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政策就業效應及其實證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南開大學公共財政博士論文叢書
ISBN13:9787807676454
出版社:山西經濟出版社
作者:王志宇
出版日:2013/01/01
裝訂/頁數:平裝/251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財政政策就業效應及其實證研究》全面、系統、深入地對現行財政政策的財政收入政策、財政支出政策、分稅制、轉移支付政策、積極財政政策進行相應的特征分析,分別探討各自的就業效應,給予相應的評價。《中國財政政策就業效應及其實證研究》作者王志宇先生提出了優化財政收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擴大靈活就業需求的實踐路徑選擇,認為財政政策要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必須同國際貿易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有效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中國財政政策就業效應及其實證研究》結構嚴謹,論證充分,觀點新穎,見解精辟,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作者簡介
王志宇,1974年9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南開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財政學方向)、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財政管理科學方向),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講師,曾在基層財政部門工作十年。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財政理論與政策、公共政策研究、公共選擇理論、績效預算、地方財政及預算管理。在《預測》、 《南開經濟研究》、《管理科學》、《財政研究》等各類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和參與博士后基金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河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等多個課題。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財政政策就業效應及其實證研究》由山西經濟出版社出版。
目次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三節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第四節本文研究內容和方法
第二章財政政策和就業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財政政策及財政政策效應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基于就業的經濟學和財政理論
第三節財政政策就業效應的分析模型及量化方法
第四節本章小結
第三章財政收入政策就業效應分析
第一節財政收入數據分析及說明
第二節政府收入構成同就業的回歸模型構建及其就業影響剖析
第三節財政收入總量與就業的回歸模型分析
第四節財政收入構成同就業的相關性研究及主要影響變量的選取
第五節增值稅征收規模對就業的影響機理分析
第六節關稅征收規模對就業的影響效果分析
第七節本章小結
第四章財政支出政策就業效應分析
第一節財政支出與就業的回歸模型構建及分析
第二節財政社會保障支出與就業的相關性分析
第三節財政教育支出規模與就業的相關性分析
第四節財政科技支出就業效應的實證分析
第五節行政成本支出與就業的回歸模型構建及評價分析
第六節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對就業影響的評價模型構建
第七節財政支出結構變量的就業影響時滯性實證分析
第八節本章小結
第五章預算政策及現行財政體制對就業的影響分析
第一節財政預算編制與執行的就業效應機理分析
第二節分稅體制征收的就業效應分析及評價
第三節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對就業的影響分析
第四節積極財政政策對就業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現行財政政策對就業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六節本章小結
第六章促進就業的財政政策選擇
第一節就業供求現狀分析
第二節促進就業的財政政策理論選擇及其影響途徑分析
第三節促進就業財政政策的國際經驗
第四節促進就業財政政策的實踐路徑選擇
第五節財政政策與其他政策工具的協調配合
第六節本章小結
結 論
參考文獻
附 錄
后 記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三節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第四節本文研究內容和方法
第二章財政政策和就業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財政政策及財政政策效應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基于就業的經濟學和財政理論
第三節財政政策就業效應的分析模型及量化方法
第四節本章小結
第三章財政收入政策就業效應分析
第一節財政收入數據分析及說明
第二節政府收入構成同就業的回歸模型構建及其就業影響剖析
第三節財政收入總量與就業的回歸模型分析
第四節財政收入構成同就業的相關性研究及主要影響變量的選取
第五節增值稅征收規模對就業的影響機理分析
第六節關稅征收規模對就業的影響效果分析
第七節本章小結
第四章財政支出政策就業效應分析
第一節財政支出與就業的回歸模型構建及分析
第二節財政社會保障支出與就業的相關性分析
第三節財政教育支出規模與就業的相關性分析
第四節財政科技支出就業效應的實證分析
第五節行政成本支出與就業的回歸模型構建及評價分析
第六節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對就業影響的評價模型構建
第七節財政支出結構變量的就業影響時滯性實證分析
第八節本章小結
第五章預算政策及現行財政體制對就業的影響分析
第一節財政預算編制與執行的就業效應機理分析
第二節分稅體制征收的就業效應分析及評價
第三節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對就業的影響分析
第四節積極財政政策對就業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現行財政政策對就業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六節本章小結
第六章促進就業的財政政策選擇
第一節就業供求現狀分析
第二節促進就業的財政政策理論選擇及其影響途徑分析
第三節促進就業財政政策的國際經驗
第四節促進就業財政政策的實踐路徑選擇
第五節財政政策與其他政策工具的協調配合
第六節本章小結
結 論
參考文獻
附 錄
后 記
書摘/試閱
(一)財政教育支出吸納大量的待就業人口
教育支出的增加,擴大了教育產業吸納從事教育人員的能力,使教育行業從業人員增加。并且隨著高等教育和在職教育的支出的擴大,中國的本科教育、碩士教育、博士教育進行了擴招,直接吸納了大量的待就業人口走進學校,延緩了新生勞動力的就業時間,降低了勞動參與率,緩解了就業壓力。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在校博士生數達到25.90萬人,在校碩士生達127.95萬人,在校本科生1265.61萬人,在校專科生966.18萬人,在職攻讀碩士、博士人員42.03萬人,網絡本專科生453.14萬人。
(二)財政教育支出使勞動者素質提高,增加就業機會
教育支出的增加,使受教育者掌握大量的知識和技能,促進人的素質全面得到提升,改變其原有的思維方式、培養創造欲望,增加了對就業機會的適應性,并且把知識和技術運用到生產中,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財政教育支出不僅增強了勞動者的就業適應能力,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培養了一大批受教育者進行自主創業,成為新生勞動力的雇傭者,從而帶動待業者就業。對于雇傭者來說,更愿意招聘高學歷的員工,一般情況下是按照求職者的教育程度從高到低進行挑選。
(三)財政教育支出使生育年齡上升,使總人口增速變緩
中國隨著財政教育支出逐漸完善,在城市青年的受教育年限變長,這一現象直接導致城市青年的結婚和生育年齡變大,城市生育率增速下降。在農村青年受教育年限盡管低于城市,但近幾年中央加大了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財政投入,農村學生升入高中和大學的機會逐年增長,由于在接受教育階段結婚生子的現象極為少見,使農村青年的結婚和生育年齡也開始變大,這同樣使農村生育率增速下降。盡管在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是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財政教育支出對生育率下降仍然起了輔助的作用。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