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優惠價
:87 折 15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藝術學書系:中國古代“詩畫一律”論》共分為六章,主要內容包括:“詩畫一律”的內涵.“詩畫一律”的完成——詩向畫的靠攏、“詩畫一律”的完成——畫向詩的靠攏、“詩畫一律”的核心、“詩畫一律”的限度、“詩畫一律”論的當代啟示等內容,十分豐富。
作者簡介
王韶華,女,1970年生。文學博士、博士後。先後於2000年、2002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2002年至今分別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任教,任文藝學、藝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文論、古典藝術與美學,並以藝術關係的研究為特色。近年來出版專著《元代題畫詩研究》、發表古典藝術美學方向學術論文近30篇。王韶華,女,1970年生。文學博士、博士後。先後於2000年、2002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2002年至今分別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任教,任文藝學、藝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文論、古典藝術與美學,並以藝術關係的研究為特色。近年來出版專著《元代題畫詩研究》、發表古典藝術美學方向學術論文近30篇。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詩畫一律"論》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詩畫一律”的內涵
第一節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第二節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第三節 寓目成詩妙想成畫
第二章 “詩畫一律”的完成——詩向畫的靠攏
第一節 山水田園詩歌的興起
第二節 情景交融論的興起
第三節 詩歌對淡靜之境的追求
第三章 “詩畫一律”的完成——畫向詩的靠攏
第一節 逸格的價值
第二節 王維的地位
第三節 畫者文之極也
第四章 “詩畫一律”的核心
第一節 “理”與“隋”——宋代詩畫本質論
第二節 “法”與“無法”——宋代詩畫創作論
第三節 “平淡邃美”與“翡翠鯨魚”——宋代詩畫風格論
第四節 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的交融——“詩畫一律”的核心
第五章 “詩畫一律”的限度
第一節 詩畫異律:神韻詩的弊端
第二節 詩畫異律:文入畫的末流
第三節 異律求和:題畫詩的意義
第四節 異律求和:山水花鳥畫的內蘊
第六章 “詩畫一律”論的當代啟示
第一節 當代審美文化的構建基礎
第二節 “詩畫一律”論的踐行者——文人畫
第三節 “詩畫一律”論對當代繪畫的啟示
參考書目
後記
第一章 “詩畫一律”的內涵
第一節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第二節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第三節 寓目成詩妙想成畫
第二章 “詩畫一律”的完成——詩向畫的靠攏
第一節 山水田園詩歌的興起
第二節 情景交融論的興起
第三節 詩歌對淡靜之境的追求
第三章 “詩畫一律”的完成——畫向詩的靠攏
第一節 逸格的價值
第二節 王維的地位
第三節 畫者文之極也
第四章 “詩畫一律”的核心
第一節 “理”與“隋”——宋代詩畫本質論
第二節 “法”與“無法”——宋代詩畫創作論
第三節 “平淡邃美”與“翡翠鯨魚”——宋代詩畫風格論
第四節 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的交融——“詩畫一律”的核心
第五章 “詩畫一律”的限度
第一節 詩畫異律:神韻詩的弊端
第二節 詩畫異律:文入畫的末流
第三節 異律求和:題畫詩的意義
第四節 異律求和:山水花鳥畫的內蘊
第六章 “詩畫一律”論的當代啟示
第一節 當代審美文化的構建基礎
第二節 “詩畫一律”論的踐行者——文人畫
第三節 “詩畫一律”論對當代繪畫的啟示
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試閱
因此,同樣的山水“以林泉之心臨之則價高,以驕侈之目臨之則價低。”由此延伸出畫山水者當以造山水之本意為根本。其本意即在山水非僅“可行可望”之為得,可居可游之佳處,方為“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因為“林泉之志,煙霞之伴侶,夢寐在焉,耳目斷絕”。而作畫觀畫“不下堂筵,坐窮泉壑”,快人心,獲人心,山水畫才能為人所珍視。以此意為本,畫山水之前,自當高其志,潔其行,這正是《林泉高致》一書創作的一個基本立論點。由此而作的畫自然“寫貌物情,攄發人思”,充滿了詩意。故郭思對“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語甚為賞譽,并為其師法。作畫便十分重視畫前的思慮澄清, “不敢以輕心挑之”,“不敢以慢心忽之”,即“靜居燕坐,明窗凈幾,一炷爐香,萬慮消沉。”佳句好意、幽情美趣借之而生,畫之“主意”已定,“境界已熟”,“心乎已應”,則縱橫中度,左右逢源。故即使郭熙作畫,亦有“動經一二十日不向”之時,又有“乘興得意而作”之時。這非如世人“率意觸情,草草便得。”其差別在于“主意”的有無。
值得注意的是,郭熙為域院中人。院體畫與文人畫最大的區別在于有無主體的思致。而郭熙于理論中明確畫意的重要地位,于創作中勤于實踐,并獲得了蘇軾等文人的贊賞(見第一章),這本身已經很好地說明了畫意對畫院畫家的影響。宋代畫院以詩句取試畫工、畫家,尤其南宋畫院畫家多于筆墨中寄寓主體的情感,也證明了畫意在院畫中的覺醒。而畫院內外的交流又促進了畫院畫家對畫意的接受。郭熙正是文人畫與院畫交融的代表。
至米芾,雖鑒畫亦據理,即“各執一物,理自不同”(《畫史》),但較之郭熙、郭思更加強調“意”、“趣”之價值。《畫史》評嗣濮王琮漢作蘆雁有“佳思”,并為此題詩;宗室令穰大年作小軸“有江湖意”;武岳學吳有“大意”;章友直善畫龜蛇“亦有意”;蘇軾作枯木枝干虬屈無端,石皴奇怪無端,“如其胸中盤郁也”;陳常以飛白筆作樹石,有“清逸意”。對李成、董源的對比,更能見出對“意”的重視。“李成淡墨如夢霧中,石如云動,多巧少真意……董源峰頂不工,絕澗危徑,幽壑荒迥,率多真意”。縱覽米芾《畫史》,米芾極推崇董、巨之畫,而發“無李論”,或謂李成“俗氣”。可以看出,“真意”之有無是其推貶的一個最主要標準。李成“多巧”,故俗。此處用“真意”而非“生意”,亦可見董源畫中主體之真情真思的介人,以及此種介入過程的自然而然、不加雕飾。在另一處評董源以“平淡天真多……峰巒出沒,云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由“天真”而得的“真意”,較之郭思由萬慮消沉、解衣般礴而得的“畫意”,來得更為直率。或者毋寧說是兩種創作方式的不同。但恰是這種不同,更反襯了主體之情思于畫作的統帥作用。由此引發了米芾畫論中極為普遍而郭論中卻鮮見的美學范疇——趣。與詩論中“趣”含義相一致,米芾論說中的“趣”亦指由個人情趣、情興參與而至的與眾不同的美學風格,更多具有濃厚個性色彩的趣味之義。 “反常合道謂之趣”,于畫理中一樣應用。米芾常以“趣”論畫。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