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環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響應及調控模式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海河流域水循環演變機理與水資源高效利用叢書
ISBN13:9787030380333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汪林; 董增川; 唐克旺
出版日:2018/02/27
裝訂/頁數:精裝/208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變化環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響應及調控模式研究》系統介紹了海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供水格局的變化;研究了海河流域地下水對變化環境的響應規律和平原區地下水補排過程與動態變化規律;提出了海河流域地下水功能區劃、供水格局變化后的地下水開采調控模式及變化環境下地下水的適應性管理戰略。
《變化環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響應及調控模式研究》可供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等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水文水資源、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等領域的管理工作者和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變化環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響應及調控模式研究》可供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等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水文水資源、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等領域的管理工作者和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海河流域水循環演變機理與水資源高效利用叢書:變化環境下海河流域地下水響應及調控模式研究》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總序
前言
第1章 海河流域概況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1.1 海河流域概況
1.1.1 自然地理條件
1.1.2 經濟社會
1.1.3 水資源分區
1.2 水資源及其特點
1.2.1 降水量
1.2.2 地表水資源量
1.2.3 地下水資源量
1.2.4 水資源總量
1.3 水資源開發利用概況
1.3.1 水資源配置工程現狀
1.3.2 供水量
1.3.3 用水量及耗水量
1.4 平原區地下水動態
1.4.1 地下水開采、超采現狀
1.4.2 淺層地下水動態
1.4.3 深層地下水動態
1.4.4 超采區地下水埋深
1.5 地下水水質及其變化
1.5.1 淺層地下水水質
1.5.2 深層承壓水水質
1.5.3 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
1.5.4 地下水污染狀況
1.5.5 地下水質變化趨勢
第2章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供水格局變化
2.1 南水北調工程對受水區水循環的影響作用
2.2 影響供水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及可供水量上限
2.2.1 “三生”需水量變化
2.2.2 引江水量
2.2.3 地下水壓采量
2.2.4 再生水及非常規水源利用量
2.2.5 可供水量上限
2.3 水資源合理配置方案
2.4 供水格局變化特征
2.4.11956~~2000年水文系列(長系列)
2.4.21980~~2005年水文系列(短系列)
2.5 小結
第3章 海河流域地下水與環境的響應模擬
3.1 水文地質條件及其概化
3.1.1 含水層結構
3.1.2 地下水補排條件變化
3.1.3 地下水流場演化
3.2 水資源轉化動態模擬模型(MODCYCLE)
3.2.1 MODCYCLE模型的總體設計
3.2.2 主要空間數據及其處理
3.2.3 平原區水文地質數據
3.2.4 其他空間數據
3.2.5 模型率定與驗證
3.3 近十年海河平原區地下水系統演變規律
3.3.1 主要水循環驅動因素
3.3.2 海河流域水循環通量分析
3.3.3 平原區地下水補排特征
3.3.4 平原區地表水、地下水轉化關系
3.4 供水格局變化后海河平原區地下水補排條件變化
3.4.1 模擬情景設置
3.4.2 供水格局變化下海河平原水平衡分析
3.4.3 供水格局變化下海河平原地下水循環響應
3.5 海河平原區地表水向地下水轉化的空間分布和強度
3.6 小結
第4章 平原區地下水補排變化與動態模擬研究
4.1 水文地質概念模型
4.1.1 模型范圍和邊界條件
4.1.2 含水層結構特征
4.2 平原區地下水數值模型
4.2.1 數學模型
4.2.2 模型結構
4.2.3 模型的識別與驗證
4.3 地下水補給、開采與水位響應關系
4.3.1 開采量、地下水位與補給量互動關系
4.3.2 補給量和開采量相關特征
4.4 供水格局變化后海河平原區地下水響應分析
4.4.11956~~2000年系列
4.4.21980~~2005年系列
4.5 小結
第5章 海河流域地下水功能區劃
5.1 地下水功能區劃研究現狀
5.1.1 國外相關研究情況
5.1.2 國內地下水功能區劃
5.2 海河地下水功能區劃體系
5.2.1 一級功能區
5.2.2 二級功能區
5.2.3 基本要求和原則
5.3 區劃標準
5.3.1 開發區
5.3.2 保護區
5.3.3 保留區
5.4 區劃成果
5.4.1 一級功能區
5.4.2 二級功能區
5.5 功能區保護目標
5.5.1 基本原則
5.5.2 目標體系
5.5.3 分區保護目標
5.6 功能區現狀達標情況
5.7 變化條件下的地下水功能調整
第6章 供水格局變化后的地下水開采調控模式研究
6.1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地下水需求變化
6.1.1 經濟社會發展預測
6.1.2 國民經濟需水預測
6.1.3 地下水需求變化分析
6.2 海河平原區地下水開發利用多目標模型
6.2.1 多目標優化模型的建立
6.2.2 基于協同進化的粒子群優化算法
6.2.3 優化配置結果及分析
6.3 地下水開采調控方案優選評價
6.3.1 指標體系的構建
6.3.2 評價方法
6.3.3 評價結果
6.4 供水格局變化后地下水開采調控模式
6.4.1 調控原則
6.4.2 分區調控模式
6.4.3 分階段調控模式
6.5 南水北調工程達效后地下水調控模擬修復效果
6.5.11956~~2000年系列
6.5.21980~~2005年系列
6.6 小結
第7章 變化環境下地下水適應性管理戰略
7.1 依法管理和保護戰略
7.1.1 頒布《南水北調供用水管理條例》
7.1.2 出臺《海河流域地下水管理辦法》
7.1.3 出臺《南水北調受水區地下水壓采管理辦法》
7.2 最嚴格的地下水管理和保護戰略
7.2.1 嚴格實行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
7.2.2 編制年度計劃,落實地下水壓采目標
7.2.3 嚴格開采管理,實行源頭控制
7.2.4 實行基于地下水脆弱性的分區保護
7.3 嚴格監控及公眾參與戰略
7.3.1 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
7.3.2 完善計量體系
7.3.3 建立海河平原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統
7.3.4 嚴格地下水壓采工作監督考核制度
7.3.5 強化地面監控,積極鼓勵社會公眾的參與
7.4 產業調整與耗水控制戰略
7.4.1 ET控制
7.4.2 調整經濟布局,優化產業結構
7.4.3 建立有利于節水的價格機制
7.4.4 建立財政激勵和補償機制
參考文獻
前言
第1章 海河流域概況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1.1 海河流域概況
1.1.1 自然地理條件
1.1.2 經濟社會
1.1.3 水資源分區
1.2 水資源及其特點
1.2.1 降水量
1.2.2 地表水資源量
1.2.3 地下水資源量
1.2.4 水資源總量
1.3 水資源開發利用概況
1.3.1 水資源配置工程現狀
1.3.2 供水量
1.3.3 用水量及耗水量
1.4 平原區地下水動態
1.4.1 地下水開采、超采現狀
1.4.2 淺層地下水動態
1.4.3 深層地下水動態
1.4.4 超采區地下水埋深
1.5 地下水水質及其變化
1.5.1 淺層地下水水質
1.5.2 深層承壓水水質
1.5.3 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
1.5.4 地下水污染狀況
1.5.5 地下水質變化趨勢
第2章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供水格局變化
2.1 南水北調工程對受水區水循環的影響作用
2.2 影響供水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及可供水量上限
2.2.1 “三生”需水量變化
2.2.2 引江水量
2.2.3 地下水壓采量
2.2.4 再生水及非常規水源利用量
2.2.5 可供水量上限
2.3 水資源合理配置方案
2.4 供水格局變化特征
2.4.11956~~2000年水文系列(長系列)
2.4.21980~~2005年水文系列(短系列)
2.5 小結
第3章 海河流域地下水與環境的響應模擬
3.1 水文地質條件及其概化
3.1.1 含水層結構
3.1.2 地下水補排條件變化
3.1.3 地下水流場演化
3.2 水資源轉化動態模擬模型(MODCYCLE)
3.2.1 MODCYCLE模型的總體設計
3.2.2 主要空間數據及其處理
3.2.3 平原區水文地質數據
3.2.4 其他空間數據
3.2.5 模型率定與驗證
3.3 近十年海河平原區地下水系統演變規律
3.3.1 主要水循環驅動因素
3.3.2 海河流域水循環通量分析
3.3.3 平原區地下水補排特征
3.3.4 平原區地表水、地下水轉化關系
3.4 供水格局變化后海河平原區地下水補排條件變化
3.4.1 模擬情景設置
3.4.2 供水格局變化下海河平原水平衡分析
3.4.3 供水格局變化下海河平原地下水循環響應
3.5 海河平原區地表水向地下水轉化的空間分布和強度
3.6 小結
第4章 平原區地下水補排變化與動態模擬研究
4.1 水文地質概念模型
4.1.1 模型范圍和邊界條件
4.1.2 含水層結構特征
4.2 平原區地下水數值模型
4.2.1 數學模型
4.2.2 模型結構
4.2.3 模型的識別與驗證
4.3 地下水補給、開采與水位響應關系
4.3.1 開采量、地下水位與補給量互動關系
4.3.2 補給量和開采量相關特征
4.4 供水格局變化后海河平原區地下水響應分析
4.4.11956~~2000年系列
4.4.21980~~2005年系列
4.5 小結
第5章 海河流域地下水功能區劃
5.1 地下水功能區劃研究現狀
5.1.1 國外相關研究情況
5.1.2 國內地下水功能區劃
5.2 海河地下水功能區劃體系
5.2.1 一級功能區
5.2.2 二級功能區
5.2.3 基本要求和原則
5.3 區劃標準
5.3.1 開發區
5.3.2 保護區
5.3.3 保留區
5.4 區劃成果
5.4.1 一級功能區
5.4.2 二級功能區
5.5 功能區保護目標
5.5.1 基本原則
5.5.2 目標體系
5.5.3 分區保護目標
5.6 功能區現狀達標情況
5.7 變化條件下的地下水功能調整
第6章 供水格局變化后的地下水開采調控模式研究
6.1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地下水需求變化
6.1.1 經濟社會發展預測
6.1.2 國民經濟需水預測
6.1.3 地下水需求變化分析
6.2 海河平原區地下水開發利用多目標模型
6.2.1 多目標優化模型的建立
6.2.2 基于協同進化的粒子群優化算法
6.2.3 優化配置結果及分析
6.3 地下水開采調控方案優選評價
6.3.1 指標體系的構建
6.3.2 評價方法
6.3.3 評價結果
6.4 供水格局變化后地下水開采調控模式
6.4.1 調控原則
6.4.2 分區調控模式
6.4.3 分階段調控模式
6.5 南水北調工程達效后地下水調控模擬修復效果
6.5.11956~~2000年系列
6.5.21980~~2005年系列
6.6 小結
第7章 變化環境下地下水適應性管理戰略
7.1 依法管理和保護戰略
7.1.1 頒布《南水北調供用水管理條例》
7.1.2 出臺《海河流域地下水管理辦法》
7.1.3 出臺《南水北調受水區地下水壓采管理辦法》
7.2 最嚴格的地下水管理和保護戰略
7.2.1 嚴格實行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
7.2.2 編制年度計劃,落實地下水壓采目標
7.2.3 嚴格開采管理,實行源頭控制
7.2.4 實行基于地下水脆弱性的分區保護
7.3 嚴格監控及公眾參與戰略
7.3.1 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
7.3.2 完善計量體系
7.3.3 建立海河平原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統
7.3.4 嚴格地下水壓采工作監督考核制度
7.3.5 強化地面監控,積極鼓勵社會公眾的參與
7.4 產業調整與耗水控制戰略
7.4.1 ET控制
7.4.2 調整經濟布局,優化產業結構
7.4.3 建立有利于節水的價格機制
7.4.4 建立財政激勵和補償機制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地下水是水資源循環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地下水的動態不僅受含水層本身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更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處于不斷變化中。海河流域位于中國人口最密集的華北地區,人類經濟社會活動頻繁而強烈,氣候變化明顯,分析本地變化環境下的地下水響應規律對科學利用和有效保護地下水具有重要意義。
外部環境對地下水影響可分為兩大類因素:一是氣候變化,二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影響。深入研究海河平原區地下水循環的主要影響因素,揭示復雜下墊面及強人類活動干擾條件下海河平原區地下水循環演變機制及其伴生環境變化的地下水響應規律,將多維信息有機地應用到機理分析和驗證中,需要借助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文模型是較為理想的刻畫流域水分運移轉化的定量工具,近幾十年來發展很快,包括概念性的集中式水文模型(如愛爾蘭的SMAR模型、日本的TANK模型等)和基于物理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如歐洲水文模型SHE、TOPMODLE等)。Singh等人曾對88個水文模型進行比較和綜述,其中以自然物理機制為基礎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是當今水文研究的熱點之一。
隨著人類活動干預的不斷增強,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變化環境下的水循環水環境演變等學科命題已成為水科學界當今的重大研究方向。水文模型也從初期單一的產匯流模擬預報,逐漸發展為兼顧各種微觀水文過程模擬,并與環境、生態、氣象等學科深度交叉融合,例如,后期發展形成的SWAT模型、WEP模型等,其模型理念逐步脫離傳統以產—匯流機制為主,轉向重點研究流域或區域不同形態和介質中水分的循環轉化機制,模擬期拓展為多年尺度,模擬步長多以日尺度為主,可稱之為以水循環模擬為主的水文模型,簡稱為水循環模型。雖然產—匯流機制仍是模擬的重要方面,但對其他過程如蒸騰蒸發機制、土壤水—地下水的轉化、積雪—融雪過程、作物生長過程等的刻畫越來越細致,注重水循環系統內部各分項過程相互作用的整體效果。對人類活動如作物種植期、土地翻耕、人工灌溉、水庫蓄滯、河道—水庫間調水、人工退水等的刻畫也有長足的發展。水循環模型在計算原理上偏向于半經驗—半動力學方式,在空間刻畫上,則綜合了集總式水文模型和物理分布式模型的特點,即把區域或流域按數示高程(DEM)劃分為具有空間聯系的子流域或子單元,在單元內部則按照集總式方式處理。這種空間離散方式既降低了傳統物理性分布式水文模型計算難度,又增加了靈活性,使模擬精度大大高于集總式模型。由于多采用日時間步長,水循環模型一般不適合對單次洪水過程的精細模擬,其優勢在于可以使研究者從流域角度審視水循環的演變過程及系統內部的相互聯系,為研究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提供了強大的分析工具。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