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課程觀的轉向與教育改革》由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書摘/試閱
第四,同情興趣——在人際交往中產生的興趣。應相應地設置本國語、外國語(古典語與現代語)學科,以培養有愛、諒解精神。
第五,社會興趣——在人際交往中建立廣泛聯系的興趣。應相應地設置公民、歷史、政治、法律等學科,以培養群體合作精神。
第六,宗教興趣——認識人與神的關系興趣。應相應地設置神學。
赫爾巴特還根據“統覺”心理學說,認為教學是一個完全統一的過程,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赫爾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學法對于規范教師教學,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掌握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四段教學法對后世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有人甚至把它稱作教學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赫爾巴特的學生戚勒和賴因繼承了赫爾巴特的思想,除了廣為熟知的把四段教學法改造為準備、提示、聯想、概括和運用五段教學法外,戚勒和賴因也繼承了赫爾巴特學科中心課程思想并使之在國民學校中具體化、操作化。戚勒把學生所學的學科分為三個系列:
第一系列——歷史、文學、宗教及自然學科。
第二系列——語言、數學。
第三系列——地理、體操、技能、唱歌。
賴因的課程體系則較為復雜,他把人的生活分為人類生活和自然生活兩大類型,與這兩種生活相對應的分別是歷史·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學科,歷史·人文學科包括情操教學、技能教學和語言教學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又統攝著不同的課程,情操教學包括圣經史·教會史、世俗史、文學等課程,技能教學包括圖畫、唱歌、模型制作、體操游戲等課程,語言教學包括母語和外國語等課程。自然科學學科則包括地理、自然科學、數學等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