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20 元優惠價
:90 折 288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誠信、廉潔、簡樸,是自古以來修身處世的基礎。一篇篇簡短、輕鬆、饒富寓意的經典故事,教導我們如何誠實守信、清廉不貪、儉以養廉。
一天一則,輕鬆閱讀,汲取古人智慧毫不費力,是累積個人誠信點數,贏得他人尊重的最佳寶典。
漢代哲學家王修說:「志向高遠的人,能夠不斷地磨練自己,以成就大業;沒有節操的人,懈怠輕忽,只能成為平庸之輩。」
老子也說:「重修身,則無不克。」可見個人的道德修養不僅是處世的條件,也是成就事業的根本。
誠信、廉潔、簡樸,正是自古以來修身處世的基礎。誠實守信、清廉不貪、儉以養廉,時時惕勵自己,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導正社會風氣,國家自然強盛。
本書以「誠信、廉潔、簡樸」為主軸,由一篇篇簡短但饒富寓意的歷史小故事,暢談古代官場令人欽佩的品德修養之舉。再以「觸類旁通」來點撥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及修身方法,並佐以相關的典故說明,增添閱讀趣味。
一天一則,輕鬆閱讀不費力,不但可從中汲取面對現代問題的智慧,累積誠信點數,更是現在貪污賄賂事件層出不窮、道德淪喪時的修身濟世寶典。
目次
【誠 信 篇】
齊桓公稱霸
董狐書法不隱
季劄掛劍踐諾言
石奢以身殉法
曾子立信殺豬
魏文侯冒雨期獵
樊於期捨生守信
韓信千金報飯恩
張良納履獲兵書
季布一諾千金
宋弘不棄糟糠妻
陳君賢教子不昧金
周舉彈劾恩人
孔僖上書自訟
韓康賣藥不二價
閻敞誠信無私
範式守信不負約
範巨卿千里踐雙約
樂羊子妻誠實守節
曹操不違生死約
太史慈應約來還
曹操不忘橋公約
嵇康與山濤
諸葛亮受託輔後主
陶侃飲酒限三杯
明山賓誠實賣牛
皇甫績守信求責
高允寧死不說謊
郭元振冒雪訪可汗
戴胄按律判案
李勉誠信葬銀
陸元方賣房講誠信
崔樞誠信葬珠
張去華燒契約
陳堯咨知錯取馬
晏殊誠實重答題
范仲淹信守諾言
司馬光說謊受責
司馬光賣馬
黃裳誠信還珍珠
王拱辰中狀元
宋濂守信好學
曾彥著法休妻
劉若宰不隱祖籍
詹谷誠信守諾
吳士東亂世守誠信
胡雪巖助人亦助己
【廉 潔 篇】
子罕以不貪為寶
孫叔敖的遺囑
公孫儀拒收甲魚
第五倫鋤草養馬
羊續懸魚拒賄
貧不私受,田豫得贈歸公
清廉父子千古留名
顧協棒打送禮人
蘇瓊公堂懸瓜
魏徵的臨時客廳
明鏡照心
牛僧孺拒收賄賂
白居易怒打行賄人
裴寬埋肉得妻
杜暹埋金
奉公終生事廉潔在其中
包拯擲硯
包河藕無絲
司馬光典地葬妻
蘇東坡不為舊友謀官
加倍還禮
劉煥勸廉
不圖享受的嶽飛
脫脫逮捕行賄者
況鍾三留蘇州府
王翱退珠
讓鵝收禮
天下不愛錢的只此一人
濁世不汙,張緯清廉自守
於謙鎖寶
「豆腐湯」
一匹布、兩雙鞋做壽禮
張伯行的廉政檄文
病死廟中的巡撫嶽起
宰相劉羅鍋
一枝一葉總關情
姚母教子
把行賄者公之於眾
【簡 樸 篇】
顏回窮居陋室,安於貧困
晏嬰行儉輔佐齊景公
荀息諫晉靈公去奢從儉
田稷不貪圖財物
王充棄官安貧
姚期教子
曹操節己賞功
布衣宰相諸葛亮
蘇綽心如清水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侃惜食如金
王羆節儉
劉裕破衣戒奢
長孫道生毀宅
漢文帝尚儉
楊堅自奉甚儉
燒餅尚書劉晏
杜黃裳一身清白
周太祖力倡薄葬
趙匡胤戒奢興邦
李沆崇尚節儉
寇準罷宴
張儉服袍三十年
司馬光訓兒倡儉
王安石自恃節儉
蘇軾節儉成習
忽必烈種「思儉草」
鬱離子不貪戀酒色
李仲謙僅一布衫
朱元璋毀金床
朱棣克己求大治
王溥不受贈送
投金入河保名節
左宗棠崇儉廣惠
張履祥安貧樂道,以耕讀為樂
徐九思的「三字經」
海瑞布袍脫粟
齊桓公稱霸
董狐書法不隱
季劄掛劍踐諾言
石奢以身殉法
曾子立信殺豬
魏文侯冒雨期獵
樊於期捨生守信
韓信千金報飯恩
張良納履獲兵書
季布一諾千金
宋弘不棄糟糠妻
陳君賢教子不昧金
周舉彈劾恩人
孔僖上書自訟
韓康賣藥不二價
閻敞誠信無私
範式守信不負約
範巨卿千里踐雙約
樂羊子妻誠實守節
曹操不違生死約
太史慈應約來還
曹操不忘橋公約
嵇康與山濤
諸葛亮受託輔後主
陶侃飲酒限三杯
明山賓誠實賣牛
皇甫績守信求責
高允寧死不說謊
郭元振冒雪訪可汗
戴胄按律判案
李勉誠信葬銀
陸元方賣房講誠信
崔樞誠信葬珠
張去華燒契約
陳堯咨知錯取馬
晏殊誠實重答題
范仲淹信守諾言
司馬光說謊受責
司馬光賣馬
黃裳誠信還珍珠
王拱辰中狀元
宋濂守信好學
曾彥著法休妻
劉若宰不隱祖籍
詹谷誠信守諾
吳士東亂世守誠信
胡雪巖助人亦助己
【廉 潔 篇】
子罕以不貪為寶
孫叔敖的遺囑
公孫儀拒收甲魚
第五倫鋤草養馬
羊續懸魚拒賄
貧不私受,田豫得贈歸公
清廉父子千古留名
顧協棒打送禮人
蘇瓊公堂懸瓜
魏徵的臨時客廳
明鏡照心
牛僧孺拒收賄賂
白居易怒打行賄人
裴寬埋肉得妻
杜暹埋金
奉公終生事廉潔在其中
包拯擲硯
包河藕無絲
司馬光典地葬妻
蘇東坡不為舊友謀官
加倍還禮
劉煥勸廉
不圖享受的嶽飛
脫脫逮捕行賄者
況鍾三留蘇州府
王翱退珠
讓鵝收禮
天下不愛錢的只此一人
濁世不汙,張緯清廉自守
於謙鎖寶
「豆腐湯」
一匹布、兩雙鞋做壽禮
張伯行的廉政檄文
病死廟中的巡撫嶽起
宰相劉羅鍋
一枝一葉總關情
姚母教子
把行賄者公之於眾
【簡 樸 篇】
顏回窮居陋室,安於貧困
晏嬰行儉輔佐齊景公
荀息諫晉靈公去奢從儉
田稷不貪圖財物
王充棄官安貧
姚期教子
曹操節己賞功
布衣宰相諸葛亮
蘇綽心如清水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侃惜食如金
王羆節儉
劉裕破衣戒奢
長孫道生毀宅
漢文帝尚儉
楊堅自奉甚儉
燒餅尚書劉晏
杜黃裳一身清白
周太祖力倡薄葬
趙匡胤戒奢興邦
李沆崇尚節儉
寇準罷宴
張儉服袍三十年
司馬光訓兒倡儉
王安石自恃節儉
蘇軾節儉成習
忽必烈種「思儉草」
鬱離子不貪戀酒色
李仲謙僅一布衫
朱元璋毀金床
朱棣克己求大治
王溥不受贈送
投金入河保名節
左宗棠崇儉廣惠
張履祥安貧樂道,以耕讀為樂
徐九思的「三字經」
海瑞布袍脫粟
書摘/試閱
■誠信篇
齊桓公稱霸
齊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時期齊國人,是宋襄公的弟弟,後來做了齊國的國君。在他統治期間,齊國成為春秋各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也被後世列為春秋五霸之一。
齊襄公做太子的時候,曾經和堂弟無知發生了爭執,以致兩人大打出手,傷了兄弟間的和氣,兩人也從此結下了仇恨。無知是個有仇必報的人,他對齊襄公耿耿於懷;後來,就找了個機會把齊襄公給殺了,自己做了國君。齊襄公的親生弟弟們怕因此而受到牽連,紛紛逃到別的國家避難。其中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因為他的母親是魯國人,到魯國肯定會受到厚待,公子糾的謀士管仲跟隨他。同時,公子小白則逃到了莒國,鮑叔牙輔佐他。
一天,剛剛登上君位的無知到齊國的一個封地雍林去遊玩,因為無知曾經和雍林人結下了仇怨,所以這裡的人們很恨他,這次無知竟然來到雍林,雍林人就趁他在郊外遊玩的時候,給他一個突然襲擊,將他殺死了。然後,雍林人就告訴齊國的士大夫們說:「無知是個犯上作亂的小人,他殺了襄公自立為王,這是要遭到天誅的。我們替天行道,將他給殺死了。請你們在諸位公子中再找一位賢德的人,重新立為王吧!」
士大夫高僖從小就與公子小白關係很好,無知死後,高僖等人就祕密的將這個消息告訴小白,讓他盡快回國繼承王位。與此同時,魯國的國君也聽說了無知被殺的消息,他就趕快派人送公子糾回國。同時,還派管仲帶兵在莒國至齊國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攔截公子小白,讓他不能先期回國。當公子小白一行人來到管仲等人埋伏的地點時,管仲一箭射去,正好射中小白身上的衣帶鉤。小白急中生智,馬上跌落馬下,閉上雙眼裝死。跟隨小白的人也都停下腳步,放聲號哭。由於管仲距離小白一行人較遠,不知道小白在使詐,以為他真的死了,於是就立刻派人去稟報公子糾說公子小白已經死了。公子糾聽到這個消息,頓時輕鬆了許多,於是就放慢了前進的速度,一路悠閒的往齊國方向走。與此同時,公子小白則快馬加鞭,繞路而行。六天以後,他率先趕到齊國,順利的當上了國君,也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繼位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去抵禦護送公子糾的魯國軍隊。公子糾沒有辦法,只好又逃回魯國。但齊桓公寫信給魯國國君,說:「公子糾是我的同胞兄弟,我不忍心殺他,但是他為了與我爭奪王位,竟然派人殺我,與我為敵,請您把他殺了吧。而他的謀臣召忽、管仲則是我的仇人,請您把他們遣送回齊國,我要親自把他們剁成肉醬!如果您不同意,我就派人攻打您的都城!」魯國國君沒有辦法,只好按照齊桓公的意思辦。召忽聽到這個消息,心想與其被剁成肉醬,還不如自殺,還能留個全屍,於是便刎頸而死。管仲則束手就擒,被送回了齊國。
齊桓公的確想殺死管仲,以報那一箭之仇。但是,他的大臣鮑叔牙對他說:「我三生有幸,得以追隨您左右,如今您已經登上王位,而我再也沒有能力幫助您成就更大的霸業了。您要想把齊國治理好,有我和高僖就可以了。但是我知道您的志向遠大,您要在諸侯中稱霸,那麼就非用管仲不可啊。管仲被哪個國家重用,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啊!您一定要爭取他為齊國所用啊!」於是,齊桓公決定不殺管仲,並重用他。
管仲與鮑叔牙是多年的好友,他深知鮑叔牙一定會向齊桓公推薦自己,所以才敢束手就擒。管仲的囚車還沒有到齊國的都城,鮑叔牙就去迎接管仲,讓士兵給他去了枷鎖、腳鐐。到了都城後,鮑叔牙又安排他沐浴更衣,並以好酒好菜招待他。第二天,齊桓公以隆重的儀式拜管仲為大夫,請他主持國政。
在此之後,魯國又派大將軍曹沫三次領軍攻打齊國,但是每次都是大敗而歸,被齊國奪去了大片的領土。魯莊王害怕齊國乘勝追擊,把魯國的都城也給占領了,於是就打算與齊國求和,並獻出遂邑這個地方。齊桓公答應了魯莊王的請求,兩國決定在柯地舉行簽約儀式。可是兩國國君把盟約剛剛簽完,曹沫就衝上前去,用匕首抵住了齊桓公的脖子,並威嚇說:「誰也不要上前,否則我就殺了他。」齊國的謀士和將官們都害怕齊桓公有什麼不測,不敢上前,只好問:「你想幹什麼?」曹沫激動的說:「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這是事實。但是齊國侵占魯國的領土也太多了,以至於齊國的邊境已經延伸到了魯國的城牆下。魯國的城牆一倒塌,就會壓著齊國的領土。請你們考慮一下吧!」言下之意就是,你們把侵占魯國的土地都還給魯國,否則就對你們國君不利。
齊桓公被曹沫脅持,刀子架在自己脖子上,他知道如果不答應曹沫的要求,自己肯定活不成,於是就急忙對曹沫說:「好好好,我答應你把侵占魯國的土地都還給你們。」此話一出,曹沫果然放下了手中匕首,放開齊桓公,將他推到齊國臣子的行列中。
齊桓公對此惱羞成怒,脫險後就想違背信約。這時,管仲對他說:「您這樣做不妥。人家劫持您是不想和您訂立盟約,您事先沒有料到這件事,這說明您並不聰明;您面臨危險,不得不聽從人家的威脅,這說明您不是十分勇敢;您答應了人家,卻又不想兌現承諾,這說明您不講信用。作為一國的國君,您既不勇敢,又不聰明,現在您又想不講信用,失去了這三點,還會有誰會真心服您呢?而如果您如約還給魯國土地,這樣世人就會給您誠信的美名,這比起魯國的土地要有價值得多啊。」齊桓公聽了,覺得管仲說得很有道理,就如約把侵占魯國的土地還給了魯國。
諸侯們聽說了齊桓公信守諾言的這件事情,都覺得齊桓公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因而都紛紛依附齊國。兩年以後,諸侯接受齊桓公的邀請,到甄地聚會,他們心悅誠服的請齊桓公主持大會。從此,齊桓公成為諸侯公認的霸主,開始號令天下,創設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輝煌業績。
【觸類旁通】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作為一國之君,是否守信,不僅關係其個人的威望和功業,也關係到國家的形象和興衰。所以說,很多時候,你的所作所為,並不僅僅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你所處的集體。對於你個人的不守信,在別人看來其實就是你的集體不守信,要想維護集體的利益,就必須盡量完善自己。
故事中,齊桓公聽從管仲的勸諫,信守諾言,歸還了魯國的土地,贏得了各國諸侯的信賴,這不能不說是他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重要原因。
■廉潔篇
孫叔敖的遺囑
孫叔敖是楚莊王的國相,執掌朝政許多年,為國家的強盛、楚莊王成就霸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廉潔奉公,從來不為自己謀私利,家無餘財。
孫叔敖病逝之前,把兒子叫到身邊,留下遺囑說︰「你沒有什麼專長,我死以後,你無以為生,生活一定很貧窮艱苦。楚王如果要封你官爵和土地,你碌碌無才,不能做官白拿國家的俸祿,你也不善於經營產業,管理不了大的封邑。因此,你一定不要接受楚王的封賞,如果實在推辭不了,就要一塊最貧瘠的土地吧。」
孫叔敖生前做官非常清廉,從不聚斂分外之財,甚至連楚莊王多次賞賜的封地,他都堅決推辭沒有接受。他死以後,家裡沒有一點田產和錢財,又斷了官俸,他的兒子無以為生,只好日日砍柴,靠賣柴的錢養活老母,艱難度日。有一天他的兒子出去賣柴,碰到一個叫優孟的寵臣,也是孫叔敖生前的好友。這個人善於表演、說笑話,深受楚莊王的喜愛。他看到從前國相的兒子衣衫襤褸的當街賣柴,非常吃驚,問明情況後,不僅深受感動,還打算為他想辦法。
於是,歷史上就上演了一齣叫做「優孟衣冠」的故事。優孟知道楚莊王非常懷念孫叔敖,就趁他喝酒的時候,裝扮成孫叔敖的模樣,前去祝酒。楚莊王看見眼前的人酷似孫叔敖,就一定要拜他為相。優孟見機會來了,就非常為難地說︰「我不能做您的國相,孫叔敖一生忠心效國,幫助您成就了霸業,沒想到死了以後,兒子卻沒有立錐之地,窮得靠打柴度日。那些貪官雖然卑鄙,子孫卻能騎肥馬,乘坐華麗的車,而廉潔的官死後,後代還要受窮,我怎麼能做廉潔的官呢?」
楚莊王這才知道了孫叔敖家裡的情況,立即派人把他兒子找來,賞賜給他很大的封地;孫叔敖的兒子卻堅守父親的遺囑,推辭不要。最後,只接受了最貧瘠的一小塊。
這個故事也就是成語「優孟衣冠」的由來,亦作「衣冠優孟」。
【觸類旁通】
做了相國並不利用手中的職權趁機斂財,為國家奉獻一生,卻絲毫不要求回報,還能嚴格要求後代,不能靠著父輩的功勞而白拿國家的俸祿。他的遺囑意味深長,也讓人不得不感動,為官者能做到自律又同樣要求後代的有幾人?
楚莊王也實在讓人心寒,國家棟樑去了之後,竟然對其家屬不聞不問,還要讓人提醒才能予以眷顧,實在不是養廉之道。臣為君奉獻,君也要為臣解決後顧之憂,才能上下合心。幸虧楚莊王遇到了孫叔敖這樣只求奉獻不求回報的人。
■簡樸篇
田稷不貪圖財物
田稷,戰國時期齊國的丞相。他一生廉潔奉公,不貪圖財物,他的母親對其這方面的教育尤其嚴格,為他今後的發展樹立了一面自省之鏡。
有一次,田稷的一位下屬全家得罪了當地的地霸,全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處境非常危險。田稷得知此事之後,秉公執法,剷除地霸,合理解決了各種衝突,使這位下屬的全家平安脫險。這位下屬為了表達對丞相的感激之情,於深夜拜訪田稷。在田稷處,兩人談論了一個多時辰,臨走時,下屬拿出了閃閃發光的黃金硬要塞給田稷。田稷堅決拒絕了,這位下屬非常聰明的說︰「丞相,這些都是您應該得的啊!您幫了我們家這麼大的忙,收下是當之無愧的啊!您要是不收的話,我們全家都會無地自容啊!」田稷說︰「哪裡哪裡,這些都是我的職責所在,應該的。」但是那位下屬說什麼也不走,兩人僵持了很久。最後,田稷有點心軟,想想這的確是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無奈之下,還是接受了這份厚禮。
第二天,田稷原封不動地將兩千兩黃金送到了母親的房間。母親看到這麼多黃澄澄的金子,感到十分奇怪,兩千兩黃金,不是一筆小數目,田稷任丞相之職還不到三年,怎麼有這麼多的俸薪,平常又領了不少的薪水,心裡非常不安,於是她問道︰「稷兒,你任職不到三年,俸薪不至於有兩千兩黃金,這些錢財是哪兒來的呀?」
面對母親的質問,田稷只好如實相告。母親聽後,臉色馬上就沉了下來,她說道︰「這是不義之財啊!作為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人,應該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都不可享受本分以外的好處,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要亂拿啊!如今你竟敢擅用職權接受賄賂,他日你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做的呢?你現在是罪不可恕啊!」田稷聽了母親這番話,深知辜負了母親的一片心意,羞愧難當,連夜帶領幾個僕人,將兩千兩黃金分文不少地送了回去。
田稷一生潔身自重,兢兢業業輔佐朝政,成為歷史上流芳千古、受百姓愛戴的好丞相。
【觸類旁通】
一個人要想培養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如果不是屬於我所有的,即使一毫也不能取。要想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能夠安分、安貧、安心,本來應該是怎麼樣就怎麼樣,努力做到欲望少、貪得少、求取少。
田稷有母如此,應當很自豪了。正是有這樣偉大的母親,才成就了他一世的英名,流芳千古。社會上也有很多賢內助、優秀的家人,他(她)們同樣具有優秀的品德,他們同樣應該受到人們的敬仰。
齊桓公稱霸
齊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時期齊國人,是宋襄公的弟弟,後來做了齊國的國君。在他統治期間,齊國成為春秋各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也被後世列為春秋五霸之一。
齊襄公做太子的時候,曾經和堂弟無知發生了爭執,以致兩人大打出手,傷了兄弟間的和氣,兩人也從此結下了仇恨。無知是個有仇必報的人,他對齊襄公耿耿於懷;後來,就找了個機會把齊襄公給殺了,自己做了國君。齊襄公的親生弟弟們怕因此而受到牽連,紛紛逃到別的國家避難。其中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因為他的母親是魯國人,到魯國肯定會受到厚待,公子糾的謀士管仲跟隨他。同時,公子小白則逃到了莒國,鮑叔牙輔佐他。
一天,剛剛登上君位的無知到齊國的一個封地雍林去遊玩,因為無知曾經和雍林人結下了仇怨,所以這裡的人們很恨他,這次無知竟然來到雍林,雍林人就趁他在郊外遊玩的時候,給他一個突然襲擊,將他殺死了。然後,雍林人就告訴齊國的士大夫們說:「無知是個犯上作亂的小人,他殺了襄公自立為王,這是要遭到天誅的。我們替天行道,將他給殺死了。請你們在諸位公子中再找一位賢德的人,重新立為王吧!」
士大夫高僖從小就與公子小白關係很好,無知死後,高僖等人就祕密的將這個消息告訴小白,讓他盡快回國繼承王位。與此同時,魯國的國君也聽說了無知被殺的消息,他就趕快派人送公子糾回國。同時,還派管仲帶兵在莒國至齊國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攔截公子小白,讓他不能先期回國。當公子小白一行人來到管仲等人埋伏的地點時,管仲一箭射去,正好射中小白身上的衣帶鉤。小白急中生智,馬上跌落馬下,閉上雙眼裝死。跟隨小白的人也都停下腳步,放聲號哭。由於管仲距離小白一行人較遠,不知道小白在使詐,以為他真的死了,於是就立刻派人去稟報公子糾說公子小白已經死了。公子糾聽到這個消息,頓時輕鬆了許多,於是就放慢了前進的速度,一路悠閒的往齊國方向走。與此同時,公子小白則快馬加鞭,繞路而行。六天以後,他率先趕到齊國,順利的當上了國君,也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繼位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去抵禦護送公子糾的魯國軍隊。公子糾沒有辦法,只好又逃回魯國。但齊桓公寫信給魯國國君,說:「公子糾是我的同胞兄弟,我不忍心殺他,但是他為了與我爭奪王位,竟然派人殺我,與我為敵,請您把他殺了吧。而他的謀臣召忽、管仲則是我的仇人,請您把他們遣送回齊國,我要親自把他們剁成肉醬!如果您不同意,我就派人攻打您的都城!」魯國國君沒有辦法,只好按照齊桓公的意思辦。召忽聽到這個消息,心想與其被剁成肉醬,還不如自殺,還能留個全屍,於是便刎頸而死。管仲則束手就擒,被送回了齊國。
齊桓公的確想殺死管仲,以報那一箭之仇。但是,他的大臣鮑叔牙對他說:「我三生有幸,得以追隨您左右,如今您已經登上王位,而我再也沒有能力幫助您成就更大的霸業了。您要想把齊國治理好,有我和高僖就可以了。但是我知道您的志向遠大,您要在諸侯中稱霸,那麼就非用管仲不可啊。管仲被哪個國家重用,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啊!您一定要爭取他為齊國所用啊!」於是,齊桓公決定不殺管仲,並重用他。
管仲與鮑叔牙是多年的好友,他深知鮑叔牙一定會向齊桓公推薦自己,所以才敢束手就擒。管仲的囚車還沒有到齊國的都城,鮑叔牙就去迎接管仲,讓士兵給他去了枷鎖、腳鐐。到了都城後,鮑叔牙又安排他沐浴更衣,並以好酒好菜招待他。第二天,齊桓公以隆重的儀式拜管仲為大夫,請他主持國政。
在此之後,魯國又派大將軍曹沫三次領軍攻打齊國,但是每次都是大敗而歸,被齊國奪去了大片的領土。魯莊王害怕齊國乘勝追擊,把魯國的都城也給占領了,於是就打算與齊國求和,並獻出遂邑這個地方。齊桓公答應了魯莊王的請求,兩國決定在柯地舉行簽約儀式。可是兩國國君把盟約剛剛簽完,曹沫就衝上前去,用匕首抵住了齊桓公的脖子,並威嚇說:「誰也不要上前,否則我就殺了他。」齊國的謀士和將官們都害怕齊桓公有什麼不測,不敢上前,只好問:「你想幹什麼?」曹沫激動的說:「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這是事實。但是齊國侵占魯國的領土也太多了,以至於齊國的邊境已經延伸到了魯國的城牆下。魯國的城牆一倒塌,就會壓著齊國的領土。請你們考慮一下吧!」言下之意就是,你們把侵占魯國的土地都還給魯國,否則就對你們國君不利。
齊桓公被曹沫脅持,刀子架在自己脖子上,他知道如果不答應曹沫的要求,自己肯定活不成,於是就急忙對曹沫說:「好好好,我答應你把侵占魯國的土地都還給你們。」此話一出,曹沫果然放下了手中匕首,放開齊桓公,將他推到齊國臣子的行列中。
齊桓公對此惱羞成怒,脫險後就想違背信約。這時,管仲對他說:「您這樣做不妥。人家劫持您是不想和您訂立盟約,您事先沒有料到這件事,這說明您並不聰明;您面臨危險,不得不聽從人家的威脅,這說明您不是十分勇敢;您答應了人家,卻又不想兌現承諾,這說明您不講信用。作為一國的國君,您既不勇敢,又不聰明,現在您又想不講信用,失去了這三點,還會有誰會真心服您呢?而如果您如約還給魯國土地,這樣世人就會給您誠信的美名,這比起魯國的土地要有價值得多啊。」齊桓公聽了,覺得管仲說得很有道理,就如約把侵占魯國的土地還給了魯國。
諸侯們聽說了齊桓公信守諾言的這件事情,都覺得齊桓公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因而都紛紛依附齊國。兩年以後,諸侯接受齊桓公的邀請,到甄地聚會,他們心悅誠服的請齊桓公主持大會。從此,齊桓公成為諸侯公認的霸主,開始號令天下,創設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輝煌業績。
【觸類旁通】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作為一國之君,是否守信,不僅關係其個人的威望和功業,也關係到國家的形象和興衰。所以說,很多時候,你的所作所為,並不僅僅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你所處的集體。對於你個人的不守信,在別人看來其實就是你的集體不守信,要想維護集體的利益,就必須盡量完善自己。
故事中,齊桓公聽從管仲的勸諫,信守諾言,歸還了魯國的土地,贏得了各國諸侯的信賴,這不能不說是他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重要原因。
■廉潔篇
孫叔敖的遺囑
孫叔敖是楚莊王的國相,執掌朝政許多年,為國家的強盛、楚莊王成就霸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廉潔奉公,從來不為自己謀私利,家無餘財。
孫叔敖病逝之前,把兒子叫到身邊,留下遺囑說︰「你沒有什麼專長,我死以後,你無以為生,生活一定很貧窮艱苦。楚王如果要封你官爵和土地,你碌碌無才,不能做官白拿國家的俸祿,你也不善於經營產業,管理不了大的封邑。因此,你一定不要接受楚王的封賞,如果實在推辭不了,就要一塊最貧瘠的土地吧。」
孫叔敖生前做官非常清廉,從不聚斂分外之財,甚至連楚莊王多次賞賜的封地,他都堅決推辭沒有接受。他死以後,家裡沒有一點田產和錢財,又斷了官俸,他的兒子無以為生,只好日日砍柴,靠賣柴的錢養活老母,艱難度日。有一天他的兒子出去賣柴,碰到一個叫優孟的寵臣,也是孫叔敖生前的好友。這個人善於表演、說笑話,深受楚莊王的喜愛。他看到從前國相的兒子衣衫襤褸的當街賣柴,非常吃驚,問明情況後,不僅深受感動,還打算為他想辦法。
於是,歷史上就上演了一齣叫做「優孟衣冠」的故事。優孟知道楚莊王非常懷念孫叔敖,就趁他喝酒的時候,裝扮成孫叔敖的模樣,前去祝酒。楚莊王看見眼前的人酷似孫叔敖,就一定要拜他為相。優孟見機會來了,就非常為難地說︰「我不能做您的國相,孫叔敖一生忠心效國,幫助您成就了霸業,沒想到死了以後,兒子卻沒有立錐之地,窮得靠打柴度日。那些貪官雖然卑鄙,子孫卻能騎肥馬,乘坐華麗的車,而廉潔的官死後,後代還要受窮,我怎麼能做廉潔的官呢?」
楚莊王這才知道了孫叔敖家裡的情況,立即派人把他兒子找來,賞賜給他很大的封地;孫叔敖的兒子卻堅守父親的遺囑,推辭不要。最後,只接受了最貧瘠的一小塊。
這個故事也就是成語「優孟衣冠」的由來,亦作「衣冠優孟」。
【觸類旁通】
做了相國並不利用手中的職權趁機斂財,為國家奉獻一生,卻絲毫不要求回報,還能嚴格要求後代,不能靠著父輩的功勞而白拿國家的俸祿。他的遺囑意味深長,也讓人不得不感動,為官者能做到自律又同樣要求後代的有幾人?
楚莊王也實在讓人心寒,國家棟樑去了之後,竟然對其家屬不聞不問,還要讓人提醒才能予以眷顧,實在不是養廉之道。臣為君奉獻,君也要為臣解決後顧之憂,才能上下合心。幸虧楚莊王遇到了孫叔敖這樣只求奉獻不求回報的人。
■簡樸篇
田稷不貪圖財物
田稷,戰國時期齊國的丞相。他一生廉潔奉公,不貪圖財物,他的母親對其這方面的教育尤其嚴格,為他今後的發展樹立了一面自省之鏡。
有一次,田稷的一位下屬全家得罪了當地的地霸,全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處境非常危險。田稷得知此事之後,秉公執法,剷除地霸,合理解決了各種衝突,使這位下屬的全家平安脫險。這位下屬為了表達對丞相的感激之情,於深夜拜訪田稷。在田稷處,兩人談論了一個多時辰,臨走時,下屬拿出了閃閃發光的黃金硬要塞給田稷。田稷堅決拒絕了,這位下屬非常聰明的說︰「丞相,這些都是您應該得的啊!您幫了我們家這麼大的忙,收下是當之無愧的啊!您要是不收的話,我們全家都會無地自容啊!」田稷說︰「哪裡哪裡,這些都是我的職責所在,應該的。」但是那位下屬說什麼也不走,兩人僵持了很久。最後,田稷有點心軟,想想這的確是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無奈之下,還是接受了這份厚禮。
第二天,田稷原封不動地將兩千兩黃金送到了母親的房間。母親看到這麼多黃澄澄的金子,感到十分奇怪,兩千兩黃金,不是一筆小數目,田稷任丞相之職還不到三年,怎麼有這麼多的俸薪,平常又領了不少的薪水,心裡非常不安,於是她問道︰「稷兒,你任職不到三年,俸薪不至於有兩千兩黃金,這些錢財是哪兒來的呀?」
面對母親的質問,田稷只好如實相告。母親聽後,臉色馬上就沉了下來,她說道︰「這是不義之財啊!作為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人,應該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都不可享受本分以外的好處,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要亂拿啊!如今你竟敢擅用職權接受賄賂,他日你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做的呢?你現在是罪不可恕啊!」田稷聽了母親這番話,深知辜負了母親的一片心意,羞愧難當,連夜帶領幾個僕人,將兩千兩黃金分文不少地送了回去。
田稷一生潔身自重,兢兢業業輔佐朝政,成為歷史上流芳千古、受百姓愛戴的好丞相。
【觸類旁通】
一個人要想培養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如果不是屬於我所有的,即使一毫也不能取。要想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能夠安分、安貧、安心,本來應該是怎麼樣就怎麼樣,努力做到欲望少、貪得少、求取少。
田稷有母如此,應當很自豪了。正是有這樣偉大的母親,才成就了他一世的英名,流芳千古。社會上也有很多賢內助、優秀的家人,他(她)們同樣具有優秀的品德,他們同樣應該受到人們的敬仰。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