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七卷)(簡體書)
滿額折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七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2 元
定價
:NT$ 432 元
優惠價
8737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南懷瑾選集(第7卷)(典藏版)(套裝全12卷)》是目前為止在中國大陸出版的最權威最全備的作品集。作品集涉及範圍,以時空論,乃古今中外。以現代學科分類論,乃文史哲。以傳統學術分類論,乃儒釋道,實則千門萬戶,未有不涉及者。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十二卷不但是南懷瑾先生在紙面所顯現出的淵博如海之學問,有心的每一位讀者,更能從中體悟到南先生作為一位大修行人由博返約之深邃面貌。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千門萬戶,鬱鬱璨璨,而儒道釋實為其綱要。南先生會通三教,群機都攝,尤擅講論佛法,拈花一脈,紹流如緒,浩浩乎卮言日出,妙義宛然,等身著作,千言萬語,一一從智慧海中稱性流出,而皆為眾人講說,讀其書,想其人,山高水長,人所唱歎。
癸巳之春,中國大陸有南先生其人其書已二十餘載,經臺灣老古文化獨家授權,《南懷瑾選集》在原來基礎上體量擴容為12卷。復旦大學出版社精心審讀校對,善為裝幀,名之為《南懷瑾選集》典藏版以行世。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各卷收錄作品皆為當代學術精華,二十餘年來無數讀者從中受益。具體書目為:第一卷:《論語別裁》。第二卷:《老子他說》、《孟子旁通》。第三卷:《莊子諵譁》。第四卷:《易經雜說》、《易經系傳別講》。第五卷:《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第六卷:《禪海蠡測》、《禪話》、《中國佛教發展史略》、《中國道教發展史略》。第七卷:《歷史的經驗》、《亦新亦舊的一代》、《中國文化泛言》。第八卷:《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的濟世觀》、《學佛者的基本信念》。第九卷:《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釋》。第十卷:《圓覺經略說》、《定慧初修》、《楞伽大義今釋》。第十一卷:《原本大學微言》。第十二卷:《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聖吉》、《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謀略,中國古代文化又稱為縱橫之術、長短之術、勾距之術。用現代話講,就是領導的哲學與藝術。為總結歷史的經驗,南懷瑾先生曾就中國古代謀略做過系統講析,其講記以《歷史的經驗》為名,分為上下編。上編擷取趙蕤《長短經》、劉向《戰國策》、桓範《世要論》精華,參以歷史上興亡成敗的實例,論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下編是對《素書》、《太公兵法》、《陰符經》的逐句串講。《素書》名為黃石公所傳,張良輔佐劉邦,興漢滅楚,兵機謀略,多得是書之助,張良之後,此書不知去向,至晉,有人盜張良墓,於玉枕處發現此書,始得再傳於世。《歷史的經驗》重在其中經義的闡發,並將近一百五十則歷史故事,鋪注于原經文之後,供讀者經史相參,從中悟得創業待人的道理。
《亦新亦舊的一代》為南懷瑾先生所作的專題演講。在演講中,南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對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及其對人們心理狀態的影響,作了透闢的論述,提出了許多值得審思的問題。內容敘及:清末民初的社會思潮;重大的政治事變;中西文化的衝撞;學術思想的演變;古代的文化教育制度;現代的道德價值觀念;老少之間的代溝;新舊不同的讀書;舊八股與新八股;私塾與家教;尊師重道;安身立命;以及青少年的個性、學識、心理、經驗、行為,等等。言語委婉,知識豐富。
《中國文化泛言》彙集了南懷瑾先生歷年來為自己的著作、他人的作品、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以及其他文翰,總計72篇。分為儒家、易經、道家、經義、禪宗、密宗、健身、歷史、其他等9大類,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精深的闡述。內容涉及:古代文獻;諸家學術;社會變遷;文史掌故;經世治學;為人之道;孔孟精髓;道藏珍蘊;易學源流;佛經大義;禪宗語錄;密教修行;兵法謀略;陰陽術數;瑜伽氣功;保健養生;詩詞歌賦;古文今譯;以及作者的行履交往,等等。文辭典雅,見識獨特。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24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以書香門第,幼承庭訓,泛覽舊學,又勤于習武。抗戰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爾後執教於當時的中央軍校及金陵大學。先生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閒暇,芒鞋竹杖,遍歷山川,訪求大德,遭逢奇人異士甚夥,轉益多師,皆助道行。曾閉關峨眉山大坪寺三載,絕頂風雪,覃思賾奧,遍窺佛藏。旋走康藏,謁密教高僧,于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均有精深研究。既離藏,轉赴昆明,初講學于雲南大學,後任教于四川大學。

名人/編輯推薦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7卷)》編輯推薦:璀璨國學,正知不絕,南師一脈,紹繼如縷。見地、修證、行愿,拈提精要,光耀千古,會通儒道釋,勤懇宣說,皆為眾人,日月行邁,傾心相伴,惠澤不竭,今當典藏。南懷瑾選集典藏版12卷,目前最全的南先生著作匯集,復旦大學出版社全新校訂,隆重推出。臺灣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授權,依臺灣老古文化最新版審讀校訂,南懷瑾思想體系的一次新的總匯,中國大陸最為精準的南氏作品集。
中國傳統文化千門萬戶,郁郁璨璨,而儒道釋為其綱要,先生會通三教,群機都攝,尤擅講論佛法,拈花一脈,紹流如緒,浩浩乎卮言日出,妙義宛然,等身著作,千言萬語,一一從智慧海中稱性流出,而皆為眾人講說,讀其書,想其人,山高水長,人所唱嘆。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12卷本與原《南懷瑾選集》10卷本的差別:
1.經臺灣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授權,增入《莊子諵譁》、《南懷瑾與彼得?圣吉》、《南懷瑾講演錄》、《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人生的起點與終站》五書(中國大陸獨家發行),與原十卷本合并,厘定為十二卷,重加校訂,善為裝幀,名之為典藏版以行世。
2.對典藏版的十二卷本逐字逐句進行重新審稿,首要的注意點即在書中的知識類問題上,眾所周知,復旦版十卷本中的絕大部分內容是南先生的演講或講課整理稿,興之所至,難免有所不夠準確之處,雖然經過臺灣老古同仁的細心訂正,但不可避免的仍需大量仔細的編校工作。
3.在臺灣老古的要求下,我們對復旦版和老古文化最新版的全部不同處,進行了逐一核對。這些不同處,是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有所取舍的,大概分為4種情況:(1)知識類不同,既有同一名詞在說法上的不同,也有復旦版對老古版某些概念進一步的說明,有些進一步的釋義工作,對大陸讀者來說,的確很有必要。(2)義理不同。(3)根據當時社會思想狀況,對書中尤其是宗教性內容作了刪改,這次據現狀作了一定的恢復。(4)主觀增刪,比如書中南先生帶領弟子學習佛法時的儀式性內容被刪去,其實影響了理解相關義理的完整性。以上四類情形這次均酌情予以恢復。
4.重新撰寫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出版緣起,并數易其稿,力圖在新形勢下,能盡量客觀地描述南先生的生平,以及我們所能窺見到的他的成就。
5.重新改定十二卷本每一種著作的出版說明,除了交代該著作的背景外,也準確地說明了該著作的最新版本情況。
6.出于市場角度考慮,對典藏版的版式統一進行了美化處理,封面亦重新設計。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出版緣起
南懷瑾先生(1918-2012),生于浙江溫州樂清縣,以書香門第,幼承庭訓,泛覽舊學,又勤于習武。抗戰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爾后執教于當時的中央軍校及金陵大學。先生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閑暇,芒鞋竹杖,遍歷山川,訪求大德,遭逢奇人異士甚夥,轉益多師,皆助道行。曾閉關峨眉山大坪寺三載,絕頂風雪,覃思賾奧,遍窺佛藏。旋走康藏,謁密教高僧,于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均有精深研究。既離藏,轉赴昆明,初講學于云南大學,后任教于四川大學。抗戰勝利后返鄉,不久歸隱杭州天竺和江西廬山,潛心治學。后至臺灣,受聘于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又傳學日本、美國和中美洲諸國。2006年創建太湖大學堂于江蘇吳江的太湖之濱,絳帳傳薪,弦歌不輟。
中國傳統文化千門萬戶,郁郁璨璨,而儒道釋為其綱要,先生會通三教,群機都攝,尤擅講論佛法,拈花一脈,紹流如緒,浩浩乎卮言日出,妙義宛然,等身著作,千言萬語,一一從智慧海中稱性流出,而皆為眾人講說,讀其書,想其人,山高水長,人所唱嘆。
復旦大學出版社于1990年梓行《論語別裁》,此先生文字首現于中國大陸,此后又有二十四種重要作品陸續推出,澤被讀者,甲于書業。2003年7月,經先生和原出版單位授權,復旦大學出版社將二十四種著述編成十卷,精裝刊印,風行宇內。
癸巳之春,中國大陸有先生其人其書已二十余載,經臺灣老古文化獨家授權,《南懷瑾選集》體量擴容為12卷。復旦大學出版社精心審讀校對,善為裝幀,名之為《南懷瑾選集》典藏版以行世。又排印《論語別裁》線裝限量本,古雅可寶,貢獻書林。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各卷收錄情況如下:
第一卷:《論語別裁》
第二卷:《老子他說》、《孟子旁通》
第三卷:《莊子諵譁》
第四卷:《易經雜說》、《易經系傳別講》
第五卷:《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第六卷:《禪海蠡測》、《禪話》、《中國佛教發展史略》、《中國道教發展史略》
第七卷:《歷史的經驗》、《亦新亦舊的一代》、《中國文化泛言》
第八卷:《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的濟世觀》、《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金剛經說什么》、《楞嚴大義今釋》
第十卷:《圓覺經略說》、《定慧初修》、《楞伽大義今釋》
第十一卷:《原本大學微言》
第十二卷:《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圣吉》、《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復旦大學出版社 謹識

目次

《歷史的經驗》:
上編
話題
神謀鬼謀
春秋多權謀
正反相生(《長短經》——反經)
古今無定法
仁愛的流弊
仗義的流弊
信陵君的故事
講禮的流弊
郭嘉論袁紹與曹操
樂樂的流弊
名器的流弊
重法制的流弊
刑賞的流弊
學識的流弊
盜竊死人以自豪
福利社會的事
孟子講故事
楚靈王的故事
尚賢的流弊
薑太公論派系問題
不能善用所長的五反
薑太公論三明
專權與嫉妒
文武兼資論
人與牛的故事
匡衡論政風
更上一層樓的道理
京房的故事
莊子的著作權被盜
田成子竊齊的故事
晏子論權
聖盜同源
蘇秦的歷史時代
遠見抵不住現實的短視
蘇秦受到反教育
藥不對症的言論
人情千古重多金
雛燕初飛
反復波瀾的人世
人才與時代歷史
牽涉到商鞅
外才與內用
張儀的故事
刺激的教育
山梁雌雉時哉!時哉!
引用歷史的經驗
長短縱橫
人臣之道
六種正臣的典範
恕臣之道
反派臣道的型態
防邪之道
忠奸之辨
下編
前記
素書六章
太公兵法
陰符經(〔漢〕張良等注)
附錄一
張良傳
附錄二
《素書》原序
附錄三
太公《陰符經》述要

《亦新亦舊的一代》:
一、變遷的時代與不滿的心理
二、西方文化的影響
三、大時代的小故事
四、美國文化帶來的迷惘
五、望子成龍
六、孝和愛
七、舊八股和新八股
八、從處變自強說起
九、六十年來教育的變和惑
十、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與教育
十一、新舊教育的變革
十二、值得反省的代差與教育
十三、教育與文化的中空
十四、尊師重道
十五、武俠小說與社會心理教育
十六、老文學和新文藝
十七、人性與人欲

《中國文化泛言》:
儒家之部
《孔學新語》自序
《孔學新語》發凡
《論語別裁》前言
《論語別裁》再版記言
《孟子旁通》前言
印行《二顧全書》前記
易經之部
《周易今注今譯》敘言
《周易今注今譯》再校後記
《易經數理科學新解》序言
《周易尚氏學》前言
《讀易諸記》序
閻著《易經的圖與卦》序
《太乙數統宗大全》序
朱文光著《易經象數的理論與應用》代序
附:邵康節的歷史哲學
《未來預知術》出書記
道家之部
推介中國傳統文化主流之一《道藏》緣啟
《略論中國醫藥學術與道家之關係》序
《歷史的經驗》(一)前言
《歷史的經驗》(二)前記
《正統謀略學彙編初輯》前言
毛宗崗批《三國演義》前介
經義之部
《楞嚴大義今釋》敘言
附一:楞嚴法要串珠
附二:五陰解脫次第法要
《楞嚴大義今釋》後記
《楞伽大義今釋》自敘
《〈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自話
為《金剛》《楞伽》《楞嚴》三經重印首語
《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序
《佛學原理通釋》序
為向子平印《敦煌大藏經》言
禪宗之部
《禪海蠡測》初版自序
《禪海蠡測》再版自序
附:《禪海蠡測》剩語
《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問題》引言
景印《雍正禦選語錄》暨《心燈錄》序
重印足本《憨山大師年譜疏證》前言
《禪與道概論》前言
附:宋明理學與禪宗
《禪話》序
《龐居士語錄》與龐公的禪(代序)
荷蘭文《初譯禪宗馬祖語錄》記言譯作的經過
序焦金堂先生《一日一禪詩》
《大乘學舍常課》初序
為周勳男敘《印普庵禪師咒及記傳》
密宗之部
《密宗六成就法》前敘
《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前敘
密宗《恒河大手印》《椎擊三要訣》合刊序
影印《大乘要道密集》跋
西藏密宗藝術新論
健身之部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前言
《易筋經》敘
葛武蓕先生著《氣功之理論方法與效力》序
謝譯《印度瑜伽健身術》序
《印度軍荼利瑜伽術》前言
《少林寺與少林拳棒闡宗》前介辭
歷史之部
《武聖關壯繆遺跡圖志》序
陳光棣教授與《泛論中美外交關係》一書
陳著《孫子兵法白話解》序
黃著《中國近代思想變遷史》前言
其他
《人文世界》雜誌創刊詞
東西精華協會宗旨簡介
與哈門教授談全球性前提計劃
《南氏族姓考存》前敘
附:樂清縣南宅殿后石照屏乩筆題獅子踏球圖
《複翁吟草選集》前記
重印《複翁詩集》贅言
《日本感事篇》序
致答日本朋友的一封公開信
跋蕭著《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
景印《地理天機會元》序
……

書摘/試閱



另一個歷史故事:
漢武時,河間獻王來朝,造次必于仁義。武帝色然難之,謂日: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王其勉之。王知其意,歸即縱酒。
漢武帝的時候,封在河間的獻王,自然也是劉邦的子孫,來朝見漢武帝,穿的衣服很規矩,每一個進退動作,都很得體,很有禮貌,處處都合乎行仁由義的規矩,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莊重威嚴的樣子來。漢武帝見了他以后,態度臉色都變得很難看,心里有所疑慮妒忌的味道,于是對河間獻王說,湯武當年起來革命,不過是七十里大的地方開始的,文王開始時候的轄區也不過一百里方圓,而你現在管的地方,比他們的幅員還更廣大,你好好地干吧。漢武帝這幾句話,太嚴重了,意思是說,你努力吧,像你這樣做法,有一天造起反來,一定可以推翻我了,至少將來我死了,也可以打垮我的兒子,由你來當這個皇帝了。我們從這類歷史上看來,人類也很可憐,父兄叔侄之間,往往為了權力利害的相爭而相殺。以哲學的觀點去看人性,人性實在是毫無價值的,骨肉之間感情非常好的,往往出在貧窮的家庭。一到有富貴權力的沖突,兄弟、姊妹、父子之間都發生問題,古今中外都是如此。這在一個哲學家看來,人實在太可怕了,真是六親不認,比禽獸還不如,沒有道理,這就叫做人,人這種動物又有什么意思?由此可見漢武帝的“王其勉之”這句話心理的反映。
河間獻王聽了漢武帝這句話,懂得他話里的意思,回去以后,就故意吊兒郎當,一天到晚喝酒,聽歌跳舞,表示沒有野心,以行動告訴漢武帝,你可以放心了。
由是言之,夫仁義兼濟,必有分乃可。故尸子日:君臣父子,上下長幼,貴賤親疏,皆得其分日理。愛得分日仁,施得分日義,慮得分日智,動得分日適,言得分日信,皆得分而后為成人。由是言之,跖徒之仁義非其分矣。
由子路和河間獻王這種歷史故事來說,要實施仁義愛人,普遍的幫忙別人,愛部下愛團體,也還要知道自己的本分,超出了本分不行。孔子把子路的飯倒了,就是子路的行為超出了本分。孔子這樣做,也是對子路無比的慈愛,是愛護學生如自己的兒子一樣,因為子路這樣一做,他會大得人心,但必然會引起的嫉妒,就非把子路害了不可,這就是教子路不要超過了本分,做人做事就如此之難。所以尸子(尸佼)里就提到,做人的道理,要守本分,這是我們的老話,現在大多數年輕人是不會深入去體會的。什么是本分?做領袖的,做父親的,做干部的,做兒子的,上下長幼、貴賤親疏之間,都要守本分,恰到好處。譬如貧窮了,穿衣服就穿得樸素,就是窮人的樣子,不可擺闊;有錢的人也不必裝窮,所以仁愛要得分,施舍要得分,仗義疏財也要得分,智慧的行為也要得分,講話也要得分,信也要得分,總而言之,做人做事,要曉得自己的本分,要曉得適可而止,這才算成熟了,否則就是幼稚。由這個道理看起來,雖然上面所說的強盜也講仁義道德,所謂“盜亦有道”,可是在做人的基礎原則上,他是錯誤的。
這是中國文化,為西方所沒有的,到今天為止,不論歐洲或美國,還沒有這個文化,專講做人做事要守本分的“哲學”,能夠達到如此深刻的,這些地方就是中國文化的可貴之處。
由是言之,夫仁義禮樂,名法刑賞,忠孝賢智之道,文武明察之端,無隱于人,而常存于代,非自昭于堯湯之時,非故逃于桀紂之朝,用得其道則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76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