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地下水動力學是研究地下水在多孔介質中運動規律的科學,也是地質工程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地下水動力學》共六章,主要包括地下水運動基礎基本理論和地下水向河渠的運動,地下水向井的運動,裂隙介質中的地下水運動,地下水中的溶質熱量運移,非飽和帶水的運動理論及工程中地下水運動等內容。
《地下水動力學》可供高等院校地質工程、水文學與水資源、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礦山工程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關領域科技人員參考。
《地下水動力學》可供高等院校地質工程、水文學與水資源、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礦山工程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關領域科技人員參考。
目次
第一章 地下水運動基礎
1.1 地下水運動的基本概念
1.1.1 多孔介質中的地下水
1.1.2 地下水和多孔介質的性質
1.1.3 與滲流相關的物理量及參數
1.1.4 多孔介質中多相流動的類型
1.2 滲流基本定律
1.2.1 多孔介質透水特徵分類
1.2.2 地下水流態的判別
1.2.3 Darcy定律及其適用範圍
1.2.4 非線性運動方程
1.2.5 地下水運動特徵分類
1.2.6 突變界面的水流折射
1.3 流體運動的描述方法
1.3.1 Lagrange法
1.3.2 Euler法
1.3.3 實質導數
1.4 流網
1.4.1 流函數
1.4.2 流網及其性質
1.4.3 流網的應用
1.5 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5.1 多孔介質中地下水運動的連續性方程
1.5.2 承壓含水層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5.3 半承壓含水層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5.4 潛水含水層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6 地下水運動的數學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1.6.1 數學模型
1.6.2 定解條件
1.6.3 地下水運動問題的解法
第二章 河渠附近的地下水運動
2.1 河渠間地下水的穩定運動
2.1.1 潛水的穩定運動
2.1.2 承壓水的穩定運動
2.2 河渠間地下水的非穩定運動
2.2.1 河渠水位迅速上升(或下降)為定值時的河渠間地下水?非穩定運動
2.2.2 河渠水位變化時的河渠間地下水非穩定運動
2.2.3 應用分析
2.3 面灌入滲區潛水的非穩定運動
第三章 井附近的地下水運動
3.1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穩定運動
3.1.1 概述
3.1.2 地下水向承壓水井和潛水井的穩定流動
3.1.3 非線性流情況下的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穩定運動
3.1.4 越流含水層中地下水向承壓水井的穩定流動
3.1.5 地下水向干擾井群的穩定運動
3.1.6 井損與有效井徑及其確定方法
3.2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穩定運動
3.2.1 承壓含水層中的完整井流
3.2.2 有越流補給的完整井流
3.2.3 潛水完整井流的Boulton模型
3.3 地下水向邊界附近完整井的運動
3.3.1 鏡像法原理及直線邊界附近的井流
3.3.2 扇形含水層中的井流
3.3.3 條形含水層中的井流
3.4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運動
3.4.1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運動的特點
3.4.2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穩定運動
3.4.3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非穩定運動
第四章 裂隙介質中的地下水運動
4.1 裂隙介質滲流基本理論
4.1.1 單個裂隙內的水流運動規律
4.1.2 裂隙介質滲流及滲透係數張量
4.1.3 滲透係數張量的主軸與主滲透性
4.2 裂隙地下水井流問題
4.2.1 軸向各向異性井流
4.2.2 非軸向各向異性井流
4.2.3 考慮越流的各向異性井流
4.3 滲透係數張量的確定
4.3.1 軸向各向異性滲透係數張量的確定
4.3.2 非軸向各向異性滲透係數張量的確定
第五章 非飽和帶水的運動理論
5.1 基本概念
5.1.1 幾個參數
5.1.2 土水勢
5.1.3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
5.2 非飽和帶水流基本方程
5.2.1 運動方程
5.2.2 連續性方程
5.2.3 飽和?非飽和流動方程
5.3 入滲問題
5.3.1 入滲率和入滲過程
5.3.2 垂直入滲的數學模型
5.3.3 入滲問題的Philip解
5.4 潛水蒸發問題
5.4.1 蒸發的概念
5.4.2 穩定蒸發的數學模型及其解
第六章 地下水中的溶質與熱量運移
6.1 地下水溶質運移
6.1.1 水動力彌散
6.1.2 對流?彌散方程
6.1.3 地下水溶質運移問題的解
6.1.4 水動力彌散係數及其確定
6.2 海岸帶含水層中的鹹淡水界面
6.2.1 作突變界面處理——靜止界面的近似解
6.2.2 考慮過濾帶的解法
6.3 地下水熱量運移
6.3.1 地下水中熱量運移
6.3.2 地下水熱量運移數學模型
6.3.3 考慮含水層骨架和水熱量交換時的數學模型
主要參考文獻
1.1 地下水運動的基本概念
1.1.1 多孔介質中的地下水
1.1.2 地下水和多孔介質的性質
1.1.3 與滲流相關的物理量及參數
1.1.4 多孔介質中多相流動的類型
1.2 滲流基本定律
1.2.1 多孔介質透水特徵分類
1.2.2 地下水流態的判別
1.2.3 Darcy定律及其適用範圍
1.2.4 非線性運動方程
1.2.5 地下水運動特徵分類
1.2.6 突變界面的水流折射
1.3 流體運動的描述方法
1.3.1 Lagrange法
1.3.2 Euler法
1.3.3 實質導數
1.4 流網
1.4.1 流函數
1.4.2 流網及其性質
1.4.3 流網的應用
1.5 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5.1 多孔介質中地下水運動的連續性方程
1.5.2 承壓含水層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5.3 半承壓含水層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5.4 潛水含水層地下水運動的控制方程
1.6 地下水運動的數學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1.6.1 數學模型
1.6.2 定解條件
1.6.3 地下水運動問題的解法
第二章 河渠附近的地下水運動
2.1 河渠間地下水的穩定運動
2.1.1 潛水的穩定運動
2.1.2 承壓水的穩定運動
2.2 河渠間地下水的非穩定運動
2.2.1 河渠水位迅速上升(或下降)為定值時的河渠間地下水?非穩定運動
2.2.2 河渠水位變化時的河渠間地下水非穩定運動
2.2.3 應用分析
2.3 面灌入滲區潛水的非穩定運動
第三章 井附近的地下水運動
3.1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穩定運動
3.1.1 概述
3.1.2 地下水向承壓水井和潛水井的穩定流動
3.1.3 非線性流情況下的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穩定運動
3.1.4 越流含水層中地下水向承壓水井的穩定流動
3.1.5 地下水向干擾井群的穩定運動
3.1.6 井損與有效井徑及其確定方法
3.2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穩定運動
3.2.1 承壓含水層中的完整井流
3.2.2 有越流補給的完整井流
3.2.3 潛水完整井流的Boulton模型
3.3 地下水向邊界附近完整井的運動
3.3.1 鏡像法原理及直線邊界附近的井流
3.3.2 扇形含水層中的井流
3.3.3 條形含水層中的井流
3.4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運動
3.4.1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運動的特點
3.4.2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穩定運動
3.4.3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非穩定運動
第四章 裂隙介質中的地下水運動
4.1 裂隙介質滲流基本理論
4.1.1 單個裂隙內的水流運動規律
4.1.2 裂隙介質滲流及滲透係數張量
4.1.3 滲透係數張量的主軸與主滲透性
4.2 裂隙地下水井流問題
4.2.1 軸向各向異性井流
4.2.2 非軸向各向異性井流
4.2.3 考慮越流的各向異性井流
4.3 滲透係數張量的確定
4.3.1 軸向各向異性滲透係數張量的確定
4.3.2 非軸向各向異性滲透係數張量的確定
第五章 非飽和帶水的運動理論
5.1 基本概念
5.1.1 幾個參數
5.1.2 土水勢
5.1.3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
5.2 非飽和帶水流基本方程
5.2.1 運動方程
5.2.2 連續性方程
5.2.3 飽和?非飽和流動方程
5.3 入滲問題
5.3.1 入滲率和入滲過程
5.3.2 垂直入滲的數學模型
5.3.3 入滲問題的Philip解
5.4 潛水蒸發問題
5.4.1 蒸發的概念
5.4.2 穩定蒸發的數學模型及其解
第六章 地下水中的溶質與熱量運移
6.1 地下水溶質運移
6.1.1 水動力彌散
6.1.2 對流?彌散方程
6.1.3 地下水溶質運移問題的解
6.1.4 水動力彌散係數及其確定
6.2 海岸帶含水層中的鹹淡水界面
6.2.1 作突變界面處理——靜止界面的近似解
6.2.2 考慮過濾帶的解法
6.3 地下水熱量運移
6.3.1 地下水中熱量運移
6.3.2 地下水熱量運移數學模型
6.3.3 考慮含水層骨架和水熱量交換時的數學模型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