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優惠價
:87 折 16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佛教從創立開始,就是以一種爭取根本平等的宗教而出現在人類歷史上。佛教平等觀是佛教根本教義之一,也是佛教倫理的倫理原則之一。《佛學大辭典》解釋為“無高下淺深等之別日平等”,也即是說佛教的平等意指“無差別”,因而這種平等最具徹底性和最廣泛的涵蓋性,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人與人的平等、眾生平等、眾生與佛的平等、眾生與無情的平等等方面。
佛教平等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容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色。原始佛教時期,主要表現為“四姓平等”、“一切眾生悉皆平等”,到大乘般若學階段,主要表現為強調“性相平等”、“怨親平等”,再到中觀學派時,平等觀主要表現為“不二平等”;佛教傳人中國后,隨著佛教中國化的完成,中國佛教各宗的平等觀主要在佛性思想中體現出來,將不二平等發展到極致,表現出“圓融無礙”的平等境界。
《倫理視閾下的佛教平等觀》從緣起論、性空論、佛性論、業力果報論四方面對佛教平等觀的合理性進行了論證。佛教平等觀最根本的理論前提是“緣起論”,空論是其本體論依據;佛性論是其心性論依據;業力因果論是其現象論依據。
佛教平等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容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色。原始佛教時期,主要表現為“四姓平等”、“一切眾生悉皆平等”,到大乘般若學階段,主要表現為強調“性相平等”、“怨親平等”,再到中觀學派時,平等觀主要表現為“不二平等”;佛教傳人中國后,隨著佛教中國化的完成,中國佛教各宗的平等觀主要在佛性思想中體現出來,將不二平等發展到極致,表現出“圓融無礙”的平等境界。
《倫理視閾下的佛教平等觀》從緣起論、性空論、佛性論、業力果報論四方面對佛教平等觀的合理性進行了論證。佛教平等觀最根本的理論前提是“緣起論”,空論是其本體論依據;佛性論是其心性論依據;業力因果論是其現象論依據。
作者簡介
歐順軍,1965年生,湖南寧鄉人,哲學博士。本科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現任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人學、佛教倫理。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佛教平等觀要義
第一節 佛教平等觀的含義
一、平等:一個備受關注的永恒話題
二、佛教平等觀的基本內容及特點
第二節 佛教平等觀的歷史形態
一、佛教的演變發展概況
二、原始佛教的平等觀:“一切眾生悉皆平等”“四姓平等”
三、大乘般若學的平等觀:“性相平等”“怨親平等”
四、大乘中觀學派的平等觀:“不二平等”
五、中國佛教各宗的平等觀:“佛性平等”“心佛平等”
第二章 佛教平等觀的論證
第一節 緣起論:佛教學說的最高原理
一、佛教緣起論的基本觀點
二、緣起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 空論:佛教平等觀的本體論依據
一、空論的基本觀點
二、空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三節 佛性論:佛教平等觀的心性論依據
一、佛性論及其演變
二、佛性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四節 業力果報論:佛教平等觀的現象論依據
一、業力果報論的基本觀點
二、業力果報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三章 佛教平等觀的踐行
第一節 佛教倫理的基本精神
第二節 佛教平等觀在自我身心關系中的體現
一、透過“性相平等”識得“無我”
二、“果報平等”故“人身難得”
第三節 平等觀在人與人(社會)關系中的貫徹
一、“自他不二”故“自利利他”
二、“凡圣不二”故“人圓佛成”
第四節 平等觀在人與自然關系中的運用
一、“依正不二”建設生態“凈土”
二、“眾生平等”故應“惜生護生
第四章 佛教平等觀的特性
第一節 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統
一、佛教平等觀既具世俗性又具超越性
二、諸多平等命題本身直接體現出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統
第二節 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統
一、實現平等終極目標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統
二、業力果報平等內蘊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統
第三節 生命觀、自然觀和理想價值觀的統
一、佛教平等觀的生命觀
二、佛教平等觀的自然觀
三、佛教平等觀的理想價值觀
第五章 佛教平等觀的現世倫理價值
第一節 佛教平等觀關于自我身心關系的倫理啟示
一、佛教平等觀關于自我身心關系的主要觀點
二、佛教平等觀關于自我身心關系的倫理啟示
第二節 佛教平等觀關于人我關系的倫理啟示
一、佛教平等觀在人我關系問題上的主要觀點
二、佛教平等觀關于人我關系的倫理啟示
第三節 佛教平等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啟示
一、佛教平等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主要觀點
二、佛教平等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啟示
結語 對待佛教平等觀的應有態度及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一章 佛教平等觀要義
第一節 佛教平等觀的含義
一、平等:一個備受關注的永恒話題
二、佛教平等觀的基本內容及特點
第二節 佛教平等觀的歷史形態
一、佛教的演變發展概況
二、原始佛教的平等觀:“一切眾生悉皆平等”“四姓平等”
三、大乘般若學的平等觀:“性相平等”“怨親平等”
四、大乘中觀學派的平等觀:“不二平等”
五、中國佛教各宗的平等觀:“佛性平等”“心佛平等”
第二章 佛教平等觀的論證
第一節 緣起論:佛教學說的最高原理
一、佛教緣起論的基本觀點
二、緣起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 空論:佛教平等觀的本體論依據
一、空論的基本觀點
二、空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三節 佛性論:佛教平等觀的心性論依據
一、佛性論及其演變
二、佛性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四節 業力果報論:佛教平等觀的現象論依據
一、業力果報論的基本觀點
二、業力果報論對佛教平等觀的理論意義
第三章 佛教平等觀的踐行
第一節 佛教倫理的基本精神
第二節 佛教平等觀在自我身心關系中的體現
一、透過“性相平等”識得“無我”
二、“果報平等”故“人身難得”
第三節 平等觀在人與人(社會)關系中的貫徹
一、“自他不二”故“自利利他”
二、“凡圣不二”故“人圓佛成”
第四節 平等觀在人與自然關系中的運用
一、“依正不二”建設生態“凈土”
二、“眾生平等”故應“惜生護生
第四章 佛教平等觀的特性
第一節 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統
一、佛教平等觀既具世俗性又具超越性
二、諸多平等命題本身直接體現出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統
第二節 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統
一、實現平等終極目標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統
二、業力果報平等內蘊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統
第三節 生命觀、自然觀和理想價值觀的統
一、佛教平等觀的生命觀
二、佛教平等觀的自然觀
三、佛教平等觀的理想價值觀
第五章 佛教平等觀的現世倫理價值
第一節 佛教平等觀關于自我身心關系的倫理啟示
一、佛教平等觀關于自我身心關系的主要觀點
二、佛教平等觀關于自我身心關系的倫理啟示
第二節 佛教平等觀關于人我關系的倫理啟示
一、佛教平等觀在人我關系問題上的主要觀點
二、佛教平等觀關于人我關系的倫理啟示
第三節 佛教平等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啟示
一、佛教平等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主要觀點
二、佛教平等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啟示
結語 對待佛教平等觀的應有態度及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凡圣不二”要求在進入圣境后要跳出圣境,不被圣境所束縛,而要以平等不二的心境去對待凡夫、凡境和圣者、圣境,以不舍眾生的精神返回眾生之間去救度眾生。應該像釋迦牟尼、觀世音、維摩詰、地藏菩薩等一樣,為眾生的疾苦而努力奮斗。
特別是中國佛教始終把世法看作出世法不可分離的另一面,即所謂“真不離俗”。正如六祖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印度佛教中小乘的各個部派,其間有部的毗曇學與經部相關的俱舍學都曾引起過不少大師的重視;印度的大乘佛教,有講因緣性空的中觀,有講萬法唯心的唯識,都沒能在中國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這是因為在中國,從孔孟以來的思想都要以人世為重心,這樣的理論興趣影響到中國社會主要關心的是人和人的現世需要。因而觀音普賢代表的菩薩道成為中國佛教徒的理想,菩薩道強調上求下化,度盡一切眾生的利他的目標,是一種積極的人世的解脫之道。
中國佛教自禪宗形成以后,人世與出世的界限已經被打破或者被抹殺,佛教僧人對于社會的關懷已經是出家人的本分事,因而,像大慧宗杲這樣的禪僧會理直氣壯地鼓吹反金斗爭的愛國主義,明末習禪的士大夫能在政治抵抗失敗后,在佛教中找到最后的藏身之地。
在大多數大乘佛教派別或信徒看來,解脫境界(涅)與“世間”不是絕對分離的,它們是“無分別”的。如中觀派的主要典籍《中論》中就明確說:“涅架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亦無少分別。”達到解脫并不是離開“世間”而去追求另一不同的境界。大乘佛教徒要“即世間即涅粲”。菩薩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間”之外,而是在“世間”救度眾生。為了救度眾生,菩薩或佛什么都能舍棄。也就是說,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就一定要慈悲利他。僅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并不能真正達到涅。
中國佛教史上的僧肇和竺道生等人都是在精通般若空義的同時,用這種“空”的學說去融會貫通涅架佛性“有”的理論,從而為禪宗的解脫修行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尤其是僧肇以精通般若學著稱,曾被鳩摩羅什譽為“秦人解空第一者”,他的思想體系就是圍繞般若之“空”建立起來的。他熟練地運用“非……非……”這種不落兩邊的否定方法來“破邪顯正”,把中觀學的基本理論概括為“不真空”的命題,即認為“非無物也,物非真物”,不真故空,不真即空。
……
特別是中國佛教始終把世法看作出世法不可分離的另一面,即所謂“真不離俗”。正如六祖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印度佛教中小乘的各個部派,其間有部的毗曇學與經部相關的俱舍學都曾引起過不少大師的重視;印度的大乘佛教,有講因緣性空的中觀,有講萬法唯心的唯識,都沒能在中國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這是因為在中國,從孔孟以來的思想都要以人世為重心,這樣的理論興趣影響到中國社會主要關心的是人和人的現世需要。因而觀音普賢代表的菩薩道成為中國佛教徒的理想,菩薩道強調上求下化,度盡一切眾生的利他的目標,是一種積極的人世的解脫之道。
中國佛教自禪宗形成以后,人世與出世的界限已經被打破或者被抹殺,佛教僧人對于社會的關懷已經是出家人的本分事,因而,像大慧宗杲這樣的禪僧會理直氣壯地鼓吹反金斗爭的愛國主義,明末習禪的士大夫能在政治抵抗失敗后,在佛教中找到最后的藏身之地。
在大多數大乘佛教派別或信徒看來,解脫境界(涅)與“世間”不是絕對分離的,它們是“無分別”的。如中觀派的主要典籍《中論》中就明確說:“涅架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亦無少分別。”達到解脫并不是離開“世間”而去追求另一不同的境界。大乘佛教徒要“即世間即涅粲”。菩薩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間”之外,而是在“世間”救度眾生。為了救度眾生,菩薩或佛什么都能舍棄。也就是說,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就一定要慈悲利他。僅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并不能真正達到涅。
中國佛教史上的僧肇和竺道生等人都是在精通般若空義的同時,用這種“空”的學說去融會貫通涅架佛性“有”的理論,從而為禪宗的解脫修行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尤其是僧肇以精通般若學著稱,曾被鳩摩羅什譽為“秦人解空第一者”,他的思想體系就是圍繞般若之“空”建立起來的。他熟練地運用“非……非……”這種不落兩邊的否定方法來“破邪顯正”,把中觀學的基本理論概括為“不真空”的命題,即認為“非無物也,物非真物”,不真故空,不真即空。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