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管理課(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50220362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美)蘭茨伯格
譯者:卞學光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頁數:精裝/391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哈佛管理課》向管理者提供了一些如何快速解決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難題的辦法。每一章節都包含了大量有用的關鍵詞、自我測試題和模擬案例,以幫助職場人士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培養自我謹慎判斷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作者根據三十年來為私人、團隊和公司提供服務的經驗,就“管理者”與“領導者”提升的方向,做了明確的區分,為管理人士提供最為明確而實用的指導,更快速、更高效地滿足日常工作的需求。
作者簡介
馬克斯蘭茨伯格,國際著名作家兼培訓專家,長期擔任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的合伙人,負責對麥肯錫英國公司的咨詢顧問進行培訓。他長期負責經理培訓和職業發展,是該領域享有高度盛名的權威專家。他擁有斯坦福大學MBA學位,現居英國倫敦,其著作以十多種文字暢銷全球。
目次
第一部分 分享
導言
第1章 對于分享的一些思考
第2章 提問與告知
第3章 如何引出反饋
第4章 糾正對于分享的一些常見的誤解
第5章 提供反饋
第6章 如何組織分享l
第7章 診斷不同風格
第8章 找出并避免你的分享障礙
第9章 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進行分享
第10章 考慮到其他人的能力和意愿
第11章 克服受分享者的抵制心理
第12章 激勵
第13章 意識到文化差異 第一部分 分享 導言 第1章 對于分享的一些思考 第2章 提問與告知 第3章 如何引出反饋 第4章 糾正對于分享的一些常見的誤解 第5章 提供反饋 第6章 如何組織分享l 第7章 診斷不同風格 第8章 找出并避免你的分享障礙 第9章 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進行分享 第10章 考慮到其他人的能力和意愿 第11章 克服受分享者的抵制心理 第12章 激勵 第13章 意識到文化差異 第14章 建立一支協作良好的團隊 第15章 關于分享的一些告誡 第16章 如何向上司提出反饋 第17章 如何向別人提供指導 第18章 關于分享的一些總結 第二部分 激勵 導言 第1章 激勵和領導才能的三個維度 第2章 vICTORY——激勵的要素 第3章 愿景 第4章 動力——金錢、權力、性、尊重、嫉妒、驕傲、責任、完美、希望…… 第5章 信心 第6章 毅然行動 第7章 觀察結果,視障礙為機遇 第8章 應對反饋 第9章 你 第10章 心理學精要 第11章 人格類型 第12章 懼怕成功以及無法被激勵的其他原因 第13章 摧毀激勵 第14章 多米諾效應 第15章 嬰兒潮那代人遇上70年代生人l 第16章 NLP——神經語言學規劃 第17章 表揚 第18章 壓力:頭腦、身體和精神 第19章 工作場合以外的激勵 第20章 精通激勵技巧 第三部分 領導 導言 第1章 VIM:愿景、感召和動力 第2章 領導技巧:形勢、手段與特性 第3章 準備工作:重點、緊迫和派別 第4章 打造團隊:有益慣例和不良慣例 第5章 愿景:賦予意義 第6章 愿景:灌輸與檢驗 第7章 愿景:雕琢技巧 第8章 感召:建立信任 第9章 感召:征召與聯合 第10章 感召:重申與強化 第11章 動力:鼓勵發揮主動性 第12章 動力:激勵進展 第13章 動力:清除障礙 第14章 催促與慶賀 第15章 踐行價值標準 第16章 集中注意力 第17章 領導還是管理 第18章 角色與委任 第19章 重排順序和選擇時機 第20章 權力與影響力 第21章 文化推動力 第22章 自我領導的VIM 附錄
導言
第1章 對于分享的一些思考
第2章 提問與告知
第3章 如何引出反饋
第4章 糾正對于分享的一些常見的誤解
第5章 提供反饋
第6章 如何組織分享l
第7章 診斷不同風格
第8章 找出并避免你的分享障礙
第9章 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進行分享
第10章 考慮到其他人的能力和意愿
第11章 克服受分享者的抵制心理
第12章 激勵
第13章 意識到文化差異 第一部分 分享 導言 第1章 對于分享的一些思考 第2章 提問與告知 第3章 如何引出反饋 第4章 糾正對于分享的一些常見的誤解 第5章 提供反饋 第6章 如何組織分享l 第7章 診斷不同風格 第8章 找出并避免你的分享障礙 第9章 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進行分享 第10章 考慮到其他人的能力和意愿 第11章 克服受分享者的抵制心理 第12章 激勵 第13章 意識到文化差異 第14章 建立一支協作良好的團隊 第15章 關于分享的一些告誡 第16章 如何向上司提出反饋 第17章 如何向別人提供指導 第18章 關于分享的一些總結 第二部分 激勵 導言 第1章 激勵和領導才能的三個維度 第2章 vICTORY——激勵的要素 第3章 愿景 第4章 動力——金錢、權力、性、尊重、嫉妒、驕傲、責任、完美、希望…… 第5章 信心 第6章 毅然行動 第7章 觀察結果,視障礙為機遇 第8章 應對反饋 第9章 你 第10章 心理學精要 第11章 人格類型 第12章 懼怕成功以及無法被激勵的其他原因 第13章 摧毀激勵 第14章 多米諾效應 第15章 嬰兒潮那代人遇上70年代生人l 第16章 NLP——神經語言學規劃 第17章 表揚 第18章 壓力:頭腦、身體和精神 第19章 工作場合以外的激勵 第20章 精通激勵技巧 第三部分 領導 導言 第1章 VIM:愿景、感召和動力 第2章 領導技巧:形勢、手段與特性 第3章 準備工作:重點、緊迫和派別 第4章 打造團隊:有益慣例和不良慣例 第5章 愿景:賦予意義 第6章 愿景:灌輸與檢驗 第7章 愿景:雕琢技巧 第8章 感召:建立信任 第9章 感召:征召與聯合 第10章 感召:重申與強化 第11章 動力:鼓勵發揮主動性 第12章 動力:激勵進展 第13章 動力:清除障礙 第14章 催促與慶賀 第15章 踐行價值標準 第16章 集中注意力 第17章 領導還是管理 第18章 角色與委任 第19章 重排順序和選擇時機 第20章 權力與影響力 第21章 文化推動力 第22章 自我領導的VIM 附錄
書摘/試閱
似乎比爾使用的是“由上而下”的方法,即由整體角度出發,然后(過于緩慢地)向改進生產流程的具體辦法推進。而看上去艾瑪用的是相反的方式,即首先抓住一些非常具體的問題,然后向更為寬廣的畫面推進(但是進展不夠充分)。
不管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了比爾和艾瑪所用方法的差異,這種不同現在正在引發問題。在他們開始總結他們的戰果時,比爾和艾瑪對于彼此的不滿與日俱增。比爾想按照某種方式來總結戰果,而艾瑪則贊成另外一種不同的總結方式。比爾想要在總結陳述中置入更多的背景知識和來龍去脈,而艾瑪卻主張直接導入價值最高的創意。
“也許這種處事方式的不同與他們倆的年齡差異多少有點關系吧,”阿歷克斯想到,“不管怎么說,艾瑪只有25歲,而比爾卻已45歲了。”
阿歷克斯和他們作了交談。當他依次去見他們時,他們倆辦公室布置上的差異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瑪的互聯網瀏覽器向經過的數字空間探險者發出無聲的召喚,而比爾磨損了的文件夾攤開放在桌子上。艾瑪的時尚招貼畫與比爾的家庭照片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艾瑪的書架上赫然陳列著諸如《點擊你的成功之路——婦女互聯網操作指南》這樣的書刊,它們絕對不會與比爾那些翻得破爛骯臟的《順利退休之路》這樣的書籍為伍。
阿歷克斯和艾瑪談了15分鐘,和比爾也談了差不多這么長時間。為了在解決他們倆之間的問題上迅速取得進展,阿歷克斯大膽進行了假設和簡化。“哦,”他想到,“年齡差異可能確實在這里發生的事情上起到了部分作用。比爾在商業環境里有較長時間的歷練,這讓他明白促使所有合適的參與者——比如那些生產經理們——都理解整個項目的背景是多么有價值,這么一來,他覺得到了實施這些創意的時候就會少些阻礙。另一方面,艾瑪洋溢的青春會鼓勵她更加大膽,可能會讓她去‘孜孜以求’那些比爾(正確或者錯誤地)會以不合適為理由摒棄的創意和方法。”
主題書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