對教會明確的差遣。教會的基礎,福音的傳揚,也都是建立在這項託付之上。因此,主基督的差遣,是歷史的事實,是當年使徒們的領受,也是教會全體的受託。換而言之,所有的基督徒都要認真看待講道這項事奉,都有可能在機會來到時挺身而講。歷史上所有的講道者,無不因這項客觀歷史上的基督差遣而傳道,所有的傳道事工,也都歸屬在這項「全球性的差遣)之中。所以,每一位受託講道的人,都應當以信心認定這項歷史性的差遣,並且委身在這項使命中。

第二、 主觀經歷的差遣。屬靈的真理,不但需要客觀的認知,更需要個人主
觀的經歷。教會被差遣向世人宣道是客觀的事實,但每一位個別的信徒,不能只是人云亦云的停留在只有認知的層面,還需要主觀的接受這項差遣,順服這項差遣,讓客觀的真理,成為他主觀的經歷,屬靈的真實意義,才在他身上成立。因此,一個講道的人,應當先具備這樣的領受:要終身在上帝面前,以信心接受並順服基督這項偉大的差遣,並持續在此一信心中,進行講道的事奉。若有人只接受過從人或教會組織來的請求,而從來不知道自己要臣服於主面前、接受從主來的講道託付經歷,他最好先在禱告中辦妥這件主觀的委身。

讓我們回憶耶利米蒙召傳道的記錄: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我使你在母腹中成形以先,就認識你;你還未出母胎,我已把你分別為聖,立你作列國的先知。”我就說:“主耶和華啊!我不曉得說話,因為我年輕。”耶和華對我說:“你不要說:‘我年輕’,因為無論我差你到誰那裡,你都要去;無論我吩咐你說甚麼,你都要說。你不要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是耶和華的宣告。於是耶和華伸手按著我的口,對我說:“看哪!我把我的話放在你口中。今日我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拔出、拆毀、毀滅、傾覆,又要建立和栽植。(耶1:4-10)

客觀上這是歷史上的耶利米蒙召的經歷,是耶利米的個人見證,必然成為耶利米傳講上帝話語的立場與膽識,是耶利米義無反顧、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本錢。但由於這段經文也是為後來所有讀這段經文的人寫的,就可能有人在讀這段經文的當下,亦或聽這短經文的講道當下,心靈受感,願意委身講道(無論全職或帶職),回應了主的呼召。諸如此類的受感與委身,這個人才可能主觀上確定自己有了受差講道的立場。

除此之外,一個人是否應該講道,也需要教會團體的漸進認定。一個人不能只憑自己主觀認定,就明確是被差遣。因此,教會除了要考核他的生命與品德,也要檢測他是否有講道的恩賜,因為聖經也吩咐:「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所謂恩賜有兩方面:一、對真理的認知能力—決定了講道的內容。二、對真理的表達能力—決定了講道的傳播。教會有責任以團隊性的共識,認定誰可以公開講道。教會要提拔與肯定講道人才,團隊客觀性的認定與個人主觀性的認定,應並行不悖,二者缺一不可。
(未完,請見本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