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清代古音學(精)》由王力著,本書全面總結了清代古音學家顧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錢大昕、孔廣森、王念孫、江有誥、嚴可均、姚文田、嚴可均、張成孫、朱駿聲、夏炘、章炳麟、黃侃等學者古音學研究的學術成果,評論諸家成就和得失。全書持論公允、評價準確,摭引豐富,資料詳盡,即可作為學習傳統語言學的教材,也是研究清代古音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名人/編輯推薦
《王力全集6:清代古音學》持論公允、評價準確,摭引豐富,資料詳盡,即可作為學習傳統語言學的教材,也是研究清代古音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目次
第一章 清代古音學的前奏 第二章 顧炎武的古音學 (一)《音論》 (二)《詩本音》 (三)《易音》 (四)《唐韻正》 (五)《古音表》 第三章 江永的古音學 第四章 段玉裁的古音學 (一)今韻古分十七部表 (二)古十七部諧聲表 (三)古十七部合用類分表 (四)《詩經》韻分十七部表 (五)群經韻分十七部表 第五章 戴震的古音學 第六章 錢大昕的古音學 (一)古無輕唇音 (二)古無舌上音 第七章 孔廣森的古音學 (一)孔氏的音論 (二)孔氏的古韻十八部 (三)《詩聲類》詳表 (四)孔氏與段、戴的比較 第八章 王念孫的古音學 第九章 江有誥的古音學 (一)江有誥的古韻二十一部 (二)江有誥是清代古音學的巨星 (三)江氏的音論 (四)江氏的《人聲表》 (五)江氏音學的缺點 第十章 姚文田、嚴可均,張成孫、朱駿聲、夏忻的古音學 (一)姚文田的古音學 (二)嚴可均的古音學 (三)張成孫的古音學 (四)朱駿聲的古音學 (五)夏忻的古音學 第十一章 章炳麟的古音學 (一)古韻 (二)古紐 第十二章 黃侃的古音學 第十三章 結論 (一)《廣韻》對照問題 (二)諧聲與韻部 (三)合韻問題 (四)對轉問題 (五)聲調問題 (六)人聲獨立問題 (七)韻部與音系 (八)古紐問題 (九)古音擬測問題 主要術語、人名、論著索引
書摘/試閱
昔人以質術櫛物迄月沒曷末黠銬屑薛隸真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今獨質櫛屑仍其舊,余以隸脂微齊皆灰,而謂諄文至山仙同入,是諄文至山仙與脂微齊皆灰相配亦得矣;特彼分二部,此僅一部,分合未當。又六術韻字不足配脂,合質櫛與術始足相配,其平聲亦合臻諄始足相配。屑配齊者也。其平聲則先齊相配。今不能別出六脂韻字配真臻質櫛者合齊配先屑為一部,且別出脂韻字配諄術者合微配文殷物迄、灰配魂痕沒為一部,廢配元月、泰配寒桓曷末、皆配刪點、央配山鍔、祭配仙薛為一部,而以質櫛屑隸舊有入之韻,余則隸舊無入之韻。或分或合,或隸彼,或隸此,尚宜詳審。第九、第十、第十一,此三部之次:觀江從東冬流變,庚從陽唐流變,得其序矣。東韻字有從蒸登流變者,而列為第六部,隔越七八兩部。尤從之哈流變,蕭從尤幽流變,而以蕭宵肴豪處之哈后、尤幽侯前,未知音聲相配故耳。
關于戴氏對段玉裁的這些批評,茲分別討論如下:
第一,戴氏認為顧炎武第二部入聲當分為四,以職德為之哈之人,陌麥昔錫為支佳之人,質術櫛物迄沒為脂微齊皆灰之人,月曷末黠鍔屑薛為祭泰夾廢之人,基本上是正確的。只有兩點應該修正:(1)術物迄沒應獨立出來,作為微之人。段玉裁在這一點上是對的。(2)屑韻當為齊之人,戴氏在下文也說屑是齊之人,遣裹卻錯了。
第二,戴氏以支耕錫為陰陽人三聲相配,是正確的。段玉裁說:“陸韻以陌麥昔錫配庚耕清青,于音理未審。”段玉裁是錯誤的。
第三,戴氏再三強調陰陽人三聲相配,認為段玉裁不該以物月兩部只配脂部,又不該以質櫛屑配舊有人之韻,其余人聲配舊無人之韻。其實段氏把質物分立是對的,其錯誤只在于把質部作為真部的人聲。但也不算什么大錯誤,戴氏不是也把脂真質作為陰陽人三聲相配嗎?
主題書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