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不貪心:每天學點佛學智慧》用飽含禪意的語言,闡釋了世俗社會的紛繁世事,勘破紛擾表像,旨在引導人們該如何享有戒除貪念、懂得惜福、學會感恩的心態,做一個順其自然、樂觀豁達、自在隨緣的人。全書收納了很多富有深意的禪理故事和生活哲理故事,讓讀者在閱讀中體悟“不貪心”的生命真諦。同時教導世人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應秉持什麼樣的心態,勸慰人們真的幸福不是得到更多而是貪求更少,從而獲得“最難得的”平常心。
作者簡介
方偉,筆名了凡,心理自助類暢銷書作家。代表作品有《一杯濃茶八味人生》、《禪的故事》《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名人/編輯推薦
《不貪心:每天學點佛學智慧》收納多位著名禪師沉淀人生的經典智慧,引導人們該如何享有戒除貪念、懂得惜福、學會感恩的心態,做一個順其自然、樂觀豁達、自在隨緣的人。貪念是一切罪惡之源。幸福是不貪心,不妄取。人生哲學類暢銷書!
“貪、嗔、癡”在佛教中被認為是三毒。三毒中,“貪”為首,“貪”是指貪心,包括吝嗇、慳貪。人人皆有欲望,皆有貪圖之心,在佛家的認識里,佛教經典都教化世人要戒除貪念。
知足者常樂,是一種對生命的淡然之美。懂得享受工作與享受人生的人最快樂,這種快樂來自于自知與自我價值的認同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每天都存在很多誘惑。我們一定要凡事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凡事把握有度,適可而止。貪心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遵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面前垮掉。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脹,必將后患無窮。人有了貪欲,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高興不起來。除非你真正懂得常樂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
“貪、嗔、癡”在佛教中被認為是三毒。三毒中,“貪”為首,“貪”是指貪心,包括吝嗇、慳貪。人人皆有欲望,皆有貪圖之心,在佛家的認識里,佛教經典都教化世人要戒除貪念。
知足者常樂,是一種對生命的淡然之美。懂得享受工作與享受人生的人最快樂,這種快樂來自于自知與自我價值的認同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每天都存在很多誘惑。我們一定要凡事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凡事把握有度,適可而止。貪心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遵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面前垮掉。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脹,必將后患無窮。人有了貪欲,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高興不起來。除非你真正懂得常樂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
序
幸福是不貪心、不妄取
時下有句非常流行的話:“你幸福嗎?”
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句話后,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的我們收入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大,車子越來越好,吃喝穿用都不愁了,為什么反倒沒有了過苦日子時候的幸福滋味了呢?!
而感慨過后,人們就又投入到自己忙碌的生活中去了。大家用奔忙顯示自己的重要,用不停的奔跑換取生活的資本。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只有一個目標:掙更多的錢、做更大的官、謀取更高的職位……似乎只有這些才能證明,我是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我們卻很少會想到,這樣的生活狀態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這么著急去追求房子、車子、金錢、愛情、權力,我們的心里真正幸福嗎?是不是太貪心了?
佛說:貪念是一切罪惡之源。
在佛經上,“貪”有好多不同的說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貪“色、聲、香、味、觸”五欲,眼睛貪好看的、耳朵貪美聲、鼻子貪香、舌頭貪好味、身體貪接觸的舒適感。總之,凡是好的都喜歡貪。
但是,人本來就不能不吃飯、不睡覺,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聽。所以,貪是指我們過分的要求,實際上,人們真正的需要并不多,譬如我們睡覺只需要一個床鋪,吃飯只要吃飽就夠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獲得很多東西,為什么人會這么貪得無厭呢?這和人的心理有關。
人的心理有一種想永遠據為己有的欲望,因為一般人想要貪著的東西都是不能永遠保有的,但是當擁有以后又開始擔心會失去。以金錢為例,我們日常所需的花費并不多,但是一般人總是害怕得到的金錢很快就會用完,所以希望財產能夠愈積愈多,以備不時之需,結果變得貪得無厭。
貪心的人就像一只爬在結滿果實的桃樹上的猴子,它看到滿樹飽滿欲滴的桃子,每一顆都想吃,結果摘了一個往手里放,又摘兩個夾在腋下;摘到最后,不但一顆桃子都沒有吃到,還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這樣,被貪心帶來的許多煩惱給累死了。
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人并不只是貪圖財物,對很多東西也都是貪得無厭地追求、爭取。人和人之間很多的磨擦和不協調,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貪心不僅為自己帶來困擾,也會為社會、自然帶來災難。
本來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并不多,如果是在個人的需要之外,為全體大眾的需要考慮,這就不叫做貪,譬如希望大眾能夠有衣服穿、有車子坐、有房子可住,為社會眾生造福,就不叫做貪。
因此,我們除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適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看自己到底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
其實,這種心態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個人都對自我太執著了,也就是欲望太多了,總是抱著既得的東西不想放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這樣,常常感覺不出生活變得更好了。我們被無窮無盡的欲望包圍著,變得浮躁和勢利,再加上攀比抵消了很多我們創造美好生活帶來的喜悅,逐漸地,不滿足感反倒是越來越重了。
要知道物質不過是幫助我們維持生活而已,若不懂得節制,貪無止盡,不但會讓自己的行為舉止失去規矩,也可能招來他人的毀謗,以及自己無窮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不要有非分之想,取物要適可而止;否則貪心一起,就像掉落無底洞,讓人不可自拔。
如果能做到事事順其自然,不貪心,不妄取,不過分執著自我,我們的內心就會安寧。只有這樣,當你再遇到“你幸福嗎?”這句問話的時候,你才會有最肯定的答案:“嗯,我幸福極了!”
作者謹識
2012年11月
時下有句非常流行的話:“你幸福嗎?”
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句話后,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的我們收入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大,車子越來越好,吃喝穿用都不愁了,為什么反倒沒有了過苦日子時候的幸福滋味了呢?!
而感慨過后,人們就又投入到自己忙碌的生活中去了。大家用奔忙顯示自己的重要,用不停的奔跑換取生活的資本。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只有一個目標:掙更多的錢、做更大的官、謀取更高的職位……似乎只有這些才能證明,我是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我們卻很少會想到,這樣的生活狀態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這么著急去追求房子、車子、金錢、愛情、權力,我們的心里真正幸福嗎?是不是太貪心了?
佛說:貪念是一切罪惡之源。
在佛經上,“貪”有好多不同的說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貪“色、聲、香、味、觸”五欲,眼睛貪好看的、耳朵貪美聲、鼻子貪香、舌頭貪好味、身體貪接觸的舒適感。總之,凡是好的都喜歡貪。
但是,人本來就不能不吃飯、不睡覺,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聽。所以,貪是指我們過分的要求,實際上,人們真正的需要并不多,譬如我們睡覺只需要一個床鋪,吃飯只要吃飽就夠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獲得很多東西,為什么人會這么貪得無厭呢?這和人的心理有關。
人的心理有一種想永遠據為己有的欲望,因為一般人想要貪著的東西都是不能永遠保有的,但是當擁有以后又開始擔心會失去。以金錢為例,我們日常所需的花費并不多,但是一般人總是害怕得到的金錢很快就會用完,所以希望財產能夠愈積愈多,以備不時之需,結果變得貪得無厭。
貪心的人就像一只爬在結滿果實的桃樹上的猴子,它看到滿樹飽滿欲滴的桃子,每一顆都想吃,結果摘了一個往手里放,又摘兩個夾在腋下;摘到最后,不但一顆桃子都沒有吃到,還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這樣,被貪心帶來的許多煩惱給累死了。
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人并不只是貪圖財物,對很多東西也都是貪得無厭地追求、爭取。人和人之間很多的磨擦和不協調,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貪心不僅為自己帶來困擾,也會為社會、自然帶來災難。
本來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并不多,如果是在個人的需要之外,為全體大眾的需要考慮,這就不叫做貪,譬如希望大眾能夠有衣服穿、有車子坐、有房子可住,為社會眾生造福,就不叫做貪。
因此,我們除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適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看自己到底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
其實,這種心態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個人都對自我太執著了,也就是欲望太多了,總是抱著既得的東西不想放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這樣,常常感覺不出生活變得更好了。我們被無窮無盡的欲望包圍著,變得浮躁和勢利,再加上攀比抵消了很多我們創造美好生活帶來的喜悅,逐漸地,不滿足感反倒是越來越重了。
要知道物質不過是幫助我們維持生活而已,若不懂得節制,貪無止盡,不但會讓自己的行為舉止失去規矩,也可能招來他人的毀謗,以及自己無窮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不要有非分之想,取物要適可而止;否則貪心一起,就像掉落無底洞,讓人不可自拔。
如果能做到事事順其自然,不貪心,不妄取,不過分執著自我,我們的內心就會安寧。只有這樣,當你再遇到“你幸福嗎?”這句問話的時候,你才會有最肯定的答案:“嗯,我幸福極了!”
作者謹識
2012年11月
目次
第一章“貪、嗔、癡”,貪是人生首惡1.人的本心,不要被物欲所困2.不貪過去,不貪未來3.世間種種,順其自然最重要4.持平常心,內心清淨就是福5.貪心少了,自然就會滿足第二章貪心,是與生俱來的煩惱1.煩惱多因有貪念,去除煩惱在自心2.貪心不足,早晚要還的3.知足常樂,是最大的幸事4.不要貪圖安逸,確立自己的目標5.“難得糊塗”,化解人性弱點第三章不奢求、懂感恩,才能有快樂1.心外無物,才能度越一世3.認識生死,就會少了奢求4.學會息心,抵抗煩惱5.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不貪心6.施惠慎勿念,受施慎勿忘7.做官常存貪念,官位難保第四章世人皆有嫉妒心,不宜放縱1.少生嫉妒心,要成人之美2.懂得分享,不要獨攬榮譽3.功名都是別人給,你爭不來的4.嫉妒生事端,平常心最要緊5.面對他人的嫉妒心,泰然處之6.名越高越要謙虛,以免嫉妒招禍7.一世功名,要學會自我解脫第五章看淡金錢,惜當下之福1.沒錢不行,錢太多未必是福2.求財有道,莫貪求3.不要為了錢,丟了人格和良心4.錢財少,未必幸福快樂少5.金錢是一種態度,珍惜當下之福第六章取捨之間,該放下就放下1.拿得起,放得下2.“放下”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智慧3.學會選擇4.放不下,那就把它擔起來5.取捨之間,就是找到我們自己第七章凡事忍一忍,吃虧是福氣1.忍讓是金,定有福報2.古今創業人,誰個不是忍3.小不忍則亂大謀,古今如此4.戒除私心,忍讓就是福5.忍讓不是怯懦憤怒或是無禮第八章不計較,多幾分和氣1.不較真,能容人2.君子不報仇,用愛化解3.不抱怨,就是不計較4.面對惡語中傷,不計較5.以君子之心對無禮之舉6.我即是佛,要寬恕眾生
書摘/試閱
1.人的本心,不要被物欲所困
禪語說:“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意思是:世間的所有善惡都出自人的內心,如果修禪不從內心開始,那么最終會徒勞無益。
人生一世,轉瞬之間。但是,人人都有放不下的東西。這些東西中,世人最放不下的是名和利。“熙熙者,皆為利來;攘攘者,皆為利往”正是世間常人放不下名利的寫照,說到底,還是貪欲作祟。
在佛經中,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被稱為“欲界”。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的我們,人人都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欲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而由身心產生的欲望,又有著千差萬別的表現形式。佛經中,將之簡單歸納為五種,分別是色、聲、香、味、觸五欲等。生命就是在不斷追逐五欲的過程中延續。當上述欲望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暫時的快樂。因而,通常所說的人生幸福,無非是指欲望的滿足。
但欲望又是不穩定的。人的欲望雖與物質條件有關,但什么是滿足卻沒有標準。從整體來說,往往是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提升,所謂水漲船高。對古人來說,豐衣足食就能知足常樂;而對今天的人來說,衣食無憂已變得尋常普遍,難以使人產生應有的幸福感。隨著物質的繁榮,欲望也在隨之膨脹,而且是越來越甚,這使得人們永遠處在無休止的追逐中。
人一旦貪欲過重,心念就會方寸皆亂,計算謀慮一亂,心術就容易不正,就會被貪欲所困。正如《俱舍論》卷十六中說:“于他財物,惡欲名貪。”意思就是說:一味追求名利、物欲,就是貪。
“貪、嗔、癡”在佛教中被認為是三毒。三毒中,“貪”為首,因為人人皆有欲望,皆有貪圖之心,只是智者能轉化,愚者一輩子在圈子里面轉不出來。
在佛家的認識里,佛教經典都教化世人要戒除貪念。“貪”是貪心,包括吝嗇、慳貪。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人人莫不拼命希求,希望內心得到滿足,是為貪心。同時,我們已經得到的,常常不能放下,又不肯施舍幫助別人,于是產生了吝嗇,也叫慳吝。
對于心愛之物,人過于貪,得不到就會用偷、奪等法得到它,這樣就會出大問題。如果貪心沒有斷,那么表面善行修得再好,定力再深,心也是不安的。只有把貧富榮辱看得開,才能過上清凈安寧的生活。
一個人去沙漠尋找寶藏。寶藏還沒有找到,身上的食物和水卻都用完了。缺吃少喝的日子很難熬,他感到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只能靜靜地躺在沙地上等死。
奄奄一息之際,尋寶人向佛做了最后的祈禱:“佛啊,請你幫幫我這個可憐的人吧!”
這時,佛果真出現了,問他:“你想要什么?”
尋寶人急忙回答:“我想要食物和水,少一點也行啊!”
于是,佛答應了他的要求,給了他很多食物和水。
他吃飽喝足后,猶豫了片刻,決定繼續向沙漠深處進發。最終,他找到了寶藏,他貪婪地把寶藏裝滿身上所有的口袋,并且裝了滿滿一袋子寶貝背在身上。
這個人剛往回走了沒多遠,他發現,自己只顧尋寶,又沒有食物和水了。此時的他舍不得扔掉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財寶,只得忍饑挨餓往前趕路。
但是僅僅走出去一天,他就不得不扔掉一些財寶;又走了一天,他只得再扔掉一些財寶……當他身上的財寶已經所剩無幾的時候,他也走不動了,這次他真要等死了。
尋寶人臨死之前,佛再次出現了,問:“現在你要什么東西呢?還想要寶藏嗎?”
他有氣無力地回答:“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我不想要寶藏了。”
世上每個人都想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但世人卻錯誤地認為:有了錢財和權勢就能得到幸福和自由,因此,很多人把追求錢財和權勢作為奮斗的動力,有了一萬追求十萬百萬,當了科長追求處長、局長,他們不斷去追逐名利、職位,不斷衍生出新的欲望,卻又不懂得節制,最終離幸福和自由愈來愈遠了。因此,我們需要懂得,人的本心,就是要超越物欲,找到真我,這樣我們就不會敗在“貪”心之上,正所謂:“無欲則剛”。
人在社會上會生出各種各樣的欲望,人有欲望本無可厚非,有的人的欲望是客觀的、有節制的,這樣的欲望則會是一種目標,一股動力,他可以使人具有方向性;有的人的欲望則是主觀的、無限制的,甚至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滿足。這樣的欲望則會給自己增加壓力,超負荷的欲望會羈絆人前進的腳步,有的甚至會將其引向歧路。
你欲望太多、太重,會讓負重的人在一個坎上跌倒,到頭來,怕是一場空。
如何克制過度的欲望呢?
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每個人都要有信仰,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信仰,他就會去堅持和追求什么東西。
如果你覺得這輩子的意義就是要成為億萬富翁,那你可能就會拼了命的去追求金錢,因為你的價值觀告訴你,如果不成為億萬富翁,那就是失敗的人生。如果有這么一種觀念的話,那你這輩子就會成為錢的奴隸,可能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甚至連一百萬都不需要,但為了證明自己是成功的,你就會想方設法去追求,這就是過度的欲望。當然,如果你想成為億萬富翁的目的是為了利益他人,利益社會,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是值得贊賞的。
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追求金錢都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身價、面子等等。這就是由于不正確的觀念使自己滋生出無止境的欲望!從而去追求很多無意義的東西。
在大學畢業開始尋找工作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人生定位。大家都希望找一份工資高的工作,三五年之內要賺很多錢,幾年之后在單位里升到一個較好的職位,甚至想著到同學聚會時要成為同學中混得最好的……我們在設立這些目標的時候,很少有人問問自己的內心,是不是需要那么多的身價和面子?我們這樣想,只是因為別人都是這么做的。
目前很多人認為,只有金錢和地位才能標榜一個人的成功,只有有了這些我們才會幸福快樂。其實到最后,我們會發現簡單、自在的人生才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最初訂立的那些目標都是虛無的。隨著我們的成長,很多事是我們不需要的。
禪語說:“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意思是:世間的所有善惡都出自人的內心,如果修禪不從內心開始,那么最終會徒勞無益。
人生一世,轉瞬之間。但是,人人都有放不下的東西。這些東西中,世人最放不下的是名和利。“熙熙者,皆為利來;攘攘者,皆為利往”正是世間常人放不下名利的寫照,說到底,還是貪欲作祟。
在佛經中,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被稱為“欲界”。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的我們,人人都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欲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而由身心產生的欲望,又有著千差萬別的表現形式。佛經中,將之簡單歸納為五種,分別是色、聲、香、味、觸五欲等。生命就是在不斷追逐五欲的過程中延續。當上述欲望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暫時的快樂。因而,通常所說的人生幸福,無非是指欲望的滿足。
但欲望又是不穩定的。人的欲望雖與物質條件有關,但什么是滿足卻沒有標準。從整體來說,往往是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提升,所謂水漲船高。對古人來說,豐衣足食就能知足常樂;而對今天的人來說,衣食無憂已變得尋常普遍,難以使人產生應有的幸福感。隨著物質的繁榮,欲望也在隨之膨脹,而且是越來越甚,這使得人們永遠處在無休止的追逐中。
人一旦貪欲過重,心念就會方寸皆亂,計算謀慮一亂,心術就容易不正,就會被貪欲所困。正如《俱舍論》卷十六中說:“于他財物,惡欲名貪。”意思就是說:一味追求名利、物欲,就是貪。
“貪、嗔、癡”在佛教中被認為是三毒。三毒中,“貪”為首,因為人人皆有欲望,皆有貪圖之心,只是智者能轉化,愚者一輩子在圈子里面轉不出來。
在佛家的認識里,佛教經典都教化世人要戒除貪念。“貪”是貪心,包括吝嗇、慳貪。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人人莫不拼命希求,希望內心得到滿足,是為貪心。同時,我們已經得到的,常常不能放下,又不肯施舍幫助別人,于是產生了吝嗇,也叫慳吝。
對于心愛之物,人過于貪,得不到就會用偷、奪等法得到它,這樣就會出大問題。如果貪心沒有斷,那么表面善行修得再好,定力再深,心也是不安的。只有把貧富榮辱看得開,才能過上清凈安寧的生活。
一個人去沙漠尋找寶藏。寶藏還沒有找到,身上的食物和水卻都用完了。缺吃少喝的日子很難熬,他感到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只能靜靜地躺在沙地上等死。
奄奄一息之際,尋寶人向佛做了最后的祈禱:“佛啊,請你幫幫我這個可憐的人吧!”
這時,佛果真出現了,問他:“你想要什么?”
尋寶人急忙回答:“我想要食物和水,少一點也行啊!”
于是,佛答應了他的要求,給了他很多食物和水。
他吃飽喝足后,猶豫了片刻,決定繼續向沙漠深處進發。最終,他找到了寶藏,他貪婪地把寶藏裝滿身上所有的口袋,并且裝了滿滿一袋子寶貝背在身上。
這個人剛往回走了沒多遠,他發現,自己只顧尋寶,又沒有食物和水了。此時的他舍不得扔掉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財寶,只得忍饑挨餓往前趕路。
但是僅僅走出去一天,他就不得不扔掉一些財寶;又走了一天,他只得再扔掉一些財寶……當他身上的財寶已經所剩無幾的時候,他也走不動了,這次他真要等死了。
尋寶人臨死之前,佛再次出現了,問:“現在你要什么東西呢?還想要寶藏嗎?”
他有氣無力地回答:“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我不想要寶藏了。”
世上每個人都想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但世人卻錯誤地認為:有了錢財和權勢就能得到幸福和自由,因此,很多人把追求錢財和權勢作為奮斗的動力,有了一萬追求十萬百萬,當了科長追求處長、局長,他們不斷去追逐名利、職位,不斷衍生出新的欲望,卻又不懂得節制,最終離幸福和自由愈來愈遠了。因此,我們需要懂得,人的本心,就是要超越物欲,找到真我,這樣我們就不會敗在“貪”心之上,正所謂:“無欲則剛”。
人在社會上會生出各種各樣的欲望,人有欲望本無可厚非,有的人的欲望是客觀的、有節制的,這樣的欲望則會是一種目標,一股動力,他可以使人具有方向性;有的人的欲望則是主觀的、無限制的,甚至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滿足。這樣的欲望則會給自己增加壓力,超負荷的欲望會羈絆人前進的腳步,有的甚至會將其引向歧路。
你欲望太多、太重,會讓負重的人在一個坎上跌倒,到頭來,怕是一場空。
如何克制過度的欲望呢?
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每個人都要有信仰,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信仰,他就會去堅持和追求什么東西。
如果你覺得這輩子的意義就是要成為億萬富翁,那你可能就會拼了命的去追求金錢,因為你的價值觀告訴你,如果不成為億萬富翁,那就是失敗的人生。如果有這么一種觀念的話,那你這輩子就會成為錢的奴隸,可能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甚至連一百萬都不需要,但為了證明自己是成功的,你就會想方設法去追求,這就是過度的欲望。當然,如果你想成為億萬富翁的目的是為了利益他人,利益社會,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是值得贊賞的。
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追求金錢都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身價、面子等等。這就是由于不正確的觀念使自己滋生出無止境的欲望!從而去追求很多無意義的東西。
在大學畢業開始尋找工作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人生定位。大家都希望找一份工資高的工作,三五年之內要賺很多錢,幾年之后在單位里升到一個較好的職位,甚至想著到同學聚會時要成為同學中混得最好的……我們在設立這些目標的時候,很少有人問問自己的內心,是不是需要那么多的身價和面子?我們這樣想,只是因為別人都是這么做的。
目前很多人認為,只有金錢和地位才能標榜一個人的成功,只有有了這些我們才會幸福快樂。其實到最后,我們會發現簡單、自在的人生才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最初訂立的那些目標都是虛無的。隨著我們的成長,很多事是我們不需要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