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藝術靈性生成》從人類生命原型信息形式感應與大腦原型形式觀照互動同構的藝術靈性生成系統,提出人在生命運化過程,從史前發癱至今的心象感應本能原型形式自發,古代藝術形式感覺自覺,生成現代藝術個性形式返本獨化的靈性本質豐富性。
名人/編輯推薦
《藝術靈性生成》從人生過程中的樂象、視象會通心靈互動相生、通觀自返的時空關系,論證藝術感覺先覺與相應聯覺的靈感貫通。真正的藝術家惟有心象生機形式通觀徹照,保持大腦感應機能與生命靈性整一形態運化共通,致虛擬化信息時代靈性被虛擬的人復活原型直觀本能,使更多的藝術家在藝術形式外化過程,主動開啟靈感,即時直見本體內外形真本化,藝術靈性創造活力光彩四溢。
目次
自序第一章 虛擬化信息時代的靈性危機第二章 心象信息感應與藝術直覺覺醒一、心象原型本相與生命形式本能共通二、心象直觀和諧相生的古典藝術形式第三章 心象知覺內聚外衍一、為人生靈性“太和”的意象形式二、意象情感形式的原型靈性貫通第四章 宗教精神常性與藝術靈性昇華一、基督教藝術神性靜觀二、道化樸真有、無玄觀三、佛性真如心智觀照第五章 現代藝術知覺返本獨化一、個性感覺印象形式再現二、生命情感形式返本表現三、藝術想像形式橫變縱化第六章 當代藝術靈性有機生成一、心象靈感形式內外通觀二、充滿生機律動的心象形式直觀三、心象形式空間信息激活
書摘/試閱
佛教在漢代初傳人中國之時,高僧為弘揚佛法在異地生根,隨緣吸納道家自然本真及儒學里仁中正,以佛性覺悟感化傳統文人士大夫的心靈智性。因此,佛事修習由于對社會人生意志、德性的安定作用,同時,也得到封建帝王傾情推動。如晉代諸帝王均信仰佛理,南朝梁武帝崇尚佛修,自甘舍身于佛事。在社會各階層共同參與之下,一時江南山水之間,佛教寺院遍布,城鄉重鎮佛塔高聳入云,規模遠超后來唐代詩人杜牧(803—852)所描繪煙雨中的佛寺詩境。修佛成為社會士風民情最顯明的文化活動標志;北魏帝王優渥禪僧,重視禪觀,在北方山川廣造石窟寺院。各地光輝燦爛的佛像雕刻,佛教繪畫,通過信眾“觀佛”所產生的佛性形式心悟智觀,助生以禪宗靈性自悟為特色的佛教中國化及個人靈性知覺形式語言的外衍。
唐朝統一中國之后,佛、道、儒三教在競爭中相激相生。各宗教融匯成生命原型情感、意志與精神靈性為一的本質合力。尤其是中國禪宗,以禪定融大小乘佛法心性、心源及儒、道智要,在唐代由自心感覺觀照的內外溝通,實現達緣知性、志清氣正、理通道明的生命本體靈性感覺活力,助發封建社會物質、文化循原型意象“象化”形式外衍,進入盛世繁榮。佛教在原道象性形式心化傾向,已發展成唐代統治者、文人、士大夫及眾生慧命自修、自度達道的社會生活方式。佛家的圣跡禪院,成為當時中國及東亞、南亞各地弘揚佛教精神信仰的文化中心。在著名石窟寺院內外,佛塔林立,佛雕與佛畫相映風動。每逢佛事,遠近信眾五體投地而來,朝佛進香的隊伍絡繹不斷于途。佛寺上下,鐘鼓回響,經聲佛號蕩漾不絕。佛殿內,燈火通明,香煙繚繞,莊嚴、神圣的佛教精神信息場性,強烈地撞擊著人的身心。
自魏晉玄學發揚老子“常無,欲以觀其妙”等玄悟真觀哲理與佛學大乘本空,慧眼智觀互動合一。到唐宋,文人、士大夫或僧或居士,漸成“自心是佛”“法眼”直透見“自性”心化的中國“禪風”。佛教傳入之后的中華文化精英,幾乎罕見不為佛理宏綱、心性知覺自悟所動者。在歷代思想家、大學家中,從晉宋時期的謝靈運、陶淵明,唐代的柳宗元、王維、白居易,宋代的蘇軾,明代的朱熹、李贄等,皆有緣深涉佛禪。佛教般若學借助玄學、儒學生化,融注于整個中華傳統文脈。甚至像歐陽修、周敦頤等曾力主排佛的大儒,晚年都認同佛理,或直接成為禪門居士,或援佛入儒。儒家學者從“仁學”與佛學質同而認為“孔釋一也”。如劉勰一生曾長期與南朝梁高僧僧佑(445—518)結友,其藝術理論名著《文心雕龍》即明顯借助佛性智觀照,開悟心性知覺,促使藝術家實現自性審美感覺觀照,畢顯中華傳統藝術活動智慧“自觀”原型靈性形式之華采。
印度佛教“以心為宗”的“心法”法化宗旨,明示“三界唯心”的心靈感應直悟能力。心生真如本相感覺無死相,慧覺觀照不執定相定法。佛祖傳法不語,顯“正眼法藏”,用心性智觀直入佛法底源。其“禪觀”途徑,即人在進入清心“觀佛”的真如境界,顯現自心智性內觀本相自在圓通。如《楞伽經》所載“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無門”依照心悟直入原型真如世界,心觀透識佛像所攜帶的光明信息與自性智觀象性形式為一。《坐禪三昧經》說人初行念佛“將至佛像前,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令意不轉……心不散后。是時,得心眼見佛像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如是心住佛性光明無量,漸成佛性真如常性形式自覺觀照。“佛觀”無我達觀妙化,生成人“明心見性”(《金剛經》)智l生本真觀照的覺悟,促進佛教活動世俗化。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