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藝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普通高等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規劃教材
ISBN13:9787562938422
出版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林宗壽
出版日:2012/12/01
裝訂/頁數:平裝/284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普通高等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規劃教材:水泥工藝學》系統地闡述了硅酸鹽水泥的生產方法、礦物組成、原料配料、熟料燒成、生產工藝過程及主要設備、水泥水化硬化的基本理論,對水泥品種和水泥的應用及水泥應用中常見的問題也作了較詳細的敘述。《普通高等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規劃教材:水泥工藝學》采用最新頒頒了的國家標準,體現了近年來在水泥工藝、水泥水化研究、水泥品種開發等方面的新成果。
作者簡介
林宗壽,福建福鼎人,1957年生,1981年12月畢業于同濟大學,1985年6月武漢工業大學研究生畢業,1990年從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進修回國。現任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武漢億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主要從事水泥化學及工藝過程研究。共獲得專處29項、計算機軟件版權5項;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教材一部;編著《水泥十萬個為什么》一套共計十卷;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一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及國家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名人/編輯推薦
《普通高等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規劃教材:水泥工藝學》可作為高等學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或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方向)本科教學用書,也可供從事水泥生產、科研、設計、廠礦的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次
1 緒論
1.1水泥的定義、分類及命名
1.2水泥的起源與發明
1.2.1膠凝材料的發展及演變
1.2.2水泥的發明
1.2.3世界水泥工業簡史及發展趨勢
1.2.4 中國水泥工業概況
1.2.5、水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1.2.6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2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組成
2.1熟料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
2.1.1 化學成分
2.1.2礦物組成
2.2熟料的率值
2.2.1石灰飽和系數
2.2.2硅率
2.2.3 鋁率
2.3熟料礦物組成計算與換算
2.3.1石灰飽和系數法
2.3.2鮑格(Bogue R.H.)法
2.3.3 熟料真實礦物組成與計算礦物組成的差異
習題
3硅酸鹽水泥的原料及生料配料
3.1水泥原料
3.1.1 鈣質原料
3.1.2硅鋁質原料
3.1.3校正原料
3.1.4原料中各元素的要求
3.1.5燃料
3.2水泥生料的易燒性
3.3熟料組成設計
3.3.1 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
3.3.2 原料品質
3.3.3燃料品質
3.3.4生料細度和均勻性
3.3.5窯型與規格
3.4生料配比計算
3.4.1 基本概念
3.4.2 配料計算
習題
4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煅燒
4.1干燥與脫水
4.1.1 干燥
4.1.2黏土礦物脫水
4.2碳酸鹽分解
4.2.1碳酸鹽分解反應的特點
4.2.2碳酸鈣的分解過程
4.2.3影響碳酸鈣分解反應的因素
4.3 同相反應
4.3.1反應過程
4.3.2影響固相反應的主要因素
4.4熟料的燒結
4.4.1最低共熔溫度
4.4.2 液相量
4.4.3液相黏度
4.4.4液相的表面張力
4.4.5氧化鈣溶解于熟料液相的速率
4.4.6反應物存在的狀態
4.5熟料的冷卻
4.6其他組分的作用
4.6.1 氟化鈣
4.6.2硫化物
4.6.3 螢石、石膏復合礦化劑
4.6.4堿
4.6.5氧化鎂
4.6.6氧化磷
4.6.7氧化鈦
4.7熟料熱耗
4.7.1熟料的理論熱耗
4.7.2影響熟料熱耗的因素
習題
……
5硅酸鹽水泥的制成與標準
6水泥生產工藝過程與設備
7硅酸鹽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8硅酸鹽水泥的性能
9特種水泥
附錄
參考文獻
1.1水泥的定義、分類及命名
1.2水泥的起源與發明
1.2.1膠凝材料的發展及演變
1.2.2水泥的發明
1.2.3世界水泥工業簡史及發展趨勢
1.2.4 中國水泥工業概況
1.2.5、水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1.2.6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2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組成
2.1熟料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
2.1.1 化學成分
2.1.2礦物組成
2.2熟料的率值
2.2.1石灰飽和系數
2.2.2硅率
2.2.3 鋁率
2.3熟料礦物組成計算與換算
2.3.1石灰飽和系數法
2.3.2鮑格(Bogue R.H.)法
2.3.3 熟料真實礦物組成與計算礦物組成的差異
習題
3硅酸鹽水泥的原料及生料配料
3.1水泥原料
3.1.1 鈣質原料
3.1.2硅鋁質原料
3.1.3校正原料
3.1.4原料中各元素的要求
3.1.5燃料
3.2水泥生料的易燒性
3.3熟料組成設計
3.3.1 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
3.3.2 原料品質
3.3.3燃料品質
3.3.4生料細度和均勻性
3.3.5窯型與規格
3.4生料配比計算
3.4.1 基本概念
3.4.2 配料計算
習題
4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煅燒
4.1干燥與脫水
4.1.1 干燥
4.1.2黏土礦物脫水
4.2碳酸鹽分解
4.2.1碳酸鹽分解反應的特點
4.2.2碳酸鈣的分解過程
4.2.3影響碳酸鈣分解反應的因素
4.3 同相反應
4.3.1反應過程
4.3.2影響固相反應的主要因素
4.4熟料的燒結
4.4.1最低共熔溫度
4.4.2 液相量
4.4.3液相黏度
4.4.4液相的表面張力
4.4.5氧化鈣溶解于熟料液相的速率
4.4.6反應物存在的狀態
4.5熟料的冷卻
4.6其他組分的作用
4.6.1 氟化鈣
4.6.2硫化物
4.6.3 螢石、石膏復合礦化劑
4.6.4堿
4.6.5氧化鎂
4.6.6氧化磷
4.6.7氧化鈦
4.7熟料熱耗
4.7.1熟料的理論熱耗
4.7.2影響熟料熱耗的因素
習題
……
5硅酸鹽水泥的制成與標準
6水泥生產工藝過程與設備
7硅酸鹽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8硅酸鹽水泥的性能
9特種水泥
附錄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6.5.2生料的均化
粉磨后的生料通過合理搭配或氣力攪拌等方式。使其成分趨于均勻一致的過程稱為生料的均化。如前所述,礦山搭配開采、原料預均化、生料磨配料與粉磨、生料均化四個環節構成生料均化鏈。生料的均化是這條均化鏈中的最后一一道環節,主要功能就足消除出磨生料所帶來的成分波動,使生料滿足入窯要求,保證人窯生料成分的高度均齊,從而穩定窯的正常熱工制度,保證窯系統的長期安全運轉,提高熟料的產質量。
出磨牛料的均化可采用氣力均化和機械均化兩種基本方式。氣力均化效果好,但投資高;機械均化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均化措施,其投資省、操作簡便,但均化效果差,僅用于小型水泥廠。通常,氣力均化分間歇式均化和連續式均化兩種,機械均化分機械均化庫、多庫搭配和機械倒庫。
6.5.2.1 間歇式均化系統
間歇式均化系統包括生料攪拌庫和儲存庫。出磨生料先入攪拌庫,在攪拌庫內生料被壓縮空氣攪拌均化,經檢驗達到生料質量控制指標后,送入(倒入)儲存庫儲存以供入窯煅燒用。由于攪拌庫按進料、攪拌、卸料間歇式操作,故稱之為間歇式均化庫。
(1)均化原理及特點
間歇式均化庫的均化原理是:壓縮空氣經庫底充氣裝置的透氣層進入庫內的料層,使庫內料粉松動并呈流態化。若庫底充氣裝置各區按一定規律改變進氣壓力或進氣量,會使已呈流態化的粉料也按同樣的規律產生上下翻滾和激烈攪拌,從而使全庫生料得到充分混合,最終達到成分均勻的目的。間歇式均化庫按進料→充氣攪拌→卸料逐步單獨進行,其特點是:調配操作比較靈活,便于調整均化后的生料粉;均化效果高,可達H=10~15,甚至更高;基建投資高,動力消耗多,維修量大。它主要適應于中小型生產規模的水泥廠以及生料均化鏈中前三個環節功能較差、原(燃)料成分波動較大的水泥廠。
(2)充氣裝置與充氣方式
間歇式均化庫一般為圓柱形鋼筋混凝土結構,庫底層鋪設一層凈高為150~200 mm的充氣裝置(也稱充氣箱)。充氣裝置有扇形、環形、條形等幾種形式(見圖6.32),圖6.32中斷面線部分是正在強充氣的區域,經過一定時間后,充氣作業就輪到另外的區域內進行。國內使用的充氣裝置多為扇形和條形,各充氣區域都有各自的進氣管道。充氣裝置的透氣層有陶瓷多孔板、水泥多孔板、尼龍布等,其剖面示意圖如圖6.33所示。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